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

炎黃七年七月六日,天大明,甲辰、龍月,干支壬午五行屬木,二十八宿爲參,月建爲滿,易祭祀,嫁取經絡。

唐王李無庸在衆人的陪同下攜帶九公主朝紫金山下的明孝陵行去,明太祖乃是明朝開國帝王,在臣民士紳心中擁着不可動搖的地位,關防大事甚是緊要,由不得李無庸不重視。想當初朱棣入南京前,鄭成功圍南京之時,都曾先往孝陵拜謁,以示對太祖的尊重。而在清朝的時候,康熙、乾隆每次南巡都會祭祀明孝陵,康熙皇帝更是對明孝陵實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可見明孝陵在帝王心中的地位,祭祀明孝陵不光是對朱元璋的敬佩,最主要的是收服民心,李無庸剛入南京城,雖說南京城中的官吏與百姓暫時歸依於李無庸,但是畢竟不是真正的心服,祭祀明孝陵一方面是顯示自己的心胸寬廣,另一方面也是安撫明朝遺老遺少的心。

大清早,李無庸便在有司官員的安排下沐浴薰香,不進飲食。待吉時一到,與九公主上了龍輦,由明皇城正門而出,近衛軍侍衛隊在前面開路,從臺灣趕來的文武百官緊隨其後,隊伍後面是宮廷歌舞隊,而李無庸與九公主則坐在龍車上走在隊伍中間陣容整齊,儀仗威武,再現皇家氣派。在儀衛簇擁下自南京城而出朝紫金山而去。沿路官員百姓早得了音信,不論賢愚老幼,願或不願,皆用黃土覆地,清水潑街,然後鮮花香案擺放於門前,全家老幼盡出,遠遠見了唐王儀衛過來,盡皆山呼舞蹈,跪拜如儀。隔過黃幔望着周圍跪拜的人羣,李無庸不由的一嘆。

“你嘆什麼?”旁邊響起了九公主冰冷的聲音,自從成親後,兩人再也沒有說過話了,也沒有象這樣的呆在一起,雖然九公主十分希望能嫁給李無庸,但是卻不想自己的婚姻中攙雜着政治因素,更不想在那種情況下嫁給李無庸,然而事實就是這樣,自己還是嫁給了一個自己又愛又恨的男人,在熟悉又陌生的皇宮裡,九公主一直冰冷着俏臉,與諸女也不說話,弄的皇宮中冷冷清清,李無庸也因爲戰事繁忙,兩人接觸的機會甚少。如今兩人雖然在一起,卻還是因爲祭祀太祖皇帝,九公主也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主,當然知道李無庸拉她過來的目的,民心、士子之心,就此行的目的。

“我已經接到情報,你那幾個弟弟安王、永王都已經跑了出來,我已經派人去接了,太子雖然還在李自成手上,想來他也不會爲難一個孩子的。”李無庸並沒有回答她的問題。

“你準備怎樣處置他們?”阿九心裡一驚,玉手緊緊的拉了手中的繡帕。

“放心,我會封他們爲安樂侯的。”李無庸嘆了口氣,抓住那雙冰冷的玉手,阿九抽了又抽,見李無庸抓的很緊,也就沒有再抽了。

“這樣也好,讓他們遠離權力之爭吧!這樣還能保存我朱家血脈。”九公主當然知道李無庸這樣做已經是仁至義盡了,須知每代王朝滅亡後,他的子嗣是不可能有好日子過的。如今得到李無庸的承諾,朱九九臉上也微微鬆下了寒冰,倒更有一些皇家威嚴。讓旁邊的李無庸闇暗的鬆了口氣,呆會祭祀的時候,朱九九整着一冰冷的俏臉,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明孝陵在南京城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合葬於此。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衛橋與中山陵之間,是明成祖朱棣爲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明孝陵的硃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碑亭後原建有兩御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爲“仙界”。橋北是一座寬75米、高16米、進深31米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方城以大條石砌成,正中開拱門式斜隧道,有臺階可步入,計54級。出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明樓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面磚牆,南面有拱門3個,另三面各有拱門一道。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東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園,北面是“寶頂”,四周樹木蔥蘢,松濤陣陣,不禁令遊人發思古之幽情。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

明黃色龍袍,束髮金冠,李無庸由神道向上而登,由正門而入,過寶城、明樓,一直至崇丘而止。在早就搭好的祭臺上,李無庸站在最前面,九公主落後半步距離,然後劉謙、顧炎武等文臣武將,然後就是南京城中留守官員錢謙益、黃道周、姜曰廣、張慎言等人,高攀龍、吳應箕等國子監、太學等博士東林黨諸人,其他各府、各道等官員以及南京城中的富商百姓等千餘人位列其後。

祭祀用的“少牢”(牛頭、羊頭和豬頭各一個)放在陵墓前的案板上。一班和尚的法事活動拉開了這場祭祀活動的帷幕,法事活動之後,一位手持拂塵的太監尖着嗓子宣佈唐王上香開始,然後李無庸從太監手裡接過檀香,虔誠地下拜上香。上香不過是祭祀活動的開始,更復雜的祭祀活動還在後面,其後的跪拜、行禮、讀祭文等活動,每一項都十分講究,同時也很繁瑣,僅一項跪拜就進行了兩次,首先是李無庸和九公主跪拜“先皇先祖、地臧菩薩和過往神靈”等,在優美的文舞和虔誠的武舞之後,李無庸又率領百官分三次跪拜了九下。這就是三跪九叩,由此可見李無庸心之誠了,最後就是朗讀祭文了,祭文也是李無庸等人炮製出來的。“崇禎十七年七月初六,甲辰,後學末進唐王李無庸謹昭告於明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即,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之靈曰:國家外患,振古有聞,趙宋末造,代於蒙古,神州陸沉,幾及拜年.我太祖高皇帝本布衣,應時崛起,十有二年,遂定大業,禹域清明,污滌羶絕。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復大義,昭示來茲,再現我大漢輝煌,其驅除光復之勳,未有能及太祖之偉碩者也.後世子孫不肖,不能敪厥武,委政小人,自成祖以來,國家妖孽衆生,上無有撫民強國之道,下貪污橫行,宦官專權,正義之士隕於奸佞之手之手不計其數,到崇禎年間,內有盜賊作亂,外有強敵入侵,後學李無庸興兵於臺,緊以太祖爲師,再造乾坤,定鼎河山,救民於水火,還我漢家輝煌。敬告,再拜。”

“禮畢。”隨着太監的喊聲,李無庸此次祭拜朱元璋陵墓就這樣結束了,然而它的影響卻沒有結束,在日後的幾天裡,南京周圍的城市,浙江的一部,安徽的一部都已經歸順,只剩下史可法等人仍然盤踞在浙江一線,左良玉盤踞在武昌,劉澤清據守安徽,雲南沐家仍然尊明爲正統,史可法等人還尊興獻王嗣子朱厚形爲帝,定都於武昌,史稱“南明”。於是中原大地上就出現了四個王朝,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李無庸的大唐,再加上關外的大清,歷史上稱爲“五國爭雄”。

當然在這五國之中,實力卻是南明與大西最弱,到底是誰能夠定鼎中原,逐鹿天下,最起碼現在還沒有人知道,然而就在這僵持之下,局勢頓時因爲一個小小的人物給改變了。

同樣是山海關,吳三桂臉色鐵青,在他的周圍就是山海關的一干將領了,大廳中氣氛十分的緊張,衆人都把目光朝自己的統帥望去,顯然等待着他的決定,吳襄被人打了,打的人就是李自成手下得意的大將,拜把子的兄弟劉宗敏,小妾王氏也被劉宗敏給欺負了,如此情況到底是繼續投降李自成,還是象往常一樣持觀望的態度呢!難道自己真的要忍受這種屈辱嗎?不,絕不,我吳三桂手中可是有十萬精銳大軍,難道還要忍受你李自成的欺壓不成。可是不投李自成,難道還投李無庸或者多爾袞不成。‘

“大帥,有南方的消息了。”吳祿突然闖了進來。

吳三桂一聽是李無庸的消息,連忙接過紙條,只見上面寫着“崇禎十七年七月初六,李無庸與妃朱九九祭拜孝陵.,從者數不勝數…”

“李無庸,我與你勢不兩立。”吳三桂虎目通紅,目光中,彷彿看見李無庸摟着那嬌小的身影在得意的大笑着。

“大帥。”衆人大驚。

好半響,吳三桂才陰冷的說道:“李自成乃亂臣賊子,李無庸奪我妻子,本將與其勢不兩立,本將已經打算接受多爾袞的要求,藉助清朝勢力,來消滅李自成與李無庸、張獻忠一干逆賊,還我大明江山,諸位以爲如何?”

“遵將軍令。”想這些人都是與吳三桂沾親帶故的,關寧軍又是吳三桂的私家軍隊,如何不響應。於是,在崇禎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前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率領十萬關寧軍投降多爾袞,後金的數十萬鐵騎也隨之入關。中原的局勢再次大變。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二十二回 日進斗金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一百一十八回 安得壯士挽天河 淨洗甲兵常不用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一百七十五回 大決戰之狼狽爲奸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一百八十九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一)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七回 籌劃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
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二十二回 日進斗金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一百一十八回 安得壯士挽天河 淨洗甲兵常不用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一百七十五回 大決戰之狼狽爲奸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九十五回 戰 (二)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一百八十九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一)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七回 籌劃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