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路政

肖老五,在陝西絕大多數人背後都稱光復軍第一軍司令官肖炘韌爲“肖老五”,不是因爲他在家裡排行老五,而只是因爲他的手段行起來和“閻五爺”一般的心狠手辣。

“難啊!”

在西安內城過去的步兵衙門,現在的第一軍司令部長官室的內的一聲長嘆,雖未傳出來,可也道出了屋子裡人的心思來。

這長官室裡,一個下身穿着軍褲,上身只着一件白襯衫的年青人,站在地圖前,不時的搖頭輕嘆着。

肖老五也有犯愁的時候,肖炘韌現在愁的不是其它,正是爲自己的戰線越拉越長在那裡犯愁,第一軍是光復軍中唯一的一個軍級單位,河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綏遠,這都是的第一軍的戰線。

“騎一師過敦煌了,出了玉門關,就快到新疆了,這補給線越來越長,難啊!”

若是說後勤,無論是東北、華南、華東、華北甚至西南,條件都比西北要好,來到了西安,肖炘韌總算是見識到什麼是西北的貧瘠,在這地方現購軍糧都屬難辦之事,而且部隊越向西北,越是地廣人稀,越是地瘠人貧。

“還是要先修一條鐵路啊!”

盯着地圖上的鄭縣,那裡有平漢鐵路,路權的收回使得執政府可以不再考慮什麼不得擅開支線的問題,然後再盯着地圖另一端的迪化。

“3000公里的鐵路!”

只是想着這距離,肖炘韌便覺一陣頭大,畢竟這種鐵路不同於其它任何有利可圖的鐵路,他曾經詢問過交通部,交通部給出的答案是修這麼一條鐵路,短期內並不現實。

原因是無利可圖,3000公里的鐵路工程造價至少需要6000萬元,但過了蘭州,西北人貨皆有不足,沒有人坐車、沒有貨拉,即便是鐵路建成了也鐵定賠本。

交通部修建鐵路的資本幾乎全部依靠外國貸款或是民間債券,即行商業,相比於回報並不豐厚的西北鐵路,見效快、回報大的鐵路路線無疑是最好的選擇,6.5%的鐵路債券利息對於交通部而言,本身就是一筆負擔,他們必須要考慮到回報的問題,在未來五年內,交通部不可能開工興修蘭州以西的鐵路。

他也曾通過他人徵求過陝西、甘肅兩省商幫是否有意集資修路,那怕是先修到蘭州,可問題是,現在的陝西商幫經過同治之亂早已不復了當年的輝煌,修鐵路,這種利人利已的事情他們自然願意,不過兩省商幫最多隻能拿出幾百萬兩銀子。

那點銀子根本不夠,而且按照執政的意思,這鐵路沒必要耗費民間資本,執政現在的持着的意思是大量膽借錢修路、修港口、辦工廠,至於民間資本要儘量把他們引向實業,沒有必要以愛國的名義,讓他們把原就不多的財力耗費在回報週期短的鐵路上。

“要是那些老財主,都看到投資實業比種地掙錢,都去投資實業,那不出十年,國家就是大改觀!”

“難辦啊!”

無可奈何的搖了下頭,肖炘韌滿面不甘的喝了一口茶,若是其它的將軍,若許根本不需要考慮這鐵路事情,至少在知道交通部暫時沒有錢投資這條鐵路後,就會打消這個心思,然後像他現在一樣,派工兵、徵民夫去修簡易公路。

可肖炘韌和其它人不一樣,最重要的一點是信任,執政對他的是信任有加,所以他才需要去回報這份信任。

“沒有錢啊!”

無奈的搖下頭,肖炘韌看着自己起草的這份電報,電報是發給執政的電報,就是要修一條鐵路。一條起自鄭縣,直抵迪化的三千公里長的鐵路。

一場秋雨一場涼,幾場秋雨之後,南京已入深秋,午夜南京的街道上看不到多少行人,畢竟現在的南京依然是片工業,即便是規劃中光復大道,現在不過是正在進行收尾工程,至於兩側的建築更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方纔投入使用。

南京執政府的會議室內,陳默然正在與詹天佑等幾名交通部的人,專心致志的研究中國鐵路的線路規劃以及籌款問題,實際上這次會議就是討論線路規劃、優先排序以及籌款。

“總之以相對富庶的地區優先,鐵路修建必須要考慮到收回投資的時間問題!”

詹天佑用一句話爲自己的發言收了尾。這位留美幼童出身的鐵道工程師,或許是全中國唯一的一位鐵道工程師,二十六年前在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鐵道工程學的他,曾負責修築過淮南煤礦鐵路,也正是這種合作才使得他得已出任交通部次長一職,而在路權談判期間發揮的作用,更使國人得已瞭解這位鐵道工程師出身的交通部次長。

也正是他負責起了中國的鐵路規劃,欲要強國非修鐵路不可,這是社會上的一種共識,而詳細的鐵路規劃,卻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

面對掛在板上規劃好地鐵路線路圖,陳默然不時皺着眉頭,這是一條不可不謂之雄心勃勃的鐵路規劃。十年八萬公里和有名的十萬公里鐵路有得一拼了,在詹天佑坐下時,陳默然並沒有對路線優先問題提出任何看法,只是看着鐵路規劃圖在那裡沉思着。

“成昆線和進藏線可以改一下!至少在未來十年內,不需要考慮修成昆線!”

見他們有些不解,陳默然便開口解釋道。

“那裡的地形太過於複雜,我們的技術條件有限,在未來積累足夠的技術之前,冒然上馬成昆線和進藏線,技術上不成熟,而且資金上也很困難,很快陸軍部會把最新繪製的軍用地圖交給你們,到時你們就明白了!先考察、再決定!”

“是,執政!”

詹天佑並沒有回絕執政的建議,西南的鐵路本就不易修建,如滇越鐵路幾乎就是一條枕木一條命。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除去南方的鐵路,我看平綏鐵路支線張庫鐵路還西北鐵路,必須要列入明年的計劃!修鐵路不僅要考慮到經濟上的回報,同樣也要考慮到戰略意義,如果沒有鐵路,衛國戍邊就是空談!”

“執政,張庫支線,西北鐵路固然於戰略上重要,但……”

猶豫着,詹天佑沉吟一會,走到那張規劃圖前。

“以鄭縣到迪化的西北鐵路爲例,里程至少三千公里,而張庫鐵路更是超過一千公里,兩者相加,四千公里鐵路,按公里造價五萬元計,需資金多達兩萬萬元!”

詹天佑不是沒想過的這兩條鐵路的意義,在西安的肖將軍已經前後發過多封電報,執政和肖將軍考慮的國家安全上的需要,但作爲鐵路的直接規劃者,他所需要去面對的是修鐵路所需要的巨資,這不是幾百萬,甚至幾千萬,而是一動工就是幾萬萬元呀!雖說執政說過,可以大膽借錢,但這錢總也得有地方借不是。

或許因爲一籌莫展,所以,陳默然和詹天佑等人,望着規劃好的鐵路線路圖,陷入了沉默。

陳默然首先打破了僵硬的沉默。

“借吧!只有借錢修鐵路了。不過,這次借錢,咱們不是去讓外國公司承包,也不找國人去借,而要自己直接走出去,去倫敦、去巴黎、去紐約借錢……”

陳默然話沒說完,詹天佑便苦笑道。

“唉!執政,還要借嗎?舊帳未還,又借新款,這幾條鐵路同時開工,僅是啓動資金就需要至少一萬萬之多啊!一下借那麼多外債,怕老百姓一時難以接受!”

“現在借款和過去不同,借款是爲了修我們中國的鐵路,咱們不可能像滿清一樣,以出賣路權爲代價……”

“所以說,現在也更難借了!”

詹天佑又一次打斷的陳默然的話說。

“過去,外國銀行願意借款的給滿清。那是因爲他們利益使然,而滿清在借錢時承諾他們個天,一個地,現在不僅不給兌現了,反而被我們收回了,雖說我們保障了借款償還。可現在,你要向再向外國人借錢,如果沒有利益,憑你吹個天花亂墜,他們分文不借的。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外國人的眼裡只有錢!如果沒有巨大地利益可佔,他們根本不借分文!”

詹天佑話只是讓陳默然笑了一下。

“其實,也不盡然嘛,詹次長,咱們現在借錢是直接到外國的交易所裡發行債券,用的是鐵路作擔保,同樣也是用鐵路收益還款,對於那些在華銀行來說,他們是用借款爲要脅,誘使滿清出賣國權,但最終他們也只是承銷債券而已,而那些債券最後都是拿到紐約、倫敦和其它國家的交易所中去出售,我說過,咱們的爲什麼不在國內借款,是因爲咱們需要國民把錢投入到實業上,借款要走出去,去把外國人老百姓口袋中的錢掏過來,滿清過去發行的小則上百鎊,多則十數萬鎊的債券,咱們這次走出去,要發行小額債券!一個外國大型銀行可以索要利益,但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個平頭老百姓呢?他們能要什麼利益?無非只是回報罷了!”

此時面對着交通部的這些官員,陳默然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人來,放着這麼一個財神爺不用,着實有點屈才了。

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104章 因小失大第25章 背後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179章 嶽州血第234章 西北風第215章 決定第104章 小泉與柯巴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136章 需要第288章 憤怒與歸勸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34章 意境第229章 工具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185章 混水摸魚第137章 到頭了第142章 最恐懼之事第67章 潛伏者第44章 各有心思第168章 真相第126章 捆綁第108章 家的感覺…第105章 兵與民第115章 對話第112章 史上最落魄專家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第169章 戰雲現第88章 地方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78章 江東霸王鞍第213章 攻城第59章 我需要第4章 德屬東非第22章 針氈也要坐第180章 將要趕考第210章 各種心思第116章 導師第107章 理念第35章 無禮第13章 準備第18章 團聚第62章 彰德第88章 地方第18章 團聚第98章 不擇手段第160章 陰謀鏈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205章 做嫁衣!第94章 原賢二的悲劇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60章 計劃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175章 自信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254章 關稅特別會議第195章 爭執第185章 混水摸魚第37章 帝國第160章 審第124章 跨時代的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21章 轉變第234章 戰場第71章 江船話第135章 大事件第33章 他們不知道……第193章 焦土第59章 一個女人第176章 首義第201章 爾計我算第57章 白宮貴賓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5章 書房中第196章 清流縣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8章 必須承受第222章 “禮物”第94章 原賢二的悲劇第115章 官與兵第234章 西北風第170章 亂局第30章 驚怒第7章 談話第147章 耍猴子第133章 革命風潮第53章 重戰第29章 不克第108章 回家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270章 華北司令官的憂慮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149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60章 計劃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38章 臣與君
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104章 因小失大第25章 背後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179章 嶽州血第234章 西北風第215章 決定第104章 小泉與柯巴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136章 需要第288章 憤怒與歸勸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34章 意境第229章 工具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185章 混水摸魚第137章 到頭了第142章 最恐懼之事第67章 潛伏者第44章 各有心思第168章 真相第126章 捆綁第108章 家的感覺…第105章 兵與民第115章 對話第112章 史上最落魄專家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第169章 戰雲現第88章 地方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78章 江東霸王鞍第213章 攻城第59章 我需要第4章 德屬東非第22章 針氈也要坐第180章 將要趕考第210章 各種心思第116章 導師第107章 理念第35章 無禮第13章 準備第18章 團聚第62章 彰德第88章 地方第18章 團聚第98章 不擇手段第160章 陰謀鏈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205章 做嫁衣!第94章 原賢二的悲劇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60章 計劃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175章 自信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254章 關稅特別會議第195章 爭執第185章 混水摸魚第37章 帝國第160章 審第124章 跨時代的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21章 轉變第234章 戰場第71章 江船話第135章 大事件第33章 他們不知道……第193章 焦土第59章 一個女人第176章 首義第201章 爾計我算第57章 白宮貴賓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5章 書房中第196章 清流縣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8章 必須承受第222章 “禮物”第94章 原賢二的悲劇第115章 官與兵第234章 西北風第170章 亂局第30章 驚怒第7章 談話第147章 耍猴子第133章 革命風潮第53章 重戰第29章 不克第108章 回家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270章 華北司令官的憂慮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149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60章 計劃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38章 臣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