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

“要和平,不要戰爭。”

“我們要麪包。”

接二連三的遊行示威口號聲陣陣傳進了霍夫堡皇宮中,這讓待在皇宮中的卡爾一世心情焦躁不安起來。

皇宮守衛的士兵,並沒能給他帶來多少安全感。這一陣陣口號聲像是一道道催命符,讓他坐立不安。

“陛下,現在還需等待纔是。首相大人已經前去和這些遊行示威的人**涉了,相信他們能夠理解目前的困難。”

聽着宮廷總管勞倫斯伯爵安慰的話,並不能讓卡爾一世放心。只是等待的煎熬,的確需要找一個人聊聊天緩解一下。而且勞倫斯伯爵對哈布斯堡家族忠心耿耿,也是一個合適聊天的人選。

卡爾一世一聊天就想到目前的局勢,也不再保持君王的儀態,有些氣急敗壞的說到。“你說的我都知道,這些民衆不過只是被人煽動,真正危險的是藏在他們身後的那些人。這些人到底想要什麼,難道他們不知道帝國輸了付出的代價會非常慘重麼。”

“陛下,發火並不能解決問題。還請冷靜思考下來,面對這些示威者的提議吧。”

勞倫斯伯爵的話剛說完,就發現前去交涉的奧地利首相海因萊因回來了。不過這位首相的神色不太好,看來和外面人羣的交涉結果不太好。

勞倫斯伯爵發現的情況,卡爾也看到了,不過他還是想知道結果。“首相,交涉的怎麼樣了?”

面對君主的詢問,海因萊因首相行禮後回答道:“不理想。這些示威遊行的人,要求帝國立即停戰,復原軍隊,並且……並且……”

海因萊因首相說到這裡卡殼了,這引來卡爾的追問。“並且什麼?”

面對卡爾的追問,海因萊因心一橫說出了最後的條件:“並且要求陛下將權利交給人民。”

海因萊因的話,一下就點燃了卡爾的怒火,只見他面帶冷色的說道:“交給人民?我看是交給那些躲在這些人背後的陰謀分子吧。捷克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示威要獨立,匈牙利人要離開帝國,現在連德意志人都想要權力。接下來他們就會更改政治體制,然後將我這個倒黴蛋一腳踢開對嗎。帝國哪一點對不起他們了,各個都想離開他。”

海因萊因首相的話,徹底的點燃了卡爾一世的怒火,接二連三的壞消息讓他情緒失控了。登上皇位後,先是軍隊和政府元老派的不服從,接着是戰勢的失利,然後又是民衆不滿爆發的遊行。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各種問題的爆發,徹底擊潰了他內心的支撐。他都有破罐子破摔的衝動,讓這些暴民們嚐嚐刺刀的滋味。

不過內心僅有的理智讓他不能這樣做,因爲這樣做過之後。哈布斯堡家族近千年的歷史也會化爲烏有,沒人會對下令開槍射殺民衆的暴君留情,而且還是註定失敗的暴君。每個人都會過來在他身上踩一腳,以提高自己的民望。而卡爾也不是笨蛋,他一點也不想成爲這些人的踏腳石,而且還是自己厭惡的人。

海因萊因首相看着眼前年輕皇帝發泄着不滿。作了多年的政治人物,目前的局勢已經算是病入膏藥了,相信皇帝會明白這一點。慢慢的卡爾一世的咆哮聲了平息下來。他自己也知道,發泄情緒對於目前的局勢沒有任何的改變,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延續。

連續深呼吸幾下後,卡爾還是感到自己腦子裡很亂,這時候他看着眼前的首相忍不住問道:“首相,現在這種局勢,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

面對卡爾的詢問,海因萊因首相在腦海中閃過幾個念頭後,說到:“陛下,目前的局勢對於帝國和你來說都非常危險。首先需要安撫憤怒的民衆,那麼讓皇后帶人慰問老人、兒童和無家可歸者是一個不錯的辦法。而且這次動用的物資一定要多,要讓全國民衆都感受或者看到皇室仁慈的一面,而且報紙上一定要大勢宣傳。另外還可以……還可以……讓人散佈謠言,就說政府和軍隊的相關事情都是我和陸軍部長在負責,皇室完全不知情。”

海因萊因首相的話,讓卡爾感到這位老臣對哈布斯堡家族的熾熱衷心,這是打算用自己和弗里德里希大公的聲望來保住皇室的民聲。想到這裡卡爾一世忍不住上前對首相說道:“派出皇后我可以理解,你是想讓我效仿當年的茜茜叔祖母。可是你去頂罪平息民憤?這怎麼可以,這樣會毀了首相你的。”

面對卡爾的話,海因萊因首相低頭回答道:“這是最好也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除了應對國內民衆的措施以外,在國際上也要撇開德國。我們要想辦法,讓協約國原諒我們發起戰爭的過錯,這次大戰雙方損失太大。如果不被原諒的話,協約國會把我們給拆了。所以我們動作要快,首先關於我們和意大利有爭議地區必須得到放棄。另外引發戰爭的波黑地區要劃給塞爾維亞,而羅馬尼亞族佔據多數的特蘭西瓦尼亞,也答應交給羅馬尼亞人。同時對於克羅地亞和波西米亞自治要求也要滿足。”

首相說了一大堆要答應協約國的條件,讓卡爾聽着心驚肉跳忍不住問道:“必須這麼做麼,這不是要拆了帝國嗎。”

面對卡爾的疑問,海因萊因首相苦笑着說道:“必須這樣做,至少我們保住奧地利和匈牙利地區。奧匈帝國至少還能維持住名號。”

“這樣做能保住帝國?”

“有很大希望保住帝國,只是皇室還需要作出犧牲。”

“什麼犧牲?”

“陛下需要退位,讓你的兒子或者兄弟來繼承這個位置。另外在權力也必須放手,最好很夠想瑞典王國一樣只是保留名號和少數財產。”

海因萊因首相的話,讓卡爾手腳冰涼。這倒不是他不想退位,其實對於這個燙手的位置他早就不想幹了。只是哈布斯堡家族家族歷代的財富絕大部分都要交出去,而且還要哈布斯堡家族不在沾權力,這可就不是他一個說了算。畢竟哈布斯堡他只是族長,而且依照他對家族其他成員的瞭解,這完全不可能被接受。(當時瑞典王室存在感最弱)

“這讓我再想想。”

首相就安靜的站在卡爾面前,等待着自己的君主做出決定。

過了許久,海因萊因首相都以爲皇帝要睡着的時候,卡爾才做出自己的決定:“首相,關於國內的部分,可以依照你的計劃進行,不過關於國外和皇權的問題,我必須和哈布斯堡其他成員商議才行,希望你能理解。”

卡爾的話讓海因萊因首相像是老了幾歲一樣,只見他彎腰對卡爾行了一個標準的貴族面見國王的禮儀後回答道:“遵命,我的陛下。”

在送走海因萊因首相後,卡爾招來家族的成員商議其提議。

“我反對,這絕對不行。哈布斯堡的子孫,絕對不能就這樣窩囊的被趕出去。”

“絕對不行,這不能被接受。”

果然卡爾說出海因萊因首相的提議,立刻就招致了一面倒的反對聲。甚至有人還有人聲稱首相是間諜,應該將其抓起來拷問。

果然權力讓人迷醉,完全不顧及自己的危險。而面對羣起激昂的家族成員,卡爾性格的缺陷被暴露出來,他猶豫了。或者說他,面對鋪天蓋地的反對聲他退縮了。最終關於讓哈布斯堡家族放下權力的會議,被虎頭蛇尾的壓了下去。

當海因萊因首相在家中聽到這個消息後,卻獨自的嘆息一聲。他的舉動,引來了兒子海力芬·海因萊因的好奇。“父親你爲什麼會對此感到嘆息呢?這些哈布斯堡家族都是無情的人,拿父親你來平復這些民衆。”

看來他對於自己父親擔下戰爭責任非常的不滿。

看着一臉氣憤的兒子,海因萊因微笑的說道:“誰告訴你,是我承擔了責任?”

面對這個時候還笑着出來的父親,海力芬·海因萊因想到自己家,將來很有可能被憤怒的民衆給拆了。或者父親被協約國抓去審判的場景,他忍不住質疑道:“難道不是麼?”

“不是。”

“爲什麼?”

海因萊因首相看着一頭霧水的兒子,忍不住擔憂起自己家族將來發展。自己兒子看來真不是從政的料,那麼這次退下來也好。看着不大明白的兒子,海因萊因首相爲了讓他安心,還是解釋一番。

“其實我給陛下的建議,都是我對於未來極有可能發生事情的應對措施。不過其中加了一點自私的建議在裡面,那就是拿我和弗里德里希大公定罪。”

“這哪裡自私了,我看你這是自討苦吃。”

看到義正言辭反駁自己的兒子,海因萊因首相覺得不讓兒子從政是個明智的決定。

“單獨我一個人當然就是真的定罪,可是加上弗里德里希大公,就是讓我擺脫將來政局動盪時的危險。”

看到兒子還是有些沒搞懂,海因萊因首相直接問道:“弗里德里希大公名聲怎麼樣?”

“非常好。”

“我明白了,父親你是打算和弗里德里希大公綁在一起,利用民衆對其的同情,以便於擺脫將來可能的清算?”

“你總算明白了。”

“那麼父親,你接下怎麼辦?”

“執行皇帝的安排。”

在奧匈動盪不安的時候,哈布斯堡家族派出來自帕爾馬公主出身的齊塔皇后,前去慰問民衆。而且還接觸協約國希望商議和談的事宜。

只是現在面對搖搖欲墜的奧匈帝國,不知道協約國想和他談,還是和這些有着分裂傾向的民族地區談呢,這隻有協約國自己才知道。

第652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下)第448章 羅波友好協定(下)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743章 美援?第三十九章 福特T型汽車第381章 無題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256章 列寧回國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534章 羅馬尼亞新政(三)第379章 巴黎和會(下)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第604章 截胡(下)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672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上)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六十四章 投機人選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633章 基洛夫遇刺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412章 羅蘇衝突(三)第210章 難民(下)第235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上)第381章 無題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630章 保加利亞大發展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537章 意大利的造艦計劃第161章 新型載重汽車第804章 中東戰役(四)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141章出擊,王國利劍(一)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四章 家事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215章 巴庫石油(下)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287章 錯過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164章 新領土(下)第400章 間隙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738章 奪島(下)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608章 1933年第146章 特爾諾沃戰役(一)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115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求訂閱)第558章 和談(下)第498章 美國行(三)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531章 大蕭條來了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547章 搞砸了第610章 烏克蘭大饑荒(上)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707章 出逃華沙的波蘭政府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621章 暴風雨的來臨第239章 葬禮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311章 目標克盧日(完)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217章 坦克(上)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八章 軍隊整編 中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八十三章 艦長人選第422章 潰敗(上)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
第652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下)第448章 羅波友好協定(下)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743章 美援?第三十九章 福特T型汽車第381章 無題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256章 列寧回國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534章 羅馬尼亞新政(三)第379章 巴黎和會(下)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第604章 截胡(下)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672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上)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六十四章 投機人選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633章 基洛夫遇刺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412章 羅蘇衝突(三)第210章 難民(下)第235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上)第381章 無題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630章 保加利亞大發展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537章 意大利的造艦計劃第161章 新型載重汽車第804章 中東戰役(四)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141章出擊,王國利劍(一)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四章 家事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215章 巴庫石油(下)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287章 錯過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164章 新領土(下)第400章 間隙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738章 奪島(下)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608章 1933年第146章 特爾諾沃戰役(一)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115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求訂閱)第558章 和談(下)第498章 美國行(三)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531章 大蕭條來了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547章 搞砸了第610章 烏克蘭大饑荒(上)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707章 出逃華沙的波蘭政府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621章 暴風雨的來臨第239章 葬禮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311章 目標克盧日(完)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217章 坦克(上)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八章 軍隊整編 中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八十三章 艦長人選第422章 潰敗(上)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