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

月日中午口時,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向在南京參姆劃城日本全權代表小林權宗宣佈,自此日起,中華民國與日本正式處於交戰

由於中國外交人員兩年前就全部從日本撤出,所以,這次南京政府直接將宣戰書遞到了小林權宗的手上。

與此同時,南京政府也通過世界各大報紙,通報了這一決定。

南京政府同時也正式啓動了戰時體制,全國備戰。

在南京的英法美三國代表紛紛表示了遺憾,並且宣佈將就中國的宣戰保留作出應有反應的權利。

事實上,英法兩國就做好了中國宣戰的準備,而美國則不同,威爾遜一直認爲可以通過向中國施壓。並且迫使日本適當讓步,來解決中日爭端。

最爲沮喪的當然是美國專使塔夫脫,他試圖利用與李秉衡良好的關係。可以說服對方,聯手迫使英國在明年英日同盟到期之後不再續約。

美國當初的打算,是想利用中國來解除英日同盟,然後扶持日本來對抗中國。

將來戰後的世界格局,將是美國向英國的世界霸主寶座發起衝擊,而英日同盟則是套在美國脖子上的一道繩索。

如果中國的發展沒有這麼迅速,加上與南華的盟約,美國可以沒有阻礙的實行這個計劃。向着世界霸主發起強有力的進攻。

可是,隨着中國的迅速崛起。以及南華的咄咄逼人,日本的持續衰敗,都使得美國開始選擇左右開弓,既要解散英日同盟,又想要扶持日本,使日本成爲在亞洲的前沿陣地,成爲美國的一把刀。

之前世界霸主大英帝國將日本當作了一條狼狗來驅使,卻沒想到日本是條養不熟的白眼狼,美國本來爲日本的衰敗感到暗自振奮,將來這樣的日本可以更好的驅策。

可是,日本這幾年的變化太大了,簡直就是江河日下,一日數變,不但經濟一蹶不振,國內還爆發了大規模的叛亂,至今政府軍還在與手持各種武器的農民們作戰,在大山裡躲貓貓。

如果沒有日本成爲橋頭堡,那麼美國將直接面對中國與南華。誰想稱霸太平洋,都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

對於美國來說,日本不容有失,對於中國來說,將來一旦與美國交惡。日本將是一塊跳板,一個馴服的日本,無疑不會拖後腿,反而會成爲美國的隱憂。

雖然美國並沒有將南華或者中國當作世界霸主的有力克爭者,他們主要的目標是英國,但是,來自太平洋的威脅,還是使得他們不得不鄭重對待。

現在中國向日本宣戰了,美國該何去何從?

目前美國國內的爭論異常的激烈。支持宣戰的與反對宣戰的意見難以統一。

這並不奇怪,過去南華與美國的關係一直很親密,所以纔有了美南共同防禦條約,後來李秉衡入主中國內閣,在長好年的執政中基本都是帶有明顯的親美傾向。

這點但凡美國資本界,各大財團都認同,畢竟在過去的歲月中,他們從中國得到的利益不是一點半點,兩國資本的合作也相當愉快。

中國的親德傾向仍然源自於南華。來自於李秉衡,原因很清楚三部中國推向世界的電影《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與《甲午戰爭》就能說明一切。

美國普遍同情中國的屈辱歷史,也爲率先發起退回庚子賠款而感到慶幸,因爲。正是這一舉動贏得了華人的心。

過去,中國成爲了英、法、德、日、俄五國的勢力範圍,半殖民地。美國費盡心機,也只是通過“門戶開放”來達到利益均沾的目的。

結果,爲了博取中國人的好感,退回庚子賠款這一舉動卻成就了美國資本的新一輪繁榮。

尤其是李秉衡上臺後,英法俄日四國遭受了巨大的打擊,美國一度認爲,如果不是同盟國一直在醞釀戰爭。中國大地上早已是戰火遍地,或許是第三次鴉片戰爭,第二次八國聯軍,這又有誰知道呢?

在四國勢力遭受重創而陸續退出中國的時候,美國資本乘勢而起。對中國進行大量投資,美國商品取代了其他國家的商品。

美國成爲了除德國之外,在中國利益最大的國家。

中國與南華都成爲了美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在歐戰爆發後,美國取代了德國,成爲了南華最大出口國。成爲了排在南華之後的中國第二齣

而歐戰的慘烈廝殺,使得世界市場份額大量空缺,美國、中國與南華成爲了最大贏家,前者獨霸美洲。而後兩者則獨霸亞洲,共同分享了非洲市場。

美國滿足於這種繁榮,協約國的大量訂單,也使得美國上下對於中國與南華霸據亞洲市場的略微不滿拋之腦後。

要不是俄國革命,導致協約國搖搖欲墜,美國是不會參戰的,因爲他們沒有必要去犧牲自己。

英國的態度讓威爾遜感到很惱火。他也嗅到了一絲陰謀的氣息。這讓他感到很不安。

威爾遜清楚在美國的各大財團中。摩根與李秉衡的關係是最密切的。雙方在多個大公司**同掌握股份,私交甚篤。

據說摩根在多個公開場合:“且公力地表這了對中國的那位總理的欣賞,也毫不掩飾他憶”的友誼。兩大財團的緊密合作。

爲此,他親自拜訪了摩根,想要通過摩根對李秉衡的影響力,來挽回由於中國向日本堅決宣戰,對美國造成的不利影響。

“既然中國堅持宣戰,那麼事已至此,美國當然不想再繼續前面的制衡,希望可以用某種方式來表達美國新的看法,挽回友誼。”

威爾遜信誓旦旦的說要撫回友誼,但是。在他眼中又有什麼狗屁友誼。

摩根帶着幾分鄙薄,面上卻並不顯露,他一直反對扶持日本對抗中國與南華。這是吃力不討好,日本已經徹底的廢了,沒有挽救的必要。

爲了一個殘破的日本,去開器中國與南華,實在是得不償失。

“這是英國佬的陰謀,他們在故意的誇大黃種人的威脅,完全忘記了過去日本是怎麼在得到他們的支持後反咬一口的。友誼?當然,我們一直存在友誼。正如華人世界一直存在對英國、法國、日本以及分裂的那個俄羅斯的仇恨,這一仇恨無法化解。除非他們拿出尖際行動,讓中國人看到有友誼的存在。”

“我們返還!吶0年戰爭造成的賠款,與後來他們返還賠款的性質是不同的,我們是想要讓中國人看到我們的友誼,他們則是在利用,誘惑。這幫無恥的傢伙。真無恥。”

威爾遜已經習慣了摩根的說話方式,莞爾一笑,細細的品嚐據說來自中國的極品綠茶,一磅茶葉居然要勁多美元。

無恥,這個價錢絕對無恥,還打着友誼的幌子,就像摩根口口聲聲的說返還賠款是爲了博得友誼。

這又有什麼狗屁友誼存在了?

不過是利用罷了,希望能夠培植親美的華人精英,爲美國的利益服務。

結果李秉衡上臺後。大刀闊斧地改革,保持對外的激烈與強勢,也成爲了最堅定的親美派。

美國返還庚子賠款希望達到的目的,居然神奇的提前實現,而且不用培植就有了李秉衡這個親美分子的支持。

包括摩根財團在內,都在中國有着大量的利益,美國財團沒有願意支持政府向中國宣戰的,那簡直就是在找死,大量的投資便宜了中國

中國對待敵人的態度相當的強霸決絕,過去完全不顧國際法的約束。對俄羅斯資產強行徵收,不留一絲餘地,使得西方世界爲之譁然。

但是他們對朋友的態度。顯然耍溫和得多,美國資本在華如魚得水,便是一個例子。

英法堅持認爲中國是親德國家,這讓美國財團笑話了幾年。

誰都知道,正是英法當年對中國犯下的罪惡,才導致了中國的仇恨。英國依然貪婪的不肯放手香港,這正是中國仇視英國,並且對同盟國表示“同情”的原因所在。

摩根繼續他的批判,詣詣不絕的批判,英國佬簡直就應該被好好的教。

“敵人的敵人是最好的朋友。所以這能夠解釋中國暗豐支持同盟國的動作,尤其是中德關係的密切,這能夠讓人理解,至少我很理解。現在中國向日本復仇,同樣作爲被仇恨的國家,英國也好,法國也好,當然要跳出來阻止,因爲。他們也很有可能是中國將來複仇的對來??”

摩根的鞭撻實際上深入人心,也最接近事實。

中國的三部電影讓美國國內普遍感到同情,民族的尊嚴被踐踏,國家的顏面徹底的在槍炮下淪喪,燦爛的文明被殺戮、搶劫與強*奸徹底的玷污。圓明園的廢墟讓人心生淒涼。香港依然是中國人的心頭之痛,仇恨,總是會不時地反覆出現在中國人的心頭。

“最近中國政府又在追索圓明園國寶,並且要求英國歸還香港,都遭到了英國的冷眼。呵呵,很好。英國人也清楚仇恨無法避免,只能選擇戰爭。看吧,英國佬很快就會對中國宣戰,他們是想把我們當刀子用。”

威爾遜對於摩根的判斷很認同。英國的確會向中國宣戰,實際上就是想將美國拖入戰爭。

現在同盟國頹勢已顯,世界大戰很有可能以協約國一方的勝利告終,但是戰後世界格局的走向。利益的分配,將會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美國。

英國要想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就要想方設法削弱美國的實力,中國與南華明顯是個好對手。

大不了暫時的失去香港,暫時的失去緬甸,至於印度與澳大利亞,中國與南華都沒有這個實力全面開花。

太平洋戰場,將會是美國的流血戰場,使美國的戰爭泥濘。

到最後,兩敗俱傷的雙方,都沒有辦法阻止英國勢力重回亞洲,重新回到中國,新的英日同盟也將成爲美國的心頭之刺。

日本已經是條癩皮狗,將來只能對着英國這個主人搖尾乞憐,大英帝國仍然穩坐世界霸主寶座。

這個如意算盤打的可真靈,這麼一想,英國的抉擇顯而易見。

威爾遜重重的。享了一聲,他也是個強硬的人物,向來很有主見,當然不願意成爲算計的對象。

“我們美利堅合衆國不是任何人的刀,也不會屈從於任何國家。我們的利益所在,自己清一,當然不會做出違背自身利施的事

他很感激摩根的坦言相告,也終於明白,中國之所以如此仇視協約國的原因。

過去中國最大的進口國家是英國。現在英國貨基本上在中國是找不到蹤影,英國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大部分被美國搶走。

難道眼睜睜的看着中縣戰敗。然後重新成爲英國的半殖民地嗎?

那麼美國的利益呢?

已經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的美國資本難道要白白的讓給英國嗎?

不,美國絕對不能險入與中國的戰爭。

威爾遜在心底吶喊着,現在還不是時候。

過去他對塔夫脫的親南華政策,以及後來美國與中國關係的升溫並不感冒,他明白,美國想要建立全球霸權的道路,很漫長。

除了要挑戰大英帝國,就是要面對中國與南華的聯手挑戰。

如果過去的日本始終能夠保持亞洲霸主的地位,穩穩的壓制住中國。並且利用海上力量的優勢,分割中國與南華的聯繫,那麼美國可以保持隔岸觀火,暗中操控。

現在亞洲的局勢混亂,完全的超出了美國的能力範圍。

更令人擔憂的,是英國的態度。

摩根是鐵桿的到英派,更是在渣打銀行收購案以及其他動作中,與英國資本界結怨頗深,當然言語中對英國的闇昧態度頗爲不滿。

“英國佬不能相信,他們是想要把我們拖入戰爭,讓我們幾年來的努力在戰爭中消耗,讓我們的對英債權化爲烏有。”

摩根依然是那麼的暴烈,愛慢分明。

威爾遜需要的就是摩根的這種態度,似乎也代表着美國各大財團的利益。

既然美國不想捲入戰爭,那麼,總有辦法的不是嗎?

美國已經全面介入歐戰,一發而不可收拾,完全沒有回頭路,只有傾盡全力,贏得戰爭的勝利。

現在如果將中國與南華牽涉進來。那麼美國將騎虎難下,想要贏得戰爭,就必須做好本土遭受巨大損失的準備。

這不是美國所希望看到的,當初介入戰爭也是迫於無奈,一旦同盟國取得勝利,德國奪取世界霸權。對於美國來說,當然是不能接受的。

德國與美國一樣,同樣是新興資本主義強國,擁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所沒有的發展潛力。

在過去,德國工商界在南美攻城略地,美國的資本全面落敗。

加上威廉二世雄心勃勃,想要稱霸世界,這與美國的國家戰略是相違背的。

可是,現在就與中國、南華直接生死交戰,完全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在中國的投姿與產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的國運也許會發生改來

美國沒有對中華聯合艦隊一擊必殺的能力,也沒有能力摧毀中國與南華強勁的造艦工業。

在海上的糾纏將是持久的,美國既要將精力集中在歐洲戰場,又要在太平洋上全力作戰。

美國並不能夠保證本土的絕對安全。

在威爾遜得到了來自英國的消息之後,他開始罕見的震怒起來。

“什麼?他們真的要不顧一切的開闢太平洋戰場嗎?託詞就是那三部電影?真是可笑,無比的可笑。”

威爾遜簡直就要氣瘋了。不出所料的,英國議院基本統一了意見,願意授權勞合喬治內閣,向中國宣戰。

法國佬就不用說了,這場戰爭已經將他們與英國像螞炸一樣綁在了一起,好的穿同一條褲子,當然會作出與英國同樣的選擇。

“他們這是在謀殺,他們在謀殺美利堅合衆國的未來。也許英國佬是不甘心日不落帝國的榮耀就此終結,他們是想要犧牲美國,成就他們的浴火重生。”

理查德7博班,威爾遜的私人顧問。也是個中國通,他的話語中總是會帶上幾個中國味比較濃的詞語。

威爾遜表示認同,既然戰火已經將歐洲變得面目全非,那麼英國也好。法國也好,當然會樂於看到歐洲以外的世界也是戰火紛飛。

“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情,美國絕對不會屈從與英法的無賴

理查德顯然有了主意,極力的勸阻威爾遜暫時放棄干預英國的決定。

“我有個好主意,先生。既然協約無法背棄,那麼,我們與南華的共同防禦條約這個軍事盟約顯然也不能背叛,那麼,我們當然不會與南華髮生戰爭。只要我們願意,不是嗎?。

看到對方臉上那充滿狡黠的神色。威爾遜似乎明白了什麼。

“一旦英法向中國宣戰,那麼作爲中國的盟友,南華也必然會向英法宣戰。這樣一來,就與我們與南華的盟約相沖突。我們是否可以上卻在太平洋這邊保持觀望。這麼做的後果就是,我們與南華的盟約將作廢,這是要承擔風險。”

對方給出了兩種選擇,但是。兩者都可以根據時局的變化作出作爲準確的選擇。

威爾遜顯然明白了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了。

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51節 和平了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535節 歐洲格局之猜想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330節 反包圍第197節 狠毒的招數能收奇效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376節 帝制風雲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530節 賑災第466節 德國公主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八節 英國人的態度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478節 安娜斯塔西婭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208節 兄弟情深
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51節 和平了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535節 歐洲格局之猜想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330節 反包圍第197節 狠毒的招數能收奇效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376節 帝制風雲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530節 賑災第466節 德國公主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八節 英國人的態度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478節 安娜斯塔西婭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208節 兄弟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