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爾計我算

滄州城外,多鹽鹼地,遙遙望去,白如雪地的鹽鹼灘茫茫無涯,間或有大片荒草形成的雪中綠洲,極目而盡,沒有一個村莊,只有一片片粼粼水光在陽光下閃亮。時有大風掠過,片片白色塵霧便從茫茫荒草滲出的鹽鹼漬水灘卷地撲面而來,竟帶着些森森可怖感。

長滿矮小荊棘之類的灌木雜草的鹽鹼地裡,一羣打着赤膊上的青壯,正在那揮汗如雨拼命挖着大坑,板結的鹽鹼地上每隔上十幾丈,便有一羣人挖着坑,而在坑周圍卻着站着荷槍實彈的北洋新軍。

今天的北洋新軍和往日似不太相同,軍帽後方散開的齊頸的頭髮,似乎意味着些許不祥,這些新軍官兵都剪掉了辮子,而坑裡正揮汗如雨挖着坑的人卻留着辮子,他們那滿是汗水的臉上帶着恐意,但手頭卻是不敢停着活,而在坑邊幾十具屍體似乎在提醒着什麼。

“子玉兄,兄弟……兄弟家中有老,下手小,還請子玉兄就把兄弟當成個屁給放了吧”

跪在地上的人不時的叩着頭,板結的鹽鹼地叩着頭,額上不時便叩出來了血來。

“那兄弟,不是佩孚不想放你”

吳佩孚嘆氣搖着頭。

“實在是軍令難爲啊”

說着吳佩孚扭頭朝他處看去,未理會這哭訴着那禮傑,大帥有令左鎮一千兩百六十四名旗人皆需斃之,不僅如此,北洋兩鎮裡所有旗人都要殺死。

投名狀啊

心嘆着,吳佩孚衝着旁邊的士兵吩咐一句。

“讓他們歇口氣,吸袋煙”

而在不遠處的一堆雜草前坐着幾個被五花大綁的軍官,他們中有的是吳佩孚的上級,有的是他的同僚,而現在他們卻都是“索虜”,堵着他們的嘴的綁腿剛被取下,其中一人就嚷了起來。

“吳子玉,朝廷待爾等不薄,爾等爲何要叛之”

“你爲滿,我爲漢,朝廷之恩,只是個人恩義,佩孚需守民族大義”

義正詞嚴的回答沒有一絲的停頓,說着話吳佩孚朝那人走了過去,他看着坐在地上的瑞克哈,瑞克哈直視着他,眼中沒有怒意,只有坦然面對的平靜,他們兩人過去都曾入關東刺探俄國軍情,一路上也曾互相扶持,而今……

“今日你必殺我”

“軍命所在,還請瑞兄見諒”

“能否放過衆兄弟?”

吳佩孚搖搖頭。

“入光復軍可需以我旗人人頭作投名狀”

“不需”

“那反叛朝廷是否又需我旗人人頭祭旗”

“不需”

“那爲何不願放過衆兄弟?”

“大帥軍令”

“大帥爲何要殺我們”

“爾是滿,我是漢”

“滿……漢滿本就一家,何有誅殺一說”

“夫以民籍計之,滿人之數,裁當漢人百之一,而服官者,其數乃等於我,天壤間不平之事未有若斯之甚者況夫藉口於不分滿漢,舉樞要之職,壹以屬彼族之私。”

吳佩孚冷聲用《光復報》上話題作反,隨後聲一沉。

“非我等要誅爾等,亦非漢族光復意欲誅滿……”

“只是大帥需一投名狀罷了”

接着吳佩孚的話,瑞克哈苦嘆一聲,不再言語,而這時一個軍士卻走過報告。

“長官,坑已挖好”

吳佩孚轉身朝着一輛馬車走去,馬車上擺滿了酒罈,取過一個倒滿的大碗,又走到瑞克哈面前。

“一碗水酒,還請瑞兄弟一路走好”

未再言語的瑞克哈喝完一碗酒後,臉紅着盯視着的吳佩孚,原似平靜處之的雙目露出些許血絲。

“子玉兄,若是他日你們陷克京師時,還請……”

“瑞兄弟放心,只要子玉往京城,自會照料瑞兄家人”

“請子玉轉呈統制大人,在旗百萬亦有爲國忠烈之士,還請他日刀下留情”

“這是自然”

又取過一碗酒,吳佩孚與瑞克哈幹了一碗酒後,手一揮這幾人便被朝着那邊挖好的大坑押去,有的人如瑞克哈一般走着,可有的人卻早已經癱軟的身體,甚至於雙腿間早已溼成了一團,誰想死呢?

“放”

隨着軍官的一聲口令,槍聲在德州城外的曠野上響了起來,站立於坑邊上百名被扒掉軍裝的旗兵,伴着槍響倒斃下去,未掉進坑裡的又被旁剪掉辮子的士兵踢到坑裡。

一隊人剛行完刑,又有一隊人被拖着推着朝着大土坑推着,他們站在坑邊有的人跪在那哭求着,有的卻是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

“舉槍”

“瞄準”

“射擊”

槍聲一排排的鹽鹼地上響起,無主的屍體躺在坑裡,天空卻是豔陽當頭,終於槍聲停了下來,看着十幾個大坑裡屍身,吳佩孚卻是無奈的搖頭嘆氣,雖說不願殺死往日同僚,但這一切卻都是無法避免的。

保定城內,荷槍實彈的北洋護兵在大街上巡着邏,在大街的高臺上,普通百姓正在衆目睽睽下剪辮子,辮子齊根剪去後,旁邊新學堂裡的學生,又用剃頭推子將那人的頭髮剃掉,這些百姓的額前大都留着半寸左右的頭髮,這是爲了省錢,負責剃頭的學生,也大都將是給他們剪成半寸長短髮,看起來和南方的光復軍有些相似。

“辮子一去,大漢復顏,麪條一碗,以資獎勵”

旁邊的護兵手提着一根辮子在那裡喊着,剪掉辮子的百姓立即到旁邊趴在桌上吃着一大海碗麪條。這會更多的人卻是在人羣中觀望,人羣中一個穿着無補官服的老人卻是罵了一聲。

“祖宗之法豈可丟,天誅袁賊”

說罷就待掩面而逃時,卻一下被巡邏的護兵一把拉住。

“棚長,這有一個滿遺……”

“剪了他的辮子,看他還做什麼遺老”

棚長一喊,旁邊的百姓不管是願不願剪的,這會卻是看起了熱鬧叫起了好來,國人愛看熱鬧。

“我不剪辮子我不剪辮子……”

被士兵強拖上臺的老頭的雙手護着辮子大聲嚷喊着,見拖着費事,那位棚長卻是抽出了刺刀來。

“給俺按住了”

老頭被兩人強按在臺前,刺刀沿着辮根用力一割,辮子除了,原本掙扎着的老人這會卻是的掙扎不動了,他的嘴脣輕顫着、面上再無一絲血色,而臺上的學生卻是跳了下來,不一會便推掉了他後腦的殘發,頭剃完後,被鬆開的老人頓時癱軟在地,臉上卻是流出一臉老淚,嘸喃着誰也聽不清他在說些什麼。

最後這老人甚至掙扎着爬起來,朝着北方叩起頭來,嘴裡請着罪,臉上掛着老淚。

臺上的青年學生看了眼臺下的那朝着京城方向叩頭的老頭,目中盡是鄙夷之色,最後又啐了一句。

“做不夠奴才的敗類”

“這剪掉辮子也不味着從奴才變成人啊”

總督府內,穿着身德式軍衣的袁世凱無奈的嘆了一句,今天他頒了軍令,要用軍法去辮子,這光復諸省都剪辮子,剪辮子是光復的象徵,即便號從了江寧,自然的也要跟着剪辮子,可這事輪到自己身上,卻又是忍不住猶豫了一些。

旁邊在昨夜已經自己動手剪掉辮子的楊士琦卻是笑說一句。

“大帥,這剪掉辮子不味着從奴才變成人,可若是留着辮子,可不就是想繼續當索虜的奴才嘛”

聽着他的勸,袁世凱無奈的握了下已經剪掉的辮子,臉上盡是些不願的表情,雖說這辮子妨事,可真到剪的時候,還真有些捨不得。

雖說有百般的捨不得,可這辮子總歸還是要剪的,相比於這辮子袁世凱更擔心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杏城,你覺得……”

語沉着未待他說完,楊士琦倒是先接到一句。

“大帥,您是不是擔心南邊的那位大帥”

楊士琦搖着頭。

“大帥,昨晚咱們商量的時候,已經提過,那位大帥現在諸事初事,對他來說沒什麼比迅速光復中國更爲重要,現在大帥您是全中國第一個起兵響應光復之人,若是執政薄待與您,怕是接踵而來的必然是曠日持久的兵刃相爭,這恐也不是執政所願見之事。”

雖是點着頭,可袁世凱依還是皺着眉頭,雖說對陳執政不甚瞭解,可他也知道成大事者皆是大丈夫,無毒不丈夫,心想着一個總督府的官員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恭喜大帥、賀喜大帥”

說着那人雙手捧上一份電報,電報卻是江寧臨時政府的委任狀。

而一接過電報,袁世凱的臉色卻是一變,變得極爲難看起來。

“臨時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

陳默然說笑着用一種較爲平淡的口吻說着提着給袁世凱的官職,臨時政府軍事委員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虛設機構,對於光復軍來說,有光復軍司令部、參謀總部,對於執政府來說有未設的陸軍部長,可這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卻是由他自己兼任,至於副委員長,袁世凱是第一人。

“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啊”

陳默然說笑着,表面上看來的軍事委員會的責權很大,可是實際上呢?想着這陳默然便在心下冷笑着。

對於大帥弄的這個虛設機構,蔣方震並沒有表露多少情緒,隨着對大帥的瞭解,他隱約猜出大帥心中最大的顧慮就是軍隊,爲了保持自己對軍隊的控制,重用黃埔生是大帥最大的特點,即便是黃埔生中亦分本校生、分校生,當然這些並不是他所考慮的。

“袁世凱所練北洋常備軍,是以袁爲中心的北洋系,因此,各鎮重要將領都是由他親自選定的,第一鎮統制先後爲鳳山,根據袁世凱的電報,鳳山和其它旗官一樣已被處決,現統治爲王士珍;第二鎮統制爲王英楷,第三鎮統制爲段祺瑞,軍用擔任協統的有雷震春、陳光遠、李純。擔任標統的有王佔元、盧永祥、鮑貴卿、王懷慶、田中玉、楊善德、孟恩遠、唐天喜、王振畿、趙玉珂、王同玉等;擔任營管帶的有何豐林、陸錦、李長泰、李厚基、施從濱、閻相文等,又幾乎都是小站出身,袁對其皆有知遇之恩”

點着頭陳默然自然知道這北洋軍是袁世凱的嫡系,歷史上七年袁世凱之所以能盜國成功就是靠着北洋軍六鎮。

“北洋常備軍有四鎮新軍,嗯要去掉京旗常備軍,這京旗常備軍是滿清最後的依持,嗯北洋常備軍,有第一鎮,第二鎮,再加上剛以以巡警營北段爲骨幹,又添幕新兵編成的第三鎮,這三鎮新軍,就是袁世凱的所有人馬”

沉吟着陳默然看着袁世凱電報中附提的被處決的軍中旗人,袁世凱是拿這三千多人當投名狀啊即便是在光復期間陷下不止一座滿城,可被光復軍一次處決的旗人,還沒超過這個數,這老東西可真是心狠手辣。

“老袁練兵也有幾年了,這兵練的也不錯”

“大帥,北洋常備軍其戰力可爲清軍之翹楚”

身爲參謀部中校參謀的陳其纔在旁邊點頭稱道,和絕大多數陸士畢業生一樣,陳其才亦在參謀部任職,部隊主官爲黃埔生,在光復軍中是普遍現象,畢竟黃埔軍校校長是眼前的大帥、教授處主任是第一軍司令肖炘韌,說他們是天子門生也不爲過。即是天子門生,就有天生門生的權力。

“我們在皖北和蘇北不是編了第25、26、27三個師嗎?命令未揚的第一軍向河南、山東推進,這三個新建師同時跟進,嗯待與北洋第一鎮、第二鎮、第三鎮匯合後,以北洋三鎮爲主,命令安徽、江蘇督政府徵兵3萬人,以第一師和北洋常備軍爲基幹,編成光復軍第一、第二、第三軍。”

心想着一連串“摻沙子”的主意從陳默然的嘴裡吐了出來,他有三鎮五萬人,那就補充十三萬人,把三鎮北洋軍打亂編成三個軍。

大帥的話反而讓蔣方震皺着眉頭,袁世凱的老奸巨滑他早已有所耳聞,以袁世凱的老奸巨滑他怎可能看不出這整編背後是在奪他的兵權。

“大帥,計劃是好,但是袁世凱可不是會黨,對會黨可以摻沙子,補官士,可這些人……”

“袁世凱絕對不會願意”

陳默然擡頭一笑。

“百里,我敢說袁世凱肯定會找藉口不來江寧履任這個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一職”

шшш тt kān C O 蔣方震、陳其才、吳元澤、張顯、吳茂節等人都看着面前的大帥,即然袁世凱不可能履任這一職務,那大帥爲什麼……

衆人的疑問全落到陳默然的眼中,他只是輕輕的搖搖頭。

“你們只看到袁世凱不會履任,卻沒看到一點,袁世凱會用什麼作藉口”

“藉口?”

“沒錯,以袁世凱的老奸巨滑,先着徐世昌救他,派徐世昌來江寧,與我等達成協議,接着又冒着殺頭的風險緩兵慢行,爲安慈禧之心,身留保定居中策劃,青泥窪事出時,原本是他起義之時,可他沒這麼做卻又用我們給他的密電碼,拍來一份謝罪密電,說非他不想,而是此事重大,旗人鳳山爲一鎮統制,爲保一夕得成,纔會推遲起事時間。在這個時候,做到這份上可也真不容易呀”

想着袁世凱,陳默然忍不住感嘆起來。

“現在若是沒有日本人於斷交之前知會他,他豈會這麼輕易的起義,即便是起義了又怎麼可能沒有一絲私心?袁世凱的野心之大遠超你我想象,來江寧對他來說無疑置身於虎口,而軍隊是他唯一的依持,他豈會輕易交出軍權,任我去摻沙子、和石子,他總是要求幾個自保之招”

蔣方震等人聽着不斷點頭稱是。過一會,陳默然感慨地說。

“世上之人,往往皆自以聰明,可往往聰明卻爲聰明所誤。緩義是自保、舉義又是自保,舉義之後,爲留於北方、居於軍中,又有何自保之道?”

“嗯”

蔣方震一皺眉頭,稍加思索後。

“大帥,若其想自保,其必會以索虜未滅爲藉口,調第一、第二鎮北上猛攻索虜,以據京師,一可自保,二又可顯其名,謀得京師之後,袁世凱必將得光復首將之名,到那時……”

“名聲就是武器啊到時攜着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又有了克復索虜重地京師之功,他袁世凱便自保無慮了”

說着陳默然卻是哈哈大笑起來,這會他的心情卻是比先前更快活幾分。

“北洋兩鎮常備軍,若是北上,其必調初練第三鎮居守河南、山東兩地,以據地而爲,第三鎮,若是他真這麼做,就命令第一軍北上支援袁世凱吧他據濟南、洛陽,我們保需要控制兩地除此之外諸城,派駐官員、改組政府,他在前面打着,咱們就在後面穩定河南、山東兩省。”

“可是京城”

“百里,算算抗俄軍已經在關外快一年了吧”

大帥的問題讓蔣百里明白了爲什麼他會笑出來,袁世凱的確是要爲聰明所誤了。

“報告,袁世凱電至參謀部,爲速逐索虜,其已命所部北洋第一、第二鎮由滄州北返……”

這時參謀的報告讓笑聲從執政府參謀部的作戰室響了起來,而陳默然得意的揚了下眉毛,扭頭看着衆人。

“好了,大事已定”

第195章 爭執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111章 怒嘆第81章 感恩戴德第185章 達里尼條約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19章 放映室第215章 決定第36章 一千萬第39章 父與子第5章 書房中第161章 分歧第208章 善哉、善哉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87章 好牙口!第189章 兩個人第163章 冷與熱第65章 影子裡的將軍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248章 內憂第141章 打撈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13章 前夜之夜第106章 技術分析局第38章 臣與君第69章 爾虞我詐第86章 局座沉思謀陰謀 木偶犧牲有價值第78章 政治部的特殊使命第207章 日本人第56章 初見上將第163章 觀察報告第1章 人性貪第269章 在關東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109章 影響未來的決定第238章 留個耿臣第175章 湖南夜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97章 斥第163章 冷與熱第247章 下套子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86章 局座沉思謀陰謀 木偶犧牲有價值第257章 我的決定第176章 三都澳第41章 宿命第39章 父與子第70章 能給予的第1章 多事之春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50章 抉擇第181章 赴考第228章 貴族院的好處第192章 白色的第111章 征程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155章 北南難第29章 不克第190章 把他們拉進來第21章 洋葷第84章 革命者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174章 鐵石心腸第188章 軍法事第24章 各懷心思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133章 經得起考驗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1章 人性貪第229章 工具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101章 大隈的抉擇第229章 青春期第172章 反他孃的第65章 無價第31章 自縛於前第125章 選擇第27章 要快要狠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115章 官與兵第26章 友誼第277章 對話第141章 抉擇(下)第44章 陰謀第67章 怕什麼第31章 怒火第24章 各懷心思第136章 做人做狗第134章 憂慮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2章 選擇第115章 官與兵第184章 南復北慌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269章 在關東第48章 最簡單有效
第195章 爭執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111章 怒嘆第81章 感恩戴德第185章 達里尼條約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19章 放映室第215章 決定第36章 一千萬第39章 父與子第5章 書房中第161章 分歧第208章 善哉、善哉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87章 好牙口!第189章 兩個人第163章 冷與熱第65章 影子裡的將軍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248章 內憂第141章 打撈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13章 前夜之夜第106章 技術分析局第38章 臣與君第69章 爾虞我詐第86章 局座沉思謀陰謀 木偶犧牲有價值第78章 政治部的特殊使命第207章 日本人第56章 初見上將第163章 觀察報告第1章 人性貪第269章 在關東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109章 影響未來的決定第238章 留個耿臣第175章 湖南夜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97章 斥第163章 冷與熱第247章 下套子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86章 局座沉思謀陰謀 木偶犧牲有價值第257章 我的決定第176章 三都澳第41章 宿命第39章 父與子第70章 能給予的第1章 多事之春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50章 抉擇第181章 赴考第228章 貴族院的好處第192章 白色的第111章 征程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155章 北南難第29章 不克第190章 把他們拉進來第21章 洋葷第84章 革命者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174章 鐵石心腸第188章 軍法事第24章 各懷心思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133章 經得起考驗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1章 人性貪第229章 工具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101章 大隈的抉擇第229章 青春期第172章 反他孃的第65章 無價第31章 自縛於前第125章 選擇第27章 要快要狠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115章 官與兵第26章 友誼第277章 對話第141章 抉擇(下)第44章 陰謀第67章 怕什麼第31章 怒火第24章 各懷心思第136章 做人做狗第134章 憂慮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2章 選擇第115章 官與兵第184章 南復北慌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269章 在關東第48章 最簡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