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開始

小弟的新書《玄門天道》已經上傳,書號:134618,是一本仙俠類的書,小弟可以保證老書和新書的更新速度,如果新書訂閱情況較好的話,小弟會走專職的道路了,還請各位大大支持,收藏、推薦啊!謝謝。

大戰過後,李無庸並沒有進城,而是與衆人在戰場附近建了個大營,望着漸漸西落的斜陽,李無庸心裡思緒重重,王朝終於建立了,從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十年的時間,自己也從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年輕人走入了而立的年齡段。用鐵和血一步又一步的走向了今天。用千萬人的血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王朝。

在歷史上統治了華夏大地近三百年的清王朝自己親手將它送入了一個死亡的深淵,所替代的是一個全新的王朝。自己的藉口或者能讓自己心安的理由是,清王朝的殘暴,對漢人的壓迫以及後世皇帝的昏庸無能。可是自己建立的同樣是王朝,只不過一個是清一個是唐而已,一個姓愛新覺羅,而另一個姓李而已,一個是以滿族人爲統治的王朝,而令一個是以漢民族統治的王朝而已。但不管怎樣,王朝就是王朝,都是少數人統治着多數人,自己這一代,甚至也能達到歷史上本來就有的康乾盛世這樣的情況,但是我能保證自己的後代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賢明,不會出現歷代王朝最後的結局嗎?任何人都不能保證這點。

“陛下,衆將士都在中軍大帳等待陛下升帳。”身後忽然傳來了一渾厚的聲音。

“尊侯。你說朕地江山能夠存在多久啊?”李無庸幽幽的說道。彷彿是在詢問,但又彷彿又在自語。

施琅聞言,神色一變,連忙跪在地上拱手道:“陛下的江山必然萬世長存。”

“當年秦始皇統一華夏的時候,把自己稱爲秦始皇,他的兒子稱爲秦二世,孫子是爲三世。然後一代接着一代,期望着自己的江山能夠萬世長存。可是最後又怎樣的呢!只是二世就亡了國,然後地每朝每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地江山能夠萬世長存,最後都逃脫不了亡國的命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萬歲的人,也同樣沒有一個能夠萬世長存的江山。朕的江山也是一樣,朕的子孫也不可能每次都能碰到賢明的君主,所以朕也沒有想過自己地江山能夠萬世長存。也不可能萬世長存的。”李無庸轉過身來,望着跪在地上的施琅道:“尊侯,你也學會和他們一樣說假話了。”

“臣不敢。”施琅連忙趴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

李無庸並沒有說話,而是嘆了口氣,輕輕的在他的身邊走過。而施琅等到腳步聲走過了後,才慢慢的站了起來,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裡衣已經溼透了。天威難測。誰知道李無庸講的話到底是不是他地真心話,在這個時候,歷代帝王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削兵權,防止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統兵大將造反作亂,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就是這麼來的。誰知道當年的李無庸有沒有變化,就是沒有變化。在皇帝地龍椅上坐的太久了,人心也就不得不變了。儘管施琅自己問心無愧,但是有些事情,是根本沒有理由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中軍大帳李無庸端坐在剛剛繳獲的福臨的龍椅上,接受衆人的朝賀。衆人分成了三列,施琅帶領的是水軍將領,跟在身後的是大將羅振川;劉啓帶領的是步兵將領,李巖等人李自成舊將就跟在身後;而第三列則是谷振東爲首的大將,曹百原就排在他地後面,數十位將軍呆在大帳中。顯地十分的擁擠。

李無庸坐在龍椅上。不時地動了幾下,對衆人笑說道:“朕聽說這個九龍椅是多爾袞還沒有入關的時候。在關外做的,他希望自己進關後自己坐的就這個。只可惜的是進了關後,這個龍椅還沒有坐成,就被朕逼的出征了,可惜啊!連一天都沒坐到啊!花了萬兩黃金製作的東西卻是讓朕坐了。真是有趣啊!別說,這玩意比南京的那把椅子要舒服多了。”

“此乃天意,昭示着陛下才是天下之主。”劉體純在下面說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衆人又是一陣山呼。

“都起來吧!”李無庸彷彿是想起了什麼,言語間充滿着蕭瑟。“朕能有今天,也是你們的功勞,朕和朕的子民都不會忘記你們的。更不會忘記那些犧牲的將士,曹變蛟是救朕而死的,孟熹爲了帝國日後的東北安寧,寧死不退,身中十三刀,流血而亡,功勳卓著,追封忠烈侯。家中的父母妻子由帝國撫養,聽說他的媳婦有孕在身,告訴她,不論她說生的是兒是女,都承襲忠烈侯的爵位吧!”

“陛下仁慈。”李來亨拱手道。對於孟熹最後的陣亡,李來亨擁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儘管戰後李無庸對於這個功臣並沒有說什麼,但是衆人對看他的眼光卻有了不同,若是在當初消滅吳三桂後,李來亨能夠果斷的回軍相救,有了這支優勢兵力的加入,也不用到了最後孟熹親自上陣,身受十三刀而亡。

“如今清朝已經敗亡,福臨、多鐸、豪格、尼堪等人都死了,大玉兒也已經被俘獲,他們的有生力量都已經被朕摧毀,至於關外的殘餘勢力只要派上一員上將即可收復,你們有誰願意去啊?”李無庸掃了衆人一眼。

雖然同樣是開疆拓土,但是衆人都知道這次領兵之人可是一個考驗,關外可不必關內,到處是漢人,關外卻是滿人的老巢。雖然戰爭對於這些將軍不算什麼,在絕對優勢下。這些人是不可能有多大的能耐地。但是天下即將統一,北京城即將在望,隨之而來的是浩大的封賞儀式,而且有小道消息說上次陛下在南京的登基大典有些不符合皇帝身份,要重新舉辦一次登基大典,又是一次大的封賞。這些等等情況,讓這些人明知道一去就能建立功業。卻沒有人去報名。

“怎麼,你們都不願意去啊?”李無庸翻了翻手中的令箭。臉上並沒有任何的表情。

“陛下。末將願往。”

“小闖王?”李無庸眼睛一亮。“好,十萬人馬,其中五萬騎兵,可夠否?”

衆人一聽,李無庸居然用如此大地魄力,用十萬人馬征討遼東殘餘,現在唐軍上下共計也只有十幾萬騎兵。居然一口氣給了李來亨五萬人馬。

“謝陛下。”李來亨大喜。

“皇后她們一個月後要來北京,朕要在那天祭高天地,你可明白朕的意思。”李無庸站起身來拍着李來亨地肩膀說道。

旁邊衆人一聽,心中吃了一驚,沒想到李無庸要李來亨一個月平定遼東,雖然剛纔衆人對李來亨表示不滿,但這個時候不由的爲對方擔憂起來。

“那請陛下再播白銀一百萬兩。”李來亨想了想又說道。

“這個朕可以答應你,多爾袞進入北京城的時候。搜剿了前明崇禎皇帝近千萬兩白銀,雖然用了一些,但是一百萬兩朕還是拿的出來的。”李無庸微笑的說道。

“軍令如山,臣這就出發。”李來亨說道。

“將軍旗開得勝。”李無庸揮了揮手,對李來亨說道。

“謝陛下。”

望着李來亨遠去的身影,李無庸並沒有呆上許久。而是很快地轉過身來。望着衆人,大聲說道:“明日進城,劉啓率領左衛軍爲先鋒,施琅統領右衛軍,近衛軍居中,護衛鑾駕;谷振東率領左武衛軍,李巖領右武衛軍;羅振川、曹百原、李過、趙鏡波、陳大戈、劉體純分別領左右候衛、左右領軍衛、左右屯衛六路大軍,務必要做到盔甲整齊,儀容端莊,士氣高昂。朕要讓北京城內的百姓見識一下我大唐的軍隊。雄壯威武。不知道諸位將軍可否讓朕的想法得到實現啊!”

衆人一聽大喜,大局以定。剩下的四川的張獻忠聽說只知道在成都以殺人爲樂,已經快要把成都殺的血流成河了,連他的幾個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人都不敢輕易去求見,生怕被張獻忠爆怒之下,被殺了腦袋,都紛紛藉口鎮壓邊境,不去成都拜見。大西政權敗亡已經是遲早地事情了。甚至宋獻策等人已經準備策反大西的四大將軍了。

次日,天放大晴,新生的北京城一大清早就沐浴在陽光之下,九門大開,得勝門前張燈結綵,無數的北京百姓也都結伴而出,在昨天夜裡,他們早就接到新上任的九門統領李豐的通告,清朝已經滅亡,代表漢人江山地大唐皇帝將要進駐北京城,成爲整個天下的主人了。

本來就對這些王朝興衰不怎麼關心的百姓,在當年李自成進京的時候也出來迎接過,到後來多爾袞進京的時候,又出來迎接過,這次又是一位皇帝來了,只要迎接不就行了。然而很可惜的是,當初滿人在這裡提倡的是削髮,提倡的滿人高人一等,圈地等等政策嚴重的打擊着北京城的百姓,而大唐在南方地富裕讓這些北方百姓更是對即將統治天下地大唐王朝充滿着嚮往,饒是九門的一萬五千名將士在這裡保持秩序,但是仍然還是有許多百姓擁擠。

“來了。”人羣中不知道誰說了一句話。周圍衆人聞言,紛紛朝城門望了過去,果然見一隻黑色地洪流緩緩開了過來。

一個三十左右,滿臉忠厚的漢子騎着一匹金錢豹進了城門,身後的大旗上寫着“申國公劉”的大字。有些消息靈通的人連忙向身邊的人解釋道:“知道他是誰嗎?他以前只不過皇后娘娘家的奴才而已,後來因爲武藝高強,跟隨陛下下南京,最後一直跟到現在,如今也是國公了,運氣就是好啊!要是我那個時候也能跟隨陛下,如今弄不好也是個國公了。”

“就你?我可是聽說劉啓大將軍在黃河邊上把多爾袞壓的都不敢動彈,生怕對方打了過來,你有那麼大的本事嗎?”旁邊一個人譏諷道。

“看看,這就是我們漢人的軍隊,雄壯威武,比那胡人的辮子兵要強多了,留個大辮子就象個豬尾巴一樣。”顯然這位仁兄已經忘記了就在昨天夜裡,他的腦袋上也留着這個象豬尾巴的東西。

“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誰率領的軍隊。”旁邊又一個人插過話說道:“我的小姑姑的兒子的兄弟的孃舅的兒子的妹妹的閨中好友曾服侍過皇后娘娘,從她那裡聽說陛下剛生下的時候,渾身冒着金光,周圍有九龍護佑,一看就知道是真命天子。你再看看那個李自成,一看就知道是個土匪相,那個胡人福臨一看就知道就是個短命鬼,這樣的人也想與陛下爭奪天下,簡直就找死。”

“你說的是真的嗎?”

“那當然了,你等會看到了就知道陛下長的是不是有當皇帝的模樣。”剛纔說話的人說道。彷彿李無庸能有今天都是上天註定的,根本不需要任何努力一樣。

“看看,施琅大將軍來了,聽說過嗎?當年陛下還是福建總兵的時候,施琅大將軍就跟在後面,如今也成了國公了,在我朝大將中,有不少的人都出自他的門下,聽說他的夫人就是臺灣最富有的家族的女兒,沒想到當年挖鹽的人也能當大將軍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顯然是士子模樣的人說道:“陛下從不以門第高低來決定你官位的大小,只要你有才能,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聽說過我朝第一狀元郎嗎?陛下親自下的聖旨讓他騎驢上殿。”

“別說了。看近衛軍來了。”一個人在旁邊催促道:“陛下身邊的近衛軍來了,趕快跪下,陛下駕到了。”

那士子盯着緩緩行來的近衛軍,嚇的吃了一驚,聞言趕忙跪了下來,對身邊的人說道:“陛下的身邊的近衛軍怎麼那麼恐怖!連我看了都嚇的一身的冷汗。”說歸說,卻沒有哪個膽子大的想擡起頭來看看李無庸長的象什麼樣子。畢竟象這個社會,皇帝的相貌卻不是普通人可以隨便就能見的着的,皇帝沒有喊你平身,你見了就是死罪。

坐在鑾駕內,李無庸聽着外面的山呼聲,心裡的擔心更是重了,未來的華夏要走向何方呢?皇權的至高無上是那樣的誘人,當年康熙皇帝是何等的英雄,但是到了老的時候,還是發生了諸子奪嫡的情況。沒有東西限制的皇權是不利於華夏的前進的。鑾駕內的李無庸想的更多了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十五回 進京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十六回 朝議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二十一回 媚香樓(四)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戶新約》(九)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七回 籌劃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開始
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十五回 進京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十六回 朝議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二十一回 媚香樓(四)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戶新約》(九)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決戰 (二十一)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七回 籌劃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