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節 湖南獨立

門年?月刀日,溫生有在西康新定省會攀枝花通電今國佇愕一西康獨立,開了中國各個奔走的實力派一個玩笑。

攀枝花已經正式成爲一個初具規模的城市。這裡有着溫生有幾年來的心血。不僅有軍工基地,也有爲數不少的現代工廠。

對於西康獨立,國內並沒有太大的反應,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誰都知道溫生有跟李秉衡是把兄弟,穿一條褲子。

實力派們將眼光放在了湖北與江淅等要地。這裡成了不容有失之地。否則。局勢將進一步崩壞。

湖南也成了火藥桶,誰都在擔心這個火藥桶斜良快爆炸。

2月飛日晚。焦達峰在長沙迎來了一個意外的客人。

張孝淮網回國沒多久,被李秉衡聘請爲籌建中的第九師師長,由於他湖南人的身份,又是在長沙出身,所以讓他來聯絡湖南新軍。

李秉衡也準備在長沙興辦西南軍事學校。爲國內軍事力量培養軍官,蔣方震爲正校長,張孝淮爲副校長,由於他們將來要帶兵,所以這個學校的各級教官除了從南華調來以及騁請來的。其他大多由駐防附近的軍隊軍官出任。

他辛苦在湖南籌謀,可見對這裡是勢在必得的,不容有失。

“我說譚公來了只說要等客人來再商議舉事,原來是韻農兄,稀客啊,聽說在德國甚得德皇青睞,沒聽說你回國嘛

焦達峰見是長沙的名人張孝淮,很是熱情的歡迎,並將他與隨行衆人迎入,他本來在與陳作新商議聯絡會黨小新軍與商學界人物,早日定下舉事日期。匆匆趕至的譚人鳳不僅給他們送來了一批武器,而且還給他們帶了神秘消息,要等人來。

如今看來。這等的人便是張孝淮了。

張孝準生於長沙縣沙坪鄉賴家屋場人!7歲入鄉基讀書,口歲在王先謙家任墊師。爲王賞識。得王贊助”咖留學日本成城學校,畢業後,進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工兵班。學習刻苦,成績優秀。三十一年畢業時,與蔣方震、幕愕同列前三名。次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

他回國後入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幕,又由徐保送,赴德國拍林大學留學件,除精通日語外,還懂德語、英語,在當時留學生中頗不多見。成了長沙的知名人物,只是由於這幾年人在德國,故而沒有根基,不過他的身份倒是能聚攏人心。

“這次剝已兄讓我給你帶來批武器彈藥,他人在南洋,不能親自參加革命起事。也算略盡綿薄之力

張孝淮一開口!便是暗示焦達峰與喻培倫的交情,並且也暗示了他將以南華代言人的身份與焦達峰說話。

焦達峰心頭咯噔一聲,想不到張孝淮這樣的軍界名人都被南華收買,這次來只怕是李光華有什麼陰謀,他不太喜歡南華介入湖北與湖南的革命舉義。認爲目前只有兩地的革命黨人以及黃興等人才是真正革命之人。

張孝淮見他愣神,笑了笑,他在德國四隻,當了四隻的南華駐德軍事留學生團帶團長,負責留德軍校生的一應事務,並且負責整個團隊的對外事務。雖然知道這是南華故意在拉攏他,並且給他一份薪水,讓他在德國可以過的寬裕些。

但是他還是樂此不疲,因爲南華留德軍官團隊規模空前,超過了世界各國留德軍官人數總和的兩倍還不止,可見南華與德國在軍事上合作之廣泛緊密。

四隻下來。他也憑藉帶着一屆又一屆的留德軍官,在逐步形成的南華留德軍官團中具有很強的影響力,讓他回來直接出任一師之長正合適。

可想而知,將來的南華軍界將分爲革命派最多的留日士官系、留德軍官團、坤甸軍事學校本土備以及英美等歐洲國家留學系,其中以留德軍官團與坤甸本土系實力最爲強勁,李秉衡想要平衡實力,必定會重用留德軍官團,來分化坤甸本土系的影響力。

連蔣方震、陳其採這樣的留日士官系都在南華軍方出任高官,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張孝淮才放心的出任南華的軍方職務,並且讓他直接來湖南籌建軍校。準備編練南華第九師,他樂意之至。

“蔣百里的第八師一部已經進入株洲,前鋒三個團在株州、衡陽與懷化駐紮。不過他的師部在綁州,他讓我給你帶個話,湖南獨立宜早不宜遲你要是信任他,他便直接將師部搬到長沙來。”

張孝淮開門見山,焦達峰思路有些轉不過來,轉念一想,蔣百里仁人君子。並不會害他,湖南新軍化四多人並不是同心同力,舊軍裡也只發展了一挑中下層軍官,各地豪仲並不支持革命,不在背地裡捅刀子那還算好的。

“那百里兄可否與我一起通電全國,響應湖北軍政府?”

焦達峰也是個有腦子的,稍動了下腦筋。便有了對策。

張孝淮也不以爲意,笑道:“那是自然,我等軍人必然響應革命,爲革命而戰,但不參與政治。”

焦達峰的意思是讓蔣百里附議他的通電。接受湖北軍政府的領導,黃興與趙聲正在往武漢趕,到時武漢凹。蘋命中心。蔣百里等南華軍方有什麼心思也只能

張孝淮也是話中有話,但意思比較明顯。南華的軍隊只負責戰鬥,不參與到時局政治,也就是說,不代表南華政治界在湖北湖南的利益,這是爲了讓焦達峰放心,但同時另一層意思是他們也不會被當槍使,不參與到位了政治陰謀而發動的戰爭。

“如此便好,百里兄師部搬來長沙城外之時,便是我等發動之

張孝淮鄭重告誡道:“此事務必機密,想我同盟會多次舉事都因事前泄密而功敗垂成,便連武漢首義,也是千鈞一髮,像新軍中未必便沒有比舊軍還頑固的死硬分子,立憲派實力強大,不要指望他們,到時候不來跟革命軍爭權那還算客氣的

真實歷史也是這樣,譚延涮等一批立憲派人陰謀勾結了新軍軍官梅馨等,並且發動舊軍兵變,將焦達峰與陳作新等人謀害,篡奪了革命

實。

懈年舊月任湖南諮議局議長,從此成爲立憲派首領。

“不單湖南各地豪仲與他勾連,便是舊軍高級將領也與他相交莫逆,這是湖南的一大黑手,不得不防

張孝淮對家鄉湖南一直關注非常,這次湖南舉事,他也存了積極推動的念頭。但李秉衡送幕的情報機關關於湖南立憲派的總結評語,讓他感到湖南危機重重,稍有不慎,便要被立憲派人掌控權力。

即便將來能保住湖南都督職個,地方上爲豪伸把持的問題處理起來也異常棘手。

焦達峰笑道:“那倒未必,湖南世家大族衆多,地方上必定要仰仗彼等,譚延田又有人望,將來湖南總有他的位置。說他是黑手,那倒是過了,如今革命盛行,他們襄助革命還來不及呢。”

張孝淮暗自嘆息,蔣百里多次與他談起革命黨人之天真愚昧,對政治鬥爭的複雜與陰謀並不擅長,遠不是在官場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對手,便是孫中山等政治人物在南華也不受推崇,原因便是革命黨人普遍沒有政治覺悟。

李秉衡推崇宋教仁不是想另立山頭與孫中山、黃興對着幹,實在是看中了宋教仁的政治能力,不然,孫中山與黃興兩人是無論都成不了事的。

李秉衡一直不想讓孫中山與黃興兩人掌握同盟會大權,事實上他們兩人也無法辦到,同盟會內鬥激烈,沒有南華摻和,只怕斗的更加激烈。

孫中山領導革命有利於聲勢,但是卻不利於將來,十萬裡鐵路的笑話記憶猶新。中國的權力無論如何不能掌握在以孫中山爲首的那派人手中,因爲他們不是老奸巨滑得到官僚資產階級與列強支持的袁世凱對手,也不是南方世家大族豪伸地主的代表立憲派的對手。

立憲派其實脫胎於官僚資產階級,其中部分力量是與大官僚大買辦背景重合的。他們是想要更進一步擁有話語權的反動階級,掌握地方權力,他們纔是中國陷入軍閥割據的根本源頭。

各省的立憲派都是與革命黨政治主張明顯不同的,他們主張“和平革命。順利轉手”而已,讓權真直接交到他們手上,滿主子去了,他們便是漢主子,以立憲之名義,行新時代之封建。說白了不想讓泥腿子主事。要革命也該是世家大族各地豪伸做主。換主子不壞尊卑秩

“到時我們也成立軍政府,由我等出任都督等要職,想必立憲派人等也無可奈何。”

陳作新想當然的說着,故作輕鬆的寬慰張孝淮。

又是一個沒腦子的,對革命過於樂觀,要是革命真的樂觀,李秉衡就不會派出兩個師的兵力,以及讓譚人鳳與居正等人四處奔走。

譚人鳳也看過南華情報機關對於立憲派的分析總結,以及北方袁世凱等人的詳細資料,對於革命的艱險,他也完全認同,南華的這些機密文件讓他打開了另一扇窗,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見討論到這裡,便說道:“管他怎的,到時我們牢牢握住兵權,他們便奈何不得我等,走一步看一步吧。”

“不錯。北洋軍正在南下,到時武漢便是前線陣地,我等要早日發動,給湖北支援纔是。”

幾人也不拖沓,三言兩語便商定了起義各項要事,以及起義時間,便分頭散去。

焦達峰只覺得從未有如此的暢快,有了蔣百里這股力量介入湖南,他便不用事事妥協,之前被蔣朗武與孫武等人搶了首義,又被溫生有搶了二義,早就憋了口氣。

於是全力籌謀舉事,早日對武漢派出援軍。

不過眼下武漢的形勢並不危險,雖然武漢起義的第二天清廷便決定派陸軍大臣蔭昌統率近畿陸軍兩鎮南下征討。長江水師溯江而上予以呼應。

不過形勢並沒有像清廷想象的那麼簡單,北洋軍並不是那麼好使

清廷發佈命令的第二日,袁世凱“奉旨養病”的汪上村,來了一位秘密客人。這個客人是被派南下作戰的馮國璋,他專門趕來向袁請示方策。袁給馮六個字的錦囊妙計。

養敵自重。狡猾的袁世凱將這一計謀發揮的淋漓盡致,蔭昌帶領的北洋陸軍果然以極遲緩的行動準備出發作戰,態度極爲懶散,而且旗人兵丁也被迫挾制着統一行動,蔭昌一看苗頭不對,也就留在北京沒有

長江水師被南華上下影響,又有南華海軍軍官混雜其中,這支力量也對革命軍構不成威脅,所以說時局反而是變幻莫測的。

2月丑日。見到北洋軍完全不聽命令,驚恐至極的清廷只能起用已罷黜兩年餘的袁世凱爲湖廣總督。袁世凱的再起是內閣總理大臣奕助保薦的,攝政王載汗雖然不歡喜老袁,可是目前打擊革命軍只能依靠北洋軍,現在北洋軍的表現擺明了只有袁世凱才能指揮得動,不得不用他。

不過袁世凱並不滿意,他雖然不僅是湖廣總督。同時兼辦剿撫事宜,但是這道命令等於是蔭昌的副手,他的野心當然不僅於此,於是以“足疾未痊”的理由,推辭了這個湖廣總督的任命。

袁世凱本來並沒有足疾,可是當年攝政王載汗放逐他的時候,硬說他有足妾。勒令請假養痾,如今袁正好用足疾來回敬。意思是:“我明明無病。你叫我養病,如今事急來求我。我也只好給你一個因病不能復起的回敬。”

無奈之下。滿清只能催促蔭昌南下,並且向革命黨人放低了姿態。不敢用高壓的流血手段來鎮壓,還下了一道上諭給各省督撫轉諭軍民:“從亂者不咎既往,倘搜獲名冊,亦當立予銷燬。”

不過眼下坐在火藥桶上的各省已經完全不顧清廷的服軟,早知現在何必當初。滿清政府釀製的苦果只能吞下去。

袁世凱通過徐世昌的嘴向滿清朝廷提出了六個條件:一明年召開國會;二組織責任內閣;三開放黨禁;四寬容革命黨;五授以指揮前方軍事的全權;六保證糧稽的充分供給。

袁世凱算定了滿清政府不會一口氣接受了他所提出條什,於是他便暗中命令北洋軍將領按兵不動,不聽蔭昌的指揮。

蔭昌南下後,北洋軍全部停留在信陽和孝感之間,阻塞在鄉間各地,高層軍官來往頻繁,完全不將蔭昌當回事情,他的命令只能被算斤小屁,急得他只能跳腳罵人,大爲懊惱接下了這苦差事。

正當滿清朝廷與袁世凱的北洋軍開始扯皮的時候,湖南終於發動了起義。

鑰萬日。焦達峰與陳作新在長沙發動,駐紮在小吳門的新軍衝入城內,直接攻擊巡撫衙門,餘誠格出來投降服軟。新軍兵不血刃的拿下長

同時蔣方震得部下在綁州、衡陽等地也立即響應,繳了舊軍與巡防營的械,並且看押起來,同時向長沙去電,地方已靖。

但仍蔡有勢力較大的幾股舊軍沒有拿下,既是怕自身有所損失,也是想讓這些舊軍反正。

南路巡防統領張其翟所帶的巡防營由於他鐵腕治軍頗有戰力,出於爭奪權力的心思,準備藉着革命軍在長沙斬殺湖南巡防營統領黃志浩的名義,聯合黃忠浩舊部黃岱來進攻長沙。

各地的巡防營都暗地裡勾連起來,準備應對之策。

湖南的各大城市都落入了革命黨人手中,或者說,大部分落入了將方震第八師的手中。

焦達峰與陳作新同一天通電全國,宣佈湖南獨立,並且成立湖南軍政府,焦達峰任都督,陳作新任副都督,張孝淮任湘軍政部長。

張孝淮負責在蔣方震第八師的基礎上編練一師新軍,軍械由南華提供,到時候這一師將負責湖南的防務,而分出一半的第八師則移防廣東福建。

焦達峰的新軍混成協則擴編爲兩協,由武漢與四”提供了軍械,一部增援武漢。一部留守長沙。

張孝淮拒絕了焦達峰提出的將舊軍導巡防營全部整編的建議,而是提出擇優整編,餘部遣散的意見。

雙方爭執不下,讓準備回”的譚人鳳走也不是,留又不願。

“如此一來,舊軍與巡防營必然變亂,各位實權將軍不能升官發財,嘿嘿,恐怕他們想着法的要生亂子,這正合了立憲派那些豪伸的意。我看還是大家各退一步,從長計議。”

譚人鳳見焦達峰之命令在長沙不能貫徹,湖南諮議局士伸把持湘政,便建議解散議事機關,集中事權於都督府。

焦達峰正爲譚延刨等立憲派人積極爭權奪利而頭疼,如今又遇到舊軍與巡防營起來鬧,很是糾結。

“我看還是先將整編擴編的消息散出去。安下軍心,不然讓那些豪伸掌握了武力,事情將不可收拾。”

焦達峰畢竟是名義上的都督,也要給些面子。舊軍總要整編,先給些甜頭,到時候再使些手段,憑藉強大的軍力。不愁擺平不了他們,只是立憲派在各地有根基,要難對付些。

湖南獨立的消息傳遍中國,各省更加的躁動不安,形勢進一步激化。!~!

..

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290節 空降兵第290節 空降兵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五節 爪哇糖王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155節 好消息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244節 槍爆頭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321節 漢口大反攻第508節 第一槍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535節 歐洲格局之猜想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429節 與日本的軍備競賽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279節 停戰條約0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401節 同盟國需要中國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105節 餘波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
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290節 空降兵第290節 空降兵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五節 爪哇糖王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155節 好消息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244節 槍爆頭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321節 漢口大反攻第508節 第一槍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535節 歐洲格局之猜想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429節 與日本的軍備競賽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279節 停戰條約0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401節 同盟國需要中國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105節 餘波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