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下套子

“時不待我啊”

同樣一聲嘆息,從站在窗前的陳默然口中吐出,看着映經半邊天的夕陽,他無奈的搖着頭,從自己當上這個執政之後,總是迫不得已做出一些情非已願的決定,就像現在的這個決定。

作爲東亞的兩個近鄰,中日兩國的關係複雜,絕非天然之敵、百年宿敵所能一筆帶過,曾經日本是中國最好的學生,明亡後數以千計不願爲虜臣的學者文人東渡日本,“唐風漢韻存東瀛”或許正說明了兩國間曾經的關係。

曾經,那只是曾經

無論那些人如何鼓吹,對於陳默然來說,他永遠無法忘記南京,無法忘記八年抗戰千萬死難同胞。自明治維新以後日始終把中國和朝鮮視爲首要敵人。其目的就是要爲本國開拓更大更好更穩定的生存空間。對於日本要想獲絕對全只有兩個方法:一是始終確保海上生命線暢通無阻並且儘量通過人爲因素控制自然。一是在最近的大陸上取的一片固定的擁有豐富資源的的。

甲午戰爭擊敗滿清獲的鉅額賠款,爲日本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這或許正是中國的悲哀,日本從唐代學習中國,完成了從奴隸制國家向封建國家的轉變,千年的哺育換來的又是什麼呢?無非只是反咬一口,從這個衰弱的老師身上嘶咬血肉罷了。

這個國家就是狼子之國

可是現在呢?拳頭緊握着,陳默然深吸一口煙,眉頭緊鎖着。

“只有永恆的利益一切都是爲利益”

在反覆勸說自己的時候,門被於鴻玉推開了。

“執政,客人到了”

夕陽下,一艘巡洋艦緩緩靠上冊子島碼頭,沒有歡迎的禮炮聲,甚至於這座海軍學校專屬碼頭上都看不到幾個人,只是在碼頭上停着幾輛汽車,在汽車外站着幾個人,夕陽下的碼頭顯得有些古怪,而最古怪的地方還數那艘靠港的巡洋艦,艦雖靠港,可艦上卻看不到任何人水兵,甚至連巡洋艦上都未懸掛國旗。

在軍艦的舷梯放下後,軍艦上走下了幾個人,這一行十人一下車,便直接登上汽車,五輛野馬轎車並未朝海軍學校駛去,而是朝着另一方面駛去。

坐在後坐的客人一動不動的地坐着,雖是酷夏,但他還穿着一件英式的燕尾禮服,一雙眼睛一眨不眨的注視着前方,偶爾只有進行體能訓練的海軍學員隊經過時,他纔會微動下眼球,用眼睛的餘光看了眼桂次郎首相,樑敦彥知道,今天這次秘密會談也許會影響整個世界的進程。

牆壁上地時針一分一秒的走動着,屋頂的風扇呼呼的轉着,可是這屋子裡的氣氛洽如這天氣一般,並不見融洽。

“……對於煙臺一事,我想沒有任何談論的必要,艇爲修補損傷避入煙臺,俄國艦長表示該軍艦不會再升掛俄國國旗、參與戰爭,同意交由中方處理。並不侵犯我國中立,按照公法該船應由中國保護,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異議的若是貴國不尊重中國的主權,那我們就只有,以武衛之了”

陳默然說的“煙臺事件”是十天前,8月10日,日俄兩國艦隊在旅順口外發生戰鬥,俄艦隊潰敗。當晚,俄魚雷艦“列西特羅涅”號逃入離旅順最近的煙臺港。次日晨,日本駐煙臺領事水野將俄艦人煙臺的情況向東京作了彙報。同時,水野又向煙臺市長何彥升發出照會,要求中方採取措施,迫使俄船在24小時內離開煙臺港。

而此時薩鎮冰正駐守於煙臺。俄船入港後,薩立即派士兵前往詢問。俄國艦長表示該軍艦不會再升掛俄國國旗、參與戰爭,同意交由中方處理。薩將這一情況通報執政府的同時,又通報給水野,而執政府的命令是參照“滿洲號”解除武裝後予以保護。

第二天晚,日軍兩艘驅逐艦“朝潮”、“霞”號受日本海軍司令的派遣抵達煙臺,日艦艦長隨即上岸與水野協商行動計劃。12日凌晨,日艦“朝潮”號十餘名士兵登上俄艦進行交涉,要求俄艦投降,雙方發生衝突,隨後爲履行職責,港內光復軍與日本士兵發生衝突,海圻號巡洋艦炮口指往日軍驅逐艦。

儘管最後雙方並未開炮,但這一事件畢竟影響到中日關係,雖說日本的野蠻行徑在國際上亦招致反感,駐煙臺各國領事議論紛紛,質詢日軍的行動。而日本雖然在表面上仍不肯承認其錯,私下裡態度卻不得不有所轉變,一方面是各國壓力,另一方面他們亦不願因煙臺一事,使中日關係驟冷的同時,又令中國倒向俄國。後來駐煙臺領事水野則向何彥升表示道歉。“不得已出此舉,特來道歉。同種兄弟,務祈原諒。”至於雙方傷兵醫藥費,雙方都未曾提及。煙臺一事,便也不了了之。

“日本總說兩國情若兄弟。即使是好兄弟,你毆打我的臉,我也會憤怒的更何況“滿洲號”貴國尚尊重國際公法,怎麼到了我當了這執政就變了樣子”

“執政閣下,這只是前方少數軍官的個人行動罷了,對於貴國主權,日本從來都是給予充分尊重的而這次,我來貴國,一則是就煙臺一事當面向執政道歉,並且保證下不爲例,二來,則是爲了中日兩國的未來”

正如大多數日本人一樣,此時的桂次郎表現的彬彬有禮,可陳默然卻知道這彬彬有禮的背後隱藏着什麼,他有他的目的,同樣自己也有自己的目的,這實際上是一次各取所需的會談。

“是啊未來,過去的不愉快總是過去的,現在對於中日兩國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或許就是拋開成見,展望未來了,中國的未來、日本的未來,我們兩國之間的未來,同樣還有亞洲的未來”

隨後在陳默然的配合下,兩人的會談雖然進了四個小時後,氣氛也漸顯融洽起來。而在陳默然的刻時引導下,兩人並沒有談兩國的關係,而是直接從日俄戰爭、日英同盟、德英角逐各方面談起,而這恰又是投其所好。

“……在清政府的時代,東方的危險固然到了極點,同時也失望到了極點。那樣腐敗的朝廷和政府,哪裡還有可以存立發展的希望。而西方的勢力尤其是軍國主義大陸國的俄國,以最強的武力從北方壓迫下來,海上霸主的英國以最大的經濟力從南方壓迫上來。而對於日本而言,除了努力圖自存外,更無他道。而自存的方法斷不能同時抗拒英俄。這一點想來執政也是贊同的”

在桂太郎說話時,陳默然只笑點着頭,不時的表示着贊同。

“是的,合縱之道,正是戰時必行之手段”

“幸而英俄兩國在亞洲立在極端衝突的地位,使我國得以利用英俄的衝突,和英國聯盟,可以使其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又何利用英國壓制俄國人的盟友法國。但是……俄國這樣一個敵人,不是東方最大的敵人,而是最急的敵人,打敗了俄國,急是救了,以後的東方便會變成英國獨霸。英國的海軍力絕非日本之所能敵,而英國的經濟力也絕非日本之所能望其項背。我在日俄未戰之先極力設法造成日英同盟,若他日俄戰爭的結果,以日本勝利告終,那麼日英同盟的效用完全終了。此後,日本決不能聯英,而英國更不用聯日。”

似是在進行演講的桂太郎在說話的時候,不時的看着陳默然,從曾出入執政府僑民的報告中,在陳默然與他們談陽明學、談亞洲的時候,他從未來掩飾自己的“亞洲主義”以及對歐洲諸國的敵視,至少在這一點上,兩人的目標是共同的。

“在太平洋上,日英兩國完全立於敵對地位。此後,日本唯一之生路,東方民族唯一之生路,唯有極力遮斷英俄的聯結,而且盡力聯德,以日德同盟繼日英同盟之後對英作戰。繼對俄作戰之後,必須打倒英國的霸權,而後東方乃得安枕,而後日本乃有生命。此生命問題,獨非日本,從韃靼海峽到太平洋,全部東方民族的命運,皆已此計劃的成敗而決。現今世界只有三個問題,土耳其、印度、中國是也。此三國皆在英國武力與經濟力壓迫之下,然而只需解除其武力的壓迫,則經濟力之壓迫完全不成問題。蓋此三國皆真可以成最富的生產國之要素,此三國皆不能爲日本助。中國有可以爲日本助之道而此數十年來,滿清內政既不修明,權利復任意放棄,且持其遠交近攻之策以臨日本。日清之戰,清國如強,則絕不會有今日日俄之戰。中國若強,則應爲中日俄之戰,或中俄之戰,而不至以此犧牲歸之日本,我可斷言。此兩戰者,日本不過以人民生死拼國家存亡,豈足以言侵略。若中國不強而甘受歐洲的侵略,且將陷日本於危亡,是可恨也。”

雖說桂太郎的話有巧言令色的味道,可陳默然卻知道他說的是實話,至少有一半的實話,在桂太朗說出這些時,他並未給予反駁,實際上他一直在等着這些話。

“幸而,得天佑,執政閣下率領萬民以民族大義,驅逐異族統治,匡扶中華河山,當時聞中華民族政府成立,我真是大喜欲狂。中國能有閣下,今後可以無憂。今後唯望我兩人互相信託以達到此目的,造成中日土德奧的同盟,以解印度問題。印度問題一解決,則全世界有色人種皆得蘇生,日本得此成功績,決不愁此後無移民貿易地,決不作侵略中國的拙策。對大陸得絕對的保障而以全力發展於美澳,纔是日本民族生存發展的正路。大陸的發展是中國的責任。中日兩國聯好,可保東半球的和平;中日土德奧聯好,可保世界的和平。此唯在吾兩人今後的努力如何耳”

說出這番話時,桂太郎看着陳默然,在日本國內,鮮少有人瞭解他的這一政策,而這一政策也是在最近同伊藤等人進行探討,而且獲得他們的支持。

等到自己期待已久的話後,陳默然先是先點贊同,接着卻又彼爲無奈的嘆了口氣。

“首相閣下,您實在是高擡了中國,現今中國的境遇如此,數百年奴役,滿清數十年止步不前,今日民族雖以光復,然國力又不堪用,可謂是羽翼又未成”

將雪茄煙放下在菸灰缸,陳默然倒是在那裡開始大倒着苦水起來。

“首相閣下,你看我這接的是什麼爛攤子,拋開了租界、領事裁判權這一切都不說,現在執政府可以用窮困潦倒來形容,執政府成立已近三月,可時至今日,各國依未移交關稅,鴉片戰爭以後,近代海關成立,立即以制度化的運作,聚集起龐大的財力,成爲中國財政、經濟、金融的要害所在,並在政治面發揮了巨大的影響,這樣一個要害部門,實權卻不在中國人手中。李泰國、赫德等外籍人士相繼擔任總稅務司;海關的收入保存在英國匯豐銀行等外國銀行中,直接償付外債;關稅稅率還須與列強協商確定。”

提起關稅陳默然就恨得牙癢癢,臉上的恨恨的表情倒也全不帶任何作做之色,實際上這次與桂次郎會面,在很大程度他從未動過任何與日本結盟的念頭,實際上桂太郎這位首相來中國,又何嘗有這個希望?他之所以以到朝鮮爲乘軍艦來冊子島,實際上是爲了一個雙保險罷了。

“原本的,作爲我個人,我更傾向於將關外抗俄軍易爲光復軍,配合貴軍作戰,可是英國人卻不同意,們擔心一旦戰事涉及中國領土、領海,勢必影響到英國的對華貿易,損害英國在華的優勢地位,所以他們在關稅上卡着我的脖子,所以,現在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首相閣下,若是說一個國家連最基本的權益都無法保障,那麼還有可能實現富強嗎?中國現今國力貧弱,恐怕難擔悍衛亞洲大陸重任啊”

重新拿起雪茄煙時,陳默然深吸一口煙,然後又是一聲長嘆。而桂太郎則皺眉沉思着。

“執政閣下,如果……”

第119章 驚恐第160章 陰謀鏈第146章 對話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32章 告別第279章 岸防第119章 驚恐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59章 親王的心思第199章 談判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16章 北難南安第64章 疾風掠草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75章 亂、亂第78章 江東霸王鞍第89章 劉士倫的禮物!第131章 革命之初第144章 哈爾濱第26章 友誼第200章 暴雨第136章 做人做狗第128章 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136章 需要第229章 工具第163章 觀察報告第225章 絕非君臣!第136章 對馬(下)第143章 決定第45章 無純潔之人第186章 夜襲第86章 局座沉思謀陰謀 木偶犧牲有價值第97章 斥第90章 平地驚雷(中)第45章 無純潔之人第16章 北難南安第63章 再畫藍圖第160章 審第279章 岸防第32章 鼎沸第233章 算我一個第116章 導師第58章 現實問題第54章 巴格達上空的大象第151章 造反第60章 時間第135章 真理製造者第160章 審第19章 放映室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266章 最後一次第97章 校長與主任第207章 四九城內外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3章 火第224章 兄弟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155章 補救第254章 破裂第16章 北難南安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99章 織網第135章 大事件第71章 明天……第179章 嶽州血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29章 不克第130章 實況轉播第33章 肖炘韌的敬酒第38章 臣與君第193章 炮擊第139章 限制第194章 轉交第162章 戰果第117章 善意第279章 岸防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116章 導師第84章 革命者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96章 逮捕的憂慮第188章 決定權第166章 亂起第70章 非國所能受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149章 集會第188章 決定權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168章 真相第163章 冷與熱第265章 再次啓航第90章 跪拜與機會!第6章 有限的的第2章 出發吧第3章 征程第39章 收美鈔不
第119章 驚恐第160章 陰謀鏈第146章 對話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32章 告別第279章 岸防第119章 驚恐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59章 親王的心思第199章 談判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16章 北難南安第64章 疾風掠草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75章 亂、亂第78章 江東霸王鞍第89章 劉士倫的禮物!第131章 革命之初第144章 哈爾濱第26章 友誼第200章 暴雨第136章 做人做狗第128章 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136章 需要第229章 工具第163章 觀察報告第225章 絕非君臣!第136章 對馬(下)第143章 決定第45章 無純潔之人第186章 夜襲第86章 局座沉思謀陰謀 木偶犧牲有價值第97章 斥第90章 平地驚雷(中)第45章 無純潔之人第16章 北難南安第63章 再畫藍圖第160章 審第279章 岸防第32章 鼎沸第233章 算我一個第116章 導師第58章 現實問題第54章 巴格達上空的大象第151章 造反第60章 時間第135章 真理製造者第160章 審第19章 放映室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266章 最後一次第97章 校長與主任第207章 四九城內外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3章 火第224章 兄弟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155章 補救第254章 破裂第16章 北難南安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99章 織網第135章 大事件第71章 明天……第179章 嶽州血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29章 不克第130章 實況轉播第33章 肖炘韌的敬酒第38章 臣與君第193章 炮擊第139章 限制第194章 轉交第162章 戰果第117章 善意第279章 岸防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116章 導師第84章 革命者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96章 逮捕的憂慮第188章 決定權第166章 亂起第70章 非國所能受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149章 集會第188章 決定權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168章 真相第163章 冷與熱第265章 再次啓航第90章 跪拜與機會!第6章 有限的的第2章 出發吧第3章 征程第39章 收美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