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節 通貨膨脹

關幹薩鎮冰艦隊在古只的動關的林論壞在繼續。是在其中。這讓滿清王大臣們也有了幾分顧忌。不敢借此大肆宣揚。

而在澳門聚會的革命黨人則蠢蠢欲動,部分同盟會骨幹開始聲討南華艦隊,認爲如今革命黨人最大的阻礙在於南華政府,他們成爲滿清的幫兇,不僅欺負同樣遭受列強欺負的弱小國家,而且處處爲滿清張目。

“他們將軍械彈藥售於滿清,而提供借款作爲滿清所用,到時鎮壓革命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又在國內大肆興辦實業,爲滿清勒子提供賦稅財源,無數滿清高官爭相在南華投資的實業中入股,長此以往,只怕爲禍猶甚於列強

如此等等,言論不斷,尖亥入骨,將南華批判的體無完膚。

“如今南華在我國奪取鐵路礦山,又駐軍辦廠,較列強更爲窮兇極惡。交好滿清官僚,培植勢力,乃是爲將來入侵奠定基礎,若再不認清李光華之反革命面目,恐悔之晚矣。”

雖然只有一小撥人在那裡跳騰,以打擊構陷南華爲能事,但是背後必定有人在支持,恐怕不僅有官僚資產階級參與其中,而且還有政治慾望強烈的革命黨派中人涉入其中。

滿清幾位王公大臣在寫給盛宣懷的信中也委婉的表達了將交通銀行總行設於北京的意思,看樣子是想掌握貨幣發行權。

交通幣如今成爲了民間流通最廣的鈔票,不僅是日常生活,就是貿易往來也多用交通幣結算,在南方。各省督撫甚至以交通幣作爲日常往來所用,官員發薪也是如此。

交通幣的大行其道讓官僚資產階級大爲眼紅,但是他們卻不能干涉交通幣的發行,因爲當初約法三章;貨幣發行由交通銀行自主,鹽稅存入十年不變以保證向南華還款。發行貨幣收入統一調撥到各家華資銀行,專門用於向民族資本貸款。

他們以爲這是個大發橫財的機會,所以要想盡辦法將交通銀行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到時候濫發貨幣是肯定的,那樣的話,將來中國經濟將受到沉重的打擊,好不容易看到希望,只怕這一點希望都要被這幫貪婪之徒斷絕。

交通銀行越來越影響深遠,給滿清帶來的改變也越來越大,不僅理順了混亂的貨幣市場,使得納稅、貿易往來以及商品流通越來越順暢,而且抑制了地方與洋銀行濫發鈔票帶來的金融危鬆,給中國經濟環境帶來的益處極爲可觀。

滿清財政收入總體沒有變少。雖然與南華交易的那部分關稅沒有通過海關,而且列強對華的商品輸出大幅減少,導致關稅下降許多,但是整體經濟面向好,國內民族工業發展迅速,沒有了列強的大肆掠奪,政府支出減少,收入在增加。

這也導致沒有實際好處的官僚資產階級開始動交通銀行的腦筋,這不得不說是中國曆代王朝的悲哀。在他們看來,民間資本掌握國家金融命脈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當初載洋等人力主改組交通銀行,加上李秉衡賄賠了載詢等部分王公大臣,分化了官僚資產階級,才實現了交通銀行的橫空出世。

也許當初滿清朝廷也認爲這不過是權宜之計,但如今交通銀行取的的成績觸動了他們的神經。

問題的核心在於中國一直沒有保護私產的憲法,中國歷史上並沒有西方“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私有制,古代中國是“皇帝所有制。”即普天之下的萬事萬物均爲皇帝個人所有,即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古代中國老百姓對土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和現在一樣,在修建道路等需要徵用土地時。只要皇帝一個詔書即可,國家無需向私人付款購買十地,因爲土地本來就是皇帝的。同樣徵用物資也是皇帝一個詔書即可,國家完全無需付款。

這不得不說是中國的悲哀,歷代王朝只有北宋實現了私人財產不受侵犯,使得當時的豐華文明光輝燦爛。國力舉世無雙,能夠在先天以及後天的重重困境中抗四境之敵而王朝得固,可惜從王安石開始到宋徽宗發揚光大,使得這個充滿人文光輝的時代轉瞬衰敗。

人民的私有財產集中體現在土的上面,解決土地問題,必須要面對“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也就是說,必須要推翻封建王朝,纔有可能實現。

但是,這個可能有多現實,有多近?

李秉衡清晰的記得後世一位美國權威人士評價辛亥革命說:“州政治體制、信仰觀念中都毫無根基。它是附貼在中國之上的外國東西,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快就會被錄離這種共和政體悲慘地結束了,並且失敗的並不僅是共和政體,而是一代人。”

所以他一再的向溫生有等人灌輸“治南華易,治中國難”的根源所在。南華是白手起家,從荷蘭、葡萄牙等列強手中奪取土地與資源、市場。然後進而從英法等列強國家掠奪資本與財富,從而開始與列強競爭,不僅是經濟上的,也是政治”

南華可以將荷蘭人葡萄牙人的資產強行沒收,將土著的財富盡數掠奪。轉而交給華人,今年已經超過六百萬人口從國內遷移到南華,便是明證,他們將無償得到富庶的土地與資源,大量的土著人口成爲被專政者。資本的積累迅速而且簡便。

可是在中國,即便因大規模的向南華移民而使得滿清政府緩和了國內矛盾,減輕了負擔,但是土地問題依然存在,而且無法迴避。

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會願意背井離鄉?

整個中國土地的負擔極其繁重,而且可耕地太少,養活不了如此龐大的人口,即便大肆破壞環境,竭澤而漁,目前統計的可耕地還沒有超過八千萬公頃。這其中大部分的耕地貧癮,地力已經嚴重受損。

而南華從土著手中搶奪回了四多萬公頃的可耕地,包括正在開發的。初步預計可以超過上億公頃。南洋的土地都是什麼樣的土地?肥的流油,稍加開發便能大量出產。

加上日益成熟的高產糧食開發在南華不斷得到實現,雜交水稻、高產小麥等技術愕到初步的應用,目前南洋的土地出產足夠養活四萬萬人口。目前南華已經取代英國成爲對華糧食輸出第一大國。

官僚資產階級在抗拒南華,立憲派中也有許多人在排擠南華,革命黨派也對南華深懷戒心,他們並不清楚,沒有南華,沒有南洋豐富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將來他們所發動的民主革命是個多麼大的笑話。

辛亥革命後建立的中華民國。確實是一次徹底社會革命的嘗試,試圖建立一個西方模式的嶄新中國,同時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方面進行根本的變革。不幸的是這次革命具有妥協性與不徹底性,沒有打破列強的掌控以及官僚資產階級的束縛。

解決中國土地問題的關鍵在於南華,解決中國自洋務運動以來的“自強。富國”同樣在於資源豐富,已經初步完成工業化的南華。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但是諷刺的是,未來的民主政府很可能會將南華排斥在外。

李秉衡暗自發愁,人算不如天算,他始終沒有料到這一步,在他的佈局下,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更加迅速,並且已經開始分化官僚資產階級,形勢朝着有利的局面發展,但是每當想到袁世凱爲首的官僚資產階級躲在陰暗的角落,擇人而噬,隨之準備奪取國家權力,便有些焦躁。

幹掉他?沒有問題,對於練有素的特戰隊來講不成問題。可是。幹掉他之後,將來的中國會向哪一步發展,他不得而知,因爲歷史已經發生重大改變,他無法再擁有先知先覺的能力,也許會更加惡劣呢?

充滿諷刺的是,北洋政府是最充滿改革意識,最想改變中國局面的,因爲面臨着亡國滅種,列強虎視眈眈,戈分勢力範圍,爲進一步的分食做準備。

但凡洋政府無法抗衡列強,他們本身便依賴於列強,無法擺脫列強的掌控,而且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徹底政變中國的格局。

他們無法完成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所以最後他們淪落了,從開始的改革救國,充滿自信,到後來的混吃等死,軍閥混戰,只爲個人私利。

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就這樣被他們摧殘,從而凋謝,使得中國只能以社會主義革命的形勢來改天換地,推倒重來。

不,絕不能推倒重來,如今的局勢在南華的干預下比原本歷史有了許多的改善,潛藏着向好的種子,民族資本主義後續強勁,未必不能異軍突起。

當初洋務派辦民用工業,爲了解決資金問題,採取“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的方式,吸收私人資本。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資本主義因素。

後來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資於近代民用工業,終於使中國有了一點先進的生產能力。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也就促進了資產階級的出現和無產階級隊伍的擴大。

駝年李鴻章創辦輪船招商局,使“內江外海之利,不致爲洋人盡佔。”三年多時間,外輪損失一千三百多萬兩,美國旗昌行因不堪賠累。被招商局歸井。湖北官織布局開織後,江漢關進口洋布每年減少十萬多匹。

民族資本已經在收復失地,尤其是在今年,列強資本家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各國都在驚呼中國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正在開啓。

盛宣懷的漢冶萍以及張賽在仿織業上的輝煌,都是拜南華所賜,他們是最清楚民族工業發展潛力的,若讓他們選擇,他們並不排斥由南華來主導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

如果說盛宣懷有私心,那麼他的利益已經與南華緊緊綁在一起,他也萬萬不會算計到李秉衡頭上,對於交通銀行日益成爲民族資本主義的堅強後盾,他也開始放權給劉廣拓。不希望交通銀行落到“那幫貪得無厭之徒。手中。

“情況很不妙啊!”

放下手中的電報,李秉衡雙眉緊鎖,久久不蔣。

石清霜知道又是盛宣懷等人發來的電報,最近幾天對方一連十餘封電報,可見事態每天都有不

目前南華外敵入侵的威脅被降到了最低點,而李秉衡這次回坤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制定全新的戰略規劃,以及培金融人才。

列強國家很有可能會通過金融手段來向南華髮起一浪接一浪的攻擊,因爲使用武力已經得不償失。

目前繼續完善金融體系,並且防範英法等國的金融手段,乃是當務之急。

而今年也將制定新的戰略規劃,原先制定的五年計戈今年已經能確保實現,而隨之出現的一些問題,也使得調整成爲必然。

集中力量優先發展以能源、原材料、機械工業、造船業等基礎工業爲主的重工業,在德國與美國資本的幫助下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這是原先制定的目標。

當時李秉衡提出了兩種方案。一種是西方資本主義各國的工業化道路,即先發展輕工業,待積累了大量資金後,再發展重工業,也就是先富國,再強國。

另外一種是優先發展重工業。在較短的時間裡使國家迅速工業化,然後再發展輕工業。

這兩種方案連李秉衡都難以取捨。列強國家不會放任南華與中國崛起並且強大起來,先富國再強國有些勉強,但是隻要籌謀得當,在一戰中可以憑藉輕工業迅速的分享戰爭紅利,因爲戰爭打的就是物資,相比重工業,輕工業能夠迅速的積累資本。

如果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話,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但是隨着德國不斷的提供援助,美國資本也大舉進入。使得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案得到

立。

預計今年年底就能完成當初制定的目標,這使得李秉衡對接下來的規哉成竹在胸。

從明年開始,將開始新的五東計劃,那就是在原先的重工業基礎上。重點發展化工產業與輕工業。尤其是輕紡工業。

這部分計劃,也涉及到了中國部分。

由於大規模的移民不斷加劇。致使生活必需品等物資的稀缺,而短期內生產力還遠遠達不到滿足程度,導致物價上漲,這在南華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通貨膨脹。

南華政府統一安排移民,並且爲這些移民提供生活必需品,而政府以一定價格採購這些生活必需品。刺激了大量相關行業的工廠開辦,但目前看來,由於移民數目遠遠高於預期,商品的供應不足導致了這次的通貨膨脹。

而南華的貨幣由於難以僞造,在國外市場很受歡迎,許多國家都願意使用南華貨幣交易,並且作爲外匯儲備,導致南華元發行量超過了商品流通需要的數量,這也成爲了一個隱患。

南華元正在緩慢的貶值,雖然對南華的出口貿易是有好處的,但是目前南華產業結構不平衡也導致這中間產生了漏洞,列強國家很有可能會利用這個漏洞對南華展開攻擊。

“加大存款準備金率,提高銀行利息,目前我國的閒散資金必然會向大陸流動,開始在大陸興辦各種產業,對於緩解目前的商品供應不足是有好處的。既可以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又能使我國能夠減輕產業結構調整的壓力。讓大陸那邊減少貿易逆差,對那邊的財政收入也有好處。”

“另外,繼續發行國債,對赴大陸投資的資本家進行財政補貼以及減稅,尤其是鐵路行業與輕仿工業。”

讓龐大的中國行動起來,讓他們爲南華生產輕工業產品,讓南華可以騰出手來,加快五年計劃的實施,調整產業結構。

這樣的話,南華可以繼續走重工業強國,然後帶動輕工業發展的道路。而中國則可以繼續走輕工業富國的道路,而且沒有外力掣肘與打壓。

相得益彰,在這一復,中國與南華的經濟聯繫將更加的緊密起來。

這是完美的互補,雙方各取所需。互相分工,然後達成一個整體的發展目標。

“加大對美國商品的進口,我們需要朋友,尤其是美國這樣進行貿易保護的朋友,想要他們將來進一步向我們敞開市場,那麼就先給他們點甜頭。派出來購團去,讓英法等國看看,我們不吝嗇向朋友拋出訂單,大筆灑錢。”

對美國保持貿易逆差,可以使得美國放鬆對南華的警戒,加深雙方在經濟與貿易上的合作,結合的更加緊密。

這一系列的動作,可以使得列強無法利用目前的供求矛盾進行投機倒把,擾亂市場,而南華元發行量問題。只有應對得當,英法等國毫無

他們最大的可能就是利用目前南華元貶值,大量的向南華涌入資金。尤其是在中國爭奪鐵路承建權全面落敗的情況下,閒散資金豐富,讓南華的經濟充滿泡沫,然後進一步加劇南華的通貨膨脹,在泡沫最大化時做空南華元,然後大量的抽離資金,引起市場恐慌,進而擾亂了金融市場。

不過南華的經濟辦量雄厚,“外匯”儲備充足,並不懼怕這個時代毛毛雨般的金融戰爭。

如果要打,就打的猛烈些,可不要偷雞不成蝕把米。

這一點,李秉衡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第542節 阿富汗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520節 李秉衡是朝鮮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483節 釣魚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136節 娶個洋夫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401節 同盟國需要中國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八節 英國人的態度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382節 大西北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519節 恐嚇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
第542節 阿富汗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520節 李秉衡是朝鮮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483節 釣魚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136節 娶個洋夫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401節 同盟國需要中國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八節 英國人的態度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382節 大西北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519節 恐嚇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