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

而這個時候,兩軍不知道的是在不遠的京師,九門大開,正陽門前的御道兩旁,刀槍林立,士兵森嚴威武,李來亨騎着高頭大馬,不斷的在道路上走來走去,焦急的望着遠方,又焦急的望着北方。神態焦急,但偏偏不敢生氣。

就在等着不耐煩的時候,遠處的一縷煙塵飛了過來,接着大地一陣顫抖。不一會兒,無數的黑色的身影閃入了眼睛。

“來了。”李來亨臉上一喜,但神色又變了起來。因爲前面大軍旗幟並非是黃色的金鷹劍盾旗幟,也就是並非李無庸親自到來,但不管怎樣,還是親自迎了上去,在唐帝國之中,李來亨雖然也算是位高權重,但是在整個戰場,各路大軍的統帥都是李無庸親自教導的第一批大將,無一不是爲李無庸所親信,更無一不是功勳卓越之輩,不論是論功勞還是論資歷,李來亨都要親自迎上去。

“末將李來亨,敢問前面是哪位將軍?”李來亨恭敬的站在道路一旁。

來着大約三十左右的將軍,黝黑的臉龐,剛毅的眼神顯示此人不是個平凡人。“你就是被陛下御封的小闖王李來亨李將軍?”來者忽然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本將羅振川。”

“末將見過譙國公。”李來亨心中一驚,原來對方居然是徵西大軍主帥,心中更是恭敬了,在帝國中,施琅、劉啓、谷振東排在了第一梯次。而李巖、羅振川、曹百原排在了第二梯次,以前,羅振川一直跟隨李無庸和施琅、谷振東之後,也就是自從接任安南總督後,攻陷雞鳴關後,入廣西后方得到李無庸的認可,最終統領大軍。擔任西征主帥。

“你很不錯。”羅振川點了點頭道:“你地事情我沿途也聽了不少,不錯。我朝有今日的成就。你居功甚偉,他日陛下必有重賞。”

“謝大將軍誇獎。”李來亨臉色微紅。

“聽說你想把大玉兒獻給陛下,那大玉兒現在在什麼地方?”羅振川忽然笑問道。

“不好!”李來亨猛的吃了一驚。連忙翻身上馬,對羅振東拱手道:“大將軍末將因在這裡等候陛下的到來,已耽誤了不少時辰,恐怕這個時候多鐸已經率領大軍衝陣了。”說着狠狠的抽了坐騎一鞭子,帶領着手下騎兵飛奔而去。

羅振川聞言。也顧不得許多,一聽多鐸正在率領大軍衝陣,知道形勢危急,若是讓多鐸大軍衝出了重圍,後果不堪設想,恐怕日後大唐要浪費許多力氣才能收復關外,當下對親兵說道:“你在這裡等待曹大將軍,本將也去追擊。”當下朝後大聲喊道:“弟兄們。最後一戰到來了。大玉兒就在前面,我們把她抓起來獻給陛下可好?”

“嗷。”唐軍士兵一陣大吼。

“出發。”羅振川大聲呼喊道。

而這個時候的孟熹陣線已經是岌岌可危了,手下的士兵也是傷亡慘重,連孟熹自己也是手臂重傷。數十幾萬大軍不斷地朝唐軍陣線壓了上去。

擺在唐軍陣線前面的是火銃大陣,而且是新研製出來地九連銃,數百支九連銃擺在了最前沿。不斷的交叉射擊,打的前沿陣地血肉橫飛,屍體堆積如山,而且都是留着長辮子的清兵。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一個是死守陣地,不讓對方前進半步;而另一方卻是拼死奪路,要奪回回到老家的道路。各自拼死而戰。

在兵法上,置之死地而後生,在當年漢楚爭霸的時候,韓信就使用了一招背水一戰。打敗了強大的趙軍。如今地情況也是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清兵的背後不是河水而已,甚至可以說是後面根本沒有任何東西。但是他們的背後也確實有着有條無形的河,只有戰勝眼前的一切纔有生存的希望。

多鐸與豪格神色焦急的望着前面地陣地,硝煙瀰漫也遮不住兩人的眼睛,已經兩個時辰過去了,前面的陣線還是擺在清軍的眼前,而清兵自己以身體來給自己的袍澤來開路。騎兵不斷的朝陣地撲上去,不斷地跌下馬來,不過在他們臨死的那一剎那,手中的利箭朝對面陣地射了過去,也許準頭不行,但是箭支多了,總能射中對方,兩個時辰中,擺在陣地前面的九連銃陣地早就陷落。在他們後面的就是單一的火銃陣了,發射的速度顯然沒有九連銃來的方便,也沒有發射的迅速,只能採用交叉射擊,幸好的是,壕溝給予己方很大地幫助,否則在這些幾十萬騎兵面前早就陷落了。畢竟兩百步地距離在騎兵面前還是很容易達到的。

“多鐸,還是派神機營去吧!”鑾駕上,大玉兒忽然嘆了口氣道。在京師中,自從明朝廷中,儘管火銃威力強大,但是明朝諸皇擔心火銃會危害自己地生命,所以拼命的控制火銃大軍的組成,也不過設了一個營而已,命名爲神機營,自從清軍入關後,神機營又得到了重建,所招收的都是清一色的滿人。當知道唐軍的武器都是清一色的火銃之後,就想擴大神機營,但是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上。”多鐸冷哼道。

只見一隊萬人規模的黃色盔甲站了出來,手中的是丈二長的火銃。對面的孟熹見狀,心裡吃了一驚,知道對方的最後的底牌已經露了出來。

大玉兒拉開黃色帷幕,看了看前面,忽然說道:“命令騎兵衝鋒。”

“太后,兩軍交戰,恐怕我軍的騎兵會有損傷。”豪格在旁邊提醒道。

“李無庸的追兵已近,我軍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快速地打通通道,返回關外才是正道,我軍雖然有損傷,但是對方也與我等一樣,他們有火銃,我軍也同樣有。命令騎兵從兩翼衝擊,唐軍就算有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抵擋我軍兩個兵種的同時衝擊。”大玉兒面無表情,言語間冰冷無比。彷彿即將要死的並不是自己的族人一樣。聽的旁邊的豪格與多鐸心中一寒,不由的對眼前地這個女人重新認識一番。

“太后說的是。”豪格拱手道。

戰爭隨着騎兵與神機營地加入,發生了重大的轉折。唐軍陣線本來就不足,手中的火銃也發熱起來。大軍本來只要面對一面就行,如今無數騎兵從兩翼殺了過來,哪裡能抵擋的住。傷亡率也不斷的增加,陣線也不斷的向後退縮。孟熹心中大驚。大聲喝道:“弟兄們,堅持片刻,陛下大軍即將來臨,勝利是屬於我們的。大唐必勝。”

“大唐必勝。”陣地上一陣大吼,疲憊地士氣頓時又變的激昂起來。看的遠處的大玉兒等人心中暗暗吃驚,到了這種地步,唐軍的士氣居然還能保持這樣的程度,確實不可小視。

“總攻吧!”大玉兒嘆了口氣。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大玉兒同樣是佩服這些英雄,明知道再抵抗下去,就是全軍覆沒的危險。

“太后有令,全軍進攻。”豪格大刀揮舞,大聲宣佈着最後地命令。

“殺。”大軍齊喊,震動天地。

“殺。”大軍齊喊。響徹雲霄。

大玉兒等人大吃一驚,回頭望去,只見來者的路上,無數的黑色的身影衝了上來,上面的大旗飄揚的是金鷹劍盾旗。

“李來亨!吳三桂死了?”多鐸吃了一驚,與豪格、大玉兒等清朝高層互望了一眼。

“不是李來亨。”還是豪格眼尖。見對面地略微小的旗幟上繡的不是一個“李”字,而是一個大大的“羅”字,心中更是吃了一驚。“十五叔,是李無庸手下大將羅振川。”

“他們大軍來了。”大玉兒一下子跌坐在龍椅上。

果然不到一會兒,就見後面先後出現了數面大旗。“曹”、“李”、“劉”、“施”等等大旗都出現在衆人的眼前。黑壓壓的唐軍士兵讓清軍一陣吃驚。

“十五弟。”大玉兒忽然招過多鐸道:“龍輦目標較大。唐軍上下無比以此爲目標,而陛下是我大清唯一的希望。十五弟身爲愛新覺羅的子孫,當以祖宗打下的江山社稷爲重。衝出對面重圍也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情,望十五叔保護陛下北行,回我大清龍興之地,他日再復我大清江山。”

“太后。”多鐸這個莽漢聞言也是熱淚滿眶,伸手接過早就忐忑不安地福臨。

“母后!”福臨脆生生地喊道。“母后,孩兒不想走。”

“福臨,你要記着你是皇帝,是我大清的皇帝。”大玉兒眼睛微紅道:“李無庸地手下都想捉住你母后,你回盛京後,要記住你的母后正在敵人的手裡受苦,振興大清,內安黎民,外修甲兵。他日,你我母子纔有團聚的那一天。”旁邊的多鐸原本對大玉兒在最後關頭不能爲皇太極盡忠十分的不滿,到現在才知道大玉兒甘心爲李無庸所俘獲,是爲了讓福臨從心裡感到恥辱,更加奮發圖強。

“遵太后懿旨。”多鐸拱了拱手道。當下把福臨綁在自己身前,用盔甲層層保護起來,捨棄鑾駕,大喊道:“兄弟們,大家跟着本王衝啊!”說着當先率領着親衛衝了上去。身後的滿人貴族也紛紛衝了上去,雖然毫無陣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身中的那種氣勢,一往無前的氣勢狠狠的震撼着衆人的心。

“將士們,隨本將衝上去,抓住福臨賞千金,封萬戶侯。”羅振川大聲喊了起來。

“弟兄們,衝上去。”曹百原一馬當先,手中的長刀斜指上天,臉色猙獰,殺氣沖天,戰爭打到最後一步了,天知道下次輪到什麼時候自己出徵,這個時候不大殺一番,還不知道等到什麼時候呢!

在北京城與山海關之間的道路上,一場人類史上少有的決戰也就開始了。當年在長江邊上,曹操、孫權、劉備三人大軍共計幾十萬人。如今在這裡也是一樣,數十萬大軍在這裡彙集,開始了人類史上的又一次大戰。

“殺。”刀槍碰撞,雙方大軍不斷的在這裡撕殺,不斷的有士兵從馬上跌了下來,又被身後騎兵給踏成了齏粉。論單兵素質來說,雖然清軍是天下的精銳,但是唐軍也不差,儘管騎兵方面,唐軍遠不如清軍,但是在清軍中卻有不少人卻是滿人子弟組成的,雖然也是兇狠好殺,但是卻到底不是正規軍訓練出來的,隊伍的整齊、裝備的齊整等等方面都遠遠不如唐軍。而在如此境地下,清軍已經面臨着四面圍攻,敗亡也是遲早的事情,最關鍵的是能夠跑出多少人的事情了。

“殺。”趙鏡波手中的鋼刀狠狠的劈了下去,頓時把衝過來的敵人砍了半邊,鮮血染紅了雙眼。

“殺。”李來亨早就注意到了孟熹的陣線已經快要堅持不住,手下的兄弟也是損失不少。心中更是大怒,要是自己在北京城外沒有等上多久的話,也許自己手下兄弟損失的也不眼前的這種情況了。身後的旋風十八騎就象一架絞殺機一樣,手中的利刃不斷的收割着清軍的人命。在他們的周圍機會沒有一個清軍存在。

而不同的是,羅振川和曹百原兩人卻帶領着手下的士兵,則從兩翼出擊,意圖很是明顯,唐軍陣地三面堅固,就只有面對山海關的那面纔是整個陣線的薄弱點,儘快的構築堅固的防線,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們明白,多鐸等人也不傻。在面臨生死爲難的關頭,再也不分自己屬於哪個陣營,消滅敵人,獲得最後的逃生之路纔是最重要的。在多鐸的指揮下,豪格等人率領一部分滿人抵住來軍,而多鐸則率領其餘大軍朝山海關殺了過去。

“多鐸,哪裡走。”羅振川率領的大軍很快的斜插過來。當他看着坐在多鐸身前的小孩的時候,心中頓時一喜,當下與曹百原率領大軍圍了上來。唐軍的陣線終於達到了合圍。

在鑾駕上看了許久的大玉兒見戰場周圍全部是黑色的盔甲的時候,知道事情也不可爲了,只是不知道多鐸有沒有逃脫而已。

一天的戰爭,戰場上硝煙散盡,到處都是無主的戰馬。炎黃十年八月二十一,高祖皇帝在山海關匯聚大將數十名戰清帝福臨,破之,福臨戰死,多鐸、豪格等大將自殺身亡,清太后大玉兒爲李巖所俘獲。清亡。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一百七十五回 大決戰之狼狽爲奸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八十八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八)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開始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七回 籌劃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十回 成親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八十五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五)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一)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
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一百七十五回 大決戰之狼狽爲奸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八十八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八)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開始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七回 籌劃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十回 成親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八十五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五)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一)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