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巴黎和會(下)

“諸位,我們已經將羅馬尼亞代表邀請進來了,現在總可以商議了吧。”

多日的爭吵和談判,讓在場的幾國代表都有些精力不濟。看到布勒蒂亞努首相到來後,威爾遜總統看了一眼波蘭代表德莫夫斯基,這個傢伙讓波蘭問題在複雜化。

作爲1917年在巴黎成立的波蘭民族委員會主席,德莫夫斯基面皮厚度還是足夠,完全裝作沒有看見。因爲他知道這場會議將決定波蘭成立後地位問題,當然是儘可能收回領土纔是要緊事。臉皮這種東西,這是什麼可以吃麼。

同樣看到羅馬尼亞代表的進場,克列孟梭有些尷尬的講到。“由我來告訴布勒蒂亞努首相,這個問題吧。”

沒想到前不久還讓羅馬尼亞幫助波蘭穩定局面,現在又要讓他提出領土的問題,的確有點小小的尷尬。在克列孟梭的講述下,布勒蒂亞努首相終於瞭解到事情的詳細情況。

原來德莫夫斯基代表新建立的波蘭政府,向和會正式提出了波蘭全面而詳細的領土要求。他建議最高委員會。“當達成屬於波蘭的領土解決時,我們應該從第一次瓜分前的1772年開始。他提出立陶宛、烏克蘭應“統一”給波蘭。東南方的加利西亞地區,儘管十四世紀以前不屬於波蘭,但是該地區波蘭人佔據多數,也應該歸屬於波蘭。另外在德國東部方向的上西里西亞和旦澤,波蘭也應該獲得一大片波蘭走廊以通向出海口。”

面對波蘭提出的領土要求,法國方面當然支持,他們打算將波蘭打造成德國東面的強敵。這一次戰爭能夠獲勝,其原盟友俄國在東線的牽制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法國沒理由不繼續這樣做。

而英國方面,對於波蘭所謂的領土要求,則是堅決反對。喬治首相認爲,將一大片的德國領土給予波蘭統治,將成爲未來戰爭的導火索。

爲此他還問道:“如果在波蘭的德意志人反對波蘭的統治,保衛他們自己時,三國會爲了保持波蘭對他們的統治而戰嗎?”

同時他還宣稱,如過波蘭佔領旦澤和上西里西亞,德國將會拒絕在合約上簽字。實際上英國這種態度,是他傳統的勢均力敵政策在波蘭問題上的反映。英國不願意看到德國過分削弱,讓法國稱霸歐洲大陸。而美國方面,則以民族自決原則看到這個問題,主張依照種族資料進行分類。

至於牽扯到的加利西亞地區,他們主張讓波蘭和佔領該地區,同樣是戰勝國的羅馬尼亞直接談判。至於烏克蘭的那個政府,已經完全被無視了。

當克列孟梭說完後,布勒蒂亞努首相直接進到:“很抱歉,波蘭的要求我們無法接受。關於該地區的歸屬我們已經和烏克蘭政府有過協議,我們不能做出違背該協議的決定。”

面對布勒蒂亞努首相毫不留情的拒接,德莫夫斯基忍不住講到:“該地區90%都是波蘭人,你們沒理由佔據該地區。”(德莫夫斯基真在巴黎和會上說過這句話)

德莫夫斯基的話,布勒蒂亞努直接反駁道:“90%?這是哪裡來的數據,根據我們的調查,該地區只有43%的波蘭人,剩下有41%的烏克蘭人,還有16%是斯洛伐克人、羅馬尼亞人、匈牙利人等其他各個民族的組成。”

看到德莫夫斯基被布勒蒂亞努直接懟了回去,讓談判有着崩壞的局面。克列孟梭上前圓場着說道:“對於當地民族劃分,我們還不太瞭解,那麼說說其他方面吧。”

被克列孟梭話點醒的德莫夫斯基立刻換了一個話題。“據我所知,那個所謂的烏克蘭政府是依據《布加勒斯特條約》建立起來的。而該條約已經被廢除,所以這個被德奧扶持起來的烏克蘭政府也應該被取締。”

對於德莫夫斯基新的一輪攻勢,布勒蒂亞努首相笑着說道:“我承認,烏克蘭政府是依據《布加勒斯特條約》建立起來的。但是根據威爾遜總統提出的民族自決,該地區的烏克蘭人有權力選擇自己建立政權還是歸附誰。”

布勒蒂亞努的話很明確,你否認《布加勒斯特條約》,我拿出威爾遜總統的民族自決說事。至於烏克蘭願不願意加入波蘭政府,這就是一個笑話,沒人願意給自己找個爹在頭上管着。

被布勒蒂亞努的話,懟的有些亂了方寸的德莫夫斯基繼續講到:“你們計算的不對,加利西亞地區應該單獨民族自決。”

“不,加利西亞地區不應該單獨自決,它是烏克蘭的一部分。”

“我們知道你們和烏克蘭有撤軍賠償的款項,這個可以由我們接手也是一樣。”

“對不起,這是我們和烏克蘭的決議,而你們還不能代表烏克蘭政府。”

“……”

“好了,不要爭吵。”

看到兩方爭執的面紅耳赤誰也不肯讓一步,威爾遜總統忍不住說道:“目前看來,加利西亞地區問題有些過於複雜。是不是將這問題押後,等到解決匈牙利時在進行討論。”

在威爾遜總統看來目前關於加利西亞地區的問題,不屬於對德談判的範圍內,所以這個問題完全可以押後再議,沒必要在這裡死抓着不放。

一直沒有開口的喬治首相贊同道:“這是個好辦法。”

看到英美兩國都贊同,而且德莫夫斯基在布勒蒂亞努面前一直處於下風,所以克列孟梭也點頭說道:“就這麼辦吧。這件事我們延後討論。”

三國的話,讓德莫夫斯基如同一隻鬥敗的公雞一樣垂頭喪氣,而布勒蒂亞努首相則是一臉平靜的走出了會議室。不過在走出會議室後,布勒蒂亞努立刻將自己在門外等待的隨從,拉到身邊小聲的叮囑道:“馬上回大使館給國內發秘密電報,就說波蘭人想要從外交途徑奪取加利西亞地區。”

隨從聽到這話大驚失色,他知道這事的嚴重性,立刻回答道:“我這就趕回大使館發報。”

對隨從吩咐完畢後,布勒蒂亞努依然面帶微笑,不停的和其他代表團成員打着招呼,彷彿就像沒事人一樣。

而拋開加利西亞地區後波蘭問題進程就加快不少,很快就談定了各方向的疆界問題。而最終決議也將被放置在對德總條款當中。

而對德條約如歷史上一樣,最終經過3個多月的爭吵和妥協,終於在2月13日拿出了最終解決方案。

根據該條約,在疆域上德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北石勒蘇益格經過公投,迴歸丹麥。

承認波蘭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線。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東上西里西亞予捷克斯洛伐克。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爲但澤自由市。

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給立陶宛(1923年)。

薩爾煤礦區由法國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

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併。承認盧森堡的獨立。

這份條約讓德國損失了10%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軍事上的限制;萊茵河西岸的領土(萊茵蘭)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西岸50公里以內德軍不得設防。

陸軍被限制在100,000員以下,並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德軍總參謀部的設置。

海軍員額限制在15,000員以下,船艦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噸戰列艦、6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並不準擁有潛水艇。

不得組織空軍,不得進出口武器,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

爲了限制接受軍事訓練的人數,廢除義務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

戰爭責任;德國必須承認全部戰爭責任,承認對協約國平民犯罪。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審判爲戰爭罪首犯。部分德軍被審判犯有戰爭罪,其中一些被判處死刑。

戰爭賠償;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

而這份條約唯一和羅馬尼亞有牽連的就是,德國賠償金的問題。不過由於羅馬尼亞沒有在戰爭遭受太多損失,所以只拿到2%的賠償款。不過想要拿到這筆錢,羅馬尼亞還要任重道遠。

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748章 克里特戰役(四)第270章 談判泄露(下)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656章 訪問(中)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533章 羅馬尼亞新政(二)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333章 還鄉(上)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610章 烏克蘭大饑荒(上)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455章騎兵大戰坦克(下)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648章 空軍(下)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475章 發現(下)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209章 難民(中)第262章 謝洛夫(下)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424章 收尾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603章 截胡(中)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中)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五十九章 危機纏身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630章 保加利亞大發展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506章 歸國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451章 華沙戰役(二)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360章 奧匈的戰敗(上)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381章 無題第475章 發現(下)第764章 激戰(上)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第646章 空軍(上)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376章 被救濟的德國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五十五章 增加彈藥產量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615章 G33半自動步槍(求訂閱)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654章 罷工第484章 啤酒館與校長第659章 爆發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496章 美國行(一)第285章 準備(五)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262章 謝洛夫(下)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417章 羅蘇衝突(九)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555章 羅蘇局部戰爭(八)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349章 資金的爭奪(上)第498章 美國行(三)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242章 安第齊·丹東(上)第455章騎兵大戰坦克(下)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
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748章 克里特戰役(四)第270章 談判泄露(下)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656章 訪問(中)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533章 羅馬尼亞新政(二)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333章 還鄉(上)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610章 烏克蘭大饑荒(上)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455章騎兵大戰坦克(下)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648章 空軍(下)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475章 發現(下)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209章 難民(中)第262章 謝洛夫(下)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424章 收尾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603章 截胡(中)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中)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五十九章 危機纏身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630章 保加利亞大發展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506章 歸國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451章 華沙戰役(二)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360章 奧匈的戰敗(上)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381章 無題第475章 發現(下)第764章 激戰(上)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第646章 空軍(上)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376章 被救濟的德國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五十五章 增加彈藥產量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615章 G33半自動步槍(求訂閱)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654章 罷工第484章 啤酒館與校長第659章 爆發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496章 美國行(一)第285章 準備(五)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262章 謝洛夫(下)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417章 羅蘇衝突(九)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555章 羅蘇局部戰爭(八)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349章 資金的爭奪(上)第498章 美國行(三)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242章 安第齊·丹東(上)第455章騎兵大戰坦克(下)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