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兩個人

“中華民族政府湘省督政府佈告:今奉督政府令,告我國民知之,凡我義師到處,爾等勿用猜疑,光復軍爲救民而起,並非貪功自私,拔爾等於水火,補爾等之瘡痍,爾等前此受,甚於苦海沉迷。只因異族奴役,故此充爾如遺。須知今滿政府,並非吾漢家兒。縱有沖天義憤,報復竟無所施,我等同胞不甘爲奴,赫然首舉義旗,第一光復民族,與民努力鄧驅,所有漢奸民賊,不許殘孽久支,賊昔食我之肉,我今寢賊之皮。有人激於大義,宜速執鞭來歸,共圖光復事業,漢家中興立期,建中華民族之政權,同胞其勿差池,士農工商爾衆,定必同逐胡兒。光復軍嚴苛軍律,公平相持不斯,願我等同胞,皆奮起共謀光復!黃帝紀元四千六百年四月 日”

這是第一張光復佈告,渴望漢族光復的民衆幾是在佈告貼出後,便擠於佈告之前,觀看者不計其數,都以先睹爲快,佈告的署名是湖南督政府守相劉 一,雖說曾不聞其名,但這會卻也顧忌不了太多。

“光復會舉義成功!”的消息,在當天便飛傳中國大地,在震憾大江南北之後的十數天間,隨着光復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六省舉義成功,七省督政府成立,半壁江山皆爲光復,一時間幾乎全世界都皆相信,清政府即將陷入的士崩瓦解的局面之中。

湘省大起義爆發時,剛剛通過入籍歸化爲美國公民的孫逸仙,此時正與美國致公堂首領黃三德一同從舊金山出發作巡迴演講,每到一處,黃三德都組織洪門會新會員的入盟儀式,而孫逸仙則發表演說,宣傳致公堂反清的宗旨和革命救國的主張,駁斥保皇黨的保滿皇的謬論,順道的再抨擊一下光復會的“保守”,一路上可謂是收穫頗豐。

在前往美國中部的聖路易時,孫逸仙正在構思着《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一文,他和黃三德等人卻在火車上看到了一張地方報紙上報道的“湖南省爲革命黨佔領”的新聞。

看到這則消息後,孫逸仙自然是非常興奮,幾乎是當即決定返回中國,多少年來,他爲之奮鬥的,翹首盼望的就是起義勝利的這一天。

在黃三德等人與美國朋友的勸說下,等待局勢明顯後再行定奪,完成了英文書寫的《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一文後,他便乘火車返回舊金山,而恰是在舊金山,孫中山聽到一個驚雷般的消息。

一夜之間,六省光復!

是夜,孫逸仙靠在牀頭,牀頭燈發出柔和的橘光,照着他激動的有些發紅的面頰,他將報紙上的消息又看了一遍,其實,原文他早已經能背出來了,他一邊看,一邊想,無盡的思緒在腦海裡翻騰着,往事一幕幕的呈現在眼前。

從1895年至今已十年,乙未廣州起義、庚子惠州起義,兩次起義皆以失敗告終,起義的失敗讓他面對的不僅是戰友的凋零,現樣還在面對組織的渙散。武裝起義失敗的同時,革命隊伍內部發生嚴重的分裂,這是孫逸仙最不願看到的,而在興中會中同樣有一些的對他大加攻擊。

而最爲致命的卻是幾乎是在庚子惠州起義之後,在興中會力量大爲削弱之後,光復會的崛起使得大量原本可爲革命同志的人才流入光復會,劉師培、張繼、章太炎、陶成章、張恭、徐錫麟等人,原曾一度此爲革命同志諸人,現無不是光復會成員。

在最需人幫助的扶持的時候,還什麼比朋友、同志的背離更使人傷心,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他仍然毫不氣餒的爲革命奔走呼號,他堅信自己所奮鬥的事業是正確的。

七省光復固然可喜,但……孫逸仙想起年初時於檀香山經他人居中聯絡和光復會的柺杖先生,也就是現在這光復軍大帥之間的兩封書信,第二封信中那陳大帥的一句話,卻是至今所不能忘。

“……在口號的動聽悅耳方面,執政者永遠比不上在野者,因爲人家不挑擔子,站着說話不腰疼。我們從來都不缺乏慷慨激昂的挑刺者,卻一直很少踏實勤勉、能夠真正前半夜想想自己、後半夜想想別人的人。歷朝歷代的反政府者,往往把自己當成了正義和真理的化身,然正義、真理爲何,一兩人有豈可代四億五千萬之民之決。……我所之許正義,絕非先生所言之革命,如先生欲言革命,本人可助兩千美元,助先生於南美諸國一遊!”

隨信那人果然付上了一張兩千美元的匯票,正如當時他所憂者,無論是那柺杖或是現在陳默然無非只是“名則光復,實則專制之輩”,可偏偏他從未提過專政,而是曾於文中對比諸國之政體利弊,每有人問中國之未來,他從來是用一句“未來當由民衆決擇!”作爲回答,他人初一反駁“愚昧之民衆,豈能決定國體”,他即會反駁“亦爾等視民衆愚昧,不知爾等所言革命後之共和,總統之交是交由“愚昧之民”選擇,還是寥寥數人選擇!民衆即愚昧不可決國體,又豈可決共和之總統”。

“論裹脅民意之手段,其可謂之今世第一。”

心嘆着那人的心機,孫逸仙卻又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在自己革命尚能功成,甚至無希望之時,其卻已經光復七省,手握數十萬大軍,光復漢族指日可待。

如今,江南七省光復,清廷艦隊沉塞於武昌,諸列強中立觀望,十年來自己顛沛流離、雲遊海外,爲的是實現自己的夙願,驅逐滿清,建立民國。而現在,江南諸省光復,這第一步實現了,但第二步……

想着這些,孫逸仙的在激動的久久不能入睡,索性穿衣下了牀,在房間裡踱着方步,有時真愣愣的盯着窗外出神,靜靜的地思考着。

窗外偶爾可以聽到鞭炮聲,那是唐人街慶祝江南光復的鞭炮,甚至於就在這兩日,唐人街的街頭已經到處懸掛那“藍黃紅”三色旗。

“藍色系爲青天,黃色系爲炎黃子孫、紅色系爲中華大地已爲血染之地,意喻我等炎黃子孫立於青天之下,踏於血染之國土之上,三色相乘爲黑色,加以紅色,意喻我等炎黃子孫胸懷鐵血之精神,三色相除爲白色,加以藍色,意喻我等炎黃子孫當清白做人!”

報紙上關於這三色旗的解釋,到也是合情合理,但孫逸仙卻在激動之餘,又是心懷憂意,他知道隨着江南七省的光復,隨着這華僑懸起這意喻炎黃的“藍黃紅”三色旗,

立於窗前,看着那意喻炎黃的三色旗,華僑的愛國精神已從那興中會,轉向了“中華民族臨時政府”,就像報紙上呼籲爲“一人一元,光復民族!”的籌款一般,黃三德有意無意的疏遠更是讓他再度體會到戰友的背離。

會黨多爲投機之徒,黃三德的疏遠倒在意料之中,立於窗前,看着那意喻炎黃的三色旗,孫逸仙甚至能夠想象,或許不出數月,身旁會有更多的戰友背離興中會。

下一步怎麼辦?要不要馬上回國參與於這場劇變之中?立於窗前的孫逸仙躊躇良久。如果這時即從太平洋回國,那麼二十多天就可以到達上海,親自參加摧毀清王朝的戰鬥,以慰平生之願,而且……他看着報紙上那七省督政府的名單,其中除去督政府“臨時諮議局”諸人外,其餘皆爲名不見經傳之輩,若……

心下沉思着,孫逸仙卻是深吸了一口煙,光復民族、建立共和是他的願望,可若是回到中國,他誓必與那大帥唱起反調,那大帥將未來國體

交由民衆,他豈會不知光復之日以四億民衆之愚,會選出一什麼樣的國體,界時今天的大帥怕要龍袍加身了!

吐出煙霧,煙霧在窗邊散去,聽着空氣傳來的中那《重回漢唐》的歌聲,香菸夾於指間,孫逸仙卻是皺眉思索着,思索着那句話。

“當今之任,唯光復爾!”

陳默然平靜的回答着梁啓超的問題。

“大帥,您在迴避問題!”

直視着端坐於首座的大帥,梁啓超直接開口說道,他現在甚至憶不起自己究竟是怎麼樣的踏上這艘“賊船”,像眼前的這陳默然一年前,他曾認爲他是亂臣賊子,而現在卻又視他爲光復民族之希望,世事的變化只爲莫測。

“不,本帥並沒有迴避問題,今日之事,乃系唯光復爲首,民族不能光復,一切皆系空談!”

端坐在太師椅上,冷靜的說完這番話後,陳默然兩隻眼皮微斂着,一刻也未離開過樑啓超的臉。

“大帥,若是民選出共和呢?”

“那即共和!”

“若民選而帝制呢?”

“那即帝制!”

陳默然深吸一口氣,盯視着梁啓超,這會他的身上倒是顯然出了一些威嚴,而梁啓超卻同樣感覺大帥的身上有一股咄咄逼人的氣勢向他壓來。

“那帝制後,誰人來任皇帝!皇帝乃系承天運,豈有民選之理!”

陳默然卻是一直不作聲,只是在這種時候,纔將兩道眉擰成一根粗繩,而梁啓超立時便覺得頭上被狠狠地敲了一棍,忙縮住嘴,稍停片刻,方能繼續說下去。

“以啓超看來,即行帝制,不若由滿清行禪讓之舉,將皇位讓於大帥,大帥即承天運,又使清國皇帝可得善終,豈不妙哉!”

“樑先生!”待到梁啓超把話說完後,陳默然不冷不熱地叫了一聲。

“滿清皇帝、達官顯臣之命運豈是本帥所能作主,本帥厭他人強姦民意,自代民意,又豈會爲假承天運,而許諾善待滿清,以本帥看來,無論本帥未來如何,本帥一日爲執政即堅持以下兩點!”

語沉着陳默然大大方方的表達着自己的態度。

“民族之未來由民衆決定,滿清之權貴皆由特設法庭決定!本帥絕不干涉!”

心一驚,梁啓超詫異的看着眼前的陳默然,以他看來陳默然言必提“民衆”,其間卻有裹脅民間之理,但卻又有立憲之心,所謀無非是“萬世一體之皇權”,但卻又不願與滿清和解,順利取得皇位。

雖說他在某種程度上倒向光復,但之所以說出這般話,卻是希望漢滿能夠和解,而能夠讓兩者全解之人,卻是眼前的大帥。

“以本帥看來。”

端坐於首的陳默然,現在到是習慣了“本帥”的自稱,在說話時右手的中指和食指輕輕地敲了兩下桌面。

“皇位豈有承天之理,我產業之飛機升於空中,翔於雲端,天宮何在,若是他朝,本帥有幸……”

話雖未出口,但陳默然內心卻是按奈不住的有些波動,誰無“彼可取而代之”之心,嘴上說的漂亮,可內心裡的渴望能騙得了別人,可動起那個念頭時的心跳血涌卻騙不了自己。

可想着自己的那些個同胞,如同寒冬中一盆冷水劈頭澆到陳默然身上,頓時蔫蔫搭搭的,半天說不出話來。

突然的沉默,卻是讓梁啓超明白眼前這位“自許願爲中華復興之柺杖”人稱“壓千鈞以身”的陳默然內心所想,正如自己所料,誰人不想有朝一日君臨天下。

沉默不語時,陳默然卻是以水代墨,以指代筆,在桌上連寫了一串寫字語。

“癡想,癡想,癡想!”

寫着這幾字時,陳默然卻是搖搖頭,嘴角邊泛出一絲苦笑,心頭涌出一股悲涼。

“彼可取爾代之”的心,雖說早已生出了,可在這個時候陳默然卻是顯得有些猶豫不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未來的中國面臨着的是時候,這是一個講究叢林法則的時代,一個對中國而言充滿危機的時代。危機時代需求的治世之才除了眼界開闊、富有政治魅力,更應該具備頑強、果敢、靈活的特性,但自己呢?

在寫完那一詞三語六字之後,沾着茶水的手指卻是在桌上又寫着幾字,寫罷後卻是用手擦去那幾字。

“人只言,彼可取而代之!”

突然陳默然逼視着眼前的梁啓超。

“可有幾人知取而代之之後,肩頭所繫之責任!”

責任!責任兩字易寫,卻重若千鈞,陳默然知道從自己選擇這條路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把自己的命運押到了這“鼎”上,稍有差池,即可能萬劫不復。

沉吟着,陳默然半閉着眼睛,換成了平緩的口氣,條理井然地說下去。

“本帥曾聽人說過一個故事,一個美而多金的女子焦急地站在河邊,面對湍急的河水,問:“今晚要過河,哪個來揹我嘛?”黑暗中響起了無數的聲音:“還是我來揹你嘛!”夜色如墨,掩蓋了這些人的真正面容。這個美而多金的女子,名叫“中華”,她將開始一段怎樣的暗夜行程……”

安靜地坐着,陳默然此時的心境已基本平息了,他睜開眼睛看着黑洞洞的窗外,先前幾個小時,那些士紳賢達的刻意迎奉而產生那種飄然自得以及隨後的野心膨脹,在這會已經淡去了許多,無論他們如何選擇,無論未來如何,現在和將來,自己將要面對的卻是如履薄冰般的危局,在這條路上,會去面對什麼,不是自己所能預料的。

也許未來自己將太多的苛責,摸不到石頭、摸錯了石頭、甚至於不慎溺水,都可能成爲妖魔化和嘲弄的對象,而那些站在幹河沿上瞧熱鬧、講風涼話、等待着時機以便“彼可取而代之”的人,看人挑擔不吃力、站着說話不腰疼,只喊號子不出工,當然永遠正確了!自己現在如此,之後的諸人亦是如此。

未來理知梁啓超皺眉思索的模樣,陳默然猛的站起身來。

“現在,這暗夜行程是我來作主,本帥雖不知未來如何,但卻會摸着石頭過何,無論面對什麼,本帥都會一路下去!”

說罷,陳默然便大步朝着廳外走去,只丟下一句話。

“本帥尚有軍務,樑先生,若是願,可往民政部,任命公文於桌上!”

待陳默然丟了一句話出了門後,依是在沉思着的梁啓超卻是神情凝重的走到案桌邊,只見陳默然剛纔以茶代墨寫的字雖被抹去不少,但仔細看時,卻依稀可以看到一個字,竟是一個“人!”

眼瞧着這個字,梁啓超又是一陣皺眉,想着這個人,心裡倒是涌出也不少詞來,但細下思索一二,卻又是不甚對應,心頭涌出一陣疑惑。

大帥的故事說的令人心省,現在可不就是中華未知的前夜,誰也不知未來會是如何,可大帥的這個字,反覆在心下思索着這字中之意,梁啓超又在桌上看到一份公文,那上面赫然寫着任命他爲民政部次長一職,公文上受着臨時政府的執政印鑑。

“可惜……”

心想着陳默然方纔提到的皇上的命運,梁啓超的眉目一黯,皇上於他有知遇之恩,可……面對這委任書,他卻是顯得猶豫不決了。

第110章 長大的感動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248章 內憂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213章 攻城第94章 東京上海第163章 冷與熱第149章 集會第226章 欽定第222章 “禮物”第247章 下套子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137章 到頭了第105章 寶藏!第56章 初見上將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126章 氛圍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13章 準備第154章 阻斷第159章 壯士斷臂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89章 劉士倫的禮物!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92章 衝動的代價又是準六千!!第125章 選擇第204章 臣子本份第18章 團聚第84章 炒第100章 教導隊第51章 騙子的掩飾第170章 亂局第28章 推手第237章 大林子第4章 栽了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95章 三羽烏第6章 有限的的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151章 生絲第213章 攻城第252章 解決第84章 革命者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11章 希望第3章 征程第64章 塞北的雪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271章 立憲第239章 騎一師第126章 氛圍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77章 兩人兩命第111章 怒嘆第105章 兵與民第187章 自沉吧第12章 cross the Rubicon第201章 問題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82章 櫻花的本意第75章 一事相求第269章 在關東第115章 妄議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232章 流放第14章 遼河兩岸第96章 第四億五千萬零一兩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39章 早餐會第115章 妄議第277章 對話第217章 讓步第69章 毒蛇第51章 新月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264章 “友好”國家的反應第234章 戰場第28章 新董事第53章 巴格達第217章 讓步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110章 疑慮第245章 中元節話鬼第3章 火第214章第68章 流星第183章 上海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53章 重戰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13章 準備第81章 軍人的本份
第110章 長大的感動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248章 內憂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213章 攻城第94章 東京上海第163章 冷與熱第149章 集會第226章 欽定第222章 “禮物”第247章 下套子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137章 到頭了第105章 寶藏!第56章 初見上將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126章 氛圍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13章 準備第154章 阻斷第159章 壯士斷臂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89章 劉士倫的禮物!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92章 衝動的代價又是準六千!!第125章 選擇第204章 臣子本份第18章 團聚第84章 炒第100章 教導隊第51章 騙子的掩飾第170章 亂局第28章 推手第237章 大林子第4章 栽了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95章 三羽烏第6章 有限的的第241章 從善而流第151章 生絲第213章 攻城第252章 解決第84章 革命者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11章 希望第3章 征程第64章 塞北的雪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271章 立憲第239章 騎一師第126章 氛圍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77章 兩人兩命第111章 怒嘆第105章 兵與民第187章 自沉吧第12章 cross the Rubicon第201章 問題第103章 他會放棄嗎?第82章 櫻花的本意第75章 一事相求第269章 在關東第115章 妄議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232章 流放第14章 遼河兩岸第96章 第四億五千萬零一兩第55章 戰爭的意義第39章 早餐會第115章 妄議第277章 對話第217章 讓步第69章 毒蛇第51章 新月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264章 “友好”國家的反應第234章 戰場第28章 新董事第53章 巴格達第217章 讓步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110章 疑慮第245章 中元節話鬼第3章 火第214章第68章 流星第183章 上海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113章 皇家舞會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53章 重戰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13章 準備第81章 軍人的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