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雁字來

所有的一切像是在瞬間停止了、凝固了。.所有的聲響都像是突然間消失了,很靜,很靜,能聽到的大概只有自己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聲音。只有魯一棄能感覺出此時氣流翻轉流滾的變化,圍繞在山體周圍的氣息迅速地往狹縫口收斂,最後凝成一團直鑽進去。

但隨即而先的情景卻是不需要超常感覺才能感覺到的,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見。一道彩虹從天梯山山體上攸然而出,這彩虹剛出現時時是彎曲的,就像山體上蜿蜒顯出的兇脈,但出現後便朝着南面伸展開來。而且最終伸展得是那麼地飽滿,就像一張拉得滿滿的弓。

沒人清楚這一切經過了多少時間,不過有一件事情可以證明所有這一切都只是剎那間,那就是十六鋒刀頭身體此時剛剛落地。

隨着刀頭身形落地,天梯山像是震了一震。隨即整個山體於無聲中慢慢融解開來,坍塌下來。就像陽光中的雪堆被融化,只是這融化的速度要快上許多倍,只是這融化的不止是是雪,更多的是冰塊,最多的是石頭。

融化纔開始時,各種聲響也重新響起,並且音量也像融化的速度一樣,越來越雜、越來越響。剛開始是冰層和山體漸漸開裂的聲響,隨即是冰層、山體下滑的聲響,最後是冰塊、石塊越來越快、越來越密的滾動聲響,就像萬馬奔騰一般。

“崩冰子了!快跑呀!”從山下遠遠傳來撕心裂肺的吼叫。但這叫聲纔出現一兩聲就被山上的滾動聲徹底淹沒了。

崩冰子,是發生雪崩的一種說法。可此時此地遠不是雪崩那麼簡單。因爲滾落得最少的是雪,比雪多得多的是冰,而最多的是石頭,實實在在的石頭。雪和冰的滾落,能夠帶動更多雪和冰一起往下滾,而石頭的滾落卻是無堅不摧、山崩地裂。所有阻擋在它們面前的巨石、山崖、嶙峰、凸坡,眨眼間都全被摧毀了。

滾落在最前面的是冰雪,它們挾帶的溼氣和風勁在距離山下還有好大一段距離時就已經讓山下的大火湮滅殆盡。同樣地,這樣的勁道也一樣讓人無法立穩腳步,更不要說拔腿奔逃了。

朱瑱命動作最快,不過他沒有逃,而是拔身上縱,迎着滾落的冰雪和石塊而上。對於功力高深的高手而言,這也許是比往下奔逃更好的法子。只要能在其中快速轉移身形躲開那些冰塊和石塊的致命撞擊,那麼被埋在冰石下的可能就是最小的。就算被埋住,深度也不會太大,這就有機會挖逃而出。

十六鋒刀頭的一條腿已經受傷,但他憑着雙手和剩下的一條腿,手腳並用,連滾帶爬,速度也不低。他沒有像朱瑱命那有上縱,因爲剩一條腿是無法快速移動身形躲讓那麼密集的冰石塊的,他只能往斜下方奔逃。這是具有經驗的做法,它是躲開崩冰子正面衝擊的最佳途徑。要是方向正確,速度也足夠的話,甚至還能從崩冰子的覆蓋面中脫身出來。

沒有功力也沒有經驗的只有魯一棄,他站在原地沒動。不是不想動,而是在那震撼人心的一刻連腳步怎麼邁動都不知道了。也就在此時,兩個矯健飄逸的身形撲到他身邊,是養鬼婢個胖妮兒到了。這兩人一邊一個架住魯一棄,轉身要就往回逃。

被兩個美女擁住,這讓魯一棄突然有了種男人該有的責任感,也讓他突然間在心中有靈感乍現。於是斷然喝叫一聲:“就從此處下!”然後拉着兩個女子一起由原來構築寶構的破崖處縱身跳下……

隨着三人跳下,上面冰雪、石塊如雨點滾落,天梯山在迅速地變矮、變小,最後變成一個南斜的矮坡。而金頂寺、峽谷中的鎮子卻是在瞬間都不見了,這一段峽谷都幾乎被石塊填平。更有一些石塊、冰塊直接滾撞到山谷另一側的南嶺,將南嶺的北坡面撞擊得支離破碎。

一切又恢復了沉寂,這此不再是短暫的沉寂,而是長時間的死寂。沒有一個活人,也見不到獸子、牲口。只有一隻羽毛零散的長白花喙鷹在碎石冰塊之間一瘸一拐地蹦達着。也不知道它是在尋找死去的主人還是死去的同伴。

過去了好長好長辰光,日頭已經西落,萬物再次沉浸到黑暗之中。此時死寂之中有了些聲響,像是有死屍破土而出,又像是有鬼魂夜行而至。於是這一夜在偶爾石塊翻動聲、偶爾嘆息呻吟聲、偶爾輕喚哭泣聲中過去。

第二日一早,便有被大火逼出鎮子而倖存性命的藏民回來挖掘尋找自己親人鄰朋,只尋到十幾具破損不堪的屍首。而碎肉、斷肢、血水卻是處處可見。於是哭號呼喚聲連綿不絕,此悲慼音情數日未絕。

找尋人羣中除了當地藏民,還有些服飾奇異的中原人,這些人只是草草巡查了半日便有序離開。

半月之後,與碎石一同滾落的冰雪盡數融化,冰雪水流積,在碎石的凹處形成一個堰湖。沿湖邊還出現了幾處泉眼,由中間斷涌出溫熱泉水,水汽蒸騰飄漾在碧藍堰湖之上,猶如仙境相仿。

《藏地理正志》有記:“藏曆秋盛天陽日,西僻峽谷有山冰崩石流,掩一處大鎮。民、牲死傷不可計。峽被石塞成堰湖,有溫泉數眼時現。”

《百年藏佛通記》中有:“……金頂寺未入佛宗,金頂活佛,無入僧冊正記。其雖至通佛理,卻無與人論。山倒,寺與僧同滅。”

藏民中則流傳,天梯山下金頂寺以佛名斂財,遭天譴佛滅,以山掩滅。

此後藏地再無天梯山之名,也無從考證金頂寺的存在與否。崩塌的峽谷處被人俗稱爲“爛褲襠”。後有人在此處石塊中發現管柱狀金屬物,無法辨認其由來。央視有關專欄還對此做過報道。其實這中石中的管柱形金屬,可能是墨家人在建寶構時採用的鑽石澆鑄法,在山體上鑽細長深孔然後灌注溶解的金屬,冷凝後可爲寶構基礎立根之用。山體崩塌後,便嵌在單個石塊中結爲一體。

至於這一日中發生的這種種事情卻從未有人說起。至於這天梯山因何而崩,更無人知道。因爲知道真相的人都不會說,還有死去的人也不會說。

正所謂:靈犀感天知,瀝血履命職。

寶鎮兇山碎,生死誰能持。

又是一個臨近冬季的深秋之日,但在海南地界卻是感覺不到什麼寒冷之意。和魯一棄同在海上探險歷難的鯊口,自通州與魯一棄分手,至今已經有大半年時間了。而此時他正站在這極南之地的一塊礁石之上,腳下是碧藍碧藍的海水,能夠一眼看清水下的珊瑚和游魚。而此時水下除了珊瑚和游魚外還有人,像魚一樣遊動的人。

鯊口雖然站在水邊,卻沒有看水下。因爲只要從水面上波浪的起伏和盪漾上他就已經能夠判斷出下面的戰況如何。水下的搏殺會在短時間中結束,雖然是一對三的對決,但獲勝的一方肯定是那一個。

在鯊口所立的礁石不遠處,是一塊更大的礁石.這礁石的形狀很是特別,像是個露出水面的屋頂。另一個方向更遠處是個不大的島嶼,島嶼周圍是一片魚排,那是旦族聚居的一處場所,也是鯊口家的所在。此時,正有幾艘很小的木船由魚排處朝這邊駛來。

鯊口朝搖過來的小船揮了揮手,那些船便停止了前行,停在波面上,任憑浪推波涌,像是幾片樹葉那樣起伏盪漾着。

也就在此瞬間,鯊口腳下的水面上突然閃出幾條雜亂的尖銳波紋,隨即又有幾個小旋子顯出水面。鯊口知道下面的戰鬥快結束了。鬥鯊刀的路數已經徹底亂了,破貝刀已經開始了最終的絞殺。

果不其然,也就眨巴幾下眼睛的工夫,下面就有血紅的水花翻着泡、泛着沫涌上水面,把這處潔淨透明的水域全模糊了。血紅的水花還未曾完全靜止之際,一個秀美婀娜的身影從翻騰着的血花中躍出,就像條豚魚相仿。躍出水面的身影在空中漂亮地扭擰了幾下,那身形竟然便憑空平移一段,最終輕巧地落在鯊口身後。上來的是個年輕的姑娘,穿着緊身水靠。不但身材婀娜,面容也是嬌美秀麗。唯一不足的就是皮膚很是黝黑。但不管從哪方面來看,她怎麼都不像是剛剛在水底一人搏殺了三個水下高手的。

“都解決了?”鯊口問道。

“都解決了。”水中躍出的姑娘不但長得漂亮,聲音還悅耳動聽。

“招式上看得出是那路嗎?”鯊口又問。

“和前幾次不同,這次路數像是北水面的。”

鯊口不再說話,而是轉頭看着身後那座像屋頂的更大礁石,面色很是凝重。

“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五趟了。你沒回來時有過兩路人手來探過。交手後看出都是本地南水面的‘潛網堂’人馬。後來兩路你都知道的,應該是東水面的福蠻子(福建地帶的人)和江浙一帶淡水面的窄漂兒(江河中的弄水高手)。這次從水下招式和換氣法子上看,該是渤彎子(渤海灣)那塊兒的什麼幫派。”姑娘一邊說,一邊清理着面龐和髮梢上的水漬。

鯊口依舊沒有說話,依舊看着那屋頂模樣的大礁石。

“從來人頻率上看,對家怕是已經將這裡瞄上了。哥,你說的那個人到底什麼時候來?要不趕緊將這裡事情了了,對家再來什麼深潛子(高手)或者索性撒出排衆子(大量的人手),我們兩個可是盯不住點兒的。”說到這裡,那姑娘停止了清理,滿臉憂色地看着鯊口。

鯊口沒有回答,而是朝着遠處的那幾艘小木船高喊了幾句聽不懂的方言。然後那些船大部分都掉頭往回劃去,只有一艘繼續朝礁石這邊過來了。

“哥,你讓他們現在就下鉤網和夾槳水滾,可那些東西我們準備得不夠數量,最多就能將歸日樓圍住半幅。”

“等不及了,能圍多少算多少。貝女,你看這日頭又見西了。潮頭一落,整個歸日樓就要顯形。我擔心對家已經把這裡的點兒瞄準了。這水下的三個只是前探。今晚對家的深潛子和排衆子有可能就全到了。”鯊口看貝女的眼神很是憐愛,但同時心中也很有些痛楚,如果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和自己估算的一樣,那麼今晚很有可能是一場生死難料的大搏殺。雖然有旦族的人可以幫忙,而其實此地留下的真正的護寶後人只有自己和妹妹貝女。這場大殺自己和貝女必須首當其衝,那樣的話,兩人能否見到明天的日頭,已經變得非常渺茫。這世上能應付這種大陣仗的人也許只有魯一棄,可現在魯一棄身在何方,是生是死都沒一點消息。就是能與天際飛翔的鷗鳥們們對話,它們也不一定能帶來魯一棄的訊信。

小船很快就搖到礁石邊上,鯊口和貝女登上小船,往大礁石那邊駛去。而遠處魚排那邊,更多的小船裝滿了東西往大礁石這邊駛來。一場緊張又謹慎的忙碌圍繞在大礁石周邊展開了。

日頭落得很快,潮頭落得更快。當西邊天際只剩下一輪清淡胭紅時,那大礁石已經有大部分露出水面。此時再看,那礁石真的像是座樓,而且很像是個東周式樣的雙檐八角飛雲樓,顯露在廣闊水面上,顯得突兀、怪異。

白天水下搏殺處的小礁石也像把**水中的利劍,有很大一截露出水面。礁石下被鮮血污染了的水色早就恢復了清晰。因爲潮頭下落,水位變低,雖然天色暗了,此處還是可以看到水底情形的。在那下面依舊有游魚和珊瑚,也依舊有人,只不過那是三具被開膛破肚了的屍體。而那些游魚,已經開始悠閒地啄食屍體了。突然間,那些魚不知被什麼驚動了,驚慌地四散逃開……

王副官到達川藏交界處處時已經是半夜時分,數十把用犛牛油浸裹的松木火把燒得噼啪亂響。這些火把將方圓幾十步內照得分外明亮,但也這因爲眼前的明亮,反就將遠處映襯得更加黑暗深邃。讓人心中不由地陣陣發怵,都不敢往遠處看,似乎那裡隨時都會有什麼惡鬼兇魔竄了出來。

一般來說,忙亂會讓人忘記周圍的恐懼。王副官帶領的這羣人也一樣,除了少數幾個分散在四周制要點警戒着周圍的異動外,其他人都不停地忙碌着。

王副官站在一邊雖然不動手,嘴裡卻是不斷吆喝着、吩咐着。從外表看,他心中應該比那些忙碌的人更心焦、更緊張。

自打關中與魯一棄分手後,他便入川投了那裡的一位同鄉。誰知,那個在川軍帥府中當執行官的同鄉直接將他賣給了川帥。其實王副官自己都不知道,自打他溜出北平城後,各路軍中都已經傳遍他帶人挖寶的事情,而且越傳越奇,最後把他說成個通古博今、知天曉地的“辨寶侯爺”(古時官府中專職辨別寶物、古玩的官員的別稱)。所以一到川帥府,他便受到很高的禮遇,但同時自由也被川帥的手下控制起來。因爲川帥正需要這樣的人才,替他挖盜古墓、找尋寶玩以充軍資。

王副官知道自己的斤兩,所以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先行應承了挖墓尋寶之事。然後帶着人手、物資往藏邊地界一路挖來。他的意圖很明確,希望能在這個地面兒上遇到魯一棄,到時候不管是利用他探寶、挖寶,還是讓他幫助自己脫身,對自己來說都是好事情。

但是這麼多日子了,自己始終沒能遇到魯一棄那些人,而自己帶了這麼多人手物資也沒能挖到什麼重壓底兒墓(盜墓人對收穫大的古墓的叫法)。這幾天,同鄉讓人帶來消息,說川帥對自己的表現極爲震怒,認爲自己是在敷衍他。還說,如果再挖不出什麼重壓底兒墓,川帥便要讓他王副官去壓墓底兒了。所以他對眼前這個依山爲建的墓**很是重視,他希望能依仗這墓**來緩解自己目前面臨的危急。

“王長官,炸藥都排布到位了,從墓**工道痕跡上看,這一下就能炸到金剛牆的位置。”手下有人來向王副官彙報,從言語中就能聽出這是個川帥府招募的盜墓好手。

“藥料會不會太重,到時候直接穿頂了。”王副官是生怕墓裡的好東西被毀了。

“應該不會,由外圍子看,這**子至少有三重室,就算炸破金剛牆,最多也就到外室位。”

“那麼就點火吧,眼見着天色要亮了。墓中物件一下見強光不好,還是遲早動手吧。”其實王副官抓緊時間是想盡早對川帥有個交代。

但是王副官說完話後,那個盜墓的好手卻沒有動,而且一聲不發,耳朵片兒不停顫動。

王副官知道盜墓的好手眼睛比一般人適應暗視,而且聽覺也比一般人好。因爲他們在墓室中必須辨別各種機關、暗釦動作的聲響,聽響解倒樁、滑砧鎖也是他們必練的技能。

“聽到什麼了?”王副官緊張地問。

盜墓的好手沒有回答,臉色卻是驚異凝重,在撲朔的火把光照下顯得詭異、無常。

王副官還想繼續追問,但隨即的情形讓他自己也無法說出話來……那個盜墓好手臉頰上的皮肉開始抖動起來,是以一種奇怪的節奏抖動的。隨即,他的整個人都抖動起來。

王副官已經開始看不清那個盜墓好手的面容了,這是因爲他自己的目光在轉瞬間也抖動起來,以同樣怪異的節奏跳動,根本無法控制。不,不是人體不由自主地跳動,而是地面在抖跳着,並且抖跳的幅度由遠及近越來越大。

“是下面!是那下面!要裂蓋殼兒了!”突然,那盜墓高手指着那個大墓聲嘶力竭地高喊起來。雖然因爲面頰的抖動而有些口齒不清,可這能驚觸所有人心魂的一句話在場每個人都聽辨得分分清清。說完這話,那盜墓高手立刻趴伏在地,卻手足無措不知往那個方向爬逃。在場的其他人,靈巧些的也都學着樣子趴在地上,抱着腦袋蜷着身體,就像是在等待和躲避一次爆炸。腦子捱板的,都站在原地沒動,只是睜圓了驚恐的眼睛和張大訝異的嘴巴。

隨着抖跳幅度的劇烈增加,一股如鬼哭妖嗥的聲響也由地下傳來,而且那聲響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響亮。如果只是從聲響大小和抖動幅度上來判斷的話,那就像是墓中有一頭巨大魔獸正從墓**的最深處衝突而出。

近了,離着自己更近了。王副官判斷,如果地下這股詭異力量最終是要破土而出的話,那衝出地面的位置應該離自己很近。所以他沒有趴下,所以他想逃開,所以他想遠離這個危險可怕的區域。可偏偏此時腳下怎麼都邁不動步子,是因爲雙腿着實抖得厲害,也虛軟得厲害。這倒不是地面的抖跳讓他出現這樣的狀況,而實實在在是他自己的雙腿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不由自主地劇烈顫抖了。

突然間,那聲響嘎然而止,劇烈的抖跳也在同時停止。這讓餘下那些在抖跳這抖跳中勉強站立住身體的人一下沒適應過來,紛紛跌倒在地。王副官沒有跌下來,而是雙腿一軟跪在了地上,並且是正對着大墓那已經殘缺卻依舊高大的石碑。

趴在地上的盜墓好手到底原先是吃江湖飯的,反應要比那些川軍士兵快得多。聲響和抖跳才一停,立刻從地上蹦跳而起。眼光一掃,見王副官對着墓碑跪着,立刻衝了上去,拖起王副官雙臂就往後走。便走便嘟囔着恐懼帶顫音的話語:“鬼僵膝!鬼僵膝!”

“鬼僵膝”是盜墓家流傳的一種說法。這種現象也只有盜墓人家出現過。說是因爲盜墓人誤盜兇塋惡墓,墓中厲鬼作祟,讓盜墓人雙膝僵死,跪於墓前或墓中。如果得不到別人及時解救的話,最終身體全部僵死而亡,死狀一般是無傷無痕,面色卻是扭曲青紫。“鬼僵膝”這狀況在盜墓家並不常見,而出現這種狀況的墓**一般最後清底子,都是古代將相王侯的重壓底兒墓。(據後人科學檢測和推斷,因爲這種大墓中含有許多帶毒的護墓設施或者屍體以毒料防腐,時間長後蒸發爲氣體。這種氣體與墓中其他蒸發氣體混合爲重性氣體,沉積在墓室下位。如果入到這種墓中,未能及時疏氣通風,這種有毒氣體首先會侵蝕腿腳,讓細胞和神經系統麻痹和壞死。腿腳僵死下跪,人體高度就會變低,這樣的話,如果重性毒氣毒性高的話,盜墓人很快就會被毒死。就算毒性低,因爲重性氣體的特性,盜墓人也會窒息致死。)

盜墓好手將王副官拖出才三四步,王副官便站起身跟着在走了。盜墓好手一愣:“不是鬼僵膝。”

“不是。”王副官說。“啊!不對!”

的確不對,就是王副官沒說,那盜墓好手也看出來了。他們腳下的土石在無聲地滑動,一個雙駕轅見方的地塊正緩緩凸起。

“快走,墓圍子有起弦兒了!”那盜墓好手高叫一聲,拉着王副官就往旁邊一塊凸石奔去,沒等到那凸石跟前,已經縱身撲出,滑滾到石後躲起來。

“嘎嘣”“嘎嘣”“嘎嘣”,連續三聲震顫心魄的脆響。緊接着便是碎石飛濺、塵土飛揚。一塊整齊見方的巨石由地面上翻騰而起,一聲巨響重重地砸落在地。

周圍恢復了平靜,揚起的塵土漸漸散去。盜墓的人依舊趴伏在地或者蜷縮着躲在什麼犄角旮旯裡,連大氣都不敢出。地上散落了數十個火把,已經熄滅了小半,餘下的也是在明滅之間撲朔、掙扎着。

時間過去了許久,東方的天際已經露出一抹魚肚白。盜墓好手和王副官終於壯着膽子從凸石背後出來,兢戰着往那巨石翻起的東方挪步過去。

巨石翻起處露出的是個斜坡道,從道面和兩邊牆壁的修整手法上看,應該是此處大墓的外甬道。

盜墓好手撿起一塊比較圓滑的石塊,往甬道中扔進去。可以聽到那石塊一路骨碌碌滾出好遠好遠才停住。

“不對,這距離差不多已經過了金剛牆和頭道墓室門了。這大墓到底是什麼結構?沒有墓室門倒也有見過,可怎麼會沒有金剛門的。”盜墓好手充滿狐疑,於是又從腰間皮囊中逃出一個球狀物件。再從地上撿起一支還未熄滅的火把,將那球狀物件點燃。那物件也是盜墓者常用的一種工具,主要用於探路和除垢污驅晦氣,叫做凝脂球。別看這球不大,點燃後燃起的火團卻不小。燃起的火球同樣被扔進甬道,滾入墓中。所不同的是,這次那盜墓好手在火球滾入有一半距離的時候,也快步跟進了墓道。不過火球還沒有完全停止的時候,那盜墓高手就已經停住腳步。因爲他已經到達金剛門的位置,不敢再往前走了。一般墓**機關的設置都是由金剛門處開始,再逐步往裡分佈。

王副官看那盜墓高手停在那裡好一會兒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便吆喝着其他人點燃火把一起往墓道中走入。於是數十支將墓道照的很是明亮。藉助這明亮,那盜墓高手開始繼續緩步往裡走,先後走過金剛門,墓前室,墓偏室。所走過的地方空空蕩蕩,沒有一點陪葬的器物。倒是滿地可見一些鏽蝕破損的箭矢、刀盤,墓壁上也有不少像是剛剛纔出現的破損痕跡和劃割紋路。

通往主墓室的甬道很難走,必須彎低身體或者貼近牆壁才能前行。因爲這裡的墓頂上吊下來十多根巨型圓木,吊住圓木的鋼鏈已經鏽蝕得非常厲害。隨着圓木的晃動,吱呀怪響着,就像隨時都會斷裂。

主墓室中除了一副巨大的棺槨也是什麼都沒有,不過可以看出,墓室三面牆壁剛剛有過移動和摩擦。這些牆壁應該都不是整面的,每面牆都是由幾塊石壁拼接起來的。

“怎麼回事?這麼大的墓,什麼都沒有。”王副官顯得有些懊惱,完全忘記了剛纔的恐懼。“開了那棺材看看,說不定好東西都堆在那裡面了。”

“不會的,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已經被別人掏空了。”盜墓好手說。“只是奇怪,那些人是走的什麼道?將這墓中機關坎子反撤扣,好像是故意放我們將來的嘛。”

王副官對這話有些聽不懂,於是那盜墓高手仔細給他解釋一番。

“整座大墓機關佈置爲推疊式,就是說當第一道坎扣被破,其機括弦子的作用力會加註到下一道坎扣,這樣下面一道坎扣的動作力就會更加強勁。如此類推,越往後,坎扣攻勢越強大。剛纔從地底傳來的怪響,其實是墓中有人用內斷破的手法將機括弦子以及幾道門的栓鍥一下全卸了。說實話,要不是有人由裡至外將這些推疊的機括弦子都鬆解了,那些憑我們這些人,就是全死光了也不見得能到達主墓室。你看這主墓室的‘亂壁合’,外面的‘滾木捻’,還有再外面的‘飛雨矢’和‘流雲盤刀’,都不是我們能應付的機關。這裡面的人能利用推疊式的原理和勁道,反向將這些全解了,這一定是個高手,非常高的高手。而且解機括這高手當時應該就在墓中,從時間上看他離開還不久。可問題他是從何處而入又從何處而出的呢?”

王副官聽到這裡心裡猛然一動。他趕緊在墓室周圍重新掃視一番,可什麼都沒有發現。最後他的目光落在墓室中唯一的物件棺材上。

“來人,將棺材移開。”棺材移開了,下面果然有一個呈狹長狀的洞口,就像是張微開的嘴脣。

“啊!下透**!這是移山斷嶺的手法。”盜墓好手輕呼一聲。

這話一聽,王副官突然明白了許多。他回頭斷喝一聲:“將棺蓋啓開!”

棺蓋翻倒在一邊了,裡面除了一具枯焦如土的屍骨外,還有一份書信,一封墨香猶然的書信。

第21節 意難悟第22節 高低錯第13節 路徑疑第20節 獨步行第18節 華陰玉第6節 眉目間第24節 困空石第10節 封沙行第11節 逼形顯第16節 荷葉轉第5節 早已覺第11節 難尋規第19節 破困逃第20節 轉雕鞍第28節 殿無樑第20節 雁字來第9節 蒙目解第19節 遣枯屍第3節 浪峰行第11節 難尋規第7節 顛撲道第11節 皆狡殺第4節 人蹤無第9節 情襟斷第15節 漏露形第8節 海糉子尾聲第24節 山形壓第9節 天將淋第30節 寒壇勁第17節 火行局第13節 路徑疑第9節 探沒舟第24節 困空石第13節 路徑疑第6節 船影子第2節 槳凌波第10節 奇解行第10節 奇解行第23節 瓦如龜第3節 浪峰行第36節 日煞兇第4節 躍天渦第29節 牆外望引子第8節 涅盤殺第29節 屍王眼第16節 荷葉轉第29節 屍王眼第27節 蒿沒人第29節 倒柱行第42節 望感局第12節 海飄魂第15節 浪衝灘第8節 三丘土第5節 早已覺第21節 池水驚第34節 近寶怯第12節 眼兒媚第37節 賜我亡第19節 遣枯屍第10節 封沙行第32節 花開石第26節 逆流急第37節 難了步第6節 匣中刺第36節 山崩裂第36節 論輸贏第10節 亂紅飛第16節 至靈地第3節 浪峰行第34節 近寶怯第11節 皆狡殺第29節 牆外望第3節 門扉開第20節 獨步行第10節 倒海樓第20節 獨步行第11節 鏡中路第7節 碎雲天第19節 窗含雪第14節 天罡圍第21節 奔洪道第23節 馭龍格第20節 雁字來第13節 循氣牆第9節 情襟斷第15節 異獸纏第17節 螟蛉子第22節 小人襲第10節 疑初起第8節 涅盤殺第5節 門泊船第35節 又惡阻第23節 瓦如龜第6節 靜度人第29節 屍王眼第13節 水落砂第37節 難了步第34節 天火衝
第21節 意難悟第22節 高低錯第13節 路徑疑第20節 獨步行第18節 華陰玉第6節 眉目間第24節 困空石第10節 封沙行第11節 逼形顯第16節 荷葉轉第5節 早已覺第11節 難尋規第19節 破困逃第20節 轉雕鞍第28節 殿無樑第20節 雁字來第9節 蒙目解第19節 遣枯屍第3節 浪峰行第11節 難尋規第7節 顛撲道第11節 皆狡殺第4節 人蹤無第9節 情襟斷第15節 漏露形第8節 海糉子尾聲第24節 山形壓第9節 天將淋第30節 寒壇勁第17節 火行局第13節 路徑疑第9節 探沒舟第24節 困空石第13節 路徑疑第6節 船影子第2節 槳凌波第10節 奇解行第10節 奇解行第23節 瓦如龜第3節 浪峰行第36節 日煞兇第4節 躍天渦第29節 牆外望引子第8節 涅盤殺第29節 屍王眼第16節 荷葉轉第29節 屍王眼第27節 蒿沒人第29節 倒柱行第42節 望感局第12節 海飄魂第15節 浪衝灘第8節 三丘土第5節 早已覺第21節 池水驚第34節 近寶怯第12節 眼兒媚第37節 賜我亡第19節 遣枯屍第10節 封沙行第32節 花開石第26節 逆流急第37節 難了步第6節 匣中刺第36節 山崩裂第36節 論輸贏第10節 亂紅飛第16節 至靈地第3節 浪峰行第34節 近寶怯第11節 皆狡殺第29節 牆外望第3節 門扉開第20節 獨步行第10節 倒海樓第20節 獨步行第11節 鏡中路第7節 碎雲天第19節 窗含雪第14節 天罡圍第21節 奔洪道第23節 馭龍格第20節 雁字來第13節 循氣牆第9節 情襟斷第15節 異獸纏第17節 螟蛉子第22節 小人襲第10節 疑初起第8節 涅盤殺第5節 門泊船第35節 又惡阻第23節 瓦如龜第6節 靜度人第29節 屍王眼第13節 水落砂第37節 難了步第34節 天火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