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給予朋友的回報

清末,因首都在北京,外國在南京一般僅設領事館。至光緒二十五年,始開放下關爲商埠,惟限於江干一帶,未及城內。又以利益均沾之故,各國皆得於下關通市設領事館矣。

去年民族光復後,臨時政府建都南京,與臨時政府建交的部分國家逐步將大使館或公使館館址移至南京。其間,有的向臨時政府暗送秋波,有的搶先建交,有的分步試探。而自帝國建元后,與帝國建交的部分國家逐步將大使館或公使館移至南京。

作爲最早與臨時政府建交西方列強德國,初時大使館設於舊領事館內,隨後又在樓子巷租用土地,建起了磚木混凝土結構的德式2層樓房15幢432間,廚房122間,廁所120間,浴室2間,共計678間,在此時的南京這屬於規模最大的大使館。

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大使館的規模與其國家在駐在國所持的“野心”是相互對映的,作爲一個後進國家,德國在華享有的特權,除去青島之外,大都是依靠門戶開放政府得到,但對於德國資本界而言,開拓中國市場直接關係到資本工業界的未來,而從清末至今,無論是滿清或是帝國都向德國採購了大量的軍械以及機械設備,尤其是自臨時政府之後,中國向德國採購機械設備超過過去十數年之合。

“中國的市場關係到德國工業界的未來”

在鉅額定單的刺激下,德國是第一個承認南京的西方列強,而作爲回報,在過去的兩年中,大量的定單、合作合同源源不斷的被輸送到德國工業界,尤其是在中日宣戰,中英關係微妙之後更是如此。

上午九時許,一輛汽車駛離了德國大使館,汽車幾經拐彎後拐向光復大道,隨後沿着光復大道朝着皇宮的方向駛去,在南京,任何一位外國觀察家都知道,對於中國而言,能夠對任何問題作出最終決策權的並不是他們的政府,也不是諮議院,而是他們的皇帝。

南京是世界三大專制帝國之一中華帝國的首都,而皇宮纔是這個國家的大腦。

“上個月,我們得到了來自中國的3600萬馬克定單……”

坐在汽車上,喬治?馮?海德里森向大使作着的彙報,他看着面前沉默不語的馮?萊克斯伯爵,作爲駐華大使,除去代表德國在華利益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中國推廣德國工業產品,而單就這一點而言,無疑他是最成功的一任德國駐華大使。

“喬治,記不記得你剛來到中國的時候,我曾對你說過什麼?”

間籌志滿的馮?萊克斯伯爵看着坐在旁邊的參贊,同時他又用手肘拄了一下這輛汽車,這輛汽車是那位皇帝陛下送給自己個人的禮物,在南京只有英、美、德、法四國大使擁有這樣的汽車,而在德國,卻只有皇帝陛下才擁有同款的豪華汽車。

“你曾說過,不要用過去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國家的一切”

喬治如實的回答到,他是十個月前從德國來到大使館上任,曾有幸目睹了那位皇帝陛下的登基大典,可以說,他完全見證了這個帝國的“誕生”。

只不過在德國本土的時候,在接受外交培訓的時候,他的看法和想法完全受到舊時代資料的影響。

“兩年前,當我乘着軍艦從上海一路到武昌,兩岸除去漢陽之外,皆是原始地貌,而,你看長江兩岸是什麼模樣?”

“兩岸隨處可見工廠和煙筒,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廠房,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劃,他們建立的是沿江工業帶,政府主導重工業,民間資本主導輕工業,過去十八個月,中國從德、英、美、法、奧匈諸國進口機械設備成品5.5萬部,機械設備散件3.2萬部,引進技術近四千項,今年,全世界45的機械設備出口,都是出口至中國,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政府不記代價推動下,中國正在迅速實現工業化。”

喬治非常熟練的吐出了一系列的數字,而這些數據都是公開的,同樣的也是德國在這場戰爭中選擇中國的原因,德國人善長分析,正是這些數據分析,使得德國相信中國能夠贏得這場戰爭,即便是他們輸掉海戰,最終,他們還會是這場戰爭的贏家。

“中國的市場非常龐大”

馮?萊克斯伯爵看着車窗外的街道,非常肯定的說道。

“這一點,早在一百年前,英國人就已經看到了,半個多世紀前,爲了這個市場,英國人用艦炮轟開了他們的國門,可是直到,中國的市場仍然未被充分開發”

這會馮?萊克斯伯爵的眼光閃動着一絲神采。

“我們必須要看到,中國的經濟總量遠超過德國,當然,他們的工業經濟卻很低,他們的經濟大都依靠農業,而中國人卻正在奮起直追,這意味着我們,德國,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去搶佔這個市場,如果,中國在未來幾年中,依然保持今年這個數量的機械進口,那僅僅只是一年的定單,就足夠整個德國工業界每天保持最高開工率,甚至即便如此,我們都無法完成中國的定單……”

“大使閣下,我們必須要考慮到,中國並不僅僅只向德國採購機械設備,他們是向多個工業國家發出意向,最終由價格最低,而且願意同時轉讓技術專利的企業發出合同,他們之所以向各國採購機械,是因爲自身機械產量不足滿足國家工業發展需要,而隨着大量機械設備的進口,以及本國機械製造業的發展,尤其是各國機械設備技術專利的轉證,使得他們的可以大量生產同類而且同質機械,那時進口量自然會降低”

對於這個工業品市場,喬治有着自己的看法,的中國政府採購設備時與滿清有着明顯的不同,他們更像日本人、俄羅斯人,在採購設備的時候,總會談到專利技術問題,相比於單純購買設備,他們更樂意連同技術一起購買,一開始,法國人就是在這方面投機取巧,得到了大量的設備定單,他們的報價或許高於德國,但是卻隨機轉讓專利技術,出售散件,派出技術人員來到中國幫助其實現機械設備的國產化。

法國企業在這方面有着充足的經驗,無論是日本或是俄羅斯的企業都曾從法國引進大量的機械設備同專利技術,而在這方面德國企業卻滯後很多,直到面臨中國的鉅額定單流失之後才反應過來。

而聽着喬治的分析,馮?萊克斯伯爵卻是的笑看着這個年青人。

“或許吧,但是,中國人需要多少機牀?要到什麼時候,中國人才能擁有足夠數量的機械工廠?這些都是個問題,就像他們馬鞍山機械公司,一年僅只製造一萬部機械設備,可是未來,中國卻需要幾十萬、上百萬部機械設備,不要忘記,這個國家非常大,人口非常多,如果機械保有量同人口比例相匹配的話,未來三十年,中國至少需要一千萬部機械設備,才能達到同德國保持同一水平,但是三十年的時間,中國人能夠生產出如此數量的機械設備嗎?所以他們就需要進口”

馮?萊克斯伯爵的語氣非常肯定,接着他肯定的說道。

“所以,在這場戰爭中,我們要向中國人表現出足夠的善意,要讓他們意識到,當他們被全世界所拋棄的時候,只有德國仍然站在他們的身邊,仍然是他們的朋友,這便可以讓我們的工業界得到更多的合同,至少在同等或相近條件下,他們的會優先考慮到德國,”

接着馮?萊克斯伯爵又不無遺憾的說道。

“兩個月前,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同克虜伯鋼鐵公司共同競爭馬鞍山鋼鐵公司的四號鍊鋼車間的合同,我們的報價低於伯利恆鋼鐵公司,但是卻因爲我們比伯利恆鋼鐵公司少了一樣東西”

“一萬五千噸級水壓機?”

“就是那個水壓機,是伯利恆鋼鐵公司發明的,而克虜伯公司,不過是剛剛完成試製,在他們猶豫不決的時候,高達兩百餘萬美元的合同,就被伯利恆鋼鐵公司得到了,這可是一千萬馬克的合同,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得到優先權的話,那麼這份合同必然屬於德國,而且隨後的萬噸水壓機合同又會帶來上千萬馬克的回報,有時候,我們的企業太過於猶豫不決,在這個時候,就必須要依靠我們這些外交官去維護德國的商業利益”

思緒

思維方式的不同,曾經到美國學習一年的喬治在心底自語一聲,相比於德國企業的保守,美國企業從不介意轉讓專利技術,在美國企業看來,那些技術都是有價的商品,即然是商品那麼出售它就沒有任何問題,而德國企業往往將專利視爲公司產品處於領先地位的保證,但卻恰恰忽視了在這個工業時代,任何工業品都是可以仿製的,

就在這時汽車停了下來,喬治擡眼一看,汽車已經到達皇宮了。看着這與“三大專制帝國”之名絕不相符的皇宮,喬治忍不住想着,會不會是,全中國的白銀都被那位皇帝拿去買了機器和技術。

“萊克斯伯爵”

在大客廳的門被推開的時候,陳默然便滿面笑容的迎了上去。

“皇帝陛下”

瞧見這位穿着一襲中國海軍制服的皇帝陛下,馮?萊克斯伯爵連忙彎腰鞠躬行了一個德式的宮廷禮節。

“好了,萊克斯,我的朋友,今天,在這裡,沒有皇帝與伯爵,有的只是兩位老朋友”

安受了一禮後,陳默然笑着說道。

對於這位“民選皇帝”身上的偶爾流露出的平民作風,萊克斯伯爵只是不以爲意的笑笑,但他知道,這種表現恰是因爲這位皇帝把自己視爲朋友,這是一個好跡象。

“今天,今天請你來,是我想向您,親自表達我的感謝”

陳默然微笑着說道,昨天從駐德大使館發來一份電報,德國八大銀行願意向中國提供一億馬克的低息信用貸款,儘管誰都知道,這實際上是南海海戰後,國際金融界作出的一種自然表現,但陳默然還是抓住機會,想向“老朋友”表示自己的感謝。

“陛下,這是德國金融界對貴國的信心表現”

萊克斯禮貌的回答道,他知道這一億馬克的信用貸款,最終仍然會一馬克不落的回到德國的口袋中,甚至於這一億馬克根本就不需要匯到中國,這位皇帝派出的採購人員會直接拿着這一億馬克的支票,向德國的工業界下達至少一億馬克的定單,如果所料不差的話,爲了表示他們的感謝之情,他們會追加定單。

“無論如何,來自老朋友的友誼,讓朕深爲感動,朕已經下旨要求技術委員會向貴國企業下達不少於1.3億馬克的定單,我想,這是朕和中華帝國表示對德國感謝之情的舉動”

果然

馮?萊克斯伯爵在心裡一陣暗樂,這就是和中國人打交道的好處,中國人知道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感謝,那些開出支票的銀行家,早已經算準了這一切,這筆鉅款只是他們從左手交到右手罷了,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獲得了利息,同樣幫助工業界得到了更多的定單。

“這場戰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

接着,陳默然不無凝重的說道。

“有時候,無論是個人或是國家,都不得不去面對一個現實問題,就是隨時會被曾經的朋友所出賣,而在這場戰爭中,就充分暴露出了這個問題”

話峰一轉,陳默然表面上神情凝重,可雙眼卻直視着馮?萊克斯伯爵,自己今天邀請他來,可不是爲了告訴他這1.3億馬克這麼簡單,而是想向他傳遞一個信號,一個德國可以讀懂的信號,但是又不能夠太過於直接,也不能太隱晦。

在另一個時空中,有一個人想用天安門城樓上的照片去傳達信號,結果美國人就沒能讀懂,西方人並不擅長去猜測東方式的隱晦表達,而且很多時候他們甚至會誤解。

“當然,皇帝陛下,無論是個人或是國家,都是如此”

在表示贊同的時候,馮?萊克斯伯爵開始在心裡思索着皇帝陛下這句話裡透露出的意思,很顯然,他對英國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非常不滿,甚至於可能還有對美國心存不滿,美英的介入調停,使得中國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

“但是,皇帝陛下,同樣,無論是個人或是國家,在面對任何情況的時候,都會有朋友在他的身邊,不離不棄”

馮?萊克斯伯爵並沒忘記適時的表現出德國在這場戰爭中的立場,以此來證明,相比於其它國家,德國纔是中國真正的朋友。

“當然,比如說貴國”

肯定的點點頭,陳默然微微一笑。

“這場戰爭,使得我個人和這個國家,認識到很多問題我相信,中國和德國的友誼,會隨着時間的加深,而越發深厚,爲此……”

手一伸,身後的近侍隨之取出一份文件,而陳默然則直接接過文件,滿面笑容的看着馮?萊克斯伯爵,在他有些迷惑的時候開口說道。

“我想,也許德國應該得到一些屬於友誼的回報”

再交將文件遞給近侍之後,近侍直接將文件遞給了馮?萊克斯伯爵,接文件之後,馮?萊克斯伯爵展開文件一看,雙目頓時一睜,他仔細翻看了幾頁之後,在看到文件最後的屬名,名字很熟悉,是一個德國人名,顯然這份報告是真實的,合上手中的文件,馮?萊克斯伯爵擡頭看着面含微笑的陛下,按奈下心底的激動。

“皇帝陛下,不知陛下……”

不待馮?萊克斯伯爵說完,陳默然便笑着打斷的他的話。

“我說過,德國應該,也理當得到與其友誼相等的回報,很快,這份報告就會公開,而報告的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想如果德國有意的話,德國理應是中國優先考慮的合作伙伴”

面上的笑容是一副真摯的模樣,可是在心裡,陳默然卻知道這不過只是一個誘餌罷了,就看德國人選不選擇這個吞下這個他們沒辦法拒絕的誘餌了,這份報告終於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發揮他的作用。

而且要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他的作用,只有如此,這一切纔是值得,而且這不僅僅是一個誘餌,同樣也是一塊敲門磚,它將會幫助自己打開德國的大門,讓德國人主動的提出自己需要的那個要求,而中國則可以從中得到自己需要的技術、資金。

“皇帝陛下,我想,”

沉吟片刻,又看了一眼那份報告,馮?萊克斯伯爵如實的回答道。

“我需要將此事上報柏林,我本人希望皇帝陛下能夠基於德華兩國間的友誼,推遲發佈這份報告”

(新書發佈了,新書書名:新紀元1912,還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無語,這將是一個很精彩的故事謝謝)。.。

第136章 需要第86章 運氣啊!第224章 兄弟第58章 現實問題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209章 變化第31章 怒火第108章 誤區第103章 我會記住你們的第119章 理想與現實第84章 炒第191章 大帥府第130章 劇變第185章 混水摸魚第181章 啊!東鄉第168章 真相第75章 亂、亂第202章 老夥計第10章 不擇手段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45章 冷靜?冷漠?第54章 見諒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181章 赴考第15章 達累斯薩拉姆港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22章 奪橋第138章 界線第85章 垂青第199章 無路可選第20章 小算盤第229章 青春期第156章 總理大臣機上思 行營之內設引子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3章 火第49章 月不高第118章 得願第46章 阿拉伯第2章 選擇第249章 斥怒第146章 疑惑第36章 上大菜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130章 劇變第27章 看不見的手第44章 陰謀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100章 革命者的抉擇第8章 必須承受第197章 新與舊第26章 迷茫第279章 岸防第167章 誰是贏家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157章 交叉第213章 破城第214章 火攻第108章 家的感覺…第54章 見諒第59章 我需要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208章 中日親善第86章 奸第216章 逃宮第133章 經得起考驗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269章 在關東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199章 無路可選第222章 騎虎難下第230章 憲法提調第82章 專家第165章 東京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39章 父與子第43章 拍賣會!第25章 背後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62章 彰德第264章 “友好”國家的反應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243章 袁府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140章 抉擇(中)第127章 這個國家啊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165章 大罷工(下)第8章 是個好人第55章 作派第100章 革命者的抉擇第268章 庫倫城第76章 道德問題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196章 山縣有朋第104章 因小失大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
第136章 需要第86章 運氣啊!第224章 兄弟第58章 現實問題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209章 變化第31章 怒火第108章 誤區第103章 我會記住你們的第119章 理想與現實第84章 炒第191章 大帥府第130章 劇變第185章 混水摸魚第181章 啊!東鄉第168章 真相第75章 亂、亂第202章 老夥計第10章 不擇手段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45章 冷靜?冷漠?第54章 見諒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181章 赴考第15章 達累斯薩拉姆港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22章 奪橋第138章 界線第85章 垂青第199章 無路可選第20章 小算盤第229章 青春期第156章 總理大臣機上思 行營之內設引子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3章 火第49章 月不高第118章 得願第46章 阿拉伯第2章 選擇第249章 斥怒第146章 疑惑第36章 上大菜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130章 劇變第27章 看不見的手第44章 陰謀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100章 革命者的抉擇第8章 必須承受第197章 新與舊第26章 迷茫第279章 岸防第167章 誰是贏家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157章 交叉第213章 破城第214章 火攻第108章 家的感覺…第54章 見諒第59章 我需要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208章 中日親善第86章 奸第216章 逃宮第133章 經得起考驗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269章 在關東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199章 無路可選第222章 騎虎難下第230章 憲法提調第82章 專家第165章 東京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39章 父與子第43章 拍賣會!第25章 背後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62章 彰德第264章 “友好”國家的反應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243章 袁府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140章 抉擇(中)第127章 這個國家啊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165章 大罷工(下)第8章 是個好人第55章 作派第100章 革命者的抉擇第268章 庫倫城第76章 道德問題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196章 山縣有朋第104章 因小失大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