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

當然匈牙利革命奪取政權的消息羅馬尼亞能收到,在巴黎商談的協約國代表也能收到。事實上就在當天傍晚,匈牙利革命的消息就被各國知道了。而美國國務卿蘭辛便給總統威爾遜提出意見,要求立即採取軍事手段,來消滅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

各國對於匈牙利共產黨政府也是不承認,並對匈牙利實行嚴格的經濟封鎖。糧食禁運,鐵礦石、煤、石油等工業原料停止供應,通往匈牙利的火車和多瑙河上的商輪都停駛。同時還通過社會民主黨統治下的奧地利,向匈牙利派遣情報人員,並且運送金錢、武器,供給匈牙利境內的反對武裝。

不過這些手段都只能作爲應預案防止其做大,而真正能夠起到決定因素的,還是派遣軍隊進行干預。而關於派遣軍隊方面,而美國代表團提出了對付匈牙利蘇維埃政權的3種方案。

第一,美、英、法、意的軍隊佔領匈牙利。

第二,羅馬尼亞、捷克和塞爾維亞軍隊的協助下,組織對匈牙利共產黨政權的武裝干涉。

第三,在右派社會民主黨人的協助下,準備做內應並且反撲。

面對三種方案,美、英、法、意四國商議後,決定先用匈牙利周圍的羅馬尼亞、捷克和塞爾維亞三國軍隊率先干預。因爲捷克和塞爾維亞國內有一系列自己的問題,所能派出的兵力有限。目前高達六十萬軍隊的羅馬尼亞,當然就是他們所倚重的對象。

所以爲了讓羅馬尼亞出力,布勒蒂亞努又一次獲得單獨的召見。

這一次,布勒蒂亞努在侍從的帶領下,走進位於凡爾賽的一個會客廳。他走進後才發現比起上一次的三巨頭,這次多了意大利首相奧蘭多。不過奧蘭多臉色不太好看,看來是沒能獲得阜姆港及達尓馬西亞的權益讓他很不高興,頗有一副看熱鬧的神色。

作爲推動干預匈牙利革命推手,威爾遜總統對着進門後的布勒蒂亞努首相說到:“首相閣下,目前匈牙利正在被邪惡的共產分子佔據,當地無辜的民衆在忍受着煎熬。這次我們邀請你來,是想問問閣下,作爲其鄰國羅馬尼亞對此怎麼看待這件殘暴的事。”

威爾遜總統一上來就詢問起,布勒蒂亞努對匈牙利爆發革命這件事的看法。其實對於這件事,布勒蒂亞努很想說我想搬張椅子坐着看。不過這樣的冷笑話還是少說爲妙,免得把眼前幾位大人物氣到反而不妙。

儘管威爾遜總統問的有些突然,不過早就做過功課的布勒蒂亞努有理有據的回答道:“諸位,對於匈牙利發生共產黨暴動推翻政府這件事,我國很憤慨。對於鄰國民衆遭受的苦難,我們也是深表同情。”

布勒蒂亞努先發表對鄰國遭遭此不幸的感嘆,接着話鋒一轉:“不過目前我們對於匈牙利爆發的這場動亂沒有準備,所以對於具體應對措施還在商議中。”

衆人聽到布勒蒂亞努的話,感到這位精明的羅馬尼亞首相不是一個簡單人物。說了滿篇話,結果就是沒說羅馬尼亞對此的看法。而且話裡始終在提商議之後,這是打算在要到足夠利益之前,他們不對此表態。

這是讓人聽着不爽,不過作爲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這不就是該有的表現麼?

不過儘管布勒蒂亞努表現不錯,但是在場哪位不是人精,怎麼可能就這樣輕易給出條件。只見克列孟梭在他說完後笑着講到:“其實這些匈牙利人在共產黨暴徒的帶領下,反抗我們的意志。不過脫離奧匈後的匈牙利始終是小國,對我們威脅性不大。只不過目前各國軍隊離的遠了一些,等到我們軍隊集結到位,想要消滅他們不是困難的事。”

克列孟梭的話,在場的人都點頭承認,這是實情。想要消滅匈牙利革命,對他們來講不是一件困難的事,這也是在警告布勒蒂亞努不要有過多的想法。

對於克列孟梭的話,布勒蒂亞努微笑着回答道:“總理閣下說的沒錯,匈牙利人的確不足爲慮。不過我們都知道共產主義最爲厲害的不是他們的武裝,而且其思想。他們就像是瘟疫一樣非常容易擴散,而且其思想對於底層民衆有致命的誘惑,所以這纔是真正的威脅。”

對於布勒蒂亞努的話,大家都不否認。的確目前參戰的歐洲各大國其民衆生活降低太多,這讓許多人都生出怨氣。而來自列寧的這種暴力馬克思思想,對各國威脅性實在太大,非常容易在國內底層傳播,這也是各國敵視蘇俄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突然冒出一個工人建立的異類國家。不僅如此他還聲稱要讓全世界工人聯合起來建立新政府,這不是要奪取資本家的老命麼。沒有立刻發兵攻打,還要多虧這場戰爭讓大家都打不動。

看到法國總理也被反駁後,威爾遜總統突然說道:“那麼布勒蒂亞努閣下,你認爲在什麼情況下,能讓羅馬尼亞軍隊加快準備時間?”

這是讓自己開條件,布勒蒂亞努腦中飛速的轉着,內心在想提出什麼條件好呢。要不要試試?

布勒蒂亞努試着說到:“我認爲如果將匈牙利所屬的米什科爾茨和基金達兩地,承諾能劃歸我國所有,那麼我們的準備速度一定非常快。”

“這不可能。”

布勒蒂亞努話剛說完,就聽到克列孟梭毫不客氣的反駁。這位法國總理帶着一臉怒容的講到:“羅馬尼亞的疆界只能在蒂薩河以東,這是不可以繼續談的條件。如果閣下真的不作改變的話,只能等法蘭西軍隊抵達後進行干預。我們有信心讓這些匈牙利人知道,法西蘭的威嚴不容挑釁。”

看着克列孟梭如此大的反應,布勒蒂亞努嚇了一跳。而這時一直沒有開口的喬治首相也講到:“這也是我們英國的態度,羅馬尼亞疆域不能踏過蒂薩河。而且忘了多說一句,基達金已經劃歸塞爾維亞王國,已經不可能給你們了。”

而等到喬治首相說完,威爾遜總統也講到:“我國對此也贊同。”

看到三巨頭都表態了,布勒蒂亞努知道匈牙利領土已經不可能索要到。於是他提出另外的條件:“我們要求,在干預成功後獲得和諸位一樣的權利。除此之外目前蒂薩河以東的領土必須在干預結束後,以條約的形式劃歸我國所有。”

面對布勒蒂亞努提出的新條件,三巨頭進過一番眼神交流後由喬治首相說到:“抱歉,對於貴國要求在匈牙利獲得同等權利這方面,我們不可能接受。至於你所說的以條約形式確認蒂薩河以東的領土,這個我們可以答應。”

聽到喬治首相的話後,布勒蒂亞努大聲的說到:“這對我們羅馬尼亞不公平。”

“抱歉,這個世界沒有公平可言。”

“我們羅馬尼亞並不弱小,不能接受這樣的決定。”

進過一番長達十個小時的談判,最終布勒蒂亞努也沒有從美英法手中拿到多少匈牙利利益。不過爲了安撫羅馬尼亞的情緒,三國表示,除了以條約形式確認蒂薩河以東領土歸羅馬尼亞所有之外,另外將阻止波蘭再對加利西亞提出領土要求。

而布勒蒂亞努面對三國的軟硬逼迫,只能無奈的答應下來。因爲目前羅馬尼亞離不開三國的支持,不過在他心中能感受到一絲美英法三國對羅馬尼亞的戒備。尤其自己答應三國阻止波蘭對加利西亞地區提出領土要求的時候,那一絲戒備更重了。

看來還是自己城府不夠露了馬腳,而且提出領土要求有些不合時機。

第669章 德羅同盟第648章 空軍(下)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506章 歸國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291章 突襲(三)第659章 爆發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789章 提議第160章 裝甲部隊的雛形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473章 華盛頓會議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313章 後續(三)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八十三章 艦長人選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654章 罷工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651章 無題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495章 慘淡的英法之行第六十九章 橡膠危機 四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126章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八十九章 五年總結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724章 撤退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506章 歸國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379章 巴黎和會(下)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四章 家事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296章 德瓦戰役(六)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334章 還鄉(中)第239章 葬禮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203章 工會(上)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603章 截胡(中)第124章第371章 敖德薩條約(下)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301章 德瓦保衛戰(二)第292章 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一)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732章 希臘戰役(上)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333章 還鄉(上)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215章 巴庫石油(下)第212章 新飛機第408章 羅烏合並(中)第766章 奪取塞浦路斯第747章 克里特戰役(三)第724章 撤退
第669章 德羅同盟第648章 空軍(下)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506章 歸國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291章 突襲(三)第659章 爆發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789章 提議第160章 裝甲部隊的雛形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473章 華盛頓會議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313章 後續(三)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八十三章 艦長人選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654章 罷工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651章 無題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495章 慘淡的英法之行第六十九章 橡膠危機 四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126章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八十九章 五年總結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724章 撤退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506章 歸國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379章 巴黎和會(下)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四章 家事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296章 德瓦戰役(六)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334章 還鄉(中)第239章 葬禮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203章 工會(上)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603章 截胡(中)第124章第371章 敖德薩條約(下)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301章 德瓦保衛戰(二)第292章 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一)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190章 被訂單埋沒的大衆第732章 希臘戰役(上)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333章 還鄉(上)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215章 巴庫石油(下)第212章 新飛機第408章 羅烏合並(中)第766章 奪取塞浦路斯第747章 克里特戰役(三)第724章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