黃山,又名黟山,地處安徽南部,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在次煉丹,故改名爲“黃山”。
黃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其中“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爲黃山三大主峰。
黃山奇景,乃是天下一大奇觀。奇鬆、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爲“黃山四絕”。
雲海是黃山四絕之一,也是第一奇觀。人若處於高山之巔俯首雲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雲,如臨於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好不壯觀。山峰間雲霧相幻化,意象萬千。正如詩句所言“自然彩筆來天地,畫出東南四五峰。”
此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鬆。黃山松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幹曲枝虯,千姿百態。或獨立於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涯度壑,繞山石而過;有的穿擊穴縫,破石而出。
黃山怪石,星羅棋佈,點綴在波瀾壯觀的黃山雲海中,它們形態別緻,或大或小,爭相競秀,意趣無窮。其中怪石以形態和情趣著稱的不下少數,如“孔雀戲蓮花”、“鰲魚馱金龜”、天狗望月”、“夫妻談心”、“童子拜觀音”等。
黃山有溫泉共十餘處,其中被稱爲“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又名硃砂泉,有兩個出口。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沐浴,皺摺消除,返老還童,此泉名聲大振,也被爲“靈泉”。
此時正值春末,也是觀賞的好時機。這次黃山大會的比武擂臺就設在了素有三大主峰之稱的“天都峰”。
那擂臺高約三丈有餘,四周足有數十丈之大,地上鋪有一層灰色長毯。
擂臺後側的那排看臺上,最中間的是東道主留香閣的冷閣主,左垂首的依次是少林寺的苦果方丈、崆峒派段掌門、崑崙派的莫掌門,右垂首的依次是“鬼驚愁”賽老劍客、“長劍驚乾坤”薛世雄、長髮青面道人——丁傑。
東道主上官雪率先離座,步入擂臺中央,掃視了一番後,抱拳喝道:“衆位英雄好漢,且容我說兩句;此次比武大會一是爲了門派之間相互切磋,便於發現各門各派武功長短,及時補進;二是爲了從中選出一位德才兼備的武林泰斗,拜爲討伐生死邪教的盟主,以便日後引領羣雄滅了生死邪教。此次比武大家要點到爲止,切莫使用暗器或陰毒的手段,否則嚴懲不貸。大家可記下了?”
“上官前輩,這比武打擂奪冠的規矩,大家都清楚的很。您還是趕緊開始吧!”騷動的人羣中有一位年近三十、虎背熊腰的漢子扯開嗓門喊道,他分開人羣,向臺前走去。那嗓聲恰如洪鐘,傳出很遠。
“對對對,趕緊比吧!”臺下一羣人也隨着那漢子附喝道。
上官雪面露幾絲笑意,拱手道:“那開始吧!”話罷,他轉身離去。
這時,那漢子跳上擂臺,他面對衆人施禮道:“我乃是河間府溝子頭村的杜二,自幼拜師學藝。今日頗有收穫,特意來此打擂,還望各位好漢多多謙讓。”
他話聲剛落,“嗖”的一聲過後,又竄上一人。那人是滿臉橫肉的胖漢,穿着一件油跡斑斑的短衫,大敞着懷,露出圓溜溜的大肚子,手持一把半尺多長的殺豬刀,站在那裡宛如一隻寶塔般。就在落地的那一瞬間,整個擂臺爲之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