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針鋒相對(五)

殺戮不是目的,但是爲了平息混亂,必要的殺戮卻是絕對避免不了的,這一點對於久經戰陣的燕十八、高恆兩位統軍官來說,自然都不是甚稀罕之事。率軍從右路殺出的燕十八一見到一名身着重鎧的黑大漢領着數名騎兵向自己殺奔而來之際,不驚反喜——敢在這等混亂之際發動反向衝鋒者,不是傻子就是自命勇武之輩,極有可能便是這夥亂兵中的最強者之一,只要斬殺了此賊,亂軍之膽必破無疑!

燕十八所料不差,迎面殺來的這名黑衣大漢名叫方奇,山東濟南人氏,其父曾是竇建德手下一名大將,後在與唐軍作戰中戰死,其自幼習武,以勇名而名動四方,張亮巡狩山東時,聞其武勇,召以試,深喜之,收爲假子之首,就武藝而論,其在五百假子中也屬佼佼者之一,這廝爲人一向自大,從不服人,此時見有兵前來衝殺,不但不退,反倒殺奔上前,打算依仗着自己的勇力殺退來敵,以顯自家之威風,待得衝到燕十八近前,眼瞅着燕十八似乎被自己的反衝鋒嚇壞了,竟然沒有出槍強攻,登時便大喜過望,大吼一聲:“看槍。”手中的長馬槊猛地一個突刺,如同蛟龍出海般直取燕十八的咽喉。

方奇的武藝着實不差,加之又有心賣弄一把,這一槍刺將出去,速度、力量、角度無一不佳,着實兇猛得緊,若是換個對手,或許就能讓其想揚威於亂軍之中的目的得逞了,可惜的是他遇到的是燕十八這等沙場悍將,如此不留餘地的強攻,又豈能有甚好果子可吃。

燕十八乃打老了仗的人物,於亂軍之中自是早就注意到了方奇的衝來,之所以故意不搶先出槍,本就是驕敵之策而已,此時見方奇果然上當了,心中暗喜,待得槍至,燕十八突地大吼了一聲:“賊子,拿命來!”聲如震雷間,就見燕十八在馬背上突兀地一個側身,閃過了方奇刺來的槍尖,而後借勢一扭腰,原本低垂在身側的大鐵槍順勢如同鞭子一般地抽了過去,呼嘯聲大作之間,直奔方奇的腰腹而去。

不好!方奇一搶走空,頓知不妙,待得發現燕十八竟將長槍當成鞭子來使之際,再要躲閃已是不及,說時遲,那時快,於兩馬交錯間,但聽“嘭”地一聲脆響之後,方奇魁梧的身體竟然被燕十八生生抽離了馬背,如同破布袋一般在空中轉了幾圈,重重地率在了地面上,被蜂擁衝殺而來的紀王府騎兵一陣馬蹄亂踏之下,頓時便成了肉泥,至於跟隨方奇發動反衝鋒的幾名騎士也被紀王府騎兵們亂槍刺殺於馬下。

這一頭燕十八揚威亂軍之中,那一方高恆也沒閒着——從左路率軍殺進演武場的高恆因着所行的道路較遠之故,雖已是竭盡全力趕路,卻依舊比燕十八遲了一線方纔衝進演武場中,藉着場邊那數十支碩大火把的亮光,立馬發現有十餘騎士正向着自己殺奔而來,爲首的一員身着重鎧之虯髯壯漢面如鍋底,手持一根大鐵棍,顯得兇惡異常,然則高恆卻絲毫不懼,猛地一夾馬腹便加速迎擊了過去。

殺奔高恆而來的這名虯髯壯漢名叫賀虎,本是胡兒,以力大而聞名,早年曾在幽州左近爲盜匪,後被官軍圍剿得無法容身,遂混入內地,流浪到了京師,以欺行霸市爲業,因其素有勇名,被張亮所看中,網入府中,收爲假子,於方奇併爲五百假子中之雙雄,先前燕十八衝進演武場之際,賀虎原本也打算上前迎戰燕十八,只因方奇搶先了一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向着從西邊殺來的高恆迎擊了過去。

賀虎力大,手中那根粗/大的棍子竟是精銅所制,重達兩百餘斤,着實駭人得緊,其胯下那匹戰馬亦是高大非凡,再配上如凶神惡煞般的身形,簡直就像尊地獄裡來的殺神一般,一見到高恆揮軍殺到,賀虎口中咿咿呀呀一陣亂叫,手中的熟銅棍帶着一陣強烈的呼嘯聲,狂野地便向着高恆當頭砸了過去,棍未至,棍風已刮面生疼。

好一條惡漢!高恆雖是李貞之嫡傳弟子,力量自是不算小,然卻不是以力量著稱,其力量比起陳武、阿史那坎寧等大力士來,還是差了一些,此時見賀虎來勢太兇,心中暗自吃驚不小,不過卻也不懼,斷喝一聲:“開!”手中的大鐵槍一擰,迅猛地一揚,如毒蛇一般地貼上了賀虎砸將過來的熟銅棍,使出一招“順水推舟”,打算來個四兩撥千斤,卸開賀虎的棍子,而後借勢直取賀虎的空門,卻不料賀虎的力量着實太大了些,高恆撥出的那一槍雖已卸開了賀虎的棍勢,可自身卻也被震得斜斜盪開,手腕好一陣發麻,待要再變招已是難能,因着此際雙方的馬速都快,措不及防之下,便已交叉而過,高恆已失去了陣斬賀虎的機會。

高恆是失了手,可跟在高恆後頭的阿史納坎寧可就樂了,這廝自打兩年前偷溜出安西,來到長安之後,已經賦閒了兩年了,便是先前那場蕃各莊之戰也沒能混上,這會兒一見賀虎迎着自己便衝了過來,哪肯放過這等建功的大好時機,這便大吼了一聲:“哪裡逃!”手中的大鐵槍竟當成鐵棍來使了,劈頭蓋臉地便向着賀虎砸了過去。

賀虎先前跟高恆對了一招,被高恆的巧勁卸得身形不穩,手腕更是因爲用空了勁而險些脫了臼,這會兒正吃疼呢,哪想到阿史納坎寧竟然來得如此之兇悍,沒奈何,只好強忍着手腕處的不適,雙臂一使勁,一個“舉火燒天”便架了上去,指望着能崩開阿史那坎寧的長槍,卻沒想到阿史那坎寧的力量比起高恆來強上了許多,即便是賀虎全盛時期,也未必能跟阿史那坎寧硬扛上幾個來回,更遑論此際賀虎因手腕之暗傷,十成力道最多也就只能發揮出六成而已,這一硬架之下,當場就吃不住勁了,但覺手臂一軟,不但沒能崩開阿史那坎寧的鐵槍,便是連他手中的那根熟銅棍也跟着當頭砸了下來,沒等其鬧明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就聽“喀嚓”一聲脆響,賀虎那碩大的腦袋便已開了瓢了,紅的、白的四下亂濺,可憐賀虎這麼一條大漢,竟連一聲慘呼都沒能發出便已命喪黃泉。

“殺、殺、殺”高恆原本正打算回身再戰賀虎,可方纔一扭頭,便見阿史那坎寧已經建了功,心裡頭登時便是一陣悻悻然,可又不好說些什麼,畢竟是他自己先前沒把握好力道,這纔會被阿史那坎寧搶了功,到了此際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認了,就這麼着,隨着賀虎衝將過來的那十餘騎便成了高恆的出氣筒,但見高恆狂吼了幾聲,手中的大鐵槍舞成了花,數十道槍影漫空飛舞,在火把光亮的映射下,如幻似真般地將最前面四名來敵全都圈了進去,一陣亂槍斬於馬下,餘者大驚之下,不敢再戰,紛紛撥轉馬頭潰逃回正亂成一氣的場心處,至此,張家莊這撥人馬的膽氣已被奪,再無一戰之力也!

“放下武器,降者不殺!”燕十八一見張亮所部已無戰心,全都亂紛紛地擠成了一團,倒也沒有再開殺戒,而是領軍與高恆所部一道,將張亮所部全都團團圍困了起來,高聲地斷喝了起來,旋即,跟隨燕十八一道前來的紀王府騎兵也紛紛放開嗓子大吼,如此這般的威勢之下,張亮手下那幫假子哪還敢頑抗,自是紛紛丟下手中的兵刃,乖乖地下馬投降了,末了,也就只剩下二十餘名死硬分子還團聚在張亮的身周。

“燕十八,爾好大的狗膽,竟敢率軍攻打本官的府邸,爾這是欲造反麼?”先前的戰鬥雖慘烈,卻進行得極快,張亮惶恐間,並未察覺到來者是何方兵馬,正值慌亂間,突地發現了正策馬站在陣前的燕十八,登時便是一陣大怒,顧不得此際己方已被團團包圍之勢,縱馬而出,叉指着燕十八便大聲呵斥了起來。

“大膽反賊,爾私購重鎧,廣收假子,聚衆圖謀不軌,本將奉太子殿下之命特來擒爾,再不下馬歸降,修怪本官刀下無情!”燕十八官居東宮左衛率將軍之職,本身的官銜比起張亮的兵部侍郎來說,並沒有差多少,大體上算是平級,原本就輪不到張亮來發話司令,更遑論此時燕十八乃是奉了太子之令諭前來平叛,又抓了張亮一個現行,豈會被張亮的威勢所嚇倒,這便毫不客氣地呵斥了回去。

“放屁,爾竟敢誣陷本官,老夫要即刻進宮面聖參劾於爾,還不退下!”張亮一聽燕十八如此說法,心頭頓時一沉,再一看身邊僅剩下的二十餘騎護衛,更是慌亂不已,然則張亮不愧是久歷宦海之輩,一聽便知燕十八此來並非出自聖意,這便將聖上這面大招牌扛了出來,試圖先離開此地,再圖後策。

“本將給爾兩個選擇,一是本將數到三,爾自己下馬歸降,二是本將斬爾於刀下,一、二……”燕十八壓根兒就不吃張亮那一套,話音一落,便即自顧自地扳起手指,拖聲拖調算起了數目,隨着燕十八算數的聲音響起,周遭千餘兵馬全都挺起了刀槍,大有燕十八一聲令下便要斬殺張亮於當場之架勢。

張亮縱有千般伎倆,萬般心思,遇到了燕十八這等強梁,也沒個說理的地方去,眼瞅着燕十八所部殺意大動,張亮終於頂不住了,一翻身下了馬,將手中握着的一把寶劍丟棄於地,算是降了,可口中卻依舊不依不饒地嚷着:“本官不服,燕十八,爾這是擅自擒拿大臣,本官要面聖參爾,便是你家主子也脫不得關係。”

別看燕十八板着臉,似乎殺氣騰騰的樣子,其實心裡頭也在打着鼓,當然了,他倒不是擔心張亮會上本彈劾自己,更不是擔心李貞會因此事而受牽連,僅僅只是擔心張亮情急之下整出個魚死網破罷了,萬一真要是張亮死於當場,那可就要誤了李貞的大事了,這個責任燕十八着實擔當不起,此時見張亮撐不住下了馬,心裡頭的一塊大石總算是落了地,也不管張亮如何嚷嚷,低聲吩咐策馬站在身邊的薩蘭布奇飛馬趕回程府報捷,而自己則下令全軍將張亮等人解除了武器,分開看押在演武場上,又分出一部分兵馬把守住了張家莊的各個出入口及戰略要點,等候着李貞的進一步命令。

程府的後花園裡一片的死寂,數百人聚集在此,竟然連一絲的聲響都沒有,所有人等儘自面色各異、各懷心思,然則全都不約而同地閉緊了嘴巴,誰也不想在此時開口說話,哪怕對面張家莊方向傳來了激烈而又短促的廝殺聲也沒能將後花園裡的沉靜打破,直到薩蘭布奇興匆匆地奔進了後花園之際,原本寂靜的人羣中終於出現了一絲的騷動。

“稟太子殿下,燕將軍已率部拿住了反賊張亮,斬敵二十,擒五百,我軍無一傷亡,現場繳獲重鎧五百件,各式兵器若干,末將奉命前來稟報,請殿下明示章程。”薩蘭布奇壓根兒就沒管衆人如何議論,大步走到首席前,一躬身,恭敬地稟報道。

“好,傳本宮令諭,未奉聖旨,任何人不得進張家莊一步,違令者殺無赦!”李貞原本也擔心張亮會在夜戰中喪命,此時一聽張亮已被活捉,立馬就放心了下來,沉着聲下了死命。

“是,末將遵命!”薩蘭布奇高聲應了諾,大步流星地奔出了後花園,自去張家莊傳令不提。

“太子哥哥,小弟,啊,小弟……”坐在李貞近旁的紀王李慎見李貞絲毫沒提要將所借之兵歸還的意思,心頭不禁有些擔憂,有心要出言詢問一下,卻又不知該如何開這個口,結結巴巴了半天,卻始終沒將自個兒的意思表達出來。

李慎的話雖說得結結巴巴地,可李貞卻是聽懂了其話中潛藏着的意思,這便笑着拍了拍李慎的肩頭道:“十弟莫急,待我等進宮面了聖,父皇自會有安排,時候一到,自有羽林軍前去接手,十弟這就與本宮一道進宮走上一趟好了。”

李慎是膽小了些,可卻不是個傻子,事到如今,又怎會不知諸家兄弟連同一衆大臣都已被李貞好生算計了一把,便是老爺子那頭只怕也在李貞的算計之中,心裡頭對於李貞的鐵腕與權謀着實害怕得緊,見李貞如此說法,他自是不敢不從,只能硬着頭皮回道:“小弟一切聽從太子哥哥安排便是了。”

這小子,還真是識趣得緊!李貞一聽李慎這句語帶雙關的話,便明瞭了李慎這是在向自己表忠心呢,心中對於李慎的好感更是多了幾分,不過也沒就此多說些什麼,只是矜持地點了點頭,而後環視了一下在場的諸位兄弟以及其餘大臣們,緩緩地開口道:“衆位愛卿,反賊既已束手就擒,我等這便一道進宮面聖,請父皇他老人家裁決如何?”

如何?都已經是如此了,又還能如何?李貞在酒宴上來上這麼一手先斬後奏,在場的諸位臣僚全都是見證人,誰都別想置身事外,躲都沒處躲去,到了這般田地了,除了一起去覲見皇帝之外,還能有啥別的想頭,諸王與一衆大臣雖心思各異,可卻也沒誰敢出言拒絕李貞的提議,也就只能是恭敬地領了命,按着各自身份的高低排着隊魚貫出了程府,各自上了馬車,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着夜幕中的長安城駛去……

整件事情進行到目前爲止尚算是順利,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然則能不能笑到最後,卻尚是個謎,至少李貞的心裡頭就沒個確實的準數,只因最終的決定權並不在李貞的手中,而是要看李世民究竟是如何想的,這就是皇權政治之難處,雖說李貞也早已安排了相關的後手,可身爲人子,李貞是真心不希望“玄武門事變”那等父子對決的場面再次上演,哪怕有一絲的可能,李貞也不情願走到那一步,然則如今選擇權既已在老爺子手中,李貞也只能強自壓住心頭的煩躁,等待着謎底揭開的那一幕。

事情或許不會那麼糟,但是萬一呢,真要是到了該下最後決心的那一刻,卻又該如何抉擇?是奮起迎戰,還是認命退縮?不清楚,李貞是真的不清楚,他只希望最好不要走到那一步,或許這便是身爲皇子所應承受之重罷,李貞在心裡頭暗自嘆息了一聲,在馬車輕微的搖晃中略有些子疲倦地閉上了眼,陷入了沉思之中,心卻沒來由地一陣痠痛,眉頭皺成了一個大大的“川”字。

“殿下,到了。”馬車趕得很快,不多時便已到了承天門前,見李貞良久沒有下車,緊隨在車邊的鷹大不得不貼在車廂的簾子邊,低低地提醒了一聲。

哦?到了,也好,該來的總是會來的,再怎麼想也是沒用!李貞並沒有回答鷹大的提醒,重重地甩了下頭,像是要將滿腦子的煩惱全都甩將出去一般,而後整了整稍顯凌亂的衣衫,一掀車簾子,在一幫子貼身小宦官的護持下,穩步下了馬車,向着早已聚集在承天門外的羣臣們大步走去……

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二百一十五章星星峽之戰(一)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二百三十六章碧血染黃沙(四)第二百六十三章連蒙帶坑(五)第五百五十章京師風雲錄(九)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四百四十三章陰差陽錯(四)第三百零一章龜茲人的反撲(四)第十二章御前官司(上)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十八章賺錢大計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一百七十六章決戰皇城之巔(五)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四百零八章奇峰突起(下)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二百四十三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中)第五百二十九章巧取烏骨城(五)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三百五十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二)第二百一十九章星星峽之戰(五)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一百三十六章回京之路(中)第二百六十三章連蒙帶坑(五)第八十八章武庫遺失案(下)第三百零五章京師裡的躁動(三)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六十章血戰(七)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一百五十八章風雲突變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三百七十七章京師劇變(一)第二百五十九章連蒙帶坑(一)第五百一十二章風雨飄搖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二百一十章先聲奪人(中)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三百六十九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三)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三百二十八章百葉河會戰(一)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四百一十二章各懷算計(上)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四百二十章誰主沉浮(下)第四百六十四章毒蛇的獠牙(一)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二百三十章席捲天山南麓第一百九十一章長孫世家之變(二)第一百三十三章齊州事變第二百八十二章意志的較量(下)第九十六章開府建衙第四百四十三章陰差陽錯(四)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二百零三章儲君立,諸王出(下)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三百四十九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一)第四百零一章明修棧道(下)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五百五十四章決戰平壤城(四)第一百三十七章回京之路(下)第二十二章憂國不忘發財(中)第三百二十四章意外軍情(上)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一百七十二章決戰皇城之巔(一)第三百九十七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一十二章各懷算計(上)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二百三十七章碧血染黃沙(五)第二十九章無妄之災(上)第五百四十三章京師風雲錄(二)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六章發財的門路(上)第二百九十七章龜茲攻略(七)第七章發財的門路(下)第一百三十章援手(上)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
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二百一十五章星星峽之戰(一)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二百三十六章碧血染黃沙(四)第二百六十三章連蒙帶坑(五)第五百五十章京師風雲錄(九)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四百四十三章陰差陽錯(四)第三百零一章龜茲人的反撲(四)第十二章御前官司(上)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十八章賺錢大計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一百七十六章決戰皇城之巔(五)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四百零八章奇峰突起(下)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二百四十三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中)第五百二十九章巧取烏骨城(五)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三百五十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二)第二百一十九章星星峽之戰(五)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一百三十六章回京之路(中)第二百六十三章連蒙帶坑(五)第八十八章武庫遺失案(下)第三百零五章京師裡的躁動(三)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六十章血戰(七)第二百四十四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下)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一百五十八章風雲突變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三百七十七章京師劇變(一)第二百五十九章連蒙帶坑(一)第五百一十二章風雨飄搖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二百一十章先聲奪人(中)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三百六十九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三)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三百二十八章百葉河會戰(一)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四百一十二章各懷算計(上)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四百二十章誰主沉浮(下)第四百六十四章毒蛇的獠牙(一)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二百三十章席捲天山南麓第一百九十一章長孫世家之變(二)第一百三十三章齊州事變第二百八十二章意志的較量(下)第九十六章開府建衙第四百四十三章陰差陽錯(四)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二百零三章儲君立,諸王出(下)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三百四十九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一)第四百零一章明修棧道(下)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五百五十四章決戰平壤城(四)第一百三十七章回京之路(下)第二十二章憂國不忘發財(中)第三百二十四章意外軍情(上)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一百七十二章決戰皇城之巔(一)第三百九十七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一十二章各懷算計(上)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二百三十七章碧血染黃沙(五)第二十九章無妄之災(上)第五百四十三章京師風雲錄(二)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第六章發財的門路(上)第二百九十七章龜茲攻略(七)第七章發財的門路(下)第一百三十章援手(上)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