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今天與未來

在英國曆史上有一艘郵輪叫“大東方號”,與當時的木殼蒸汽機帆船客輪不同,大東方號被設計爲用螺旋槳和風帆推進的鐵殼船,這艘被譽爲“海上浮城”的大船可載客4000人,載貨6000噸,這在當時超出了人類造船工程的極限。

不過相比於其工程上的宏偉,其在商業上卻是極爲失敗的,甚至可以說,它的失敗足以給任何工程師樹立起一座警鐘,

“可以達到工程極限,但不要試圖超過工程極限。”

不過工程師們卻是最固執的一羣人,他們從來不相信什麼工程極限,他們總是在不斷的挑戰工程極限的過程中,建立新的工程極限,而這正是印證他們能力的體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英德兩國陷入海上軍備競賽的時候,競爭同樣不可避免延伸到了的整個造船領域,尤其是象徵着國力象徵的郵輪業。

當時,英國有白星和卡納德兩家規模巨大的海運公司,德國則有北德意志-勞埃德和漢堡-美洲兩家規模同樣巨大的公司。如同英國的白星重視舒適而卡納德重視速度一樣,漢堡-美洲和北德意志-勞埃德也有這樣的側重區分,漢堡-美洲公司更重視其郵船的規模和乘客的舒適性。

德國爲了和英國的毛里塔尼亞級郵船與奧林匹克級郵船競爭,竟然提出了三條超級郵船的工程建造,她們長280?米,重52000噸,遠遠超過了英國的毛里塔尼亞級與奧林匹克級,他們這樣設想了,而且也這樣將他們空前的設想付之於現實,從而使得這三條巨無霸長時間佔據在世界上最大郵輪的寶座上,使得許多船面對這三條巨無霸而畢恭畢敬。

當英德兩國在軍艦、在海運展開競賽的時候,而地球上的另一個大洋卻陷入了沉寂,因中美海軍協定的緣故,中國放緩了海軍的擴充,甚至停止了主力艦的建造,但這並不意味着剛剛走向海洋的中國會放棄海洋。

另一個海上行業——海運業,同樣進入了中國的視野,在不能通過戰艦表達國家實力的時候,通過海運業亦是展現國家實力的選擇,在政府資助下,事實上就是政府企業的太平洋公司同樣開始了大規模擴充,而與英德公司不同,中國更注重噸位與載客量,短短五年間,前後多達六艘巨型郵輪進入公司。而排水量42000噸的“新東方號”,正是其中的一艘。

對於外界而言,航速高達30節的“新東方號”,是繼“致遠艦”之後,中國造船業的榮耀,與致遠艦的“拼裝”不同,“新東方號”的一切部件,都是國產的,它檢驗着中國造大船的能力。而事實上,於某種程度而言,“新東方號”同樣還是海軍的試驗艦,海軍在郵輪上試驗新式的輪機技術、試驗新式的焊接技術,總之,郵輪不過只是海軍進行技術積累的工具而已。

而在另一方面,郵輪可以在戰時加以徵用,充當輔助巡洋艦或者運兵船、醫護船,而“新東方號”則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一時間,先是被徵用爲運兵船,隨後又被徵用爲醫護船,用於運送傷兵,而這正是中國郵輪強調載員量的原因。

“天知道!”

在“新東方號”醫療船的舷邊,脖頸間吊着一塊三角巾,手臂上包裹着紗布的王澤,在嘴邊不滿的嘀咕着,儘管船已經到了達累斯薩拉姆,但是他的臉上依然盡是濃濃的不滿之色。

第一,他的手沒斷,第二他的腿沒斷,第三,他的軀幹沒有中彈,第四……反正他不是重傷員,只是手臂中彈,按照常識,像他這樣的輕傷員,最多也就是在野戰醫院呆了一個星期,等到傷口癒合後,就會返回部隊,繼續作戰。

可是讓他意想不到的卻是,當他在野戰醫院簡單的包紮之後,醫生就給了他一個牌子,他一張“上船牌”,當時他壓根就不知道那個什麼“上船牌”,要不然他一定會在傷口處理好的第一時間返回部隊,可等到他知道的時候,人已經到了港口,然後上了這艘醫療船,一開始,他還以爲是因爲醫療船的條件好些,原本還想睡一次牀舒服兩天再回部隊的他,反應過來的時候,醫療船已經朝着達累斯薩拉姆港駛去,他們要到達累斯薩拉姆的分院治療。

這麼一點傷,竟然還要到達累斯薩拉姆!

儘管不滿,可那會船已離港,再多的不滿,最後也只能化成滿腔的無奈,隨着這艘曾讓國人激動不已經的郵輪前往“華屬東非”,這片中國的新殖民地。

“棕櫚樹、黑人、雪山、牧場、農場……這裡就是咱們中國的殖民地啊!”

在龐大的“新東方號”駛進港灣的時候,擠在甲板上的士兵們用憧憬的眼光打量着這片殖民地,這是中國的第一塊殖民地,而殖民地在這個時代則是某種程度上大國、強國的象徵,這意味着一個國家,從本土走向海外,走向真正的世界強國!

而現在,這場戰爭之後,中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殖民地,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塊殖民地還是從另一個世界強國的手中搶來的。

“快看,黑人,這麼多的黑人!”

士兵們望着達累斯薩拉姆港碼頭工地上的黑人勞工,他們興奮的叫喊着,在他們的眼中,這些黑啦巴嘰的黑人都如此的可愛,只是因爲他們現在不再是異國人,而是“華屬東非”的市民,對,他們只是市民,這些黑人並沒有充當國民、公民的權力。

嗯!就是如此!

咣唿間,這些第一次來到中國殖民地的軍人們,在郵輪進港的時候,他們的心中不禁升騰出一種使命感——爲帝國開闢更爲廣闊的生存空間,爲國民贏得殖民海軍的權力。

“嗵、嗵……”

就在這時,港口的炮臺響起一陣禮炮聲,那是二十一響禮物,是這片殖民地爲這些在戰場上爲國殺敵負傷的軍人們致以的最崇高的敬意。在岸邊,數萬遠道而來的僑民手拿着鮮花不斷的呼喊着,用他們的鄉音歡迎着傷兵們的到來,整個達累斯薩拉姆再一次因爲士兵們的到來沸騰了起來。

“總督閣下!”

在碼頭上,站在棧橋上的李子誠扭頭看一眼伍子豪,

“怎麼樣,安排好一切了嗎?”

此時已經由駐東非領事,一躍成爲華屬東非第一任總督的他,依如其它國家殖民地總督的慣例,穿上了一身軍裝,殖民地總督不僅要負責行政事物,同樣還需要負責軍事事物,不過他並不是臨時穿上的軍裝,事實上,儘管他是一名外交部官員,可早在大學時,他就加入了皇家預備軍官團,現在只不過是從預備役重新編入現役。

“上一批傷員中凡醫生同意的,都被疏散到僑民的家中療養,牀位完全可以滿足傷員的需求,而且這批傷員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可以直接疏散到僑民的家中療養,所以在接治上絕沒有任何問題!”

伍子豪連忙麻利的回答道,現在的總督府官員實際上就是在當初的領事的班子上搭建起來的,這完全是因爲奪取殖民地時,國會的對其合法性的爭論,以及隨後的國內動盪,一方面,國內固然派出了軍隊增援,而另一方面,政府卻又礙於種種因素,不願意直接派出行政官員。

在這種情況下,領事館的官員直接出任總督府官員,隨後又組織僑民自治會,通過僑民的選舉,選舉出了民政官,而現在,這片面積達一百萬平方公里的的管理,正是由這個只二十三個人的“總督府”和數百名民選官員管理着。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好奇,爲什麼我們要在沒有中央撥款的情況下,主動要求承擔起作傷員的救治,甚至,到了今天的,他們還是不明白我的用意,只是看到了銀子的到來,才紛紛稱讚着我多麼多麼的英明!”

看着慢慢駛進港口的“新東方號”,李子誠向自己的助手道出這番話時,面上盡是無奈的苦笑,一直以來,直到昨天,委員會還在私下裡質疑着東非能否負擔救治傷員的鉅額開支,畢竟,除去軍隊支付的款項之外,對於東非而言,需要新建醫院,需要對應的後勤設施。甚至就連現在的港口擴建,同樣也是由東非承擔的。

不過這一切,在昨天,都改變了,經過國會同意,帝國財政一次性向東非提供了4億元的資助,交通部將在東非投資兩億元,用於完善東非的公路交通系統。

可以說,東非短期的付出,換取了鉅額的回報,那些回報不同於政府資助投資,那些投資往往是產業性的,掠奪性的,但是4億元的撥款、兩億元的交通投資,卻是有利用東非未來發展的。

也正因如此,原本對以東非貧弱財力,承擔起傷員療養任務頗有微詞的民選官們,終於不用再爲了“展現帝國第一殖民地對帝國之忠誠”勉強接受這一切,現在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接受這一切,更將此視爲榮幸。

“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相比於六億元,我更看重的是他們!”

下巴微一揚,李子誠的手指着正在拖輪的幫助下進港的郵輪。

“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對於華屬東非而言,我們需要的不是金錢,德國人治理東非的時候,這裡每年的財政盈餘多達千萬元,足以支持殖民地政府的運營,可對於東非而言,這些都不夠,在東非成爲中國殖民地之後,國內的表現啊!”

搖着頭,李子誠的臉上盡是失望之色,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讓他意識到議會政治在將來對殖民地的影響,也正因如此,他才希望能夠做些改變。

“的確,海軍要在這裡建立基地,我們也儘可能的給他們提供幫助,在很多人看來,有了海軍作爲支持,一切都高枕無憂了,但是……”

看一眼面前的港口,李子誠的目中流露出的卻是對未來的擔憂,

“海軍需要的只是一個港口,需要的只是達累斯薩拉姆,或者說達累斯薩拉姆港,如此而言,在必要的時候,他們的責任只是繼續擁有這座港口,也就是說,他們對完整的東非,並沒有多少興趣。”

無奈的長嘆口氣時,李子誠卻又突然笑了起來。鬢角微白的他目中這時卻是顯出了智者的神采。

“不過,陸軍出兵阿拉伯,卻讓我看到了機會!一個改變東非命運的機會!如果我抓住了,整個東非的未來,就會得到最根本的保證!”

東非、未來、保證!

伍子豪倒是第一次聽總督提及這些字眼,事實上從一開始,總督就不斷的強調着責任、義務,這一切都是殖民地的責任和義務,而現在卻是和殖民地的未來扯上了關係。

“當然,軍隊最後會把輕傷員都送來,的確超出我最初的意料,不了這樣也好,可以讓更多官兵過來,來到東非。在他們傷口基本癒合後,我們的僑民把他們接到家中,在那裡他們會得到更爲妥善的照顧,讓那些軍人,瞭解東非,瞭解這片土地!同時,讓他們記住,在這裡,有着他們的同胞!讓他們記住這裡的一切!”

話到此處,李子誠的臉上盡是得意之色,從第一批傷員到來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成功了!或者說,華屬東非成功了!

“要知道,在中國的官階體系中,有至少一半以上出自軍隊,國會同樣也是如此,貴族院更是如此,畢竟,服兵役是貴族的責任和義務,而現在的這些傷員之中,在未來有多少會成爲國會議員?進入國家官僚體系?他們今天在東非受到的善待,就是東非明天的保證,要知道,戰時情感往往會影響人的一生!”

就這時,“新東方號”靠港了,東非警備隊的軍樂隊演奏起了“帝國進行曲”,這一天,對於達累斯薩拉姆而言,又是一個節日!而對於“新東方號”上的官兵們而言,這同樣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93章 把我弄出去第123章 所謂平等第105章 寶藏!第133章 經得起考驗第68章 流星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192章 白色的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47章 無以復加第53章 巴格達第290章 帝國的誕生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67章 怕什麼第119章 理想與現實第160章 陰謀鏈第129章 就在這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284章 !!求定閱!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93章 會師第44章 兇狗第160章 審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48章 變化第129章 就在這第263章 最後一次第176章 三都澳第199章 談判第157章 交叉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165章 東京第67章 潛伏者第8章 必須承受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195章 爭執第80章 人才第22章 國退民進第5章 也許……第281章 伏刑第179章 嶽州血第111章 征程第91章 平地驚雷(下)第124章 情報分析113章 交易上求定閱第94章 何爲真理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58章 叢林時代的法則第102章 上鉤第50章 家第233章 西安第23章 企圖第9章 在泗水第39章 早餐會第145章 使館區第199章 談判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129章 就在這第209章 陰謀現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69章 爾虞我詐第105章 兵與民第136章 需要第88章 心腹之患第29章 不克第10章 乞力馬紮羅的風第179章 嶽州血第206章 食君祿第154章 阻斷第153章 初戰第111章 怒嘆第249章 斥怒第246章 殘酷與仁慈第168章 真相第34章 袁世凱的建議第222章 騎虎難下第43章 間諜遊戲第6章 我的天堂第221章 你想當誰?第157章 交叉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130章 劇變第71章 明天……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100章 教導隊第170章 亂局第125章 勾勒幾筆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95章 三羽烏第63章 再畫藍圖第170章 賭第122章 順勢而爲
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93章 把我弄出去第123章 所謂平等第105章 寶藏!第133章 經得起考驗第68章 流星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192章 白色的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47章 無以復加第53章 巴格達第290章 帝國的誕生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67章 怕什麼第119章 理想與現實第160章 陰謀鏈第129章 就在這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284章 !!求定閱!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93章 會師第44章 兇狗第160章 審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48章 變化第129章 就在這第263章 最後一次第176章 三都澳第199章 談判第157章 交叉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165章 東京第67章 潛伏者第8章 必須承受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195章 爭執第80章 人才第22章 國退民進第5章 也許……第281章 伏刑第179章 嶽州血第111章 征程第91章 平地驚雷(下)第124章 情報分析113章 交易上求定閱第94章 何爲真理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58章 叢林時代的法則第102章 上鉤第50章 家第233章 西安第23章 企圖第9章 在泗水第39章 早餐會第145章 使館區第199章 談判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129章 就在這第209章 陰謀現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69章 爾虞我詐第105章 兵與民第136章 需要第88章 心腹之患第29章 不克第10章 乞力馬紮羅的風第179章 嶽州血第206章 食君祿第154章 阻斷第153章 初戰第111章 怒嘆第249章 斥怒第246章 殘酷與仁慈第168章 真相第34章 袁世凱的建議第222章 騎虎難下第43章 間諜遊戲第6章 我的天堂第221章 你想當誰?第157章 交叉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130章 劇變第71章 明天……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100章 教導隊第170章 亂局第125章 勾勒幾筆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95章 三羽烏第63章 再畫藍圖第170章 賭第122章 順勢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