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誤區

“拾了個芝麻,丟了個西瓜這正是帝國當前工商實業發展之誤區”

史司的話聲不大,但聽在管明棠的耳中卻極爲刺耳,因爲那是他制定的興業方針。

而對於劉能賢來說,雖說是位“不管部長”,可在過去的一年中,在上海、江蘇、安徽、廣東、武漢投資十大紗廠、十大紡織廠的業績,卻一直都是劉能賢最得意的事情。

“爲了儘快讓替代工業出效益,政府在去年直接從美國、印度購買紡紗廠、織布廠,最後由外國技術人員整合成大廠,在購買機器的同時,施工建設廠房,沒錯,這些紗廠、布廠的確已經投入生產,而且已經見到效益,如果我沒記住的話,劉大人曾說過,半年見效,兩年回收,三年擴產”

不顧的管、劉兩人的臉色變化,史司依然自顧自的說道。

“從替代工業上看,無論是紗廠或是紡織廠、印染廠都無法厚非,畢竟每年中國需要耗盡近兩億兩白銀進口棉紗、棉布,但是如果站在國家的角度呢?”

史司反問一聲,不待兩人回答,就自己做出了回答。

“如果站在國家的角度上來看,無論是這些紗廠、布廠兩年內回收投資也好,三年擴大產能一倍也罷,表面上的收益,卻無法彌補事實上的損失”

事實上的損失?別說是管明棠、劉能賢,就是陳默然也弄不明白,這個損失究竟在什麼地方,工廠都見效益了啊?

“還有請史大人明示,就管某所知,這些工廠無一例外的都實現最初的設計利潤,而且他們的產品是供不應求的”

強壓着心頭的不快,管明棠開口追問道。

“管大人,我說的事實上的損失,不是眼前金錢上的損失,而是長遠的損失”

史司微擡一下下巴,似乎對管明棠沒有注意到這些並未感覺到有什麼可意外的。

“我記得管大人曾說過,對於中國而言,最需要的機器、是鋼鐵,可我想請問一句,管大人,我們從去年到今年,國家在紡織工廠之類的項目上投資了多少?這一類工業是否能有助中國實現快速工業化?”

接連兩個反問,讓管明棠沉思想的同時,陳默然也明白史司的意思,史司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就是發展重工業。

“事實上,我還要謝謝管大人,正是三天前的會議,管大人“中國需要什麼”的問題讓我受益良多,中國需要機器,需要鋼鐵……”

“那就不需要與國計民生有關棉布、棉紗,印書印報普及文化的紙張了嗎?”

管明棠顯然些不太能接受史司的指責,在反駁的同時,又轉向陛下解釋道。

“陛下,無論是紡織廠或是紗廠、造紙廠,這些工廠都有一個特點,投資少、見效快。當初發展替代型工業時,臣曾有一句話,依靠這一類項目投產替代進口,節省金銀幣的同時,可以令政府收回大量利潤,從而將利潤投資到鋼鐵、鐵路、機器製造等投資大、見效慢的產業,如此國家工業方能進入良性循環,而國家工業基礎初成之後,國家則應從工商實業抽身,從而避免國家干預工商業,影響到市場機制的良性發展”

“好好一個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管大人,若是國家都把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都佔完了,那麼那些個意欲投資實業的百姓怎麼辦?”

史司冷聲反駁一句,三天前的會議結束之後,他一直在思考着這個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很早就浮現在他的腦海中,技術分析局引進的專利30轉讓給了軍工企業,55賣給了產業公司,只有15賣給了私有企業。

“政府對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投資,將導致民衆對投資實業的興趣,現在我們一年進口的機器比過去十年進口的還要多,可扣掉軍工廠、政府企業和產業公司之外,有多少是民營企業進口的?”

一聲反問的同時,史司的眼睛盯視着劉能賢,這個“劉不管”就不知道自己的發言,有時候會影響到民衆的投資熱情嗎?

“劉大人,您的半年見效,兩年回收,三年擴產,在南京說過,在上海說過,在廣州也說過,報紙上也報道過,沒錯,這是農商部的成就,驚人啊可在史某看來,這一驚人成就的最大好處就是……士紳投資實業的興趣大減,試問,那些好不容易湊起百把幾十萬款子的土老財,就是天大的膽子,也知道自己碰不過官營企業,不論其它,官營企業的規模大啊,春申江紗廠,乖乖,一上馬就是五十萬錠,這三年後擴產還會擴大多少?稍有些腦子都知道,照這個速度,這個魄力,不出五年,中國的紡織市場,這些官營廠就能吃下七八成,誰還敢投資紗廠?您這一顯擺,顯擺掉的是民衆投資產業之心”

在嘲諷劉能賢的“顯擺”同時,史司又轉向管明棠。

“管大人,若是沒有民衆投資紗廠這樣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等過個十年八年的,到時咱們就算是想把鋼鐵廠、機器廠賣給民間,又有誰能吃下這麼大的企業?凡是能掙錢的生意,都讓政府攬走了,結果最後是什麼?國家是富了,老百姓卻窮了”

在管明棠意欲反駁的檔口,史司再次出言打斷他。

“別說什麼國富則民富,這不是一個理字,國家再富,和老百姓都沒關係,你、我都明白這個道理,工廠是私人的,工人能罷工加工資,或工廠若是國家的,罷工就沒用,工人強不過警棍,兒子還是親生的親”

最後又冷哼一聲。

“沒準這親生兒子富極了,連老子的話的都愛理不理的,指不定動不動就這啊,那啊的佔老子的便宜,至於工人?管他那。反正,當兒子捅下天大的婁子,當老子的都會給他兜着,沒法子,兒子不要臉,當老子的得顧着臉面啊。”

史司的這聲冷哼,換來的卻是陳默然在心下的讚歎,這史司還沒見過幾家“官企”,可就把那坐大坐強後的官企的嘴臉給了說了盡。

“那也不盡然,如果……”

“管大人,咱們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寄希望於不盡然之上,而且……”

打斷管明棠的反駁,史司看着他,雖說心裡爲自己的毫不客氣感覺有些不忍,可現在容不得他猶豫。

“您曾說過,咱們落後西方一百年甚至一百五十年,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時間追趕他們,談何容易?那有時間去浪費”

“史大人”

原本一直情願當個“不管部長”的劉能賢這會卻忍不住了,幾乎是在史司的聲音一落,他便開口說道。

“那你認爲該怎麼辦?咱們總不能不辦那些工廠了吧”

“不是不辦”

轉身劉能賢,史司直接開口說道。

“而是要分輕重緩急,把該辦的,比如說新建的機牀廠,進一步擴大,現在咱們一年只能生產6000臺機牀,即便是按照規劃,四年後,也就是一萬五千臺,數量太少,咱們今年上半年和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企業達成的合同,就採構了2.3萬臺機牀,今年進口、簽下五萬臺機牀是肯定的,所以,機牀廠應該進一步擴大,爭取四年後實現年產2.8萬臺至三萬臺的規模這遠比生產幾百萬綻棉紗更節省外匯”

“這不現實,咱們沒有那麼多工人”

管明棠立即開口反駁着,最初他擬定的工業規劃,是建立在“循序漸進”式發展上,所有的一切都立足於現實,儘可能做到同步發展。

“當年產業公司成立時有多少工人?現在有多少工人?工人可以培訓,可以大建專門學校,技師不足,從外國聘請,技術不足,花錢引進,總之,只要願意、只要投入足夠的力量,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有些激動的史司再次面向陛下。

“陛下,管大人所言的對退役軍人進行培訓,那現在就辦專業學校,讓這些軍人一退役就到學校裡去學習,一邊建工廠,一邊培訓工人,等工廠建好了,工人也就培訓好了,寧可人等機器,也不能讓機器等人,中國發展工業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人而不是機器”

在三人激辯時始終保持着沉默了陳默然看着手中的那份報告,厚厚的報告凝聚着史司和技術分析局工作人員的心血,而相比於管明棠最初制定的那套“以發展替代型工業”爲根本的工業規劃,這份表面上是規劃實際上是指出當前中國工業發展不足的方案,更符合自己的夢想和國家的需要。

但是這份規劃還缺少一些東西,看着這份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蘇俄式“五年計劃”的綱要,學機械出身的陳默然明白,若想把把綱要變成可實施方案,還需要一些專家幫助制定詳細的發展計劃以及區域規劃。

但就像史司說的一樣,中國發展工業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人,而不是機器只要有錢,在這個時代可以買來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可以引進最先進的技術,在這個貿易至上的時代,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技術輸出界限,可問題在於人

中國不僅僅是缺少熟練的工人,更缺少技術人員,就像即便是想把這個綱要變成可實施方案,也需要一大批專家,幫助制定發展計劃和實施方案,中國沒有這樣的人

要不……聽聽他們的意見吧

“管卿、劉卿,這裡有一份綱要,你們看一下”V!~!

第45章 命運第24章 真正誘人之處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165章 東京第131章 白色黃金第95章 勸說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90章 平地驚雷(中)第115章 官與兵第15章 浪有多大第197章 新與舊第186章 夜襲第39章 早餐會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85章 垂青第5章 斡旋第87章 血的回報第252章 解決第31章 怒火第76章 道德問題第63章 江畔第41章 宿命第66章 取得!取得!第156章 第二第258章 選擇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86章 奸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24章 戰胡兒第222章 騎虎難下第66章 取得!取得!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21章 洋葷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222章 騎虎難下第78章 江東霸王鞍第178章 接敵第115章 官與兵第4章 德屬東非第102章 上鉤第116章 炮第161章 分歧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220章 安保條約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96章 逮捕的憂慮第286章 新軍艦第229章 青春期第271章 立憲第64章 塞北的雪第169章 致敬第290章 帝國的誕生第158章 出航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197章 新與舊第236章 我的帝國!第158章 出航第123章 所謂平等第284章 !!求定閱!第176章 三都澳第90章 平地驚雷(中)第229章 青春期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150章 另一場戰爭第218章 談判第146章 對話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202章 老夥計第110章 疑慮第82章 專家第7章 外交政策第254章 破裂第179章 目標:敷島第21章 死得其所第25章 爭論第274章 路政第101章 大隈的抉擇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67章 怕什麼第125章 勾勒幾筆第27章 要快要狠第231章 夜探第37章 叛軍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198章 中與德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75章 疲憊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78章 轉變第214章第188章 決定權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189章 兩個人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176章 三都澳第19章 放映室
第45章 命運第24章 真正誘人之處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165章 東京第131章 白色黃金第95章 勸說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90章 平地驚雷(中)第115章 官與兵第15章 浪有多大第197章 新與舊第186章 夜襲第39章 早餐會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85章 垂青第5章 斡旋第87章 血的回報第252章 解決第31章 怒火第76章 道德問題第63章 江畔第41章 宿命第66章 取得!取得!第156章 第二第258章 選擇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86章 奸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24章 戰胡兒第222章 騎虎難下第66章 取得!取得!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21章 洋葷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222章 騎虎難下第78章 江東霸王鞍第178章 接敵第115章 官與兵第4章 德屬東非第102章 上鉤第116章 炮第161章 分歧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220章 安保條約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96章 逮捕的憂慮第286章 新軍艦第229章 青春期第271章 立憲第64章 塞北的雪第169章 致敬第290章 帝國的誕生第158章 出航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197章 新與舊第236章 我的帝國!第158章 出航第123章 所謂平等第284章 !!求定閱!第176章 三都澳第90章 平地驚雷(中)第229章 青春期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150章 另一場戰爭第218章 談判第146章 對話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202章 老夥計第110章 疑慮第82章 專家第7章 外交政策第254章 破裂第179章 目標:敷島第21章 死得其所第25章 爭論第274章 路政第101章 大隈的抉擇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67章 怕什麼第125章 勾勒幾筆第27章 要快要狠第231章 夜探第37章 叛軍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198章 中與德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75章 疲憊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78章 轉變第214章第188章 決定權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189章 兩個人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176章 三都澳第19章 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