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節 五省邊防

“李米華是斤一人物,權謀機變從不汗腐。當年他與陳英丟”川端方便能看出,況且他只對敵人如此。如溫練才之流,義氣深重如故,不是個忘本的人,所以南華上下齊心,願意聽他號令。”

此時青山已暮。斜陽徐徐墜去,晚霞燦爛,橫布整今天穹,兩人並沒有生出夕陽黃昏之感嘆,反而心潮澎湃,熱血激盪。

蔡銷明白蔣方震此行走打定主意要在廣西與雲南動,自從自己這一協人馬調防廣西后,雲南那邊動革命有些甩難,曲同豐那一協人馬並不如自己這一協齊心,底下人願意造反,那些高級軍官阻撓,總是有些麻煩。

但他從來就沒有因此而停緩革命準備,從他被調防廣西的那天起,就知道有人在背後想推動廣西革命,而自己正是關鍵的一步棋,這個博弈者也只能是南華那位手段通天的李光華。

從澳門到西南。廣西是必經之地,不能掌握在手中,將來後患無

“百里兄竟然也做說客?”

蔡鋒打趣着他。認真看着他的眼睛,彷彿想要看出什麼。

蔣方震爽朗的大笑着說道:“我又豈是什麼合格的說客,就事論事爾。不過,此行的確是李光華拜託我,他想與你在廣西一會

“什麼?李光華想要離開南華?”蔡鋒驚詫道眼睛圓睜。

“哦,走了。宋遁初在上海要求改組同盟會,並且聯合其他革命黨成立一全新政黨。不就是爲李光華鋪路麼。”

蔣方震坦然一笑。說道:“正是如此,同盟會不改組,南華的政黨政治就建立不起來,必須要早做決斷,南華拖不起,國內更拖不起。”

“我雖然不是同盟會員,但也知道同盟會的現況,同盟會大把的人想要與立憲派人士妥協,將各方面人物都拉入同盟會,不就是想要利用這些人來打擊李光華嗎?一旦同盟會真的改組,那麼黨魁李光華劣勢明顯,很可能落選。到時南華想不實行政黨政治便是失信於天下,那麼,李光華可會願意交出南華政權?南華之國體,中國之國體,又該如何解決?”

蔡愕所說的確是一針見血,撥開了重重迷霧,直指核心。

汪精衛等人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做幾手準備,連結袁世凱等北方大佬,極力拉攏立憲派人士,哪怕不惜逼迫湖南交出權力,正是爲了抗衡李秉衡,也未必沒有存着吞併南華篡奪南華政權的野心。

中國厲害的政治人物比比皆是,這也是李秉衡沒有下定決心以武力解決中國問題的原因,即便在國內支持南華者也不在少數。

當初他想着利用同盟會的政治資源,想着同盟會並不能成大事,但是卻埋下了禍根。涉及到了南華的國體政治制度,如果不改組同盟會,不當選黨魁。那麼將來禍害更大。

可是敵人太多了,袁世凱在北方開始轉變態度,下令北洋軍對漢口的攻擊暫緩,想坐山觀虎鬥,讓革命黨自己內訌。

這與歷史出現了偏差,這也讓李秉衡感到頭疼,希望不要有太大的變數,只有自己來改變歷史,掌握歷史的走向才行。

在這種形勢下。只有讓南方各省相繼獨立,並且完成對南京的最後一擊,才能逼迫袁世凱放棄任何幻想,全力對付武漢革命軍,這樣才能找到藉口增兵武漢,進行北伐,不然革命黨自身就不會放任有南華背景的軍隊雲集武漢。

蔣方震解釋着李秉衡的種種推測與部署,在這關鍵時刻沒有必要隱瞞什麼,又總結道:“革命黨內部的事情必然要通過政治手段解決,而清廷與北洋軍是我們的大敵,必須要使用武力解決,兩者不可混爲一談,我們許多革命同志正在走歪路,必須喊停,否則對局勢無比,禍害無窮。”

蔡愕猛然警醒。說道:“這我倒是沒有想到,必須解決清廷與北洋軍在先,革命黨人內部問題,與立憲派關係問題,都可以在之後談,顯然許多人都在背後攪渾時局,想要掩蓋這個核心問題。”

的確,如果說武力能解決一切,那麼南華三個師的起家精銳兵力就能橫掃北洋軍,但是眼下卻有革命黨人與立憲派多方阻撓。加上沙俄與日本的叫囂,南華用武力解決北方問題卻要先面對解決南方政治問題這一步,沙俄與日本到是其次。

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讓野心家們得逞,先用武力解決清廷與北洋軍纔是正理。

蔡愕想明白了這一切,露齒一笑道:“那好,你說要幹大事,說吧,怎麼幹,我聽你的。”

聽他如此直率,蔣方震顧不上歡喜,正色道:“如今袁世凱與南方許多人都想利用這時局左右逢源,我們就要打滅一切可以讓他們利用的隱患,南方各省盡皆獨立,拿下南京,逼迫北洋軍強攻武漢,從北方調兵救南京,到時北方同志便可動,如若不成,再圖謀南京與武漢兩路北伐,直搗北京。”

蔡銷點頭道:“如今南北分治之言論不僅北方在傳,南方也廣爲流傳,心懷二心之人太多了,都在爲自己找條後路

蔣方震拍了拍他的肩頭,與他一同信步走着,說道:“這些我們都不管,李光華說了,軍事上交給我們,政治上由他來解決,這風心蔣問題。終究要面對的,盅避不蔡愕看着天邊的晚霞越的深沉。色彩內斂卻又濃郁,忽然生出幾分蕭瑟,又朗聲說道:“我輩軍人生於這個時代,正肩負着不可推脫的責任,便交給我們,我絕不退縮不迴避。”

豪氣頓生,望着遠處從耕田中歸家的三三兩兩的農民,慷慨說道:“軍人的職責在於守護,守護腳下的土地,守護我們的人民,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沒有別人來守護,只有我們,我們都是這個時代的先行者。做該做的事,自有後人來評論功過。”

又側頭問道:“不知李光華耍什存時候見我,卻是爲了何事?。

“便在廣西、雲貴獨立之後。”

蔡愕朗聲長笑,問道:“李光華竟如此信任我等?”

蔣方震上前兩步,與他並肩,一字一句的說道:“他說,北有吳祿貞。南必有蔡松坡。”

蔡愕愕然動容,“李光華竟如此信我。”

“軍國民主義,五省聯防,李光華都在做,而且還有成果,你還有疑義?他要來拉攏你,便不是這等手段。實在是你的軍事思想深入他心。願意對你推心置腹

蔣方震當年以步兵科第一名畢業。在士官學校,和同班蔡銷、張孝淮因成績出衆,並稱“中國三傑”

畢業典禮上,蔣百里薦獲日本天皇頒贈的“神聖之劍”這不僅使日本同學“爲之驚訝。”更因中國留學生過日本學生而令校領導“感到爲難尷尬”遂決定此後“把中國學生和日本學生分隔開來”。

他是個有傲骨的人,從不輕易服人,但對蔡鋒這個同學,卻是深深欽佩他的人品道德,在李秉衡面前極力推薦。

鵝年時他被東三省總督趙爾巽聘爲東三省督練公所總參議,參與籌建新軍,時年僅出歲。趙總督對他十分賞識,曾“專摺奏保蔣爲特異人才,可以大用”正是風華正茂要幹一番大事業的時候。

與此同時,舊軍將領張作霜等,因擔心自己被淘汰而“遷怒”於他。屢次挑釁,最後無奈隻身赴德,卻不料成就了另一段輝煌。

他與張孝淮兩人在德國硬生生的建立起了一支龐大的南華留德軍官團。從中看到了將來中**事的希望,前年回到南華後,更是深受李秉衡器重,越級提拔,予以重任,信任有加。

中**人有深重的歷史傳承。那就是士爲知己者死,更何況他從南華身上看到了救中國的希望,極力攬下了說服蔡鋒加入南華的任務。

蔡愕驚道:“熊錦帆不顧補給困難,硬生生攻入緬境,正是看到英人在西南之威脅,深合我意,難道李光華竟知道我五省聯防之議?”

自從到了雲南後,他空閒時一直在草擬篇幅恢似的《五省邊防計哉》,即西南邊防協同作戰計利。該計劃主要集中在應對革命成功後的亂局,中華民國一旦成立,“內訌未靖。外患思乘”列強侵吞中國之心不死。除沙俄日本在東、北部邊境地區屢挑事端外,英國侵略者也不斷從印度以武力干涉西藏,法國也往越南增兵,企圖進犯滇桂。在此情況下,“西南邊要尤陷危險。民國全局殆哉笈”。

因此,蔡愕一直在給同窗好友以及周圍的人灌輸滇”黔、桂、粵五省實行軍事聯合,以便隨時抗擊英法侵略者的軍事僂略,保衛將來革命成果。

“我這五省邊防計戈甘並未完成,李光華從何得知?”蔡鋒有些驚訝。卻也有些自豪。

蔣方震大笑道:“李光華在西南五省早有意針對英法佈局,網好聽到有相同看法者,當然引爲知己。很是關注你,不然,熊錦帆在雲南緬甸。你怎能到得了廣西?”

蔡愕也知道自己不是同盟會會員,更加會受到對方的關注與拉攏,沒想到對方早就在注意自己,一直在關注西南,不禁暗自感激,自己的這些思想平常理會者少,將來更是都着眼在革命舉事,邊防大患無人在意,讓他常有知己難得之感,卻不料他一直當做梟雄看待的李秉衡能有如此見識與膽略。

光是能在緬甸與印度投入人力物力。花費鉅萬,打上這麼長時間的外戰,就能從中看到他的胸襟,實在是個值得結交的。

李秉衡雖然在中國政治勢力中影響力不夠,但是在中國的軍界卻深受推崇,對南華並沒有牴觸,便是北方的吳祿貞也存着與李秉衡合作的意思。

這個時代的軍人無不向往着建一番功業,抵禦外侮,恢復強盛中華。這些理想奈何太高擡遠,只能黯然前行,或是淪落,但南華的確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不僅軍事強盛,實業更能救國,軍界要人無不爲南華在外戰中的勝利與外交上的強勢而喝彩心折。

吳祿貞自認是個英雄,卻將李秉衡也視作英雄,倍加推崇。

蔡穆聽得北方豪雄吳祿貞也與李秉衡開展合作,不禁深受鼓舞,拍掌叫道:“好,如此,事有可爲。我等當動。”

蔣方震點頭道:“雲南有熊錦帆。你便放心,廣西麼,舊軍實力雄厚。舊官僚對地方掌握頗深,必有一番大戰,我第二師師長費鴻傑不日便會親率一部前來與你會合,如此廣西可定。”

蔣方震打斷了他的話,擺手道:“廣東形勢複雜。但是該省立憲派與地方士伸都心屬南華。誰都無法在廣東實現他們的野心。”

廣東的資本家與士伸接連聚開會,主張承認革命,總督張鳴歧出示禁止,一時人心激憤。廣州各界決定在諮議局宣佈獨立,由於都督人選卓執不下,所以打算暫時仍舉張鳴歧爲都督,不料張鳴歧半夜被人襲擊,卻揭出他企圖攜帶府庫款項潛逃的圖謀。

廣東各界於是強烈聲討張鳴歧,革命黨人於是要求選舉真心革命的都督,並且有幾派人提出由胡漢民任職廣東軍政府都督,但上海的同盟會致電廣東諮議局。推舉廖仲愷爲廣東都督。

由於廖仲愷在上海掌握教育基金會,向來有能幹清廉的賢名,廣東士仲一致認可他爲廣東都督,結果胡漢民黯然離粵,深恨李秉衡,認爲又是李秉衡在背後搗鬼。

3月日,廖仲愷抵達廣州,全城歡迎他的到來,並且立即準備軍政府成立儀式,廣東正副提督陸榮廷與龍濟光向清政府請示應該怎樣應付這個局面,清政府讓龍濟光退守惠州以待時機,而陸榮廷則回廣西制止革命。

不過,心懷鬼胎的兩人一直在勾心鬥角,看到來了個書生都督,想要爭奪廣東的實權。陸榮廷更不甘心回到廣西那個窮地方,乾脆製造事端,攻擊士仲產業。要求就任副都督,總理廣東軍事。

龍濟光也不示弱,要求就任廣東都督府經略一職,妄圖掌管地方勢力與財政。

這兩頭狼急不可耐的露出了獠牙,暴露了自己的野心,殊不料廖仲愷手中沒有實力怎會輕身前來廣東,費鴻傑的第二師早就針對兩人的舊軍制定了作戰計刮。

兩人跳出來正好。解決了廣東問題接下來便可以迅支援廣西。

費鴻傑帶領的第二師正是當初打過荷毛人與英印殖民軍的老牌精銳,戰力與舊軍完全不是一個水平線的,接連三仗,將陸榮廷與龍濟光兩條狗一直打到惠州。惠州城下一戰全面擊潰兩人的軍隊,費鴻傑也不客氣,立即收編俘虜。淘汰老弱與鴉片鬼,並且將陸榮廷與龍濟光趕入廣州灣法國人的地盤上,連盤纏與生活費都沒給,讓法國人去白養他們。

自此廣東局勢大定,費鴻傑分出一團兵力,準備與蔡銷的一協混編,先搭起一個師的架子。等廣西獨立後再補足軍官與兵力,作爲鎮守廣西之用。

而第二師則重新將分出的一團補滿,將來的防區在廣東與福建,江淅目前並沒有戰力強勁的正規軍,有第二師坐鎮後方正好是個支撐。

3月口日,蔡錢在柳州打出了獨立的旗號,致電廣西巡撫沉秉壁,要求成立廣西軍政府。

沈秉塹召藩司王芝祥到撫署商議,由於陸榮廷在廣東覆沒,在廣西的舊軍沒了主心骨。王芝祥作爲其中一股較大的力量也贊成革命,結果巡撫沈秉壁只能黯然宣佈下臺。

蔡銷於日抵達南寧。宣佈就任爲都督,提議王芝祥爲副都督,沈秉塹仍爲廣西省長。

舊軍見“人中呂布”蔡愕到了,紛紛俯跪拜,不敢作亂,蔡銷擇優加以整編,並且宣佈成立廣西軍政府獨立師,將建一支全用南械的防湖南建制的正規師。

蔡銷全力掃蕩廣西地方,致力於軍事,將廣西民政交與沈秉塹等一干有政績的官員,並且吸納新鮮血液,讓有朝氣與改革精神的人才幕入廣,西政界。

湖南與四川的改革正好可以複製於廣西,沈秉塹見蔡楞並沒有將他當做一個愧儡,反而付與實權,倒是盡心盡力的行使省長職權,倒是一時美談。

蔡銷在廣西的成績讓雲南衆人深受鼓舞,熊克武帶了部分官兵從緬甸到了昆明,李根源斷然決定立即舉事。

之前由於蔡愕在廣西。李根源等人遲遲下不了決心,廣西獨立與熊克武到來的消息深深的刺激了他們,讓他們信心大增。

雲南因是國防大省。有新軍第十九鎮一鎮,統制是鍾麟,下轄冊七協協統蔡愕,冊八協協統曲同豐,總參議是靳雲鵬,眼下蔡鋒在廣西,主要實力派就是曲同豐與靳雲鵬。

雲南總督李經羲對蔡楞最爲賞識,蔡乃推薦士官同學羅佩金爲七十四標標統,唐繼堯和雷飆爲管帶,於是雲南新軍將領中多是留日士官學生,這正是李根源下定決心舉事的基礎。

李經羲因聞各的革命軍起,恐滇軍新軍響應,遂於近日晨操時,突然下令把士兵的軍械收回。於是軍心甚爲激憤。

舊日李根源帶領羅佩金的七十四標起事,熊克武在城外呼應,沒想到新軍羣起響應,到是意外之喜。

起義軍先奪槍炮。再攻總督署,酣戰一晝夜,佔領昆明。乘勝攻取蒙自,雖然革命軍意見不一,但是在蔡楞的極力推薦下,大家推舉熊克武爲軍政府都督,李根源爲副都督兼雲南省長。

在蔡愕的要求下,熊克武派兵護送李經羲出境,鍾麟因抗拒革命被殺,靳雲鵬化裝轎伕逃出雲南,雲南徹底落入革命軍手中。

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395節 殺俘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521節 峰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382節 大西北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309節 湖南獨立第411節 讓步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395節 殺俘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296節 無恥的封侯封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450節 小日本中招了第358節 外交立場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570節 轟炸開始
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395節 殺俘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521節 峰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382節 大西北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309節 湖南獨立第411節 讓步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395節 殺俘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210節 德國皇帝做廣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296節 無恥的封侯封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450節 小日本中招了第358節 外交立場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570節 轟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