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談判

瀨戶內海。E3小說在日本本州、四國和九州之間,在日本開國之有後,有着“日本地中海”之稱,也是日本的天然的魚倉,是日本列島最富足的海灣。瀨戶內海東西長約440公里,易於航行。海岸線曲折,數百島嶼分佈其間,其中以淡路島爲最大,瀨戶內海經豐後水道和紀伊水道與菲律賓海及太平洋相勾通,西經關門海峽與東海相連。

清晨,臨瀨戶內海的大阪港,一艘三百多噸的輪船,靜靜的泊於大阪港,此時這艘“丹佐丸”經過幾十名工人的重新刷漆之後,被漆成白色的輪船已經煥然一新,而在輪船兩側還漆有醒目的綠色大十字。

儘管這艘輪船屬於日本輪船公司,但是此時,這輪船上的船員、船長卻都是日本海軍官兵,凌晨時分,在乘客上船後,在大阪依處於夜幕中的時候,輪船便噴吐着煙霧朝着淡路島方向駛去。

“丹佐丸”靜靜的沒有多少波浪的瀨戶內海上航行着,此裡站在船邊的小村壽太郎神情卻顯得有些終生,當他在知道自己被天皇“親自挑選”出來負責在德島舉行的中日談判之後,他的第一次反應是自己應該拒絕,但是緊接着,他知道自己根本無法拒絕,這是天皇陛下的欽點。

“在這種嚴重局勢下我不能只考慮個人的幸福,”

五月二十三日上午,在離開東京的時候,他對首相桂太郎說道。

“看來我對國家還是有那麼一點用的,除去欣然接受這個使命之外,恐怕也沒有其它的選擇了。”

而面對的小村壽太郎的迴應,桂太郎則告訴他,中國政府要求日本迅速派出一名能代表日本政府的外交官前往德島舉行談判。

“目前,我們沒有辦法同中國人打交道,任何耽擱都會引起中國方面的懷疑,使我們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如果你不接受這個使命的話,你就會給天皇造成極大的焦慮。”

而看着桂首相,小村壽太郎卻暗自思量:領導一個戰敗國的擔子將是繁重而麻煩的,不過,他同樣也知道,一旦日本前途定下來,無論是他或是桂太郎,也就都可以辭職。

“我們一起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吧”

桂太郎的那番言語只讓小村壽太郎在心下一嘆,他知道這番使命是什麼,這意味着他們這一界曾領導着日本贏得對露戰爭的“勝利內閣”,將去承擔起對華作戰失敗的罪名,同樣也需要……

“把命令遞給他們吧”

在輪船離開碼頭兩個小時後,一直沉默不語的小村壽太郎對自己的隨員說道。爲了防止談判事宜外泄,這艘輪船是以向淡路島運送物資的名義出發的,而真正的目的地卻是處於中國軍隊佔領下的四國島上的德島縣,兩國將在德島舉行談判。

“目的地:德島港”

橫田佐男看着由海軍部簽發的命令,只是看一眼外務省的官員,然後便面無表情的向大副下達的着命令,輪船改變了目的地。

德島港,那裡處於中國軍隊的佔領之下,在下達命令之後,橫田佐男想到船上的那十幾名陌生的乘客。

“日本帝國啊”

心底發出一聲長嘆,橫田佐男選擇了閉上雙目,淚水順着他的臉頰滑落下來。

“丹佐丸”靜靜的與海面上航行着,此時這艘船上已經沒有了警戒的瞭望水兵,甚至整艘船上,都沒有一件武器,那怕是一隻步槍。

輪船航行至下午,一艘噴吐着黑煙的千噸驅逐艦出現“丹佐丸”上日本人的視線中,但在片刻的驚恐之後,橫田佐男看着那越來越近的驅逐艦,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驅逐艦多次闖進漱戶內海,攻擊日本商船,甚至漁船。

“發出暗號”

橫山佐男衝着大副下達命令,接着他緩聲吐出三個字。

“白村江”

在吐出這三個字的時候,父親是一名歷史教師的橫山佐男的眉頭微微一皺。

或許對於其它人來說,不知道白村江是什麼,但是他卻清楚的知道,白村江代表着什麼,那是一場戰爭,那是日本和中國的第一次戰爭,那場戰爭改變了東亞的歷史。

對於中國來說,或許那場戰爭只是千百年來很常見的一場戰爭,但是對日本而言,有着無法磨滅的積極意義,那場戰事雖然以日本敗北而宣告結束,但卻令日本也從中認識到了自己與當時的唐朝所存在着的巨大差距,使其收斂了自身的傲氣與野心,以謙卑的姿態全方位地向燦爛光輝的中華文明學習。

而經此一戰,唐朝不僅給了日本以深刻的教訓,也愈加鞏固了在東亞文化圈的宗主地位。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場戰爭沒有輸家。

“沒有輸家的戰爭”

“我們是中國的守衛者跟我們來”

望着那艘的發出信號的中國驅逐艦,想着之前的信號,小村壽太郎整個人陷入沉默之中,在中國人提出這個信號之後,他曾特意詢問過歷史專家,從歷史專家那裡,他得到了一個回答。

“以的眼光來看,那是發生在中日兩國曆史上的第一次正面對決同時,那場戰爭也拉開了日本向中國學習的序幕,在很大程度上,白江口之戰對日本的意義,遠甚於黑船來襲與中國那個自古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大國不同,自省與危機意識,彷彿一直伴隨着日本民族。白村江海戰,於日本而言,不單單是一場失敗的戰爭,同時還是一場反思的戰爭,畢竟勝敗僅在一時,但背後實力的較量卻是無比漫長的。戰爭失利的日本人看清了這一點,於是,他們放下一時的成敗,轉而向內壯大自我。”

歷史專家的回答,讓小村壽太郎整整思考了數天,他所考慮的是,爲什麼中國政府會提出這個信號。

“這絕不是什麼羞辱”

小村壽太郎再一次在心裡對自己如此說道,而這個看法在內閣中也達成了共識,在所有人看來,中國政府提出這一信號的用意,絕不會是爲了羞辱日本,而帶有很深的含意。

“中國人善於用暗示來表明自己的一些態度,的問題在於,我們必須要讀懂他們的暗示。”

“這是中國人在向我們傳送,希望日本回歸東亞正源的暗示”

最終,內閣認爲中國人藉機表明了他們的態度,無非是希望日本重新回到亞洲,當然是做中國的“小dd”。

“如果是真的話,也許……”

隱隱的,小村壽太郎的內心對此充滿了期待,如果中國人真的有這種想法的話,或許……談判會非常順利。

“……在貴國南方大起義之後,當時尚在貴國滿……東北同露西亞作戰的日本官兵中,很多人都激動萬分,當他們喊出“中華帝國”這個稱號的時候,那些士兵無不是流淚高呼着,每一個人都在高呼着“中華帝國萬歲”,這皆是肺腑之言。”

看着眼前的樑敦彥,在談判開始後,小村壽太郎先給他說起了一個小故事,或許是爲了佐證,他又特意拿出幾份舊報紙,這些報紙是他從圖書館找來的。

而樑敦彥看了一眼後,便沉默下來,他知道小村壽太郎說的是事實,在南京光復之後,有很多日本人自發的來到南京,他們或是在政府中出任顧問,或是幫助政府培訓公務員,或是進入大學中幫助教學。

即便是中日滿洲衝突之後,仍然有很多日本人依然爲中國政府服務,在他們看來,中日滿洲衝突就是“兄弟兩的撕鬥”,很快就會和好如初,甚至直到,在南京仍然有在華日人鼓吹着中日和平、共御歐人。

“日本的士兵爲什麼會喊出這樣的話語?”

望着樑敦彥,小村壽太郎打起了恭維和親近牌。

“因爲在他們的那個心裡頭一直覺得,中國和日本其實是命運有一種一體的感覺,因爲中日兩國同文同種,千年之友誼豈是一日能除?如果這個有色人種,只有一個日本的話,那麼肯定是會被西方列強吞併、消滅掉的,如果中國也和日本一樣都崛起了,那麼日本就有一個依靠,反之,對於貴國來說,也是如此”

瞧着樑敦彥等人陷入沉默,甚至有幾人極不自然的和微微垂首,見目的已經達成的小村壽太郎又繼續說道。

“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我們一直相信這一點,日本經過維新,變得強大了,我們當然也希望中國的正統得已匡復,中國變得強大起來,所以我們願意幫助你們,然後讓你們跟我們一樣強大……”

見樑敦彥試圖反駁自己,小村壽太郎連忙說道。

“當然,這只是我們的願望,在歷史上,中國一直是日本的好老師,而日本則是中國的好學生,儘管貴國因異族奴役落後了,但我們的幫助卻是學生對於老師的感恩之心,氣以希望貴國能儘快強大起來,在貴執政府期間,有415名日本人因服務於貴執政府得授友誼勳章,在中華帝國建元之後,更有1973名日本人得貴國陛下授予友誼勳章,即便是四個月前,今年春節的時候,在中日宣戰的前提下,仍有69名日本人獲得友誼勳章,我想這便是兩國友誼的最佳見證”

“師也好、徒也罷、友誼也可……”

搖着頭,樑敦彥接連吐出三個“也”字。

“不過也沒妨着當年山縣殺盡旅順全城民衆不是?不過嘛……”

哼一聲,在踏上四國之後,知道近衛軍在四國也報復到,自然的,樑敦彥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

“咱們的談判,自然是商談中國和日本的,當然還有未來所以,我們應該拋開這些東西,還是着眼於和將來吧”

樑敦彥的這一句話,使得小村壽太郎先前的長篇大論,頓時化爲白功,他乾笑兩聲,點點頭,只能接受現狀。

“既然貴國已經表示願意在我國提出媾和條件上進行談判,我想對於這一基礎媾和條件,貴國應該沒有異議”

面對樑敦彥的問題,小村壽太郎沉默片刻,然後神情凝重的點點頭,也只能如此了,日本只能寄希望於通過直接談判,去儘可能的在談判上的盡最大限度的爭取一些利益。

“是的沒有任何異議”

吐出兩字後,小村壽太郎又繼續說道。

“假使人類能在相互關係中行使正義和人道,戰爭的恐怖就很有可能避免,即使戰爭不幸爆發,勝利者也不會不可一世,失敗者的痛苦也會立刻減輕。或許,……”

望着似在思考着這番話語的樑敦彥,小村壽太郎不無激動的說道。

“這是成爲真正的文明大國的第一個先決條件。”

幾乎是在他的聲音一落,樑敦彥便開口說道。

“小村特使,儘管這場戰爭是由你們首先挑起的,但是作爲一個文明且負責任的文明大國,我們將會給予貴國最爲公允的懲罰”

三言兩語的把小村的話堵回去之後,樑敦彥的脣角微微一揚,隨後又說道。

“畢竟,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大國”

他的回答只讓小村壽太郎在心下苦笑連連,同樣也知道,至少已經沒有口舌爭論的必要了,他翻開譯成日文的媾和條件,這甚至還是英國人轉交的文本。

“請允許敝人略述己見。首先,賠款一百五十萬萬日元,數額過巨,實非今日我國所能承擔。能否再減輕?”

搖搖頭,樑敦彥如實的答道。

“實無再減之餘地,尚乞諒解。今後如戰爭繼續,賠款數額將不止於此。”

面對如此鉅額賠款,小村壽太郎伸手從隨員手中接過厚厚的一疊文檔。

“閣下,根本國政府覈計,以貴國投入軍隊數量、開支,正常軍費開支、特別戰費開支以及第二艦隊損失,貴國開銷之數,遠不及一百五十萬萬日元之零,至多爲五萬萬日元,而我國政府可接受六萬萬日元之賠款”

接着小村壽太郎翻開那文檔,一項一項的計算着中國軍隊的軍費開支,甚至計算到了角分之數,儘管只是推測之數,但小村壽太郎相信,中國軍隊,或許連五萬萬日元都未曾開支。

“這個……”

終於在小村壽太郎唸完那些數字之後,樑敦彥沉吟片刻,他知道軍費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開支一百五十萬萬。

“甲午戰爭,貴國軍費開支又爲幾何?”

在提出反問之後,樑敦彥又說道。

“7896萬日元而貴國所得賠款幾何?”

反問之餘,樑敦彥如實的說道。

“所以,我國政府認爲一百五十萬萬賠款無疑是合適的”

面對這麼一個反問,小村壽太郎頓時啞口無言,他喃嘸片刻後,才略帶遺憾的說道。

“今貴國提出如此苛刻條件,以我國一國之力,無論如何亦難負擔如此鉅款,必借洋債。洋債爲數既多,本息甚巨,日本實無償還此等債務之財源,再則,日本國貧民弱,實在無從獲得借款擔保,所以希望貴國能理解。”

“敝人不敢遽然贊同閣下之說。貴國雖說國小狹小,民衆僅數千萬,然,經過數十年維新之功,貴國早已是富源廣大無比,想來,只要貴國願意,自然可以向外國提供洋債擔保”

“即使日本經數十年維新,雖歲入數萬萬日元,但承此鉅款,實是毫無辦法,還請閣下多爲體諒想來以中國之大、中國之富,自然不會在意這些許賠款”

一再的,小村壽太郎不斷的強調着日本的困難,只是談判賠款,就這麼困難,對於將來的割讓土地賠款,這會他全沒有了任何底氣。

但願……當小村壽太郎在心下祈禱的時候,樑敦彥卻開口說道。

“貴國人口雖不過四千萬,然後受教育之數,亦與我國相等,教育實是富國強國之第一策,如貴國欲開發富源,想來實是輕而易舉還請閣下不爲謙虛”

此時這談判似乎像是兩個中國書生在那裡你我互相恭維一般,這實則敵對的雙方在談判桌上彼此恭維着,恨不是把對方誇到天上去。

“再則,中國之大,中國之富,那早就是過去的事情了,這中國啊,幾千年積聚的家底,讓竊居中原的滿清給敗個差不多了,要不然,當年也不會有日清戰爭不是,更不會有貴國所得鉅額賠款,現如今那,這差不多給掏空的中國也是貧困交加,還請閣下多多體諒,多多體諒”

似是抱歉的樑敦彥面上帶着些無奈,苦笑似的嘆口氣,然後端起茶杯,啜口茶後,看着同樣頗爲無奈的小村。

“這樣吧,先前你也提到中日千年師生情誼,若是一味堅持,嗯,也有失我中華體面……”

話一入耳,小村的心跳猛的一陣猛跳,難道。

“145萬萬如何”

“閣下,這……實非我國所能承,還請再將賠款大幅減少”

樑敦彥笑着搖頭說道。

“不能再減,不能再減,本大臣,總是需要向國內交待的若是條件不適的話,只恐難以交待啊”。.。

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252章 解決第216章 逃宮第71章 三都澳第165章 海容第102章 星星之火第114章 陰影第102章 原罪第2章 選擇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8章 是個好人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205章 前夜第26章 友誼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53章 重戰第58章 我需要嗎?第169章 學與工第186章 強敵第164章 初見第117章 石油第61章 好與壞第204章 在船上第102章 上鉤第48章 價值第134章 對馬(上)第176章 三都澳第247章 下套子第287章 民之帝第174章 道歉與保證第76章 目的所在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176章 首義第19章 外交第286章 新軍艦第143章 回收第126章 氛圍第66章 總理官邸第182章 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第67章 潛伏者第157章 交叉第144章 威脅第12章 cross the Rubicon第143章 回收第41章 幫助第155章 北南難第97章 所謂的……第65章 影子裡的將軍第261章 美國第113章 生活所迫第224章 簽字吧!第197章 新與舊第149章 集會第231章 夜探第163章 冷與熱第234章 西北風第109章 事催人行第165章 東京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93章 把我弄出去第133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第147章 退位第247章 下套子第163章 間行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94章 原賢二的悲劇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127章 這個國家啊第166章 亂起第119章 我嫡造、我創造,我……第50章 家第3章 征程第161章 分歧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196章 清流縣第180章 將要趕考第68章 建築隊第57章 邀請第18章 團聚第62章 彰德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6章 情報會議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154章 夢魘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47章 無以復加第189章 兩個人第240章 重慶第34章 老閘巡長第89章 劉士倫的禮物!第163章 觀察報告第115章 妄議第169章 戰雲現第208章 中日親善第163章 間行第204章 臣子本份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264章 “友好”國家的反應第84章 炒
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252章 解決第216章 逃宮第71章 三都澳第165章 海容第102章 星星之火第114章 陰影第102章 原罪第2章 選擇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8章 是個好人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205章 前夜第26章 友誼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53章 重戰第58章 我需要嗎?第169章 學與工第186章 強敵第164章 初見第117章 石油第61章 好與壞第204章 在船上第102章 上鉤第48章 價值第134章 對馬(上)第176章 三都澳第247章 下套子第287章 民之帝第174章 道歉與保證第76章 目的所在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176章 首義第19章 外交第286章 新軍艦第143章 回收第126章 氛圍第66章 總理官邸第182章 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第67章 潛伏者第157章 交叉第144章 威脅第12章 cross the Rubicon第143章 回收第41章 幫助第155章 北南難第97章 所謂的……第65章 影子裡的將軍第261章 美國第113章 生活所迫第224章 簽字吧!第197章 新與舊第149章 集會第231章 夜探第163章 冷與熱第234章 西北風第109章 事催人行第165章 東京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93章 把我弄出去第133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第147章 退位第247章 下套子第163章 間行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94章 原賢二的悲劇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127章 這個國家啊第166章 亂起第119章 我嫡造、我創造,我……第50章 家第3章 征程第161章 分歧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196章 清流縣第180章 將要趕考第68章 建築隊第57章 邀請第18章 團聚第62章 彰德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6章 情報會議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154章 夢魘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47章 無以復加第189章 兩個人第240章 重慶第34章 老閘巡長第89章 劉士倫的禮物!第163章 觀察報告第115章 妄議第169章 戰雲現第208章 中日親善第163章 間行第204章 臣子本份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264章 “友好”國家的反應第84章 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