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

第二更到,成績不好,還請大家多支持,謝謝了。

艾森鬆成了忙碌的坤甸最閒的一個人,在參觀坤甸的幾家造船廠的要求被拒絕後,安心的在旅館中等待着蘭芳向他低下高傲的頭顱。

雖然與荷蘭人協同作戰的計劃破產,延緩了英國軍隊的步伐,但重新制定計劃後,對蘭芳的戰事仍然沒有懸念。

驕傲的英國人對自己的軍隊很有信心,渾然忘記了即便英國本土的陸軍也不過是歐洲二流。

李秉衡也搞不明白英國的的自信是從哪裡來的,也不明白對方的憑藉是什麼。在自己處心積慮事事搶先手的佈局下,對方沒有一絲機會。

艾森鬆穩坐釣魚臺的同時,也在不斷的關注着時局的進展。由於最近一段時間世界上並無大事發生,所以許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南洋。

很多國家都對南洋的局勢有着自己的判斷與見解,大部分的國家認爲英國表現的太沒有霸主的氣度,一開始選擇軍事行動而不是拉攏對方實在是一大失誤。目前滿清已經是內外交困,無數華人都把希望寄託在了新興的蘭芳國上。事實上,英國要面對的不僅是一個華人精英集團,也不僅僅是一個救亡圖存爆發出強大生命力的古老民族,更重要的是這個小國的背後站着德國、美國等出於戰略需要而對它進行扶植的列強國家。

最近不斷的有壞消息傳來,繼德國之後,奧匈帝國也與蘭芳共和國正式建交。這個消息石破天驚般的震驚了整個世界,也讓英國人坐立不安起來。

英國政府針對這一事件立刻召開了內閣會議,商討之後的政治走向。俄羅斯、法國都不同程度上開始了一系列的行動。

而普通的蘭芳國民並沒有覺得這一條新聞有什麼出奇之處,唯一的反應不過是在坤甸街頭由幾個愛國團體舉行了數場慶祝會而已。

但只有李秉衡清楚,這一事件對於歐洲列強的刺激是多麼的巨大。法國人目前與俄羅斯帝國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出於緩解歐洲第一強國德國帶來的壓力的目的,他們正在試圖在全世界聯絡各路好漢形成反德大聯盟,並且他們也很有希望憑藉一紙協約將英國人牢牢的綁在戰車上。包括法國、沙俄等國在內的多數國家並不認爲一定會爆發戰爭,但目前的國際形勢使得他們需要在全世界遏制德國。去年正式簽訂的三國協約使得一個協約軍事集團的誕生,讓局勢進一步複雜化。

沙俄雖然沒有迫切的渴望壓過德國一頭,但大斯拉夫主義與向西擴進的野心使得他們很在意德國對奧匈帝國的支持力度。並且德國在奧斯曼帝國日益加深的影響讓沙俄、英、法等國坐臥不寧。奧匈帝國雖然與德國簽訂了秘密同盟,但協約國並不認爲德國會下定決心幫助奧匈帝國對抗沙皇俄國。

沙皇俄國通過斯拉夫小弟塞爾維亞不斷的向巴爾幹地區滲透,使得奧匈帝國與之矛盾不斷尖銳化。德國並不願意看到一個被削弱的奧匈帝國,也不願意看到一個被瓜分的奧斯曼帝國,一旦沒有兩大帝國的屏障,那麼他們將直接面對貪婪的沙皇俄國。

目前德國人的態度將影響世界格局,英國人很不希望德國人堅決的站在協約國對面,鑑於他們的“親戚”德皇威廉二世一貫的性格與做法,他們對德國的態度很是猜疑。

奧匈帝國與蘭芳建交,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代表了奧匈帝國對英國在蘭芳採取軍事行動的不滿,說明他們在德國的協調下從蘭芳得到了好處。也代表着德國通過了奧匈帝國發出了他的聲音,他們在海外政策上的一致性。更爲重要的是,這也代表着德國堅定了支持奧匈帝國的決心,在蘭芳這個小國上體現了同盟國的意志。

這也說明,德國正在以協約國不可控制的方式通過同盟國站到了協約國的對面,也意味着之前因軍備競賽而氣氛緊張的歐洲局勢更加複雜,更加危險。將來兩大集團在歐洲矛盾集中範圍內的角力將更頻繁,更加劇烈,甚至,有可能是全歐洲的大戰。

橡膠,無疑是重要的戰略資源。英國人其實先發制人,想迅速打垮蘭芳,以保證這一戰略資源不被德國人控制,這一戰略決策是相當正確的。從蘭芳得到的消息說,幾個大型華人墾殖園內種植的橡膠,許多優良品種從種植到開割,只需要五到六年,而不是在爪哇等地的八到十年,甚至更長。

這一消息讓英法等國很受刺激,加上南洋其他物資對他們的重要性,當前英國軍隊在婆羅洲的進攻態勢受到了協約國集團的高度重視。一旦蘭芳共和國被傾覆,那麼在蘇門答臘與爪哇的解放組織就無法再興風作浪,南洋這個資源寶地將重新掌握到協約國集團手中。

艾森鬆這幾天的心情再也開朗不起來,奧斯曼帝國的特使正在坤甸訪問,謀求與蘭芳的建交,並且與奧匈帝國的特使一道,將對坤甸的造船廠進行考察,看樣子是要訂購軍艦。德皇威廉二世的次子腓特烈.馮.霍亨佐倫親王已經出發前往坤甸,即將對蘭芳進行友好訪問。美國工業界的一個顧問團也在坤甸進行工業考察,準備對蘭芳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孫中山爲首的革命黨在坤甸待了很久,雙方明顯正在進行密談,針對滿清的陰謀或許正在佈局,這對控制滿清經濟命脈的英國人又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德國無法眼睜睜的看着辛辛苦苦靠着蘭芳在南洋打開了一個缺口,又被英國人迅速堵上,況且蘭芳各方面表現出來的出類拔萃的能力也讓德國人開始對這個小夥伴開始重視起來,德皇威廉二世對這個國家那位年輕的領導人異常欣賞,霍亨佐倫親王這次來訪便是出自德皇臨時起意的對李秉衡的拉攏。當然,也是在對英國示威,英國人的軍事行動將受到限制,即便蘭芳戰敗,也能保證坤甸的工業區不被打爛,雙方也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確保蘭芳不被英國人獨霸。

李秉衡對這次奧匈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特使的來訪非常重視,並不是爲了給德國人面子,而是有着蘭芳自己的戰略意義。

一戰爆發前,蘭芳將確保建立起一個規模相當的工業體系,加上四川等西南數省的工業佈局,將來的戰爭紅利是很可觀的。也許戰爭紅利的大頭還是在金融上,對戰勝國的借款與國債持有,回報是最豐厚的。但李秉衡只能通過在美國財團插上一腳,分得一塊蛋糕。

蘭芳,並不能走這條路。對德國等戰敗國借款,無疑是自找死路,對英法等戰勝國借款,到時候恐怕血本無歸。蘭芳並沒有美國那樣強大的經濟實力與政治實力,況且畢竟是一個華人國家,與列強國家有着天然的矛盾,別的不說,光是在中國國內的租界、海關、駐軍以及香港等問題,到時候恐怕仗有的打。當然這是後話,將來局勢有變也說不定。

一戰爆發後,恐怕蘭芳將首先從同盟國身上找到大量的訂單,當前與奧匈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打好關係,建立需求市場以及針對性的工業佈局,纔是正確的選擇。

在李秉衡眼裡,奧匈帝國是個極有戰爭潛力的國家,雖然種種原因使得這個老大帝國戰鬥力不堪一擊,但是還是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這個多民族的龐大帝國,經濟發展增速遠遠超過了老牌強國,政治形勢也比其他多民族國家要安定。李秉衡要做的,就是與奧匈帝國在工業上形成互補,幫助對方在今後的幾年中不走彎路,並彌補對方的缺陷,儘可能的使對方在一戰前變得更加的強大。這樣的話,又能減輕德國的壓力,蘭芳也能從中得到大量的訂單,得到不少的利益。

而巴爾幹地區將是今後幾年中吸引整個世界注意力的地方,爲了阻隔德國與奧匈帝國跟奧斯曼帝國最大限度的聯結起來,這個地方也是矛盾最尖銳的地方。一戰前的兩次“巴爾幹戰爭”以及零星的戰爭,將會是蘭芳軍工產業的機會。目前根據歐洲國家設計的槍械與武器生產線正在不斷的擴張,目前收到了德國等國家大批訂單,而巴爾幹地區將是這些武器的又一大機會。

眼下與奧斯曼帝國與奧匈帝國形成良好的關係無疑是迫切的,也是符合將來的利益的,更何況在德國人的居中聯絡下,雙方有望在無畏艦建造上取得新的進展。

由於蘭芳在造船行業相關的其他行業上的水平並不高,極大的影響了當前的造艦計劃。德國已經派出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工業援助團,對蘭芳的相關行業進行升級,以確保蘭芳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一個完備的工業體系。

霍亨佐倫親王隨行的還有一個更加規模超過以往的工業援助團,他們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號召將在蘭芳儘可能的迅速在各個行業進行指導。

當然,德國人並不是全無好處。蘭芳目前的工業成本相對很低,尤其是重工業。數百萬的土著被集中起來在婆羅洲、蘇門答臘以及蘇拉威西各地對礦山、鐵路以及其他交通設施、國家公用工程建設,低廉的人力、富庶的資源,加上蘭芳在機械設備等方面的先進技術,使得工業成本低,回報高,利潤足。

這就使得不僅同盟國集團,連美國等國家也很樂意在蘭芳投資開辦工廠。蘭芳對南洋的超強控制力使得這些國家將這個並不強大的夥伴視爲重要的海外市場與資源來源地,甚至希望蘭芳能夠再強大一些,強大到可以在亞洲範圍與協約國力挺的日本抗衡,在滿清對協約國的既得利益產生巨大的吞噬力。

當前的一系列的在蘭芳上演的變化也正是這些利益的體現。

在坤甸進行了一系列考察的孫中山對目前蘭芳與英法等老牌強國關係冷淡甚至敵對,卻與德國等國家走的太近表示了擔憂。

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529節 終於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521節 峰會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442節 中亞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290節 空降兵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542節 阿富汗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363節 改組同盟會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301節 新資源戰略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519節 恐嚇第243節 漢口喋血
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529節 終於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521節 峰會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442節 中亞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290節 空降兵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542節 阿富汗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363節 改組同盟會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301節 新資源戰略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519節 恐嚇第243節 漢口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