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

“中國陸軍或許有着出色的表現,但是他們卻從未進行過任何登陸作戰!”

“中國海軍並沒有足夠的艦隻用於運輸陸軍部隊!”

“中國想要進入曰本本土,可能也還要花上十年的時間去準備!”

“他們只有一個旅的海軍陸戰隊!”

在曰本明確表示拒絕中國提出的媾和方案之後,作爲英國駐華武官的向倫敦海軍部發出了這麼一份報告,在他的報告中,他詳細列出了中國陸海軍的優劣,最後一得出的結論是——“在討論中國近衛陸軍的裝備和作戰能力,是否有能力登陸曰本之前,首先應該先討論一下他們的軍隊的歷史,現在不可否認,在嚴苛的紀律管制下,中[***]人對國家的忠誠心、對上級和組織的服從心等等遠高於中國歷史上任何時期,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其陸軍有能力進攻曰本本土!”

而他在報告中,又詳細列出了曰本軍隊的優勢,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除非曰本是清國,否則中[***]隊絕不會冒險嘗試進攻曰本本土。

“這只是一次表態!中國人也許會在未來尋求外交解決的合理方案!”

而這麼一份報告,對於英國政斧而言來的正是時候,在倫敦看來,他們唯一需要的就是這份報告,最終緩解了他們在某一方面的擔心,對中國進攻曰本本土的擔心。

作爲曰本的盟國,無論如何,英國都需要在這場戰爭中作出適當的表示,至少需要在某種程度上作出一種表示,同樣也是爲了向中國表示抗議,其亞洲艦隊向曰本派出了巡洋艦“阿斯拉旺號”前往曰本訪問,而爲了避免過份刺激中國“敏感的神經”,其又拒絕了曰本希望英國海軍護送幾艘軍火船的請求。

他們只是訪問!

最終,“阿斯拉旺號”巡洋艦成功的通過的了中國海軍制定的禁航區,進入了曰本,而其艦長是西斯蘭姆少校,並沒有像過去一樣去關注曰本的海軍,曰本海軍已經不復存在,作爲一名訪客,他更多的是關注曰本本土的防禦。

儘管是他是一名海軍軍官,但是他對曰本陸軍進行了細緻的考察後,也還是得出了一個結論。

“雖說裝備短少,但無可否認,曰本陸軍的士氣非常旺盛,他們對國家和天皇的忠誠心,將會支持他們的戰鬥到最後一刻。但是,對於曰本來說,這並不是足夠的,我從一些軍官那裡得知,現在曰本本土僅僅只擁有不足兩百門各種舊式火炮,沒有任何一個師團擁有足夠的武器,即便是最基本的步槍,或許他們會拼死抵抗,但如果中[***]隊敢於冒險的話,我相信,中國陸軍可以打敗曰本的三倍的兵力。一但發生登陸作戰,與其說是戰爭還不如說是一次軍事散步……”

可是最終,他的這麼一份報告卻在倫敦陸軍部引起了一陣笑聲。

“這是一個外行人做出的有史以爲最爲外行的報告!”

在這樣的氣氛,英國人自然不需要再去考慮什麼,中國人會去進攻曰本本土,在倫敦幾乎每一位政治精英的眼中,中國人不過是漫天要價而已,那麼作爲曰本的盟友,英國除去對曰本表示適當的支持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就是必須要告訴中國人,他們必須要降底要求。

不過,中國方面的態度卻出乎人們的意料,至少出乎英國方面的意料。

事實上,對於英國來說,他們介入中曰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爲了維持英國的在遠東地區的利益和遠東地區的平衡,也正是因於這個原因,英國的外務大臣蘭茲坦姆纔會約見中國的駐英大使汪大燮,再一次商討由英國提出的媾和方案。

“首先,我需要再一次闡述我本人和英國政斧的觀點,我們衷心的希望遠東可以立即恢復和平。希望能借此機會敞開彼此的胸懷就遠東問題好好地談一談!”

蘭茲坦姆的這一態度,並沒有讓汪大燮放鬆了神經,他知道也許在此時,柏林的談判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而中德聯盟,對於中國來說,是徹底擺脫英國,使得中國掌握對曰本完全主動權的根本。

“英國認爲,曰本向中國歸還朝鮮、琉球羣島是合適的,也是必須的!”

作爲英是這個老牌帝國的外務大臣,蘭茲坦姆自然知道,作爲這場戰爭的勝利者,中國人肯定需要屬於勝利者的果實。

“同時,曰本也應該承擔貴國的軍費支出!”

又是一個肯定!汪大燮卻只是不動聲色的聽着蘭茲坦姆在那裡論述了他關於遠東和平的觀點,當然也免不了對中國相對強硬的態度進行了非難。

最後,蘭茲坦姆又輕描淡寫的承認道,“現在,英國相信,遠東地區的和平必須要得到恢復,所以,我們將支持之前我們所出的建議,如果中國可以接受的話,我想,遠東地區的和平,應該可以在短期內實現,您覺得呢?大使閣下!”

面無表情的汪大燮看了一眼面前這位信心滿滿的英國外務大臣,只是靜靜的搖搖頭說道。

“閣下,我們比英國,甚至曰本更渴望結束中曰之間發生的戰爭,但是如果不能夠給予挑動的國家予以沉重的懲罰的話,那麼……”

汪大燮的話語在這個時候突然變得嚴厲起來。

“我想,即便是我們現在簽署了媾和條約,那麼這個條約也不過只是幾年的停戰而已,幾年之後,元氣得已恢復的曰本仍然將會再次向我國宣戰,到那時,請問閣下,英國又當如何自處,假如貴國還是想保持中曰兩國之間的和睦關係的話,那麼,英國就應該支持我們提出的條件,只有如此,才能夠實現真正的遠東和平!”

汪大燮只是說着話,然後他又看一此蘭茲坦姆說道。

“假如你們真的需要和平的話!”

兩種意思的話語從汪大燮口中吐出之後,蘭茲坦姆看着眼前的這位大使,他明白,外交是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真實意思和感情,動之以利,曉之以情。

“那麼貴國是準備再次拒絕我們提出的對貴國如此有利的條件嗎?要知道,這或許是你們所能獲得的最好的條件了,假如你們願意接受的話,那麼英國將盡一切努力,令貴國如願以償!”

“現在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曰本接受我國提出的條件!”

汪大燮堅持着這樣說道,然後又說道。

“除此之外,奉我國的直接命令,中國將拒絕一切針對中曰戰爭的,由他國提出的媾和方案!”

一句話,完全堵住了蘭茲坦姆的繼續說下去的念頭,而蘭茲坦姆看着汪大燮,在沉默良久之後,又認真的說道。

“你這是在拒絕可能會是你們在這場戰爭中得到的最爲有利的媾和條件!”

是英國保證的!蘭茲坦姆在心裡自語一聲。

“那是因爲我們將會獲得對中國更爲有利,對遠東和平更爲有利的媾和條件!”

汪大燮非常禮貌的輕應一聲,而在輕應這一聲的時候,他卻又心裡嘀咕一聲,但願柏林的一切都順順利利的,只有如此,中國才能甩開半捆着中國雙手的英國,一但中德聯盟條約簽定,德國就會絆住英國。

伊藤在柏林的賓館中等待着。

在訪俄過程中,俄方答應對伊藤的要求會予以書面的回答。

“一定會傳來好消息的”

柏林,歷來,談判從來都是漫長的,尤其是涉及到兩個國家的根本利益時,儘管無論是中國或是德國,都有着簽定同盟條約的願望,但願望總歸只是願望,涉及到實際的利益之後,雙方總是會在談判桌上爭論,甚至爭吵起來。

但是幸好,在這種秘密外交之中,雙方都會在偶爾的時候做出適當的妥協。

此時,在柏林城郊德皇的行宮內空氣,與之前有着截然的不同。

“德國認爲,我們的要求是合理的!”

將雪茄煙按滅在的菸灰缸內,亞哥夫再一次強調道。

“現在中國和曰本正處於戰爭狀態,而曰本和英國存在同盟關係,如果現在,我們同意將英國納入限制姓條款的話,那麼德國就必須要考慮到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德國需要在條約一簽字,就被捲入一場中國人的戰爭之中,這顯然是不符合德國簽字這一旨在維持和平的條約意願的!”

在提到最後一句話時,亞哥夫又特間加重了“和平”兩字,似乎是在提醒着面前的楊晟,德國之所以簽定這個條約是爲了和平,而不是爲了戰爭。

放下手中的德國就第一條款作出的新的譯本時,楊晟的先是一臉茫然,隨後卻又語氣低沉的說道。

wωω▪ttКan▪℃ O “或許吧,不可否認,無論是我們或是德意志帝國,都是爲了和平,才坐下來,去商討並懷着真誠的意願去締結這個同盟條約,但是……”

伸出手指,楊晟認真的看着亞哥夫。

“這份條約的最終目的,是爲了威懾我們兩國共同的敵人或者說潛在的競爭對手,告訴他們,中德兩國結成同盟,只有足夠的威懾才能確保未來的和平,我們並不認爲,廣泛條款可以對英國產生足夠的威懾!”

在亞哥夫正欲反駁的時候,楊晟又繼續說道。

“至於貴國認爲可能會捲入戰爭,那麼,無疑是在質疑貴國的影響力以及英國的決心,英國有可能爲了曰本,捲入一場針對德國的戰爭嗎?”

一聲反問,實際上卻又是一個小小的馬屁,但是亞哥夫卻沒有任何受用的意思,他只是輕點一一下頭。

“英國人或許會猶豫不決,但也正因如此,指定英國就變得的有些毫無意義……”

這是德國的意見,德國並不願意爲中國和曰本去買單,至少不願意在現在去買單,德國只是藉助這一同盟條約去威懾俄羅斯,而不是威懾英國,中國對英國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威懾呢?。

面對亞哥夫的堅持,楊晟擺出一副失望至極的模樣,然後他又嘆口氣說道。

“特使閣下,假如這樣的話,我們不得不承認,至少現在,貴國並沒有多少誠意願意簽定這份廣泛的同盟條約!”

“特使閣下,我們已經拿出了足夠的誠意,甚至德國政斧已經表示願意幫助貴國實現工業化,幫助貴國政斧協調從德國企業購買專利,這難道還不能表現出我們的誠意嗎?”

亞哥夫反問一句,接着他又再次沉默不響了,盛氣凌人地瞧着楊晟,在德國政治界,不少知道這一秘密談判的人無不認爲,這份同盟條約是給中國的施捨。

“而且……”

亞哥夫的聲音一場子響亮地說,停頓了一下,又繼續往說道。

“我們願意在條約附加條款中,對中國的安全作爲出相應的保障,當然是針對眼前的……”

接着亞哥夫又停頓了一下,又補充說。

“當然,我們不會把這一條以及引伸這一條的其他各條加以發表,假如,英國因曰本問題向貴國宣戰的話,那麼德國將會向你們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幫助,直至動員全部武裝力量用以維持同盟條約的神聖姓。”

隨後亞哥夫把文件放在桌子上,用手掌按住它,把手掌的側面迅速地一動,把放在一旁的一支自來水筆朝前一推。現在,按照他的想法,有了這麼一份保證,現在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吧。於是他咄咄咄逼人地對楊晟瞧了一眼。

“嗯”

楊晟的眼皮微微一跳,端坐在一旁,接着說道。

“中國距離德國實在是夠遠了,我們並不認爲,這一附加條款,會對英國有什麼實質姓的威懾,但是……”

一擡眼,直視着眼前亞哥夫,楊晟又繼續說道。

“如果,貴國堅持的話,那麼我們同樣需要一個補充條款,如英國攻擊德國,那麼中國將不負援助自己盟國的義務!”

一句話,倒是讓亞哥夫一愣,他看着眼前的楊晟,幾乎不敢相信竟然會聽到這麼一個回答。

“我想,這樣的話,那麼這一同盟條約對我們而言都有益的,即然如貴國所言,你們不願意同英國形成敵對關係,而且同盟條約針對俄羅斯,那麼中國將只承擔針對俄羅斯的義務!”

楊晟的一句話,只讓亞哥夫沉默了下來,在此之前,他萬萬沒想到楊晟竟然會提出這麼一個條件來,而這時在他沉默着的時候,楊晟卻又繼續說道。

“同時,我們認爲,法國同樣不是中國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這一點,我們希望可以得到貴國的諒解。”

楊晟吐出的又一個條件,只讓亞哥夫臉色一白,他直視着楊晟正欲開口的時候,卻看到楊晟微微一笑。

“代表閣下,如果這就是你們需要的條約的話,我想,沒有比這兩條更爲合適的條款了,當然……”

未給亞哥夫留出任何時機插話的楊晟又把話峰一轉,“這種條約卻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正如我們在向貴國提出中德同盟時所期望的一樣,中華帝國希望能夠同德意志帝國結成最緊密的同盟,並且我們願意,也樂意在任何時候,承擔身爲盟友的義務與責任,那麼作爲德意志帝國,是否能夠願意承擔同樣的責任與義務呢?對此……”

沉吟片刻,楊晟不無遺憾的聳聳肩膀說道。

“現在,我深表懷疑!”

接着楊晟又仰靠在圈手椅的靠背上,似是無奈的聳了聳肩膀。

“爲什麼要這樣呢?這我想代表閣下比我更爲清楚,儘管我們滿懷着誠意來到這裡……”

楊晟的視線投向那一份德國提出的草案修改譯文。

“可是,我們得到的卻只是德國並不願意承擔責任與義務的回答!”

面對這樣的指責,亞哥夫幾乎無可奈何地大聲說道。

“那麼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中國是在向德國詢問,是否打算在消滅大英帝國的事業中,中德兩國結成同盟,並且合作?”

而對這明顯有些不滿的質問,楊晟卻稍微眯縫了眼睛。

“如果你這樣以爲的話!”

“毫無疑問!”

“那麼,”

楊晟這昆已經不再掩飾他的情緒,有些激動的說道,“請允許我再提最後一個問題:那是不是意味着,德國相信,在未來任何時候,英國都不會同德國敵對呢?”

一聲反問使得亞哥夫沉默了下來,這是不可能的,現在英國和德國已經處於半敵對狀態了,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模樣,誰也無法預料,但是亞哥夫卻相信,如果有一天,德國需要同法國或者俄羅斯發生戰爭的話,那麼英國一定會捲入其中。

“無論是貴國或是中國,我們都知道答案,的確,現在貴國同意第一條款,的確有可能導致德國同英國爆發戰爭,但是我們今天的合作,所換來的卻是明天的受益,明天,我們誰都無法預料,也許,那時中國將會同德國一同向英國開戰,這誰知道呢?”

接着楊晟繼續說道。

“但是現在我們可以預料一點,至少現在,如果德國願意承擔起盟國的責任與義務,那麼英國絕不會爲了曰本,去進行一場同德國的戰爭!”

()

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29章 什麼樣的人第60章 時間第47章 理由第37章 心思各異第190章 把他們拉進來第53章 重戰第96章 第四億五千萬零一兩第7章 外交政策第27章 看你的了第43章 間諜遊戲第164章 初見第21章 轉變第180章 將要趕考第207章 日本人第145章 冷靜?冷漠?第9章 在泗水第247章 下套子第11章 骨頭硬,硬不過刀!第97章 校長與主任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207章 日本人第147章 輪迴第107章 理念第80章 人才第194章 轉交第127章 這個國家啊第7章 談話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154章 夢魘第180章 微笑第172章 反他孃的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95章 三羽烏第208章 中日親善第5章 也許……第34章 意境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192章 白色的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卻被精衛忽第160章 審第14章 遼河兩岸第219章 保障第98章 皆是亡國之人第18章 團聚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57章 邀請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233章 算我一個第45章 無純潔之人第36章 一千萬第254章 破裂第142章 最恐懼之事第227章 張楊第249章 斥怒第152章 現在,我們需要等待第136章 需要第236章 我的帝國!第210章 冷與熱第42章 城破第194章 轉交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161章 1對7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162章 戰果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90章 把他們拉進來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2章 罵摔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5章 斡旋第224章 兄弟第10章 乞力馬紮羅的風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220章 安保條約第24章 戰胡兒第217章 亡國母親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142章 輿論第135章 真理製造者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21章 洋葷第139章 限制第5章 斡旋第115章 官與兵第109章 事催人行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10章 乞力馬紮羅的風第70章 非國所能受第198章 好戲第136章 需要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216章 盟友間第12章 心有餘悸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18章 愁!
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29章 什麼樣的人第60章 時間第47章 理由第37章 心思各異第190章 把他們拉進來第53章 重戰第96章 第四億五千萬零一兩第7章 外交政策第27章 看你的了第43章 間諜遊戲第164章 初見第21章 轉變第180章 將要趕考第207章 日本人第145章 冷靜?冷漠?第9章 在泗水第247章 下套子第11章 骨頭硬,硬不過刀!第97章 校長與主任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207章 日本人第147章 輪迴第107章 理念第80章 人才第194章 轉交第127章 這個國家啊第7章 談話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154章 夢魘第180章 微笑第172章 反他孃的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95章 三羽烏第208章 中日親善第5章 也許……第34章 意境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192章 白色的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卻被精衛忽第160章 審第14章 遼河兩岸第219章 保障第98章 皆是亡國之人第18章 團聚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57章 邀請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233章 算我一個第45章 無純潔之人第36章 一千萬第254章 破裂第142章 最恐懼之事第227章 張楊第249章 斥怒第152章 現在,我們需要等待第136章 需要第236章 我的帝國!第210章 冷與熱第42章 城破第194章 轉交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161章 1對7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162章 戰果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90章 把他們拉進來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2章 罵摔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5章 斡旋第224章 兄弟第10章 乞力馬紮羅的風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220章 安保條約第24章 戰胡兒第217章 亡國母親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142章 輿論第135章 真理製造者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21章 洋葷第139章 限制第5章 斡旋第115章 官與兵第109章 事催人行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10章 乞力馬紮羅的風第70章 非國所能受第198章 好戲第136章 需要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216章 盟友間第12章 心有餘悸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18章 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