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民之帝

寶豐縣地處豫西伏牛山餘脈外方山東麓,蒼茫險峻的青草嶺、娘娘山、鋸齒嶺橫亙於魯山、寶丰的交界線上。西部山區,崗巒起伏,峽谷縱橫,峭壁陡崖,林深樹密,雲霧繚繞,人跡罕至。

縣域臥於兩川之間,南爲大沙河,平沙茫茫,一望無際。北依汝水,隔河與郟縣相望,清流滾滾,晝夜奔瀉。西與汝陽、嵩縣羣山相接,林海千里,遮地蔽天。東爲大平原,緊連襄城與葉縣地界。這裡確實是山環水繞,風光綺麗,物華天寶,民風淳樸,天造地設的一方樂土。

這樣一座幽僻的山城小邑,如世外桃源一樣,讓世代居住於此的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平靜生活,繁衍生息,但歷史的驚濤駭浪卻時刻激盪着這一片幽雅、清靜的地區。

“……所以有人說“老百姓素質低。不可實行民權”。這就跟“孩子不識字所以不能上學”的說法一樣荒唐可笑嘛俗語常道是。莫欺愚民無知其實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老百姓擁有地選舉權儘管其中一些人有可能會拿選票換一些利益。但是最終仍會選擇有利於他們地人。鄉親們鄙人相信大家會作出自內心地選擇你們選出的議員要代表你們地利益。在國會爲你們說話。這是你們的民主權力。你們自己想選誰就選誰。不要聽別人的。更不要讓別人代替你……”

站在寶豐縣花鼓樓戲臺上的尤列在那裡大聲疾呼着,向民衆解釋着民主的好處,過去的十天之中,他和黨內的一百多名同志,分赴全國各地進行着演講,突如其來的國體公投,有如一記重拳,打在所有人的身上,總理正在外洋考察,久久無法聯繫,這邊國體公投卻在如火如塗的籌備着。

“你說的那些,俺都知道,不就是選舉嗎?縣上說了諮議局諮議員將來就是大傢伙選出來的,俺知道”

“嗯,選舉俺們都知道,就像俺們回頭選出皇帝一樣,這叫君權民授,爲啥是要君權民授呢?”

在臺下一個穿着新制服裝的中年人手搖頭晃腦的說道,相比於南京,地處偏遠的寶丰的老百姓,只有寥寥數人穿着漢服,其它人穿的大都是滿清時期的服裝,像這種穿着新制服裝要麼是政府官員,要麼就是……老師。

“俺知道,那是咱們陳大帥打走了旗人韃子,所以咱們要讓他當皇帝,這叫什麼……嗯聖者爲君”

“就是咱們陳大帥,那可是幾百年一出的大聖人”

“可不是,連洋鬼子都怕咱陳大帥”

原本的呼籲這會變去了味兒,相比於的尤列在那說着“共和”、“民主”,臺下的老百姓,更感興趣的卻是“聖君”。

臺下的變化讓尤列在心下苦嘆一聲,這一幕他並不陌生,臺下的那些百姓所喜歡的還是聖君,在河南其它縣,他甚至被人從臺上哄下來過,那些老百姓說他是“亂臣賊子”。

“那啥是共和啊”

穿着新制服裝的中年人大聲問一句,見周圍的老百姓還是在那鬧哄哄的,他轉了一圈。

“鄉親們,咱們聽聽啥是共和,將來可是行了共和,咱這國家會是啥樣子的你們說是不是”

“是、是……樑先生所言甚是”

周圍的百姓紛紛附和到,中國人尊師重道了幾千年,對於老師這樣的讀書人他們自然是本能的尊重。

“就是,啥是共和?”

聽着老百姓的喊聲,尤列差點沒想衝那位樑先生鞠躬行個禮。於是尤列便開始了他的演講,或許是在孫先生身邊呆時間長了,尤列的演講水平非常不錯,他先針對“保皇黨”,這個在張之洞、袁世凱等的鼓吹下以光復會爲骨幹隱隱成型的“新黨”提出的“緩圖立憲”進行抨擊,面對着的數百名聽着他演講的羣衆,他又歷數歷朝歷代尤其是滿清的實行的種種專制愚民政策。

在進行了半個小時的講解之後,尤列有意的控制了自己的演講的節奏,稍微停頓了幾秒鐘,又抑揚頓挫地說道。

“關於共和政體,若國民決以共和,中國各省如美國的各個州,我們所需要的是一位治理衆人之事的總統,而非專制的皇帝”

他手臂向前一伸,興奮的說道。

“共和之時,效法美國選舉總統,廢除專制,實行共和”

戲臺前的民衆並沒有人鼓掌,更沒有人歡呼,大家只是看着臺上的尤列,沒有等到掌聲,似在尤列的意料之中,同樣也在意料之外,按說至少會有幾個人鼓掌啊,可爲什麼沒人鼓掌呢?甚至於連那些年青的學生都無人鼓掌。

“尤先生,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嗯?先生有何疑問儘可直言”

臺下一個老紳的提問讓尤列心頭一喜,連忙和聲答道。

“那個……美國在什麼地方?”

不大的聲音在從身着漢服的老紳士口中說出時,立即響了一陣鬨笑,接着又有人喊了起來。

“啥是共和俺們不知道,可俺們知道,這好幾百年了,老百姓就等着聖君出,現在聖君天子可就在南京”

“就是什麼大總統的,今個你當,明個他當的,豈能是人人都是天子命,若是這樣,三綱五常還不亂了,若是照尤先生說的那樣,人人都能當大總統,那不是連那街上二賴子也能當大總統,大執政趕走了韃子,復了咱們漢人天下,這大執政就是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執政夫人雖說是洋人,可夫人卻是咱中國人的婆娘,就是咱中國婆娘又有幾個有夫人那般巾幗不讓虛眉之氣”

“可不是嘛執政那是天子命,夫人那是娘娘命要不然執政能趕到狗韃子,夫人能逼退洋鬼子”

“這叫幾百年的大漢皇氣積着,有這皇氣保着,那洋鬼子能把關稅權交給咱們”

“可不是嘛現如今執政可是後繼有人,那皇太子長那是那個集天地靈氣於一身,俺活這麼大半輩子,還沒見過像皇太子那麼好看的男娃娃……”

“那是,看那模樣就知道,咱們估計幾輩子都有福了,太子那模樣可就是聖天子的模樣……”

戲臺前民衆的話語,只讓尤列心中生出一絲悲鳴,這就是他的同胞嗎?他看着這些在爲“皇家有嗣”歡喜着的百姓,聽着他們對執政的“天命所歸”、執政之子的“聖天子模樣”的話聲,尤列仰首看着未見一絲陰霾天空,寒風拂於身,透骨的涼意讓他忍不住長嘆着,難道“帝國”就是中國的未來嗎?

“鐺、鐺……”

鑼鼓的敲擊聲中,在四川重慶的市集投票點前,幾名荷槍實彈的重慶警察在一旁警惕着,在市街中央,幾間用布紮起來的投票站內,人們排成隊等待着領票,進投票室投票,許多人甚至是趕了幾十裡的山路趕來的,

前來投票的都是18歲以上男人,按照規定只有18歲的男性國民才擁有選舉權,他們中的許多人之所以趕到這裡,只是因爲縣政府說着。

“今日之選舉,是啓我等爲人之先河”

雖說不知道爲何今天才做爲人,可他們卻知道自己來這是幹什麼的,是選出國體,選出一個皇帝,或許他們沒有任何政治覺悟,但在他們看來,或許在幾十年後,他們可以不無驕色對子孫們說着。

“你們看,當今聖天子,就是你爺、你爹選出來的”

“咱爺們要選出皇帝了”

“自古只有授命於天的道理,那有什麼受命於民的道理……”

“小子,你不懂了,天子承命於天,然授命於民,這是先秦古禮理……”

等待投票的鄒容聽着百姓們的話語聲,神情顯得有些凝重,他感覺自己的呼吸似乎都變得急促起來,他傾向於共和,但這時在這舉國同參的“國體大選”之中,他卻迷惑了,共和是民選,可帝國也是民選啊

“啓人做爲人之先河,創萬民平等之時代權由民授,方可爲民謀福之”

在領過了一張書本大小的選票時,在步入投票室的時候,鄒容的表情越來的凝重,這是四億五千萬中國人進行的第一次大選,但未償不是自己人生之中投選的第一張選票,一張決定這個國家命運的選票。

“帝制、共和……”

看着上面的圖型,鄒容又朝下看去,下面一排是候選人名單,這是在張之洞等人的竭力要求下的添加的,任何獲得10萬人簽名支持的均可列爲國體大選中皇帝或總統候選人,“一選定國體,一選定乾坤”。

“陳默然、孫中山……”

只有他們兩名候選人,原本袁世凱、張之洞等人都得到此數簽名,但卻都宣佈放棄參選,只有遠在外洋考察的孫中山在興中會的宣佈參選。爲了讓不識字的百姓識字兩人的區別,陳默然的名前有“中華旗”,而孫中山的名前同樣有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

“書史以來,我等小民,命運皆爲他人所左右,於他人眼間,小民不過捐納之羊爾今光復之定,皆賴萬民相持……升斗小民決選國體,實爲恆古未有之事,終我捐納之羊,啓我人是爲人之先河”

看着最後一句話,鄒容將右手食指在印泥上按了下,不出意料的在共和上按下指印後,看着陳默然、孫中山兩人,在沉思一兩秒後,他還是選擇在陳默然的名下,按上了自己的指印。

按完指印之後,鄒容小心翼翼的把選票對摺,然後手伸過布簾,將票塞入投票箱內,在投票站外的百姓,都可以看到那投票箱。

將票箱置於萬民監督之下,是執政府的主意,這是爲防止他人懷疑中途換箱,在投票結束之後,將由警察和士紳代表護送票箱往省城,在那將有來自全省的士紳、平民代表閉室點票。

三天後,重慶選區的上百個投票箱被裝上馬車之後,當着圍觀民衆的面,重慶市長鎖死馬車,用封條封上馬車車門,然後揚着手中的鑰匙,走到一名警察的面前。

“劉科長,我現在將這支鑰匙和我們的未來交給你”

我們的未來

無論是士紳賢達或是鄉間野夫,他們之所以參加投票,爲的正是這個他們從不曾掌握過的未來,當護送選票箱的車隊從某一個市鎮前經過時,每一個人都會去看一眼那票車上的封條是否完好。

選舉是在萬民的眼睛下舉行,每一處選舉從開始,直到結束,票箱一直未曾離開民衆的視線,在運輸途中亦是同樣,各府縣的票車向省城聚集着。

雲南省的計票地點設在省諮議局,由於在中國是第一次進行這樣的選舉,早在選舉一開始的時候,引來了許多記者和一些觀看的人羣,這些大部分都帶着關心中國前途心情,希望能早知道選舉的結果,但同時由於這是共和後的第一次選舉,一些暴力,恐怖,滿清殘餘分子都想乘機搗亂,爲了使競選順利進行,政府派出動了大批的警察對整個選舉過程進行保衛,正是由於這種保衛得當使中國的國體大選得以順利進行。

而在雲南省諮議局外,同樣擠滿了記者和圍觀的百姓,在過去的幾天之中,曾是布政司衙門的雲南諮議局門前,就像是趕廟會一般,等待的民衆席地坐臥着,而小販們叫賣着。

許多外面圍觀的民衆,在過去的幾天之中一直在等待着,有些一整天都沒有吃飯,他們都想知道,中國究竟會決出一個什麼樣的國體,第一位皇帝或者總統究竟是誰。

人們有焦急的等待着本省的結果,儘管各省的結果不斷從報紙上傳來,但作爲雲南人,他們更關心的是本省。

終於緊閉的大門打開了,走出來的是雲南諮議局的以王鴻圖爲首的二十六名議紳,王鴻圖手中拿着一張黃紙,站在諮議局的轅門前,他的臉上帶着笑容。

“雲南全省4127568名合法選民,3285645人蔘加投票,贊同帝制者3281312人……雲南省萬民皆贊成陳默然大執政出任中華帝國皇帝”

現在結果終於出來了,等待數日的人們爲國體決定,皇帝決定而興奮着,甚至開始爲皇帝祝福起來。

這時一張由雲南傳教士繪製大執政戎裝油畫不知何時被人擡了出來,頃刻之間,士民皆跪伏於地。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6章 情報會議第94章 東京上海第101章 想要什麼?第62章 親王的心思第218章 談判第187章 大帥府第68章 流星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111章 征程第189章 兩個人第19章 外交第222章 “禮物”第41章 幫助第140章 解決之道第97章 校長與主任第132章 虎口狼羣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248章 內憂第189章 兩個人第34章 老閘巡長第30章 大連內外第116章 導師第210章 冷與熱第149章 繼承者第206章 食君祿第248章 內憂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80章 未來第226章 欽定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120章 魔鬼的復活第20章 買辦的心思第142章 交換第47章 無以復加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161章 1對7第207章 日本人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75章 亂、亂第90章 祈禱第267章 達賴第269章 在關東第237章 大林子第77章 兩人兩命第100章 革命者的抉擇第149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209章 陰謀現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155章 補救第133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第95章 三羽烏第115章 官與兵第54章 見諒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41章 美女美鈔!第109章 事催人行第268章 庫倫城第210章 冷與熱第172章 反他孃的第42章 城破第153章 初戰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41章 幫助第1章 多事之春第36章 一千萬第98章 四肢發達第19章 放映室第183章 第一艦隊第11章 俄羅斯第110章 疑慮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41章 美女美鈔!第31章 星夜第86章 運氣啊!第112章 史上最落魄專家第73章 人與人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46章 阿拉伯第236章 我的帝國!第83章 CMR根基第102章 上鉤第63章 探詢第154章 阻斷第75章 一事相求第211章 增援第12章 心有餘悸第272章 啓航與美齡第202章 聖與賢第59章 親王的心思第10章 不擇手段第123章 難以決擇第50章 心懷鬼胎第9章 在泗水第42章 姐妹間!第50章 家第196章 清流縣第89章 劉士倫的禮物!
第6章 情報會議第94章 東京上海第101章 想要什麼?第62章 親王的心思第218章 談判第187章 大帥府第68章 流星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111章 征程第189章 兩個人第19章 外交第222章 “禮物”第41章 幫助第140章 解決之道第97章 校長與主任第132章 虎口狼羣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248章 內憂第189章 兩個人第34章 老閘巡長第30章 大連內外第116章 導師第210章 冷與熱第149章 繼承者第206章 食君祿第248章 內憂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80章 未來第226章 欽定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120章 魔鬼的復活第20章 買辦的心思第142章 交換第47章 無以復加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161章 1對7第207章 日本人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75章 亂、亂第90章 祈禱第267章 達賴第269章 在關東第237章 大林子第77章 兩人兩命第100章 革命者的抉擇第149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209章 陰謀現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155章 補救第133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第95章 三羽烏第115章 官與兵第54章 見諒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41章 美女美鈔!第109章 事催人行第268章 庫倫城第210章 冷與熱第172章 反他孃的第42章 城破第153章 初戰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41章 幫助第1章 多事之春第36章 一千萬第98章 四肢發達第19章 放映室第183章 第一艦隊第11章 俄羅斯第110章 疑慮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41章 美女美鈔!第31章 星夜第86章 運氣啊!第112章 史上最落魄專家第73章 人與人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46章 阿拉伯第236章 我的帝國!第83章 CMR根基第102章 上鉤第63章 探詢第154章 阻斷第75章 一事相求第211章 增援第12章 心有餘悸第272章 啓航與美齡第202章 聖與賢第59章 親王的心思第10章 不擇手段第123章 難以決擇第50章 心懷鬼胎第9章 在泗水第42章 姐妹間!第50章 家第196章 清流縣第89章 劉士倫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