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我的禮物

依和過去一樣,每天中午後休息兩個小時,是張浩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尤其是在這炎炎夏日,更是如此,這並不是因爲他懶散,而是因爲爲了調節的繁忙的工作和相對緊繃的情緒的需要,只有如此,他才能更多好的工作。

作爲南京政府駐歐洲的外交代表,他甚至創造過昨天在英國,第二天到了巴黎,第三天又出現在柏林的“奇蹟”,在外交談判上的保持清醒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外交無小事,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導致國家利益的損失,過去作爲公司的商務代表,尚能容忍細微的疏忽,但現在他卻不敢有一絲馬虎。

中午飯後因爲和英國外交官的官員們又談了幾個小時,以至於直到下午5點時張浩纔回到住房,按習慣睡下,晚上他還要去參加一場宴會,儘管並不是外交宴會,但同樣需要他精力十足的投入進去,就在剛睡下不到半小時,他就感覺有人推動自己的肩膀,醒來一看原來是福伯,他是他在漢堡唐人街請來的一個老海員。

“先生,快夫人請您去她那裡,事情可能很急,她讓您立即趕過去”

幾分鐘後張浩便開上自己的“野馬”汽車,這是爲了能夠宣傳野馬汽車公司配給他的,而現在卻又被他“挪用”了。汽車隆隆地行駛在傍晚有些熱鬧的街道上,直奔郊外的斯特琳莊園。在朝郊外駛去的路上,時而可以看一些在郊外郊遊的男男女女,他們在看到這輛紅色的汽車駛過時,臉上總會流露一些羨慕的神情。

或許野馬汽車並不貴,絕大多數中產階層都能買起野馬,但是有限的產量卻使得定單早排到了1909年,物以稀爲貴,但野馬並未以物稀而貴,在堅持着原價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不得不焦急的等待着自己的野馬。

汽車在朝着斯特林莊園駛去的時候,他的腦海中忍不浮現出那位有着“擁有一雙天使般眼晴”的夫人,她是斯特林家族的小姐,斯特林的家族的爵位僅僅只是貴族五級爵位中的子爵,可這個家族也可以算是王室當中的一員,在夫人的身體裡,也流淌着王室的血液,不過大概夫人,甚至那位繼承了爵位的凱瑟琳小姐自己也算不清楚,到底是那位有本事的祖先讓她們有了王室血統,不過報紙上只是提到斯特林家族的一個遠親是17世紀時的那位被處死的查理一世,至於這門親有多遠,恐怕即便是她本人也說不清楚。

如果不是她們的父親斯特林子爵投資失敗,受到破產禁令的限制,斯特林家族至今都應擁有上議院的席位,儘管在上院貴族中數子爵資格最淺。斯特林家族的並沒有想象的榮耀,但畢竟擁有英國王室血統,雖說遠了些,可即便如此,國內依然對這位夫人,並不是很認同。

但作爲一名準外交官,張浩卻非常清楚,愛德華七世已經承認夫人是他的表妹,而那些王宮大臣們,甚至還從史書中查找到證據,證明斯特林家族擁有白金漢公爵的繼承權,自1687年第二代白金漢公爵喬治?維利爾斯去世後,因無後爵位斷絕這一貴族名號就已廢止。

愛德華七世卻準備承認斯特琳家族對白金漢伯爵的繼承權,任何人都明白這白金漢公爵的爵位,實際上是英國王室送給夫人的一個禮物,一個與其未來的身份匹配的爵位,對於英國來說,這或許是將歐洲盛行的“婚牀上的政治”擴展到亞洲的一種途徑。

“不知道若是國內知道這個消息,又會作何想法”

想着從王室大臣那裡得到的消息,張浩無奈的輕嘆口氣,原本的夫人的身份就爲國內不喜,若是再加上一個“白金漢女公爵”,只怕……在一定程度上,張浩卻非常欣賞這位夫人,可是個人的欣賞卻不能改變,國內很對執政之妻是洋人的微詞與指責。

“還好,還有很多人支持夫人”

心想着的時候,汽車已經駛進了斯特林莊園,這是姬麗小姐上次回到英國時贖回的莊園。一進富麗堂皇的庭園,就看見兩排老榆樹,恰好形成一條林蔭道,通向一座高大而寬敞的房屋,正面有帕拉弟奧式的柱子。房屋的中央部分被常春藤覆蓋着顯得十分古老陳舊,此時端莎正站在門道里迎着張浩。

“張先生,夫人一直在等着您”

“端莎小姐,知道是什麼事情嗎?”

端莎搖搖頭,然後引着張浩朝客廳走了過去,夫人就坐在客廳裡,無論是在瑞莎或是張浩的眼睛中,夫人都是個很不平常的人,象她這樣儀態優柔、風度高雅、容貌美麗的女人,即便是在倫敦的貴族中也很少看到。她有白皙的皮膚、金黃色的頭髮、清澈明亮如藍寶石般的眼睛,加上她那秀麗的面容,真可謂天姿國色。

“夫人”

恭敬的行了一禮後,在夫人請自己坐下之後,張浩才坐下身來。

擡着頭時,姬麗的臉上依然帶着習慣性的笑容。

“張先生,我準備送一件禮物給中國”

“禮物?中國?”

夫人的話讓張浩一愣,他看着夫人不明白夫人說出這句話的意思。

而姬麗卻把視線轉身自己身處的這處房子,在送走費舍爾夫婦之後,她一直以思考着一件事,就是國人對她的牴觸,雖人在英國,可是凱瑟琳等人卻不斷給她發着電報,告訴她國內發生事情,自然對國內對她的牴觸情緒有所瞭解。

曾經當自己執意要嫁給陳默然時,在英國人表示反對,甚至說出自己令整個英國貴族階級蒙羞的話時,曾有無數中國人讚揚着自己的勇氣,可是現在卻有更多的中國人顧忌起自己的身份,難道他們就不明白,當自己嫁給陳默然的時候,就已經是一箇中國人。

“在我成爲他的妻子的時候,我就已經是一箇中國人,作爲中國人,我有義務爲中國做一些事情”

“夫人,您一直在爲南京打開外交局做着努力,這在國內也有相應的報道……”

“不也有人說“女人在外,有辱體面”嗎?”

姬麗無奈的笑說道。

“德國表示將於近期承認南京,不是您努力的結果嗎?”

“更多的是你們的努力”

姬麗並沒有奪過屬於張浩一行的功勞,根據南京的指示他們在德國簽署了多達一億馬克的定單,除去一千萬馬克的軍火之外,最多還是工業機器設備,其中還涉及多達六百項專利轉讓,鉅額的定單改變了德國對待中國的態度,這並不是她的努力。

“夫人,愚民之見,何須顧之”

“張先生,你知道歐洲觀察家們如何看待中國的未來嗎?”

姬麗反問一句

“他們並不認爲光復後,中國能夠選擇出一個共和政權,中國人已經習慣了皇帝,絕大多數農民和士紳不可能選擇出一個總統,他們會選出一個皇帝,只不過這個皇帝與過去的“大清皇帝”或者歐洲“某某國王”不同,他是“中國人的皇帝”,一字之差,玄機可就大了。前者代表的是君權神授,國王對上帝負責,或者皇帝對上天負責,而後者是經由民衆公決產生,相當於君主與人民簽下了神聖社會契約後的君權民授,他們認爲未來的中國的體制,可能類似於希臘,成爲帶有皇冠的共和制”

說着姬麗深吸一口氣,盯視着面前張浩。

“愚民之見,無論是未來我的丈夫是在民授君權的情況下成爲皇帝,或是成爲總統,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就是他的權力來自於人民,也就是你口中的愚民之見使得我的丈夫得到權力與地位如果沒有那些民衆支持,我的丈夫永遠不可能得到的那一切,無論是皇帝,或是總統,最終造就他的不是他的財富,而是人民人民可以將他推上皇位,同樣也可以把讓他離開皇位。”

她這句聲音不大的話語,卻象是驚雷般的在張浩的耳中響起,以至於的半響都說不出話來,終於在他感覺到自己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的時候,張浩直視着面前的坐着的夫人,他想從這張俏顏中找到一絲的做作,但他所看到的只是一對水汪汪的美眸中的坦然,先前的那番話絕不是做作之詞,而且夫人的肺腑之言。

“夫人”

說着話,張浩站起身行了一個深鞠躬。

“我想僅憑您的這番話,即足以贏得所有人的尊敬”

同樣的肺腑之言從張浩的口中吐出。姬麗並沒想到張浩會說出這句話,先前的那番話在她看來只是理所當然的話語,在她看來無論是得到或是失去,最終決定的都將是人民,也正因如此,她纔會非常在意民衆對她的認同,同樣希望得到民衆對自己的認同。就像得到相公的家人對自己的認同一樣,她非常在意。

“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所有的中國人,我是一個稱職的中國人的妻子,雖然我的膚色、相貌與他們不同,但我同樣是一箇中國人”

姬麗的語氣顯得有的些迫切,她知道無論如何都要悍衛自己的家庭與愛情,而這一切又與中國人是否認同她划着等號。

她絕不願看到丈夫因爲自己失去他應該得到的,也正因如此,她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禮物,換得民衆對她的好感,好感總是慢慢的培養的。

說話時,姬麗將一份帶有英國海軍部的文件放到茶几上。

“買他們買下來,他們將會成爲我回到中國時,送給國人的一份禮物”

翻開的文件只是粗略的掃了一眼,張浩的震驚幾不亞於先前,愣愣的看着上面的兩個數字,他擡頭望着夫人。

“夫人,這……這錢……”

“錢我自己來想辦法”

心想着的時候,姬麗環視着眼前這間客廳,希望姐姐能夠答應自己吧

“夫人,如果您願意的話,可以調用執政劃的經費,畢竟這同樣也是爲了國家”

張浩在一旁輕聲提醒道,

“不那是政府的錢,不是我能動用的,買下它們並未獲得執政府的許可,更何況我希望能夠籍此機會,獲得民衆對我的認可即便是相公的錢,我也不會用我要自己買下這艘軍艦”

姬麗搖頭說道,她知道所謂的執政划來的經費,實際上根本就是從自己的家中流出的資金,各國拒絕向南京移交關餘使得執政府的開支非常緊張,雖說以產業公司擔保的方式從外國銀行以及產業銀行獲得了近兩千萬英鎊貸款,可即便如此,依然無法滿足執政府龐大的開支。

爲了緩解執政府的經濟危機,執政府發行了兩千萬英鎊的債券,而相公本身則先後拿出多達一千六百餘萬英鎊,用於認購執政府發行的二十年期以及三十年期面值一千八百萬英鎊的債券,即便如此那兩百萬英鎊的債券發行依然是困難重重。

畢竟一個新生甚至尚不爲外界承認的政權所發行的債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更何況利息較低,最後那兩百萬英鎊的債券,還是靠着上海、江蘇、湖北等地的本國銀行和錢莊吸收。

執政府的資金並不充裕,打仗要花錢、購買機器要花錢,辦學校同樣也要花錢,把南京建成一座首都也要花錢,若是國內反對自己的人知道自己在歐洲“亂花錢”恐怕只會讓他們對自己更爲反感。

“夫人,這並不是一筆小數目”

雖說還不知道需要多少錢才能把這兩艘兵艦買回來,但張浩還是在一旁提醒到。雖說執政有錢,可夫人顯然是不想用執政的錢,她這需要用這兩艘兵艦向國民表達她的態度。

“夫人,凱瑟琳小姐從上海發的電報”

聽到凱瑟琳小姐的電報,張浩立即反應了過來,夫人孃家同樣是上海的富商,她的姐姐可擁有一家銀行,難道她準備借錢?

第173章 計劃變化第270章 華北司令官的憂慮第29章 陷害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24章 戰胡兒第216章 盟友間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30章 大連內外第208章 善哉、善哉第53章 夢想第187章 大帥府第62章 彰德第239章 騎一師第37章 帝國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203章 權賊第268章 庫倫城第78章 政治部的特殊使命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51章 騙子的掩飾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150章 抉擇第47章 殺個人第249章 斥怒第5章 書房中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93章 把我弄出去第99章 複雜化第98章 皆是亡國之人第114章 陰影第96章 第四億五千萬零一兩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102章 星星之火第14章 袁世凱的發現第13章 準備第43章 天女散花第57章 白宮貴賓第131章 白色黃金第282章 大西洋海軍司令第180章 微笑第187章 大帥府第111章 征程第16章 沒必要第20章 買辦的心思第192章 南北兩地第154章 風雲亂第80章 未來第186章 夜襲第268章 庫倫城第156章 人與奴才第129章 什麼樣的人第35章 十年之別第257章 我的決定第206章 食君祿第17章 虎口奪食第57章 邀請第135章 大事件第258章 選擇第96章 第四億五千萬零一兩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209章 陰謀現第71章 江船話第56章 在哈佛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36章 上大菜第206章 食君祿第247章 下套子第280章 疑惑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234章 戰場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31章 怒火第189章 調停人第101章 人與狼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124章 跨時代的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286章 新軍艦第45章 最後一個小時第21章 死得其所第97章 所謂的……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71章 江船話第146章 聖裁第114章 逼上梁山第147章 輪迴第110章 長大的感動第248章 內憂第91章 平地驚雷(下)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140章 抉擇(中)第95章 勸說第160章 審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170章 亂局第142章 輿論第117章 善意第236章 彼此之局
第173章 計劃變化第270章 華北司令官的憂慮第29章 陷害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24章 戰胡兒第216章 盟友間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30章 大連內外第208章 善哉、善哉第53章 夢想第187章 大帥府第62章 彰德第239章 騎一師第37章 帝國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203章 權賊第268章 庫倫城第78章 政治部的特殊使命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51章 騙子的掩飾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150章 抉擇第47章 殺個人第249章 斥怒第5章 書房中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93章 把我弄出去第99章 複雜化第98章 皆是亡國之人第114章 陰影第96章 第四億五千萬零一兩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102章 星星之火第14章 袁世凱的發現第13章 準備第43章 天女散花第57章 白宮貴賓第131章 白色黃金第282章 大西洋海軍司令第180章 微笑第187章 大帥府第111章 征程第16章 沒必要第20章 買辦的心思第192章 南北兩地第154章 風雲亂第80章 未來第186章 夜襲第268章 庫倫城第156章 人與奴才第129章 什麼樣的人第35章 十年之別第257章 我的決定第206章 食君祿第17章 虎口奪食第57章 邀請第135章 大事件第258章 選擇第96章 第四億五千萬零一兩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209章 陰謀現第71章 江船話第56章 在哈佛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36章 上大菜第206章 食君祿第247章 下套子第280章 疑惑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234章 戰場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31章 怒火第189章 調停人第101章 人與狼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124章 跨時代的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286章 新軍艦第45章 最後一個小時第21章 死得其所第97章 所謂的……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71章 江船話第146章 聖裁第114章 逼上梁山第147章 輪迴第110章 長大的感動第248章 內憂第91章 平地驚雷(下)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140章 抉擇(中)第95章 勸說第160章 審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170章 亂局第142章 輿論第117章 善意第236章 彼此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