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性質之變

“歷史總是帶着太多的疑問和巧合,每當我們看待那一段歷史的時候,中國就會隨之陷入分裂之中,人們總產生各種各樣的爭論,而支持者則認爲,帝國十二年的中國是國家面對工業革命初期勞資關係極度緊張、勞資調節的立法跟不上,無產階級革命的理想卻剛剛誕生,俄羅斯發生的事情,似乎面前如同解決所有問題的一劑良方,加之中國拋棄傳統盟友加入一次世界大戰,使得國內的民衆普遍處在困擾中。當時的共和黨人更是充斥着各種無政府主義,所做的事情一部分是公開宣傳鼓動反戰和革命,哪怕是另外那部分扔炸彈的地下恐怖活動。因此,擺在中國面前的就是如何制止這一切,或許,發生在那一天的一切,都是無法接受的,但是人們會說,雖然從程序上來說並不完美,而且國家和國民都爲此付出了代價,但事實證明確實行之有效,假如一切未受到制止的話,那麼在中國,很可能發生九月革命,甚至接下來可能還會發生一場新的革命,最終,中國的一切都將被一場洪潮所吞噬。歷史最終證明,當年陛下的決斷是何其的正確,以最小的代價,確保了國家的長治久安,那些人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選擇了錯誤的方式,爭取的正確的權力,而一系列的錯誤,最終導致了另一個錯誤,可對於國家而言,這卻是幸運的。

可是面對這一觀點,另一部分人則會旗幟鮮明的提出一個問題:在那十五天之中。那位聖明的、英明的、正確的、富有遠見的、開創歷史的聖君在什麼地方?

爲什麼,他沒有能夠在事態惡化之前,站出來制止那一切?如果當年管明棠與陛下取得聯繫,如果內閣能夠發生作用。並做出些許讓步的話,那麼,事態有可能朝着失控的方向發展嗎?

最終,中國所得到的是什麼呢?誰纔是一切的最大受益者呢?在回首歷史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的卻是一系列的陰謀,正是那些陰謀導致了一系列的悲劇,而犧牲者永遠是那些無辜的民衆!最終,民衆和國家付出了代價。受益的卻是我們如今視爲國家象徵的皇室!”

《帝國百年》

皇帝在那?

皇帝在幹什麼?

對於九月一日的南京許多官員甚至普通國民來說,他們都在詫異的問着一個問題,在罷工抗議發生十天之後,人們驚訝的看到。陛下沒有對抗議做出任何迴應,只是在無錫事件發生之後,陛下通過電報要求內閣徹查真相。

之後,陛下似乎消失了,不復存在了。外界再也無法得知陛下的消息,似乎中國根本就沒有發生抗議事件似的,似乎現在國家的局勢極爲穩定似的,或許正像他說的那樣“相信內閣會作出正確的決斷。”。

而在與此同時。原本在紫金山皇家別苑避暑的皇后、皇太子等皇室成員,則避於別苑之中。面對南京出現的亂局,第一次。皇家別苑封苑了,甚至紫金山亦開始實施臨時軍事管制,駐於紫金山下的皇家近衛陸軍第一師,封鎖了整個山區,以避免外界干擾到“皇家避暑”。

可對於南京的學生以及工人階級來說,在過去的十天之中,是和平示威的日子,同樣也是無產階級力量聚集到全國罷工委員會周圍的日子,這似乎是一種徵兆。

在南京的工人住宅區裡到處都是正在召開的羣衆大會,男女工人和青年學生,像狂潮一般涌向這些羣衆大會,在這些羣衆大會上暢所欲言,而那些發言者的言論,亦從一開始的要求嚴懲真兇、查清真相開始慢慢的發生轉變,開始朝着實施全面憲法政,建立向國會負責的責任內閣轉變着,甚至於一些激進的年青人更是在發言時喊出了一個新的要求。

“……我們要求,就中國國體舉行全民公決!建立真正的共和國!”

這個要求像幾乎是驚天動地的要求,對於這個已經習慣了皇帝的國家來說,不亞於一聲驚雷,雖說並沒有獲得廣泛的支持,可是卻依然驚呆了許多人,尤其是那些原本坐視的國會下院議員們。

對於下院的國會議員來說,尤其是立憲民主黨的議員們來說,或許一開始,他們願意保持沉默或者中立,只有極少數議員參加於遊行並站在遊行的一方,可是現在,當他們在報紙上,在傳單上看到“要求再決國體”的宣言之後,他們卻驚恐的意識到——如果國會不能發揮作用的話,那麼,很有可能,發生在俄羅斯的一切,就有可能在中國上演。

國會必須充當的遊行抗議活動的領導者,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國家發生混亂,可是在國會內部同樣存在着嚴重的分歧,首先是貴族院,那些榮勳貴族旗幟鮮明的站在皇室的一方,他們拒絕與罷工者會面,更不願意作出任何讓步,即便是在下院,絕大多數保皇黨議員們同樣認爲,不能因爲遊行示威作出讓步,政府同民衆展開談判,必須建立在一個前提下——結束遊行示威。

而這一切,卻無疑是等於宣告國會的分裂,最終面對這一情況,國會下院中的上百名議員不得不以個人身份站到遊行示威者的一方,以充當示威者和政府之間勾通的橋樑,同時儘可能的約束遊行示威,從而使一切都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但是南京的局勢可以控制嗎?

人們清楚的看到隨着遊行示威的規模擴大,尤其是工人糾察隊的出現,隨着工人糾察隊上街“維持秩序”,直接導致了其與警察的衝突,而這更是激化了兩者的矛盾,在警察與工糾隊發生衝突後。沒有得到武力授權許可,同時又得到內閣“不得傷害平民”嚴令的三萬首都警察,則在羣衆暴力下不幸的淪爲失敗的一方,警察在街頭潰敗。直接導致南京開始陷入無政府狀態,甚至於政府開始陷入癱瘓。

對於中國,這個龐大的國家而言,首都的癱瘓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南京的局勢,對於所有人來說,似乎正在進入一場角力,誰會是勝利的一方?不可否認的是,勝利的一方也許會擁有整個國家!

“南京的無政府狀態必須結束。內閣絕不應違反法律限制警察使用暴力,警察的職責是維持社會治安與社會秩序,在社會秩序受到干擾時,警察應使用包括警械在內一切手段確保法律的實施!”

面對南京正在陷入無政府狀態。司法大臣張鋒如此在內閣會議上同總理大臣爭辯着,而在其的建議未得到尊重之後,因爲未能與陛下取得直接聯繫,其不得一方面上訴到最高法院要求最高法院就警察權力進行裁定,另一方面則通過召開新聞發佈會。要求地方警察不得背離職責。

“務必全心維持法律之執行!”

可,作爲司法大臣的張鋒並沒有想到的是,正因爲這一番發言,使得其成爲了示威者眼中的:“眼中釘”和“屠夫”。

九月五日。凌晨三點半,司法大臣官邸的大門前。西式的黑鐵大門緊閉着,在大門前的崗亭外。兩名警察來回的踱來踱去,因爲天氣有些燥熱的緣故,使得他們的額上帶着些許汗水,凌晨的南京顯得有些安靜,在這條“大臣”街,或許是因爲過去十幾年來的“長治久安”,使得兩個警察自然的顯得有些放鬆,即便是在這個時候。

“真他媽的無聊。”

一名警察有些無聊的伸了個懶腰,他朝左右看了一眼,然後對身邊的同伴說道。

“來支菸吧。”

“不行吧,小心被長官抓到。”

另一名警察則有些謹慎的回答道,作爲一個年青的警察,他有着太多的顧慮,按照規定,身着制服的警察在執勤時是禁止吸菸的。

“現在幾點了,這時候長官不會來的……”

火光一閃,煙點上了,就在吐出第一口的時候,異樣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在這個靜寂的凌晨,顯得很是刺耳。

“是汽車?”

“都這麼晚了,搞什麼鬼……好像不止一輛車!”

“沒準又是那位大臣在總理官邸開會,你不知道不知道,現在的局勢……”

警察的抱怨不能阻擋車輪的滾動,兩口煙的功夫,三輛小汽車就開到了大門前,汽車是很普通的,顯得有些破舊的老款天馬汽車,這種汽車原本是不應該在大臣街,這種住的人非富則貴的地方出現的,而且還是三輛汽車。

看到路燈下的三輛汽車,兩名警察則不約而同地打開腰間的按扣,以便他們能及時抽出,然而沒等他們反應過來,領頭的汽車已經嘎地停在了大門前,幽暗的車窗內探出幾根短槍的槍管,一陣亂射,這兩個根本就來不及反應的警察便癱倒血泊之中。

在槍聲響起的同時,最前面那輛車的車門開了,只跳出一個人,抱着一個冒煙的大包裹扔向大門,隨即就地一滾,避入車後。

電光一閃,巨雷一鳴,鐵製的大門便被炸開了。在硝煙尚未散盡,從三輛汽車上跳下來十幾名持槍歹徒,立即蜂擁入司法大臣官邸,他們衣着各異,手中槍支也五花八門,他們攻進正院之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是朝着院內丟出幾枚炸彈,接着又是一陣亂槍掃射,待硝煙散去,正院裡橫倒了七八名穿着警服的警衛。

在這個夜晚,突然響起的爆炸聲,驚醒了睡夢中的張峰,他立即打開牀頭燈,隨即看見妻子的眼睛睜得圓圓的。

“別怕,我們先到地下室去。”

在張鋒想要去扶妻子的時候,她卻敏捷地跳下牀。

“我沒事,孩子們!快去看看孩子們!”

關心孩子,這是母親的本能反應。

“放心吧,孩子們不會有事的。”

說話的時候,張鋒卻是已經摸出牀頭櫃裡一支。作爲司法大臣,他一時隨身攜帶着武器,順手給上了膛之後,右手舉槍。左手開了門,牽起妻子的手奔向兩個孩子的房間。

轉過走廊的一角,孩子們都在那裡!

進到孩子門的臥室後,張鋒一把抱起了還攬着玩具熊貓的小女兒,而妻子則麻利地抱起了兒子,不需要多說什麼,兩個小孩便自覺地跟在夫婦二人後面往樓下跑。

“爸爸,我是不是在做夢。我們是不是要死了……”

шшш▲tt kan▲c ○

“沒事的,有爸爸在。”

簡單地安慰了一句,張鋒便擰開客廳樓梯下方的房門,一家四口人立即沿着樓梯朝地下室走去。

“爸爸。我們要去哪兒。”

年齡稍長些的兒子,稍微清醒了一點

“我們去個安全的地方。”安全的地方,恐怕也就是官邸地下室下方的避難所了,那是爲了應對突發情況設立的避難所,整個避難所都建於地下五米處。面積二十平方的避難所全部是用厚達五十釐米的鋼筋混凝土製成,入口處則是一扇鋼製的厚重的防爆門,原本那裡是應該用於在空襲時保護要員的地方,而現在。卻成爲了保護他和家人的場所。

就在張鋒打開防爆門的時候,樓梯入又晃過了一陣輕快的爆炸聲。緊接着是爆豆般的槍聲,還有一陣暴徒的喊聲。

“張鋒在那?”

“抓住僕人……”

“殺死他……”

在關閉防爆門的瞬間。槍聲又一次傳了過來。終於,防爆門關閉了,在昏暗的燈光中,看着面色煞白的妻子和受到驚嚇的孩子們,張鋒的心中只剩下一陣難掩的怒意。

是誰?是誰想要殺死他?而且是在他的家中!

“現在怎麼辦?”

抱着孩子們的妻子驚恐的看着丈夫,就在她這麼說的時候,卻聽到防爆門處傳來一陣虛弱的槍聲,還有金屬的撞擊聲,似乎有人在朝防爆門開槍。

“沒事,不用擔心,他們用炸彈也炸不開那扇門!”

在這個避難室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炸彈的威脅,嘴上這麼說着,心下壓抑着怒火的張鋒卻走到辦公桌處,拿起了桌上的電話,那電話是專線電話,雖然只能在緊急情況下使用,可是設於軍營地下掩體的總機室,卻是二十四小時執班。

“喂,我是司法大臣張鋒,我的授權號是……”

在電話接通之後,在覈對了保密授權之後,他對着電話總機站說道。

“現在,我在官邸受到了武裝暴亂分子的攻擊……”

說到此處,他的聲音一沉。

“我要求立即接通皇宮的電話,我要向陛下直接彙報!”

完全被怒火充斥於心的張鋒這會,只剩下了一個念頭,他要把南京的一切直接上報給陛下,最後由陛下作出決定,是採用強力手段恢復秩序,還是坐視革命的發生。

“司法大臣官邸受到了暴亂分子的攻擊!”

早在六天前就進入皇家近衛軍蘇北綜合訓練基地的陳默然在接到這個報告之後,先是一愣,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他之所以躲到綜合訓練基地,其根本原因就是等待局勢的惡化,進而使得他能夠擁有足夠的理由採用鐵腕恢復秩序,同時給一些人一個深刻的教訓,以確保將來的政局穩定,而按照事實的推測,局勢的惡化應該是先陷入無政府狀態,接着是政府癱瘓,隨後是示威者試圖佔領政府機構,可現在,卻因爲司法大臣的一番話,使得司法大臣成爲暴徒的攻擊對象,這是不是意味着……

“接通司法大臣官邸的電話!”

在思索良久之後,陳默然還是拿起了電話,或許,這同樣也是一個機會。

當張鋒接到陛下的回電時,發生在官邸的襲擊已經結束了,這裡畢竟是“大臣街”在爆炸和槍擊之後,附近官邸的警察立即向局裡作了彙報,警察局隨即派出了上百名武裝警員,經過一番激戰後,暴徒被擊退了,大臣街隨之被臨時管制。

“陛下,”

在介紹完南京的局勢和發生在官邸的襲擊之後,張鋒直接提出了他的建議。

“現在,這場遊行示威,正在由和平請願朝着武裝暴亂的方向發展,考慮到南京市民擁有的槍支,如果不能儘快結束這一切,恢復南京的秩序,革命,將會在不久之後爆發,到時整個帝國亦將隨着武裝暴亂的發生而覆滅,臣請陛下儘快做出決斷!”

在說出這番話時,張鋒的口吻顯得有些激動,但是他做出的這個決定卻並不是憤怒之,在他看來,現在,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了。

“嗯,那麼,你的建議的!”

拿着電話,陳默然的語氣顯得很平靜,在這樣的威脅到他本人和家人的襲擊之後,會如此反應,是正常的,無論出於保護自己還是家人,他都會做出“合適的反應”,而現在,自己所需要的正是司法大臣從“法律的角度給予支持”。

“陛下,根據帝國法律,臣希望出動軍警採用一切必要的手段,結束南京的一切,同時,請陛下下旨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實施全國戒嚴!”

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28章 新董事第23章 外交第277章 對話第124章 情報分析第90章 祈禱第55章 作派第118章 得願第24章 戰胡兒第174章 鐵石心腸第13章 準備第83章 CMR根基第96章 運氣與震撼第151章 生絲第38章 交易第148章 選擇第47章 無以復加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85章 垂青第117章 善意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227章 張楊第222章 “禮物”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110章 疑慮第280章 疑惑第124章 背叛第176章 首義第50章 小規模衝突第44章 兇狗第262章第5章 書房中第200章 暴雨第237章 大林子第58章 現實問題第44章 各有心思第115章 妄議第159章 教育第14章 遼河兩岸第102章 原罪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第96章 運氣與震撼第181章 赴考第261章 美國第75章 一事相求第215章 決定第261章 美國第66章 兩個輸家第13章 準備第88章 地方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228章 啓航!第44章 各有心思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126章 氛圍第101章 人與狼第18章 愁!第247章 下套子第56章 在哈佛第61章 土匪就是土匪第78章 轉變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238章 留個耿臣第190章 水師第53章 夢想第246章 殘酷與仁慈第31章 自縛於前第227章 擊掌!第217章 亡國母親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115章 對話第44章 陰謀第155章 補救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186章 強敵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234章 西北風第53章 巴格達第58章 我需要嗎?第53章 夢想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16章 潰敗第249章 斥怒第76章 道德問題第10章 乞力馬紮羅的風第5章 斡旋第177章 南北震第137章 到頭了第15章 達累斯薩拉姆港第184章 夜戰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286章 新軍艦第131章 白色黃金第100章 教導隊第213章 破城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75章 一事相求
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28章 新董事第23章 外交第277章 對話第124章 情報分析第90章 祈禱第55章 作派第118章 得願第24章 戰胡兒第174章 鐵石心腸第13章 準備第83章 CMR根基第96章 運氣與震撼第151章 生絲第38章 交易第148章 選擇第47章 無以復加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85章 垂青第117章 善意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227章 張楊第222章 “禮物”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110章 疑慮第280章 疑惑第124章 背叛第176章 首義第50章 小規模衝突第44章 兇狗第262章第5章 書房中第200章 暴雨第237章 大林子第58章 現實問題第44章 各有心思第115章 妄議第159章 教育第14章 遼河兩岸第102章 原罪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第96章 運氣與震撼第181章 赴考第261章 美國第75章 一事相求第215章 決定第261章 美國第66章 兩個輸家第13章 準備第88章 地方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228章 啓航!第44章 各有心思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157章 總理大臣議糖果 糖果之後論鞭子第126章 氛圍第101章 人與狼第18章 愁!第247章 下套子第56章 在哈佛第61章 土匪就是土匪第78章 轉變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238章 留個耿臣第190章 水師第53章 夢想第246章 殘酷與仁慈第31章 自縛於前第227章 擊掌!第217章 亡國母親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115章 對話第44章 陰謀第155章 補救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186章 強敵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234章 西北風第53章 巴格達第58章 我需要嗎?第53章 夢想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16章 潰敗第249章 斥怒第76章 道德問題第10章 乞力馬紮羅的風第5章 斡旋第177章 南北震第137章 到頭了第15章 達累斯薩拉姆港第184章 夜戰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286章 新軍艦第131章 白色黃金第100章 教導隊第213章 破城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75章 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