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七大部落”

放縱自己的**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亞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年的戰爭,讓日耳曼蠻族的人口銳減了百分之四十,也讓日耳曼蠻族的上日耳曼地區被打成了一片廢墟;雖然日耳曼蠻族最終贏得了戰爭,但卻失去了繼續與高盧蠻族對抗下去的實力了。

高盧蠻族擁有整整七個實力強悍的部落,還擁有着遼闊無垠的土地和充足的人口;而日耳曼蠻族卻只有人口稀少的下日耳曼地區和一片廢墟的上日耳曼地區,總人口更是不足高盧蠻族的一個地區的人口多,雙方戰爭潛力實在是差距太大了。

爲了大規模擴充自身的實力,也爲了積蓄對抗高盧蠻族的資本;在這次的決戰中最後存活下來的七名日耳曼部落首領,決定通過向東方擴張的方式,來奪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發展日耳曼民族!

當然,向東擴張的同時,對高盧蠻族的提防也是不能少的;假如高盧蠻族趁着日耳曼大軍向東擴張的時候,再來一場大規模的侵略,那日耳曼蠻族可就真的會淪爲歷史的一部分了。

日耳曼蠻族要想一邊集結大軍向東擴張,一邊提防西方的高盧蠻族,僅憑目前的實力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無奈之下,七位首領就決定將那些在決戰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的女戰士,正式編入日耳曼蠻族的軍隊中,作爲一支常規的兵種存在。

有了這個辦法來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以後,日耳曼蠻族迅速組建了以七大部落爲首的七支軍隊;其中,實力最強的特里爾部落軍隊,則是在其首領的率領下駐守上日耳曼地區,以防備高盧蠻族隨時有可能發動的入侵。

而實力最弱的巴達維部落軍隊,卻是在其首領的率領下駐守下日耳曼地區,保護日耳曼蠻族最爲重要的生存之地;同時,巴達維部落的軍隊,還將充當特里爾部落軍隊的後援,一旦高盧蠻族再次發動了入侵戰爭,巴達維部落的軍隊就需要立即支援特里爾部落的軍隊。

安排好了留守老家的兩支軍隊以後,剩下的五支軍隊則是開始了對東方各地區的征服之戰;實際上,日耳曼蠻族對於高盧蠻族的防備純屬是多餘的,也是完全不需要的。

在之前的七年戰爭中,高盧蠻族付出了陣亡將近十四萬大軍的代價;即便這十四萬大軍是由七個部落聯合組織的,平均下來每個部落也損失了兩萬戰士,這可算不上小數目了。

再加上這麼長時間的戰爭,高盧遠征大軍消耗了數都數不清的糧草物資;毫不誇張的說,這場戰爭已經打的高盧蠻族的七大部落幾乎瀕臨崩潰了,甚至有很多部落都已經發生餓死人的現象了。

如果最後打贏了的話,這些付出的代價還可以說的過去;關鍵在於,付出了這麼慘重的代價,最後竟然還輸的這麼慘,這直接讓本來就不團結的高盧蠻族七大部落之間,更加的互相不滿起來。

所有的高盧蠻族首領,都認爲這場針對日耳曼蠻族的征服戰爭,之所以會失敗,根本就不是自己部落的軍隊不敢勇敢,也不是日耳曼蠻族的實力強大,而是其他部落的軍隊拖了後腿!

這樣的想法,是高盧蠻族七大部落每一個部落的首領都有的,也是彼此互有矛盾的高盧蠻族七大部落之間難免發生的;再加上各個部落的糧食危機日益嚴重,很快,高盧蠻族的七大部落之間就開始陷入互相征伐之中了,根本無暇去管日耳曼蠻族的事情了。

沒有了高盧蠻族的打擾以後,日耳曼蠻族的五支軍隊聯合在一起,迅速攻佔了東方的阿格里狄古馬特地區;經過磋商以後,這個相對比較富庶的阿格里狄古馬特地區就被交給了戰鬥中出力最多的美因茨部落進行統治。

獲得了阿格里狄古馬特地區以後,美因茨部落的軍隊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繼續與其他四個部落的軍隊一起向東擴張;接下來,他們又攻下來了更爲富庶的卡狄地區,這次分配戰利品的時候,就沒有美因茨部落的份了,而是達姆部落獲得了統治權。

再之後,日耳曼蠻族的部落聯軍又相繼攻佔了撒克遜地區和兩個新的地區,撒克遜地區交給了博登肖姆部落進行統治;另外新佔領的兩個地區,則分別交由哥特部落和馬科曼尼部落進行統治,這兩個部落還用自己部落的名字爲新佔領的地區進行了命名。

至此,日耳曼蠻族在與高盧蠻族決戰中生存下來的七個部落,通過向東方擴張的方式都擁有了各自部落的統治區域;如此一來,整個日耳曼蠻族總算是有了不遜色於高盧蠻族的統治區域和人口數量了,戰爭的潛力更是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

爲了日耳曼蠻族不重蹈高盧蠻族的覆轍,也爲了整個日耳曼蠻族更好的發展與生存下去;有了各自地盤的日耳曼蠻族七大部落就聯合制定了一個日耳曼蠻族至高無上的《日耳曼法則》!

所謂《日耳曼法則》,其核心規則就只有兩條而已;第一,日耳曼蠻族七大部落之間,必須永遠團結一致,內部之間有任何矛盾都必須協調解決,不得通過戰爭和武力的方式進行爭鬥。

第二,日耳曼蠻族七大部落中,無論是哪一個部落遭受到了外敵的入侵,其他六個部落都必須要無條件的支援該部落;即便是整個部落的土地全部被敵人佔領了,其他六個部落也必須要幫助該部落奪回失去的土地,並保證該部落在這一地區的統治權。

其實,這個新制定出來的法則,也就是爲了解決日耳曼蠻族七大部落統治區域不對稱的問題;曾經實力最強的特里爾部落,其部落統治的上日耳曼地區,不僅最是窮困,還將永遠面臨着高盧蠻族的戰爭威脅,而其他的部落,則都是位於特里爾部落以東地區。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說,特里爾部落算是整個日耳曼蠻族對抗高盧蠻族的前沿屏障了;對於這樣一個勞苦功高卻難以發展起來的部落,其他六個部落自然是要補償的了。

什麼糧草物資和武器裝備之類的東西,其他六個部落都已經源源不斷的爲特里爾部落提供很多了;但是,爲了讓特里爾部落真正的放下擔憂,也爲了整個日耳曼民族的穩定和發展,日耳曼七大部落頗具遠見卓識的簽訂了這份讓日耳曼部落迅速強大起來的《日耳曼法則》。

相比於日耳曼蠻族七大部落的日趨強大,高盧蠻族的七大部落還在爲了一些意氣之爭和蠅頭小利打着部落戰爭呢;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也因此越來越接近,甚至出現了反超!

隨着時間的推移,日耳曼蠻族的七個地區中,相對最爲富庶的卡狄地區是越來越繁華了,甚至超越了下日耳曼地區,成爲了整個日耳曼蠻族的核心區域;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部落,卻一直都是統治上日耳曼的特里爾部落,他們可是抵擋高盧蠻族的最前沿啊!

除了自身的發展壯大以外,其他六大部落對特里爾部落的支援也是源源不斷,這才塑造了軍事實力異常強大的特里爾部落;與日耳曼蠻族的特里爾部落相對的,是高盧蠻族的阿萊西亞部落,其統治的大高盧地區,卻是整個高盧蠻族最爲繁華的核心區域。

雖然高盧蠻族很不團結,彼此之間戰亂頻繁;但是,有大高盧地區爲依仗的阿萊西亞部落卻是整個高盧蠻族毋庸置疑的最強部落,其強大的軍事實力也是其他部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等高盧大地上的內戰風波逐漸平息,阿萊西亞部落的軍事實力也緩緩恢復以後,阿萊西亞部落的首領決定通過再發動一次針對於日耳曼蠻族的戰爭,來彌補阿萊西亞部落在內戰中的損失。

蠻族勢力之間的情報匱乏,讓阿萊西亞部落還以爲日耳曼蠻族還是曾經的那個勢力弱小的軟柿子呢;於是,一場阿萊西亞部落與特里爾部落的戰爭就此爆發了。

以阿萊西亞部落的強大軍事實力,在沒有傾盡全力的情況下就組織了一支三萬人的大軍入侵上日耳曼地區;而特里爾部落,卻是有着一支兩萬人規模的常規大軍,得知高盧蠻族大軍再次來襲以後,其他的六個部落也是立即聯合組織了一支三萬人規模的軍隊增援特里爾部落。

日耳曼蠻族的戰士本就在戰鬥意志方面勝過高盧蠻族,高盧蠻族之前都是通過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來獲得戰爭優勢的;這次,高盧蠻族連數量優勢都沒有了,他們怎麼可能打得贏戰爭呢?

事實證明,高盧蠻族失去了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以後,根本就不是日耳曼蠻族大軍的對手;特里爾部落還沒有等到其他六個部落的援軍抵達,就率領自己部落的兩萬大軍徹底擊潰了高盧蠻族的三萬大軍,並擊殺俘虜敵軍超過兩萬之衆!

經此一役之後,高盧蠻族人算是真正的認清了日耳曼人的強大了;再後來,日耳曼人向東擴張成功的情報也被高盧蠻族知道了。自此以後,高盧蠻族與日耳曼蠻族的攻防角色徹底逆轉了;特里爾部落成爲了屢次進犯高盧蠻族的先鋒,而阿萊西亞部落,卻是成爲了抵禦日耳曼蠻族的屏障!(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三章·連夜出走”“第三百九十五章·漢尼拔信徒”“第五百六十一章·戰車之威”“第三百三十三章·鐵甲騎兵”“第三百四十章·艦隊對峙”“第六百八十四章·結盟東方”“第二百二十五章·新的行省”“第五百六十六章·攻取比利時”“第477章·血戰突圍”“第七十一章·慘烈戰爭”“第二百七十九章·新的副將”“第一百七十八章·開始備戰”“第一百九十九章·貝提卡之戰·下”“第一章·羅馬全面戰爭”“第二百二十一章·努米底亞戰爭·六”“第六百四十章·進軍東方”“第467章·商議出兵”“第六百五十二章·趁虛北上”“第六百九十五章·戰局發展”“第三百一十八章·驚現軍團”“第六百三十章·再次進攻”“第三百四十七章·馬賽大軍”“第三百八十八章·旗開得勝”“第二百六十四章·佔領港口”“第二百三十四章·田園生活·一”“第一百三十三章·軍校生活”“第四百九十九章·臨陣勸降”“第三百九十七章·重整大軍”“第五百四十八章·竭盡全力”“第二百七十四章·艦隊劃分”“第一百七十九章·三軍出征”“第477章·血戰突圍”“第三百八十一章·遠方驚聞”“第三百五十八章·戰獒軍團”“第三百五十九章·三大部落”“第一百五十八章·滅國之戰·下”“第三百八十八章·旗開得勝”“第三百一十六章·穩紮穩打”“第五百五十六章·混戰開啓”“第二百六十六章·神隱突擊團”“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列普提斯之戰”“第四百三十五章·諸方動靜”“第四百零八章·四分五裂”“第459章·戰後諸事·3”“第六百六十七章·攻陷倫敦”“第二百一十章·各有打算”“第六百二十三章·再滅一國”“第一百七十七章·聖團軍團”“第十九章·與虎謀皮”“第六百一十章·抵達西西里”“第三十章·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五章·扎馬對戰·五”“第四十章·洗腦計劃·上”“第三百五十三章·兵臨馬賽”“第二百一十六章·努米底亞戰爭·一”“第兩百章·貝提卡之戰·終”“第二百八十九章·九大軍團”“第一百九十七章·貝提卡之戰·上”“第二百二十三章·祖古塔之死”“第六百六十一章·海外來敵”“第五百六十七章·繳獲艦隊”“第六百六十九章·鐵甲洪流”“第四百零八章·四分五裂”“第二百零五章·阿爾卑斯”“第五百九十七章·意外擴張”“第五百四十一章·秘密援助”“第二百八十七章·馬略政策”“第九十四章·馬略改革”“第二百二十三章·祖古塔之死”“第六百九十五章·戰局發展”“第七十九章·瑪麗獻策”“第四百二十三章·戰神之殤”“第二百三十八章·田園生活·五”“第二百零八章·山地軍團”“第兩百章·貝提卡之戰·終”“第四百三十章·商神納特”“第六百一十七章·改變政策”“第兩百章·貝提卡之戰·終”“第二百八十八章·兩家聯盟”“第454章·大獲全勝”“第三百九十三章·奪回行省”“第二百九十四章·備戰高盧”“第四百零六章·朱古達再起”“第一百五十五章·雷古利亞”“第五百零一章·和平征服”“第六十章·溫柔瑪麗”“第五百九十二章·血戰科林斯”“第三百二十九章·奪取色蒙”“第二百零九章·羅馬博弈”“第475章·戰火再起”“第四十一章·洗腦計劃·下”“第四百二十八章·一統西西里”“第一百八十三章·南線戰事·四”“第六百七十九章·各方備戰”“第一百零三章·派發物資”“第438章·商議遷都”“第五百三十八章·無敵魔神”“第四百三十一章·納特傳奇·上”“第三章·初入羅馬”“第五百三十六章·步步後退”
“第二百一十三章·連夜出走”“第三百九十五章·漢尼拔信徒”“第五百六十一章·戰車之威”“第三百三十三章·鐵甲騎兵”“第三百四十章·艦隊對峙”“第六百八十四章·結盟東方”“第二百二十五章·新的行省”“第五百六十六章·攻取比利時”“第477章·血戰突圍”“第七十一章·慘烈戰爭”“第二百七十九章·新的副將”“第一百七十八章·開始備戰”“第一百九十九章·貝提卡之戰·下”“第一章·羅馬全面戰爭”“第二百二十一章·努米底亞戰爭·六”“第六百四十章·進軍東方”“第467章·商議出兵”“第六百五十二章·趁虛北上”“第六百九十五章·戰局發展”“第三百一十八章·驚現軍團”“第六百三十章·再次進攻”“第三百四十七章·馬賽大軍”“第三百八十八章·旗開得勝”“第二百六十四章·佔領港口”“第二百三十四章·田園生活·一”“第一百三十三章·軍校生活”“第四百九十九章·臨陣勸降”“第三百九十七章·重整大軍”“第五百四十八章·竭盡全力”“第二百七十四章·艦隊劃分”“第一百七十九章·三軍出征”“第477章·血戰突圍”“第三百八十一章·遠方驚聞”“第三百五十八章·戰獒軍團”“第三百五十九章·三大部落”“第一百五十八章·滅國之戰·下”“第三百八十八章·旗開得勝”“第三百一十六章·穩紮穩打”“第五百五十六章·混戰開啓”“第二百六十六章·神隱突擊團”“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列普提斯之戰”“第四百三十五章·諸方動靜”“第四百零八章·四分五裂”“第459章·戰後諸事·3”“第六百六十七章·攻陷倫敦”“第二百一十章·各有打算”“第六百二十三章·再滅一國”“第一百七十七章·聖團軍團”“第十九章·與虎謀皮”“第六百一十章·抵達西西里”“第三十章·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五章·扎馬對戰·五”“第四十章·洗腦計劃·上”“第三百五十三章·兵臨馬賽”“第二百一十六章·努米底亞戰爭·一”“第兩百章·貝提卡之戰·終”“第二百八十九章·九大軍團”“第一百九十七章·貝提卡之戰·上”“第二百二十三章·祖古塔之死”“第六百六十一章·海外來敵”“第五百六十七章·繳獲艦隊”“第六百六十九章·鐵甲洪流”“第四百零八章·四分五裂”“第二百零五章·阿爾卑斯”“第五百九十七章·意外擴張”“第五百四十一章·秘密援助”“第二百八十七章·馬略政策”“第九十四章·馬略改革”“第二百二十三章·祖古塔之死”“第六百九十五章·戰局發展”“第七十九章·瑪麗獻策”“第四百二十三章·戰神之殤”“第二百三十八章·田園生活·五”“第二百零八章·山地軍團”“第兩百章·貝提卡之戰·終”“第四百三十章·商神納特”“第六百一十七章·改變政策”“第兩百章·貝提卡之戰·終”“第二百八十八章·兩家聯盟”“第454章·大獲全勝”“第三百九十三章·奪回行省”“第二百九十四章·備戰高盧”“第四百零六章·朱古達再起”“第一百五十五章·雷古利亞”“第五百零一章·和平征服”“第六十章·溫柔瑪麗”“第五百九十二章·血戰科林斯”“第三百二十九章·奪取色蒙”“第二百零九章·羅馬博弈”“第475章·戰火再起”“第四十一章·洗腦計劃·下”“第四百二十八章·一統西西里”“第一百八十三章·南線戰事·四”“第六百七十九章·各方備戰”“第一百零三章·派發物資”“第438章·商議遷都”“第五百三十八章·無敵魔神”“第四百三十一章·納特傳奇·上”“第三章·初入羅馬”“第五百三十六章·步步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