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

“首相閣下,我國對羅馬尼亞的重視已經非常明顯了。我國願意將在巴爾幹的影響力只收縮在斯洛文尼亞一帶,而且我們將開放斯洛伐克,讓羅馬尼亞商品也能進入。除此之外我國還願意援助羅馬尼亞5萬噸的特種鋼材,一批鎢合金刀頭。同時我國也承認貴國對希臘、南斯拉夫、土耳其具有外交優先權。當然如果將來對蘇作戰,我們完全認可羅馬尼亞對烏克蘭宣誓主權。”

在首相辦公室內,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正在說出己方的條件。只見他一口氣說完後,股疲憊感涌上心頭,他順手拿起咖啡喝了一口。

這些天可把他累壞了,之前隨着波蘭外交部長貝克上校的競爭關係,讓他不敢鬆懈。而商談也由暗示完全變成赤裸裸的明示,各種條件完全擺在桌面上談。這種粗狂的風格讓裡賓特洛甫一開始還有些不適應,但是目前已經熟能生巧了。

沒辦法目前這種局面對德國非常不利,包括元首在內的德國高層普遍認爲,如果羅馬尼亞倒向波蘭,那麼德國對波蘭走廊的要求只能延期,因爲德國做不到同時面對羅波兩國的軍事實力。

至於英法,英明的元首早已看透了其本質,這次英法也會像之前奧地利和捷克危機一樣退縮。因爲兩國的民衆根本不想打仗,而德國民衆則對打破這個該死的凡爾賽體系,有着足夠的信心。

不過面對波蘭與羅馬尼亞,希特勒反而有些不敢動手。尤其是面對羅馬尼亞的的情況下,因爲他發現自己之前判斷可能錯了,羅馬尼亞的動員並不是爲了收復原保加利亞的領土。

因爲羅馬尼亞之前威嚇希臘動員的50萬軍隊並沒有解散,反而還在不斷增強他那支已經在歐洲數一數二的龐大軍隊(目前羅馬尼亞擁有157萬軍隊只比蘇聯少,英、法、德還沒有開戰,軍隊沒有大規模動員,軍隊規模不及已經開始動員的羅馬尼亞)。

而且羅馬尼亞的工廠,還在源源不斷的生產的軍火武裝着這支軍隊。這讓對羅馬尼亞有些瞭解的希特勒,感到一絲不妙的氣息。所以在羅馬尼亞沒有表態之前,他對是否繼續對波蘭表現強硬態度有些沒底。豈止是他沒底,德國高層和軍方對此更加沒有底氣。

因爲德國一直以來演練的閃電戰沒有充分的展現過。之前羅蘇戰爭中,羅馬尼亞雖然使用過一次,不過只是一次局部戰爭中使用,而且距離也不算長(不到三百公里)。這不能讓人信服,雖然古德里安對此信心十足,但是在德國高層還依然有不同意見。

所以現在不少人對德國能不能短時間擊敗波蘭表示懷疑,更別說加上一個羅馬尼亞。真要是希特勒強行下達命令攻擊與波蘭結盟的羅馬尼亞,那麼來自德國反對力量很有可能動搖其根基。

所以這次對對羅馬尼亞的外交拉攏,德國勢在必得。不過雖然德國有誓不罷休的之勢,但是不代表羅馬尼亞可以隨意開價,因爲德國還有後手準備的。不過這是萬不得已才能用,因爲這足以讓德國陷入更大的漩渦。

裡賓特洛甫對這次談判的精疲力盡,也反映了目前兩國對羅馬尼亞拉攏的事態。

由於兩國的相互較勁,導致兩國開出的條件也是節節攀高。之前裡賓特洛甫就已經將元首給出的條件全盤托出了,這次給的條件,還是柏林經過商議後,重新發來了。

至於坐在對面傾聽的米哈拉凱首相,裡賓特洛甫不用看也知道,必然是微笑並且禮貌的說出那句;對於貴國的條件,我們需要商議一下,稍後會給閣下答覆。

“對於貴國的條件,我們需要商議一下,稍後會給閣下答覆。”

果然沒有讓裡賓特洛甫失望,米哈拉凱首相果然又來這一句。

不過這次裡賓特洛甫不打算馬上離開,只見他突然表情嚴肅的說到。

“首相閣下,我對這樣的交涉感到厭倦了。現在我爲這個條件加上最後一條,如果貴國與我國建立更加緊密的同盟,那麼我國願意支持貴國獲得西加利西亞地區。我知道貴國對這塊土地一直就非常渴望,不過鑑於和波蘭的關係不好開口,這次可以由我國幫助貴國完成這樣的心願。”

這次裡賓特洛甫不等米哈拉凱首相回答,就站起來準備離開。不過想到什麼的他,停下了腳步。只見他轉身又說了一句。“對了,這是我國最終的條件,不會再更改了。”

說完,裡賓特洛甫就大步離開了。

他已經受夠了這樣無休止的加價,乾脆直接將條件說完,要是再不行那麼只有想接下來的莫斯科之行了。雖然他也討厭共產黨人,但是必要的時候利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相信斯大林對西烏克蘭也是非常渴望,而且他還可以以東加利西亞的明珠利沃夫爲誘餌,引誘那頭貪婪的北極熊。

想到這些,裡賓特洛甫感覺自己好受了,在布加勒斯特受到的怨氣也是一掃而空。雖然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與世界爲敵。但是到了萬不得已的話,德國爲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呢。反正他們已經受夠之前投降後在凡爾賽遭到的屈辱,爲了挽回這一切與魔鬼交易他們都願意。

等到裡賓特洛甫離開後,首相米哈拉凱忍不住皺起了額頭。他從裡賓特洛甫語氣中聽到深深地怨氣,很明顯這段時間遲遲的外交突破讓這位外長閣下有些惱怒了。

這讓首相對於還是不是要使用這種辦法,有些猶豫。而且這位裡賓特洛甫外長的話是真的老羞成怒,還是外交策略,這讓他感到難以下決斷。

或許該問問陛下的意見?

想到這裡後,他拿起電話。“給我接埃德爾陛下,就說我有事需要詢問一下陛下的意見。”

沒辦法,對於拿捏不定的米哈拉凱首相來說,尋求一下陛下的意見也不錯。雖然這樣的習慣不好,但是這種關乎羅馬尼亞的大事,始終還是要得到陛下同意才行。

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743章 美援?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789章 提議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333章 還鄉(上)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301章 德瓦保衛戰(二)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二十八章 海軍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447章 蘇波戰爭爆發第143章 出擊,王國利劍(三)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381章 無題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七十二章 新型飛機第311章 後續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487章 訪問波蘭(下)第368章 鯨吞(七)第285章 準備(五)第七十二章 新型飛機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219章 德國的要求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203章 工會(上)第493章 在意大利(上)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369章 鯨吞(八)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313章 後續(三)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229章 教育改革方案(上)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344章 喀山黃金(七)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646章 空軍(上)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701章 波蘭戰役(四)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204章 軍隊擴編第789章 提議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240章 諜影重重(終)第387章 羅匈合併?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615章 G33半自動步槍(求訂閱)第146章 特爾諾沃戰役(一)第368章 鯨吞(七)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七十章 橡膠危機 五第240章 諜影重重(終)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
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743章 美援?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789章 提議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333章 還鄉(上)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301章 德瓦保衛戰(二)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二十八章 海軍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447章 蘇波戰爭爆發第143章 出擊,王國利劍(三)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381章 無題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七十二章 新型飛機第311章 後續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487章 訪問波蘭(下)第368章 鯨吞(七)第285章 準備(五)第七十二章 新型飛機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219章 德國的要求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第203章 工會(上)第493章 在意大利(上)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369章 鯨吞(八)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313章 後續(三)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229章 教育改革方案(上)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344章 喀山黃金(七)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646章 空軍(上)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701章 波蘭戰役(四)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204章 軍隊擴編第789章 提議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240章 諜影重重(終)第387章 羅匈合併?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615章 G33半自動步槍(求訂閱)第146章 特爾諾沃戰役(一)第368章 鯨吞(七)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七十章 橡膠危機 五第240章 諜影重重(終)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