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戰略反擊

發表那篇不痛不癢的聲明後,奧康納就在等待從大洋對岸傳來的回聲。

雖然按照阿奇博爾德的說法,一個官僚主義作風的政府機構在做出任何一項重大的決定之前都會召開會議、而且是複數形式,但是奧康納卻不這麼認爲,畢竟這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肯定含糊不得。

只不過,奧康納並不急。

與其他突發事件一樣,拖得越久,反應越溫和。回聲沒有響起,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沒有能力發出回聲,二是不大算髮出回聲。

奧康納不敢奢望,只希望兩者都是。

可惜的是,他的奢望很快就全部落空了。

九月十五日…十八分,美國對中國的軍事戰略目標進行了第二輪打擊之後大約一個半小時,部署在西太平洋上空的戰略預警衛星了中國本土西北地區的異常情況。戰略警報拉響之後,美軍的軍事情報系統很快就做出判斷,那是一枚射程不會超過三千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最多隻能打到日本。

消息立即發往日本,已經經大隅海峽進入黃海海域的日本海軍“愛宕”號驅逐艦迅速進入戰備狀態,兩枚“標準”3型導彈開始充電預熱,驅逐艦上的“宙斯盾”系統連上了美日的軍事情報網,做好了攔截來襲導彈的準備。

這一切只用了兩分鐘,那枚導彈飛完全程要二十分鐘,最快在十二分鐘後纔會進入“愛宕”號的攔截範圍。

問題是,這枚導彈沒有飛那麼遠。

大約在…二十二分,美軍就了問題,因爲按照戰略預警衛星拍下來的導彈在主動段的飛行彈道計算,這是一枚射程超過八千公里的戰略彈道導彈,其彈道終點也是美國的夏威夷州,可是導彈噴出的尾焰溫度明顯偏低,主動段的加速度也不夠,其最大射程肯定達不到八千公里。

打不了那麼遠,卻有那麼高的彈道,說明這不是一枚導彈,而是一枚運載火箭。

問題就在這裡,預警衛星拍下的照片顯示,那是一枚採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戰術彈道導彈,而不是採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運載火箭。

全世界,只有日本的運載火箭使用固體燃料。

還沒搞明白是回事,美軍的多顆軍事衛星就偵察到了出現在中國東部地區上空的強烈閃光,而美軍情報系統得出的第一結論是:超級電磁脈衝炸彈。

這一刻,爲九月十五日…二十三分四十七秒。

爆炸地點的準確位置在中國江蘇省鹽城東臺市富安鎮上空五百五十公里處,明亮的閃光將黑夜變成白晝,連北京的市民都能看到那團超過了明月、卻又非常短暫的亮光。爆炸發生瞬間,方圓一千五百公里範圍內的電子設備就全部癱瘓了。

所有在西太平洋與遠東上空的衛星,都在這一刻成爲太空垃圾。

如此明顯的攻擊,美軍的反應再遲鈍也應該,中國軍隊使用了核武器,只不過沒有用在大氣層內!

短短五分鐘後,美軍就計算出,那枚核彈頭的當量高達五百萬噸!

要,這肯定是中國引爆的最大當量的核彈頭。在此之前,中國進行的所有核試驗的最大爆炸當量從未超過五百萬噸。當然,按照美國情報機構的估計,中國已經掌握了可變當量技術,即可以用一種核彈頭實現多種爆炸威力。

問題是,這還沒完!

…二十六分,第二枚五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禾木喀納斯上空五百公里處爆炸。

接下來十五分鐘之內,由有五顆當量在三百萬噸到五百萬噸之間的核彈頭在黑龍江、遼寧、福建、廣西與西藏等地上空爆炸。

在第三枚核彈頭炸響的時候,美軍就,中國軍隊對付的不是部隊,而是衛星!

與大氣層內的軍事力量不同,在太空運行的是衛星是沒有國界可分的,除了少數高軌道衛星與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之外,很少有衛星能夠不從中國本土上空經過,對一些低軌道衛星來說,平均幾個小時就要從中國上空經過一次。

七次爆炸,摧毀了全世界百分之一十三的衛星。

不分軍用與民用,也沒有國別限制,只要進入爆炸區域,都會被核彈頭釋放的強大電磁脈衝摧毀,沒有哪顆衛星能夠倖免。

一定要說的話,只能說人類的瘋狂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

即便停止攻擊,由此造成的損失也需要十年、以及不少於五千億美元的鉅額投入才能完全彌補。

問題是,攻擊並沒因此停止。

雖然美國聯邦政府在攻擊開始後不久,即美國東部十四日…左右發表了強烈抗議,要求中國當局立即停止這種針對人類文明的戰爭行爲,但是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已經在此之前大約一個小時,即攻擊開始前將一份美國在戰爭中動用核武器,襲擊中國本土戰略目標的抗議聲明送交安理會,要求對美國採取制裁行動,並且保留對此採取一切反擊行動的權利。

結果很明顯,中國針對衛星的攻擊行動是戰略反擊,而不是戰略襲擊。

首先發起戰略襲擊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問題擺在了全世界面前。在此之前,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所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都在美國使用核武器打擊中國本土戰略目標的時候保持沉默,當中國進行戰略反擊的時候,也就無法站出來提出抗議。

四個小時之後,即北京八點不到,第二輪“反衛星作戰”開始。

攻擊仍然無差別的進行,只不過攻擊選擇得恰到好處,即在此之前五分鐘,國際空間站剛好從中國西部地區上空掠過,離開了爆炸影響區。

第二輪攻擊結束之後,全球衛星系統的損壞率超過百分之二十五。

問題到此還沒有結束,如果中國不打算結束這種無差別的反衛星作戰,那麼在四個小時之後,損壞率將超過百分之三十,而且到時候國際空間站將出現在中國東部地區上空,上面的宇航員將成爲戰爭的犧牲品。

國際空間上上一共有來自五個國家的七名宇航員。

如果說攻擊衛星不算的話,那麼造成宇航員傷亡就將成爲充分的開戰理由,而這五個國家中,除了美國與日本之外,還有俄羅斯、法國與意大利。也就是說,如果無差別攻擊影響到了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法國與意大利將別無選擇。

留給交戰雙方的轉圜只有不到四個小時了!

問題是,像前面提到的,關鍵不在中國身上。按照國際公約,任何國家都有捍衛主權的權利,而中國沒有把核彈頭投想敵對的美國與日本,甚至沒有在大氣層內引爆核彈頭就已經算得上是萬分仁慈了,國際社會沒有任何理由指責中國爲了捍衛主權而進行的戰爭,因爲在中國的主權受到侵犯的時候,國際社會並沒有站出來吶喊。

這個時候,最坐不住的肯定不是美國與中國,而是俄羅斯與法國。

第二次反擊之後,俄羅斯與法國展開了積極外交斡旋。

也就在這個時候,中國高層提出了停止反擊的條件,即美國與日本無條件撤軍,停止任何針對中國主權的軍事幹預行動。

當這個要求通過俄羅斯與法國轉給美國之後,立即就被奧康納否決了。

作爲對談判做出的努力,中國高層隨後宣佈,在下一輪反擊中不會針對國際空間站。

十二點四十五,國際空間站離開中國本土上空之後,第三輪反擊開始。這次反擊足足持續了一個半小時,進行了二十一次爆炸,因此對衛星的毀傷能力由之前估計的百分之十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五。

僅僅三輪反擊,就讓全世界一半的衛星變成了太空垃圾。

照此趨勢,只要再進行一次反擊,就能摧毀全世界九成以上的衛星,讓包括美國的GPS在內的全部衛星系統全面癱瘓。

當然,美國會調整衛星軌道,但是中國也會調整反擊。

對美國來說,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接受中國的開出的條件,承認干預中國內政,帶着日本撤出戰場;二是展開積極行動,針對中國的反衛星能力進行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入的戰略打擊,使中國無法進行攻擊。

按照美國的傳統,肯定會選擇後者。

問題是,有可能在數個小時之內瓦解中國的反衛星能力嗎?

說白了,反衛星能力的關鍵不是那些用來探測與跟蹤衛星的地面雷達,而是核彈頭與運載工具。可惜的是,美國沒有可能在幾個小時之內摧毀中國的全部導彈與核彈頭。按照美軍的估計,如果僅摧毀中國的地面雷達,即讓中國喪失探測與跟蹤衛星的能力,很有可能導致中國擴大打擊範圍,引發更大的災難。

也就在這個時候,中國高層提出了新的條件,即美國承諾不再進行戰略打擊,中國就不再攻擊衛星系統。

問題是,是戰略打擊?

不給出個明確定義,美國就不會接受這樣的要求。

到十七點過,隨着中國再次做好反擊準備,留給美國的決策以分鐘計算了。雙方的秘密接觸也在這個時候達到高潮,即美國只同意不再使用核武器、並且保證參戰的盟國也不使用核武器,而不能保證不對中國的戰略設施進行軍事打擊。作爲回報條件,美國要求中國不得攻擊美國的民用衛星。因爲中國不具備精確反衛星能力,所以這一要求實際上保護了美國的軍事衛星系統。

雙方能達成協議嗎?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就連協助磋商的俄羅斯與法國都不抱任何希望。

第5章 烈火將軍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23章 發動羣衆第18章 老虎吃天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65章 實力說話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97章 一席之談第105章 自我價值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29章 權利宣言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81章 兵不厭詐第15章 以六換一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83章 查漏補缺第12章 戰略反擊第74章 柳暗花明第62章 額外任務第28章 集體造反第71章 出敵不意第89章 兄弟歸隊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14章 人非聖賢第65章 陰差陽錯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28章 集體造反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36章 平行推進第28章 集體造反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47章 三個小時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56章 開闢戰線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29章 權利宣言第67章 獵捕海豹第66章 遍地主力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5章 以退爲進第116章 主動退卻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54章 空降一師第9章 兩線作戰第47章 城市遊擊第45章 最後一餐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9章 兩線作戰第88章 死戰寧波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8章 一席之談第42章 誘敵深入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58章 環形防線第27章 炒飯惹禍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40章 以退爲進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92章 首尾兼顧第26章 徹底放鬆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83章 破例而行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1章 入朝作戰第29章 權利宣言第14章 人非聖賢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7章 攔路奪命第34章 尋求突破第156章 南方戰場
第5章 烈火將軍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23章 發動羣衆第18章 老虎吃天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65章 實力說話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97章 一席之談第105章 自我價值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29章 權利宣言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81章 兵不厭詐第15章 以六換一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83章 查漏補缺第12章 戰略反擊第74章 柳暗花明第62章 額外任務第28章 集體造反第71章 出敵不意第89章 兄弟歸隊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14章 人非聖賢第65章 陰差陽錯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28章 集體造反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36章 平行推進第28章 集體造反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47章 三個小時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56章 開闢戰線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29章 權利宣言第67章 獵捕海豹第66章 遍地主力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5章 以退爲進第116章 主動退卻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54章 空降一師第9章 兩線作戰第47章 城市遊擊第45章 最後一餐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9章 兩線作戰第88章 死戰寧波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8章 一席之談第42章 誘敵深入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58章 環形防線第27章 炒飯惹禍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40章 以退爲進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92章 首尾兼顧第26章 徹底放鬆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83章 破例而行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1章 入朝作戰第29章 權利宣言第14章 人非聖賢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7章 攔路奪命第34章 尋求突破第156章 南方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