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一面三色旗在硝煙中的東直門城樓頂上飄揚着,在最初的那一會,似乎沒人注意到這面旗,可不過是的一兩秒鐘的功夫,炮臺上已經停止炮擊的炮手們,從望遠鏡中看到那面旗。頓時的炮臺上響起了一浪蓋過一浪的歡呼聲,接着整個陣地上,城市裡倒處迴響着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丟他孃的九營”

在這一陣歡呼聲中,記者們紛紛用相機記錄下這最重要的一幕,清國的帝都僅不過是半天的功夫就陷落了。

此時冒着橫飛的彈片甚至子彈,走到城牆下的喬治?厄內斯特?莫理循,這位《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拍出了幾幅距離最近的照片,在拍出這幾幅照片的之後,他又涉水隨着進攻的部隊上了城牆,在城牆上拍着照片,這時站在城牆上,方纔在地面上忽視的一點卻是落到了他的眼睛中。

在地面上,每一具身穿綠色軍裝屍體,他們都是頭朝着前方倒下的,沒有一具是頭朝後方倒下的,他們直到死的時候,依然保持着進攻的姿勢,留意到這個細節後,他連忙拍下一張照片,隨後又注意到城牆上的屍體,城牆上清軍的屍體大都是背朝地,但是卻大都是背後中彈或中刺刀,顯然是在逃跑的時候被殺死的。

些許的細節會透露出一些不爲人知的信息,至少眼前的這一切,卻是讓他相信了一個事實,這個國家的軍隊已經完成脫胎換骨的變化,至少相對於光復軍和清軍而言。

“萬歲”

“大漢萬歲”

此時東直門的箭樓上,迴盪着一浪蓋過一浪的歡呼聲,攻下箭樓的部隊站在前樓的廢墟邊,高舉着雙臂,揮舞着手中武器在那裡高呼着萬歲。

“他們的確有資格去歡呼”

突然的莫理循的身邊響起一個聲音,是麥考密克,他是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亦曾在報紙上上鼓着“中國的光復將爲整個亞洲的復甦指明道路,新時代的曙光已經顯現”,在麥考密克眼中,中國人無論是通過一人一票去選出一個皇帝,或是選出一個總統,對這個國家和這片大陸來說,都將會成爲整個亞洲的的榜樣。

說話的時候,他的手指着城牆上的屍體,然後纔開口說道。

“今天……他們摧毀了一個腐朽的帝國”

在麥考密克說出這句話時,太陽西下,夕陽中的京城籠罩在硝煙之中時卻是顯一種別樣的美感。

“這就是帝國的末日吧”

“也是一個新帝國的開始不是嗎?”

在晚霞的光輝照射到外城的焦牆破瓦上的時候,迫擊炮發射的宣傳彈從四面八方射入內醜,白色的紙片,花蝴蝶樣地飛舞在內城的上空。由於灰黃色爆炸煙霧和着傍晚的微風旋蕩,它們有的飄揚了好久才落到地上。

激烈的外城爭奪戰在時近傍晚時結束了,響徹了半日的戰地上突然沉寂起來。沉寂到使人想象到戰鬥已經結束,許久許久聽不到一響槍聲。

天色慢慢的暗了下來,紅彤彤的晚霞消失了,夜幕即將籠罩了整個的京城,已經被硝煙所籠罩着京城,這兩朝的帝都此時依然被硝煙籠罩着。

“奴才願死”

勤政殿裡是榮慶的顫巍巍的哭音,幾天前,靠着慶王和另外三位軍機的保,怕亂了軍心,他這條命保住了,甚至還當着他的軍機,可今個這外城破了,自然的他又來進諫了。

“事到今日,即便是逃入公使館,也不過是寄人籬下的亡國之君,自苦有降敵之臣,未見降敵之君,請皇上乾綱獨斷,下詔與國共存。奴才……奴才請皇上城樓與官民一戰”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

慶王奕劻接口說道。

“時局崩壞到今天這個地步,即便是皇上殉了國,也是於事無補的,於其枉死,不如暫避於公使館內,誰知道將來會是怎麼樣沒準將來這天下人又念起了咱們大清的好,到時自然的皇上還有重得天下的那天,更何況,現在日本已經同意我等前往公使館避難。”

說着話奕劻深吸一口氣說道。

“這日本在關東和俄國人打着仗,沒準的等他們打完仗了,到時還會把關東給我們,再不濟也能保個祖宗之地不是”

“這旗人的骨氣,都讓你們丟盡了”

榮慶怒吼一聲,擡頭逼視着皇上。

“皇上,今天的情形,您都知道了。江山社稷今個是不保,咱們葬送掉祖宗的三百年天下,奴才只請皇上,以身殉國,做個人君表率,樹萬世之表。”

被榮慶這麼盯着的光緒,此時只被榮慶的話驚的心膽俱裂,

“好你個榮老四,你又在這裡蠱惑皇上,上次大家都說你是一時癔症了,我沒殺你,這次……要死,也得你得死”

這會勤政殿門前傳來一聲斥責,光緒不由得擡頭去望,只見太后不知道什麼時候來了,太后的臉板着,色鐵青,臉上笑容都沒有,只有一臉的怒容。

“請皇上下旨,殺了這忤逆的賊子”

就這一副臉色,將光緒想爲榮慶求情的心思,硬壓了下去。

“哈哈殺吧葉赫那拉氏”

榮慶雙目圓瞪着,盯視着慈禧,這會他腦中再也沒有了老佛爺的恩典。

“就是你,就是你毀大清國,祖宗三百年的江山,就是毀在你葉赫那拉氏的手裡”

被罵着的慈禧臉上的怒容更盛了,她咬牙切齒的盯着榮四。

“來人,把他給我拖出去”

待榮慶被拖出去後,慈禧又把目光投到光緒的身上,逼視着光緒。

“請皇上下旨,殺榮慶”

“啊……”

被逼視着的光緒,手顫着抓起了筆來,手中的毛筆重有千鈞,淚有滿眶,終於將一張硃諭寫完。一滴眼淚下落,還好,不是掉在硃筆上,不致使字跡漫漶。李蓮英在他側面,看得清清楚楚,心中老大不忍,急忙取一塊手巾交到皇帝手裡。

“請皇帝擦擦汗。”

語言跟舉動,都別有用意。話是說給慈禧太后聽的,表示硃諭上的水漬是汗,手巾則又不止於擦汗,主要的是供皇帝拭淚。

擦乾眼淚,皇帝轉身,雙手捧上硃諭,慈禧太后卻不接,只說。

“你念給我聽聽。”

“是”聲音有些發抖。

李蓮英卻又趕緊捧上一杯調了蜜的菊花茶。

“皇上先喝口水,潤潤喉。”

說着,他又使個眼色,示意皇帝不可再發出抖顫的聲音。

皇帝微微頷首,喝口菊花茶,調一調呼吸,慢慢地念道:

“軍機大臣榮慶,屢次被人蔘奏,聲名惡劣。平日辦理洋務,各存私心。每遇召見時,任意妄奏,莠言亂政,且語諫於兩宮不恭,實是大不敬若不嚴行懲辦,何以整肅羣僚。榮慶即行正法,以昭炯戒。欽此”

“就這樣”

慈禧太后說。

“你先收着,諸位臣工同意嗎?”

一聲冷哼後,旁邊的慶親王奕劻、王文韶、鹿傳霖、瞿鴻禨這四位軍機大臣那裡還會再說什麼,只是垂着頭。

見他們沒說話,慈禧太后沒有再問下去,只是扭頭看着光緒說。

“皇帝,你的硃諭不是要要交下去嗎?”

“是……是的”

光緒的的聲音極低,用蒼白纖細、彷彿一張皮包着骨頭的手,拿起面前的一張紙,從御案上伸了出來。

鹿傳霖急忙站起,接過硃諭,站着看完,頗有手足無措的模樣。瞿鴻禨可忍不住了,伸手扯一扯鹿傳霖的衣服。這一下,倒是提醒了他,立即將硃諭交了給他。有人去料理這個難題,他鬆了一口氣,擦擦汗,仍舊回原處。

這時瞿鴻禨已將硃諭看完,便跪拜下去叩個頭說。

“奏上皇太后,臣有話。”

旗人可以自稱“奴才”,可瞿鴻禨這漢人卻是連“奴才”都稱不得的,諾是稱了奴才,那可是大不敬,是要掉腦袋的

“什麼話”

慈禧太后很快地接口,然後盯視着瞿鴻禨冷哼一聲。

“替這該挨千刀的榮老四,求情可不行。”

“皇太后聖明,”

瞿鴻禨先讚了一句,方纔說道。

“照硃諭中所指責的罪狀,榮慶並無死罪,奴才斗膽,請皇太后、皇上收回成命。”

“太后,這榮慶,請皇上、太后殉國,若是的在平時,那是大不敬,若是現如今,倒也是一番赤膽忠心,現如今,這忠臣有多少,還請太后幕冷了天下臣公的心啊。”

“太后,榮慶是該死,單衝着他那話,就是凌遲處死,那也是罪有應得。不過,人才難得,請皇太后、皇上格外成全。留下他這條命,讓他上城牆將功贖罪吧。”

雖說對那榮慶,奕劻並沒什麼好感,可現在這國都要亡了,還有什麼說頭,心想着奕劻到再次爲榮慶求起了情來,上次是迫於他們三個都求情,自己不求情面子上過不去,這次倒是發自肺腑的求情。

“你是說,讓他上城去守城?”

慈禧太后冷笑着。

“依我看,不讓他跟賊逆打交道還好些”

“皇太后的訓示,奴才不甚明白……。”

“奕劻,”

慈禧太后不耐煩地斥責一句。

“你想抗旨?”

聽得這話,奕劻趕緊碰頭,但仍舊說了一句。

“奴才不敢,請皇太后、皇上,饒過榮慶”

“請皇太后、皇上,饒過榮慶”

王文韶、鹿傳霖、瞿鴻禨同時跪了下去,爲榮慶求起了情來。

“請皇太后、皇上,念在榮慶滿門世代忠良,本人又是一副忠心耿耿,饒其不死”

隨着奕劻再次求情,王文韶、鹿傳霖、瞿鴻禨三人跟着重複道。

“你……你們……”

手指着跪在地上的這四位軍機大臣,面上帶着怒色的慈禧半晌都說不出話來,她沒想到連奕劻都……

同樣被這一幕嚇了一跳,被那一下午的槍炮聲嚇的渾身驚顫着的光緒,擡着腳不顧李蓮英輕搖其頭,也走下的龍椅,跪到了太后面前。

“請親爸爸,念榮慶之中,饒其不死”

跪在地上的五人,這會都被嚇出一身冷汗來,他們知道,若是太后盛憤之下會幹什麼,庚子年時臨破城了,她還要了幾人的腦袋。

面色鐵青怒的血管暴跳着的慈禧盯視着跪在地上的五人,她先看着光緒,這皇上能做這種事,全是慶王他們四個給他鼓的膽兒,再看慶王,以慶王今日的地位,與當年自己母家貧困時,慶王時相賙濟的情誼,才混到這一步,他之所以如此,若許真是怕冷了天下人的心,可這人心不早都冷了嗎?

儘管心裡有着火,可慈禧看着這五人,最後還是一嘆。

“罷了,讓他上東華門守城吧”

慈禧知道往後自己還要靠着這四位軍機大臣的能奈,幫自己娘兩過那寄人籬下的日子,若是冷了他們的心……哎……

在太后下了這道旨意退出勤政殿的時候,跪在地上的四人早已經嚇的汗溼重衣,而光緒更是被嚇的一直坐在自己的腿上,瞑目如死,好半晌動彈不得。

出了勤政殿,聽着外城傳來的打*聲,慈禧太后的那顆心,立刻又提了起來。

定神細想一想,她知道自己要做最後的打算了。

“蓮英,你悄悄兒去備一套衣服,就象漢人小戶人家的老婆子所穿的。”

“是”

李蓮英大吃一驚,心想,怕這次又是要喬妝改扮避難,就像庚子年時一樣。

正在想提出疑慮,慈禧太后又開口了。

“你馬上去辦”

“是”

“蓮英,”慈禧擡頭看了眼已經麻黑的天。

“咱們可又得走了”

“是”

李蓮英的聲音如常,但神色顯然緊張了,把腰更彎一彎,兩眼不時上翻,看着太后的臉。

“這次走,還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來。”

慈禧太后略停一下說。

“沒準,這輩子都沒命回來了。”

說着她嘆了一聲。

“還有找些大車來,把宮裡的傢什,能運走多少就運走多少,以後要寄人籬下過日子,手裡沒銀子怕是不行的”

“不管怎麼着,皇上總得跟老佛爺走。”

這會李蓮英倒是和上次一樣,還是沒忘記皇上。

“那當然。此外……”

慈禧太后沉吟着,皇上必須要跟她一起走。

“看各人的造化吧”

這意思是,碰上了跟着走,不在慈禧太后面前,就得留在宮裡。以後生死禍福,各憑天命了。

“奴……奴才領旨”

含着眼淚,跪在地上的榮慶領下了聖旨,這次還是和上次一樣,依然沒殺他,只是讓他去東華門守城,打從大清入了關,這皇上死後梓宮都是由東華門出入,因送殯迎靈都由東華門出進,所以東華門俗稱“鬼門”。

“華卿,”

瞿鴻禨看着搖顫顫的站起身來的榮慶,將聖旨交給了他。

“你是個聰明人,可爲啥總是犯着糊塗”

“糊塗……”

榮慶苦笑一聲,可不是嘛,自己就是糊塗,上次太后和皇上都沒留京,更何況是這次,算了吧

“這大清國當真是亡了”

“總有亡的時候”

“可卻沒人君殉國”

“總得保得皇家的臉面吧”

“殉國了,可不就保得了”

“你還是糊塗”

“我糊塗,我比誰都明白”

說着,榮慶把目光投向瞿鴻禨,盯看着他。

“子玖,你知道,那日本人爲什麼斷交了,又同意讓皇上太后躲到他們那,他們是想亂中國啊”

瞿鴻禨只是苦笑着,日本人的那點兒心思,他豈是不明白。

“我是大清國的臣,可也是中國的人啊”

見瞿鴻禨沒理會他,榮慶只是苦嘆一聲。

“這幾百年了,旗人和漢人有啥別相,再怎麼着……也不能引外兵入中國啊”

顯然的瞿鴻禨是沒想到榮慶這會竟然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他只是看着榮慶,沒想到這“忠義之氣猶見眉宇”的榮慶竟會……

“沒有殉國的國君,就讓我做個殉國的大臣吧”

眼見着瞿鴻禨的不解,榮慶抱拳衝着瞿鴻禨長鞠一躬。

“請子玖轉告慶王,榮四語多有不敬請慶王莫怪,若是來世,榮四再報慶王當年提點之恩”

說着他又是深鞠着躬。

“榮四謝過諸位同僚救命之恩,此恩怕只有來世再報了”

說着,不等瞿鴻禨說話,他便轉身朝着營外疾步走去,

“華卿,”

脣喃着榮慶的字,瞿鴻禨衝着他的背影還了一禮,估摸着,這榮慶是要以身殉國了。

一出宮,轎伕連壓下轎,而榮慶卻是沒理會轎伕,在營外圈馬的地方,他拿着筆寫了一封短信。

“勒哈,老爺我不回家了,你回家把這信遞給夫人,就說……說……。”

說着榮慶突然淚流滿面,聲音也變得哽咽起來。

“這榮家世代忠烈,這國要亡了,榮家的忠名,要靠夫人去行忠了?明白嗎?”

最後一個字出口,榮慶隨即掩着臉,捂着嘴,腳步踉蹌地跳上馬去,揚鞭抽馬朝着東華門奔去。

從老爺臉上看到些不妙的勒哈,藉着宮燈看清了這信裡的字。

“榮家世代忠良,請夫人舉家焚之若子不從,請勒哈殺子,若女不從請勒哈殺女”

“老爺”

跪下身去的勒哈忙跪下去,衝着老爺的背影不斷的叩起頭來,每一聲都重重的叩在青石板上,連叩了幾個響頭後,他才腳步踉蹌地朝着府裡的方向走去。

(關於帝制,無語需要解釋一下,這個帝制不可能是傳統式的帝制,第一不可能,第二追隨者需要權力分髒、第三需要限制權力,至於選擇帝制,同樣也有無語對小說將來大局的一些考慮,至於帝制的道路……嗯無語想說,以後大家會明白的。

陳默然與司馬不同,同樣兩者還有一絲的相同,司馬在不斷的警省自己,而陳默然卻迷醉其中,當然也偶有警省。

在小市民裡的預告裡,無語曾說過“小市民走了一條路,滿江紅將走另一條路”,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選擇,但沒看到最後,有誰能夠預料將來呢?在小市民裡,無語偷個懶把很多問題直接回避了,在滿江紅裡,無語儘可能的不會迴避很多問題,最後,其實大家都知道,帝制不是問題,而是帝制背後的,到了小說的最後,大家或許會明白無語今天的選擇。滿江紅,只會越來越給力。總之,希望大大們能夠繼續支持滿江紅。下面就是內政外交了,要看陳默然怎麼去玩轉那九個球了嘸呼求月票求定閱)

第32章 化學戰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50章 小規模衝突第66章 總理官邸第214章 火攻第53章 重戰第11章 骨頭硬,硬不過刀!第79章 瘸子救美第111章 怒嘆第29章 不克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2章 選擇第71章 三都澳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76章 道德問題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74章 甲一第25章 爭論第88章 地方第181章 赴考第78章 政治部的特殊使命第140章 抉擇(中)第158章 出航第205章 做嫁衣!第29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189章 兩個人第243章 袁府第145章 使館區第159章 教育第204章 在船上第161章 1對7第95章 勸說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109章 事催人行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23章 企圖第263章 最後一次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8章 必須承受第224章 簽字吧!第231章 夜探第71章 三都澳第218章 談判第12章 心有餘悸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188章 決定權第108章 誤區第77章 兩人兩命第6章 有限的的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83章 CMR根基第82章 櫻花的本意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65章 在盛府第128章 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135章 大事件第80章 人才第186章 夜襲第231章 夜探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第110章 長大的感動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191章 大帥府第50章 家第271章 立憲第12章 cross the Rubicon第11章 希望第269章 在關東第115章 妄議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21章 洋葷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213章 破城第93章 暴行第28章 新董事第92章 實力與站隊第143章 決定第189章 調停人第199章 談判第106章 噴金之地!第139章 備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145章 飛吧第194章 轉交第115章 官與兵第5章 也許……第145章 使館區第20章 日不落帝國的算盤第274章 路政第80章 未來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126章 氛圍第147章 耍猴子第100章 醜陋的一面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107章 理念第247章 下套子
第32章 化學戰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50章 小規模衝突第66章 總理官邸第214章 火攻第53章 重戰第11章 骨頭硬,硬不過刀!第79章 瘸子救美第111章 怒嘆第29章 不克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2章 選擇第71章 三都澳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76章 道德問題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74章 甲一第25章 爭論第88章 地方第181章 赴考第78章 政治部的特殊使命第140章 抉擇(中)第158章 出航第205章 做嫁衣!第29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189章 兩個人第243章 袁府第145章 使館區第159章 教育第204章 在船上第161章 1對7第95章 勸說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109章 事催人行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23章 企圖第263章 最後一次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8章 必須承受第224章 簽字吧!第231章 夜探第71章 三都澳第218章 談判第12章 心有餘悸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188章 決定權第108章 誤區第77章 兩人兩命第6章 有限的的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83章 CMR根基第82章 櫻花的本意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65章 在盛府第128章 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135章 大事件第80章 人才第186章 夜襲第231章 夜探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第110章 長大的感動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191章 大帥府第50章 家第271章 立憲第12章 cross the Rubicon第11章 希望第269章 在關東第115章 妄議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21章 洋葷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213章 破城第93章 暴行第28章 新董事第92章 實力與站隊第143章 決定第189章 調停人第199章 談判第106章 噴金之地!第139章 備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145章 飛吧第194章 轉交第115章 官與兵第5章 也許……第145章 使館區第20章 日不落帝國的算盤第274章 路政第80章 未來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126章 氛圍第147章 耍猴子第100章 醜陋的一面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107章 理念第247章 下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