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

“大帥。”白蘇亞赫匆匆趕到了中軍大帳,纔剛一進帳,就見白素心背對着營門,站在一幅懸掛在帥位之後的大地圖之前沉思着,不由地猶豫了一下,放輕了腳步,走上前去,小聲地呼喚了一聲。

“哦,蘇亞赫,你來得正好。”白素心聽得動靜,轉過了身來,看了眼白蘇亞赫,很是平靜地打了個招呼,比了個請坐的手勢。

白蘇亞赫倒也沒客氣,隨手抓了把馬紮便做了下來,對着白素心一拱手道:“大帥喚末將前來可是有要事?”

“嗯。”白素心面無表情地應了一聲,也不入座,在中軍大帳中來回踱了幾步,這才頓住了腳,瞥了眼白蘇亞赫道:“依爾看來,我軍能破高昌否?”

白蘇亞赫沒想到白素心會如此直接了當地問出這個問題,不由地愣了一下,一時間還真不知如何開口才好,臉色變幻個不停。

“無須顧慮,但請直言好了。”白素心見白蘇亞赫老半天不曾開口,頗有些子不耐地揮了下手道。

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一個不小心就得被扣上頂動搖軍心的大帽子,白蘇亞赫與白素心素來不睦,可不想有甚把柄落入其手的,這會兒見白素心破有不耐狀,又不好不答,這便斟酌了下語氣道:“大帥,堅城雖是急切難下,不過高昌守軍不足,未必能持久,徐徐圖之亦可……”

“哼!”白素心一聽白蘇亞赫說的盡是沒甚營養的廢話,頓時不耐了起來,冷哼一聲,打斷了白蘇亞赫的話頭,毫不客氣地說道:“本帥面前無須說此等廢話,本帥只問一句,爾以爲此城能破否?”

被白素心喝斥了一頓,白蘇亞赫老臉不由地一紅,不過瞬間便恢復了過來,冷冷地掃了眼極度不耐的白素心,深吸了口氣道:“目下唐軍主力正與西突厥人激戰之中,雖尚無消息傳來,然,某料定此戰必不會久,若是西突厥人勝了,高昌徐徐圖之亦是無妨,若是唐軍勝了,我軍所餘之時間怕是不多矣。”

白蘇亞赫雖沒明說高昌能否拿下,可話裡的意思卻表達得很清楚了,那就是龜茲大軍很難在唐軍與西突厥大軍分出勝負之前拿下高昌,這話雖說得含糊,可白素心卻是聽得懂的,倒也沒計較白蘇亞赫話說得隱晦,長出了口氣道:“不錯,本帥也以爲該當如是。”頓了一下又接着道:“本帥以爲唐軍當勝,可即便是勝了,也註定是慘勝,必無力來救高昌,這一條只怕李貞小兒事先就已算到了。”

“哦?爲何?”白蘇亞赫倒是沒想到這一點,皺着眉頭想了想,還是茫然無所得,不得不開口問了一句。

“嘿。”白素心嘿嘿一笑道:“唐軍安西一共僅有六營兵馬,李貞小兒自率五營出擊,卻將一營兵全都放在了高昌,這不明擺着就是防備我軍趁虛來取高昌麼,卻又有何稀奇可言,而今高昌急切難下,不過交河等地卻是空虛得很,我軍若是趁勢去取又會如何?”

“這……,怕是不妥罷?”白蘇亞赫乃是副帥,自是知曉龜茲國王那班定下來的總體戰略——先拿下高昌,而後急速出兵草原,做出與唐軍共同夾擊西突厥大軍之勢態,從而逼迫西突厥人撤軍,並以此爲憑藉,賴下高昌故地爲酬勞,從而既限制住了大唐安西軍的發展空間,又能形成唐、西突厥與龜茲國的三足鼎立之平衡勢態,而現如今高昌尚未攻下,白素心卻打算去偷襲交河城,完全違背了那班的旨意,一旦如此,鐵定召來大唐關內主力的血腥報復——交河乃是安西都護府所在地,是安西唐軍的根本重地,如果攻掠高昌故地算是寇邊的話,攻打交河就是滅了唐軍在西域的根本,這等責任可不是白蘇亞赫所能擔當得起的。

“無甚妥不妥之說。”白素心大手一揮,焦躁地說道:“你也知道唐與西突厥之戰只怕很快就要分出勝負了罷,在此之前我軍要是不能趕到草原,萬事俱休矣,無論哪一方徹底獲勝,下一步都將拿我龜茲作法,現如今高昌非旦夕可下,若是我軍困守堅城之下,一旦事情有變,豈不全功盡棄?倒不如搏上一把,先行拿下交河後即刻兵發草原,依原定計劃行事,至於交河,我軍可以佔了,卻不壞其一草一木,待得戰後,拿其與唐軍交換高昌未爲不可!”

話是這麼說,可一旦交河城破之後,如何去約束亂兵?白蘇亞赫自問沒那個本事,一旦亂兵搶上了癮頭,傷了越王府的人,回頭李貞又豈能坐視不理?在白蘇亞赫看來,白素心這話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他可不想去趟這趟渾水的,只不過他更清楚白素心就是個剛愎自用的傢伙,一旦有所決定,他人是說服不了的,無奈之下,使勁地吞了口唾沫,把扎着雙眼,急速地開動了腦筋想了片刻,這才艱難地開口道:“大帥若是要去,某願率本部兵馬留守此地,監視高昌唐軍之動向。”

“不必如此小題大做。”白素心冷笑了一下道:“前日一戰,我軍固然損失不小,唐軍只怕也一樣不好受,折損過半乃是不爭之事實,如今高昌的守軍自固或許有餘,卻無出城交鋒的實力,留下個一千五百人馬便足以威懾高昌守軍的了,爾以爲如何?我的副帥大人?”

白蘇亞赫聽到這裡,總算是明白白素心叫自己來扯上一大通子話的真實用心所在了——龜茲國此次出兵一萬五千餘衆,其中一萬人馬乃是白素心統領,另五千人歸白蘇亞赫調度,前日一戰,白素心以爲高昌城一攻即破,爲着搶功,派上去的大多是他自己的嫡系部隊,結果沒想到偷雞不成反蝕了把米,一下子就損失的三千餘人,如今是打算謀奪白蘇亞赫手中的兵力了。

將軍這玩意兒要有兵纔是真兒個的將軍,沒了兵的將軍那就屁都不是了,這可是普遍真理,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如此,白蘇亞赫之所以能有跟白素心對峙的資本靠的也就是手下的五千號人馬,此時聽白素心如此輕巧地一說,就打算將自個兒手中的兵力撥拉走大半,立時沉下了臉,可面對着白素心的強勢卻又沒法子硬抗,眼珠子轉了好幾圈之後,勉強開口道:“大帥,唐軍兇悍,其行事素不依常理,若是大帥走後,唐軍趁虛出擊,反取蒲昌、焉耆二城,斷我軍之歸路,恐有不測之險,末將若是兵少,恐無力阻擋唐軍,此點望大帥明察。”

既然有開價,那就有還價,白素心自然知曉所謂的唐軍反擊不過是句虛言,卻也不點破白蘇亞赫的用心,無他,在白素心看來只要白蘇亞赫肯開口討價還價,本身就已算是默認了自個兒的指揮權,那白素心自也不好過爲己甚,嘴角一彎,笑了一下道:“此言有理,這樣好了,本帥給爾留下兩千人馬,足敷使用了罷。”

“不妥,沒個四千人馬,末將實無把握掩護大軍後路。”白蘇亞赫見白素心一開口就要拉走自己大部分兵力,如何肯依,緊趕着搖頭說道。

“兩千五,就這麼說定了。”白素心不想再跟白蘇亞赫多廢話,揮了下手道:“本帥即刻率軍起行,這高昌城就交給老弟了,來人,吹號聚將!”白素心話音一落,自有帳外的親衛吹響了聚將的號角,白蘇亞赫儘自心中不滿,卻也不好再多說些什麼,只能訕訕地退到了一旁,可眼中的怨毒之色卻是濃烈得很。

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日,晴,午時剛過不久,高昌城外的龜茲軍大營突然響起了一陣緊似一陣的號角聲,須臾,營門大開,一隊隊騎兵排列整齊地魚貫而出,動靜不小,原本就在高昌城頭緊張戒備的唐軍立時被驚動了,全軍上下五百餘衆連同助守的千餘城中青壯全都涌上了城頭,各自緊守崗位,一派緊張備戰之情景,可出乎唐軍意料之外的是:龜茲國大軍陸續出了大營之後並未向高昌城撲來,而是繞城而過,徑直向交河方向衝去。

一見龜茲人並未再次發動慘烈的攻城戰,城頭的唐軍官兵全都鬆了口氣,歡聲雷動,可就在這一片興奮中,賀大才的臉色卻顯得極爲慘淡,也不管身邊將士們如何看,轉身一頭衝進了城門樓,大步走到正默默地看着沙盤的莫離身邊,焦躁不安地說道:“莫長史,龜茲主力已動,看樣子是衝着交河去的,如今交河城中僅有七百守備營,如何能守得住,萬一……,唉,這該如何跟殿下交待纔是?”

“哦?如此就對了!”莫離從沙盤上擡起了頭來,不但沒有一絲的擔憂之色,反倒像是大鬆了口氣一般。

“莫長史,您這說的是啥話?交河城危矣!”賀大才見莫離如此說法,頓時大爲不滿,緊趕着說道。

“不然。”莫離淡然一笑,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道:“交河城穩若泰山,是白素心危矣!”

“此話怎講?”賀大才茫然不知所以地想了一陣,卻依舊一無所獲,不得不疑惑地問了一句。

“白素心若是一味強攻高昌,以其兵力之雄厚,未必不能攻破,只可惜前日一戰後,其已膽寒,若是留守此地,或許還能得一線生機,一旦兵發交河,便是其自尋死路了!殿下早有妥善安排,賀將軍無須理會此事,只消守好高昌便可,若是某料得不差的話,明日,最遲後日,就是我軍反攻之時機!”莫離並未將事情說破,但言語中卻流露出了強烈的自信心,賀大才雖瞧不破莫離究竟在唱哪齣戲,可見着莫離說得如此肯定,自是放心了不少,也就不再多問,應了聲諾,疾步而出,忙着安頓手下軍士去了。

當着賀大才的面,莫離的話是說得極爲肯定,不過嘛,那只是用來穩定軍心的,畢竟此際高昌城被圍,內外消息斷絕,莫離也不能百分百地肯定援軍已到達指定的位置,更無法保證此戰就一定會照計劃進行,當然,此時莫離縱有千般計策萬般能耐,也只能坐等着罷了,面對着眼前的大幅沙盤,莫離喃喃地念叨出了個地名——托克遜河谷!

托克遜,古突厥語,意思爲九乘以十,也就是九十的意思,其得名於柳丁河(古沙漠內陸河流,白楊河支流之一,現已乾涸)流經天山縣境內時突然變緩,形成一道寬大的淺灘形河道,將沙漠沖刷出一道低於沙漠地平線約摸十餘丈的河谷,河邊胡楊林成片、綠草成茵,在大漠中形成一塊麪積不算小的綠洲,故而得名托克遜,爲寬廣之地的意思,有小城一座,名爲托克遜城,是高昌通往交河的必經之要道,但因貞觀十四年唐徵高昌之役中被毀,至今尚未重建,整個托克遜城除了十數戶人家外,並無駐軍的存在,算是個荒涼之地。

托克遜城的荒涼還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荒涼——方圓近十里的一座小城裡處處雜草叢生,連棟完好無損的房屋都沒有,僅餘的十數戶人家實際上也不是本鄉本土之人,而是草原上那些個流浪者看着此地荒蕪人煙,又無官府管轄而來此地散居,老老少少加起來也不過六、七十人,大體上都居住在城東頭靠近河谷的一側,以捕魚打獵爲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日子過得雖算平穩,卻緊巴巴的,有上頓沒下頓是常有的事,這幾日正好趕上野獸發情期,集聚在托克遜河谷的野獸比起平日來多了不少,一起子業餘獵人們自是大得其利,滿城上下一派歡天喜地,尚未到天黑時分便早早地燃起了篝火,將捕獲的獵物擺弄乾淨,在歡聲笑語中烹調了起來,肉類的香氣隨炊煙四下盪漾開來,驅散了初春的寒意,只可惜托克遜人還是無緣享受這頓對他們來說是難得至極的盛宴——就在夕陽將落未落之際,一陣隆隆的馬蹄聲響了起來,煙塵過處,一長溜看不到頭的騎兵沿着托克遜河谷飛馳而來,其行甚速,被大軍行進之聲響所驚動的托克遜人先是呆滯而後有人在殘破的城牆上發出一聲驚呼:“龜茲人!”霎那間滿城百姓顧不得正烹飪着的各種美食,也顧不得收拾家中本就不多的細軟,驚慌失措地越城而出,扶老攜幼地向着河谷外的密林深處逃去。

龜茲騎兵來得很快,前鋒數百遊騎如同旋風一般順着敗破的城門衝入了城中,兵分數路在一片廢墟的托克遜城中飛快地巡視了一圈之後,幾名遊騎縱馬出城,向着停在城外的大軍陣列衝了過去,待得到了穩坐於馬上的白素心面前,一名頭目模樣的遊騎滾鞍落馬,單膝點地,高聲稟報道:“稟大帥,城中未曾發現唐軍,也無居民,只有少量逃走之居民留下的篝火數堆,野味數十,其餘別無發現。”

“嗯。”白素心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一擡手示意那名遊騎退下,擡頭看了看遠處天邊已落到了地平線下大半個身子的太陽,一揮手道:“全軍進城休息,明日兵發交河!”話音一落,一馬當先地便衝進了敗破不堪的托克遜城中……

隨着落日最後的一絲餘暉散盡,夜幕慢慢地落了下來,可原本荒涼的托克遜城卻就此熱鬧了起來,近萬人馬擠在殘破的城池中自是有一番忙碌,卻也無甚可說之處,可與此同時,原本素來是野獸橫行的城外密林中卻傳來了一陣輕微的騷動,聲響雖不算太小,不過藉着城中的喧鬧聲之掩護,卻也無人能察覺得出來,只是一股子淡淡的殺氣卻慢悠悠地從密林間升起,而且越來越濃,今夜的托克遜城將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一百七十七章情與義(上)第一百一十七章各自算計(下)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二百五十一章驚濤駭浪(一)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六十五章決戰諾真水(一)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五百零六章針鋒相對(八)第四百零七章奇峰突起(中)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六十六章決戰諾真水(二)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四百五十五章牛欄崗會戰(一)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七十章決戰諾真水(六)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四十五章朔州驚變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二百六十六章獵犬行動(下)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三百四十七章禁斷紅山嘴(中)第二十七章秘密武器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五百零二章針鋒相對(四)第一百四十六章攘外必先安內(一)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三百五十三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五)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一百四十七章攘外必先安內(二)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二百九十五章龜茲攻略(五)第八十一章暗潮洶涌(下)第五百一十章推波助瀾(中)第五十四章血戰(一)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三百零六章京師裡的躁動(四)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十章東宮失竊案(中)第一百五十六章不好審的案子第三百四十三章欺騙與反欺騙(下)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二百三十九章碧血染黃沙(七)第四百零三章暗渡陳倉(二)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一百八十九章廷議之變(下)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一百二十三章仙人跳(下)第三百零四章京師裡的躁動(二)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四百七十六章圍城血戰(四)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四百零三章暗渡陳倉(二)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四百零三章暗渡陳倉(二)第一百一十七章各自算計(下)第一百四十六章攘外必先安內(一)第四百四十一章陰差陽錯(二)第四百二十七章中秋馬球賽(一)第六十九章決戰諾真水(五)第三百七十五章抱犢囤之盟(上)第一百七十九章情與義(下)第二百五十五章以退爲進(上)第二百零七章雙井崗密議第四百七十五章圍城血戰(三)第一百九十四章長孫世家之變(五)第六章發財的門路(上)第四百八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一百三十五章回京之路(上)第十九章小尾巴與算盤第二百六十一章連蒙帶坑(三)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三百一十六章分贓協定(下)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三百一十四章分贓協定(上)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
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一百七十七章情與義(上)第一百一十七章各自算計(下)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二百五十一章驚濤駭浪(一)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六十五章決戰諾真水(一)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五百零六章針鋒相對(八)第四百零七章奇峰突起(中)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六十六章決戰諾真水(二)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四百五十五章牛欄崗會戰(一)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七十章決戰諾真水(六)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四十五章朔州驚變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二百六十六章獵犬行動(下)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三百四十七章禁斷紅山嘴(中)第二十七章秘密武器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五百零二章針鋒相對(四)第一百四十六章攘外必先安內(一)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三百五十三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五)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一百四十七章攘外必先安內(二)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二百九十五章龜茲攻略(五)第八十一章暗潮洶涌(下)第五百一十章推波助瀾(中)第五十四章血戰(一)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三百零六章京師裡的躁動(四)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十章東宮失竊案(中)第一百五十六章不好審的案子第三百四十三章欺騙與反欺騙(下)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二百三十九章碧血染黃沙(七)第四百零三章暗渡陳倉(二)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一百八十九章廷議之變(下)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一百二十三章仙人跳(下)第三百零四章京師裡的躁動(二)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四百七十六章圍城血戰(四)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四百零三章暗渡陳倉(二)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四百零三章暗渡陳倉(二)第一百一十七章各自算計(下)第一百四十六章攘外必先安內(一)第四百四十一章陰差陽錯(二)第四百二十七章中秋馬球賽(一)第六十九章決戰諾真水(五)第三百七十五章抱犢囤之盟(上)第一百七十九章情與義(下)第二百五十五章以退爲進(上)第二百零七章雙井崗密議第四百七十五章圍城血戰(三)第一百九十四章長孫世家之變(五)第六章發財的門路(上)第四百八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一百三十五章回京之路(上)第十九章小尾巴與算盤第二百六十一章連蒙帶坑(三)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三百一十六章分贓協定(下)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三百五十八章風雲詭變之王見王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三百一十四章分贓協定(上)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