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

南京,在某種程度上,中華門外直至下關的光復大道,是一座公司林立的商街,而進中華門後的這林立於光復大道兩側有東方式有歐式的建築,無疑就是一條官街,自中華門向城內以光復大道爲中軸,帝國陸軍部、帝國最高法院、帝國司法部直至帝國諮政院,但在這條大道上,任何人都明白,帝國真正的心臟中樞是同樣位於光復大道上的皇宮。

皇對於居於世界三大**帝國中的中華帝國而言,皇宮纔是這個國家的大腦,每天從皇宮的政務樓都會發布一道道“法令”,任免一位位官員,在中國,皇帝集行政權、立法權於一身,這等權力恐怕就是同屬**帝國的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或奧斯曼帝國蘇丹亦無法與之相比,但是在另一方面,全世界皆知,在三大**帝國之中,與早已沒落的奧斯曼帝國和在五年前輸了戰爭俄羅斯正在走向沒落,而中華帝國卻剛剛睜開他的眼睛,正發奮圖強的欲成爲一個世界列強。

兩年前,沒有任何一個強國會聽取南京的聲音,而現在,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去忽視這個國家,至少在這種程度上,中國正在成爲一個強國,當然是一個“落後”而又“強大”的國家,落後的工業與強大的軍隊,正是這個國家的力量根源,而任何人都知道,造就這一切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每天都以軍裝示人的皇帝所締造的,也正因如此,皇帝纔會享有兩大**帝國無法與其相比的權力。

“從梭倫到華盛頓,有一種精神,民主的精神一脈相承。有一種理想,人民共和的理想,歷盡千年,永放光芒!從“小國寡民”的希臘城邦民主制,可以看到“小康”的身影,從米利堅聯邦民主制的遼闊土地上看到的卻是“大同”曙光。米利堅國土與歐羅巴相當,歐羅巴因宗教而分裂,而米利堅卻以聯邦制統一爲共和國……”

“愚儒!”

譏嘲一句,陳默然隨手丟掉這張報紙,然後卻又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這些人啊……真該……”

只要一想到在過去的一年之中,自己在報紙上看到那些關於“立憲”的文章,陳默然就是一陣頭大。

自從戰爭結束之後,國家轉入全面建設階段以來,輿論界就是風起雲涌的,不復往日的平靜,那些人總是試圖搶佔輿論制高點,他們利用自己推行的新聞自由,在報紙上大談“**之害”與“立憲之優”,但凡是國內出現什麼問題,總會有人把**和立憲扯在一起。

“哲勤!看報紙了嗎?”

在管明棠來到皇宮的後花園後,坐在石坊中的陳默然反問一聲。

“陛下,臣不知陛下所指何事!”

對此管明棠是真的有些糊塗,剛剛結束同摩根銀行談判的他,最近還真沒怎麼看報紙。他的回答讓陳默然微擡眼簾朝他看去,然後搖頭輕嘆一聲。

“和摩根銀行的談判怎麼樣?”

“陛下,摩根銀行願意代我國在美國發行15億華元債券,條件都未越過底線。”

管明棠連忙回答道,然後又補充道。

“不過,摩根銀行代表對於我們明年投資5億元用於鐵路建設表示並不樂觀,希望我們慎重考慮……”

15億華元債券,這是財政部今年的工作重點,雖說不過才10月份,但是對於明年的規劃卻早已經完成,而財政部的任務則是籌備所需的資金。

去年中日條約簽定後,雖然日本提供了18億金日元的賠款,但是根據條約規定,其中六億又以貸款的形勢返還給了日本政府,而且18億金日元,看似一筆鉅款,可用在全國卻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僅只是以“皇室貢金”支出的教育經費就扣除了4億日元,剩下14億另支出了教育經費2億,還剩12億,又有四億用於海軍建設,陸軍又索要2億日元,真正用於實業建設的,不過只有六億金日元,也就是六億華元,而這筆錢之中,還有一億是基本交通建設支出。

最終國內的工業建設,除去依靠政府提供資金、社會散資籌備、銀行貸款之外,只能依靠發行債券,而其中又主要依靠向外國發行債券。

“慎重考慮?”

冷哼一聲,陳默然的脣角微微一揚。

“1860美國擁有鐵路線3萬公里,1870年爲85169公里,1890年269000公里,1900年爲32萬公里,佔全世界鐵路線的一半。當年美國鐵路狂潮的時候,摩根銀行的人怎麼不去提什麼慎重考慮?”

反問之後,陳默然又不無譏諷的說道。

“當年美國的鐵路建設需要持續大量的資金,而其中的大部分都來自美國銀行家向法國、英國、德國和荷蘭的投資者賣出的股票和債券。1890年,大約1/3的鐵路證券持有者都是外國人。從1865年到1900年,歐洲人購買了大約25億美元的美國證券。事實上,它們都是鐵路股票和債券,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類型的證券在紐約股票交易所進行交易,可以說,正是鐵路的發展幫助紐約取得了今天全美國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譏諷之餘陳默然又繼續說道。

“咱們今天不過只是複製美國人的成功而已,當然,對於我們而言,金融中心反倒是其次,我們現在還沒有那個底子,不過,最重要的是鐵路會是我們的一項重要的工業政策,每一條鐵路都必須使用中國製造的鋼軌,每一條鐵路都必須使用中國製造的機車、車廂,可以說,在鐵路建設之中,會消耗消耗大量的煤炭、木材、鐵和鋼,它還帶動了這些產業的發展,並且創造了巨大財富。不斷上升的需求促使企業繼續創新、投資,從而使原本小規模的企業成了贏利大戶。”

說到此處,陳默然伸出一根手指。

“更爲重要的是鐵路建設供應商所聚斂的財富,遠遠比鐵路公司或者它的用戶要龐大而且長久,而鐵路供應商,利用鐵路掙取的財富則可以使得他們獲得快速發展,從而發展成爲大型企業,咱們中國人,做生意的頭腦,並不比猶太人差,差的只是一個好環境而已,現在,咱們不僅提供環境,還要爲他們創造條件,只有這些企業做大做強之後,國家才能從實業投資上投回來,哲勤……”

話至最後擡起頭看着管明棠,陳默然又不能遺憾的說道。

“我們爲什麼向美國保證,在未來五年內不會再開工建造任何萬噸級以上軍艦,僅僅只是爲了取信與美國嗎?”

陛下的反問,讓管明棠整個人陷入一片思緒之中,在中日戰爭之後,作爲勝利者的中國進一步擴大了自己在遠東和太平洋的影響,但卻完全沒有在這一地區展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最後甚至接受美國的調停,以婆羅洲蘭芳實施自治,仍屬荷蘭管制,但又屬中國藩屬,中國享有移民權作爲條件,實現了同荷蘭的關係正常化。

與此同時,面對美國海軍主力集結於大西洋,部署亞洲的艦隊力量非常薄弱,根本不可能同中國抗衡,原本應該是美國採取退讓政策的現況,中國卻爲避免同美國發生對抗,導致兩國在太平洋對峙,兩國敵對情緒進而越發嚴重的局面,中國主動提出五年內停止建造萬噸以上軍艦。

而作爲回報,在羅斯福親自出面的遊說下,美國國會在年初通過法案廢除所有排華法案,由此中國和美國關係趨於正常,在很多外國外交官和觀察家眼中,中國的主動讓步被視爲“東方式的外交智慧”,美國放鬆了對中國的警惕,強大的中國非但未被美國視爲威脅,反倒視爲一個可以對話的“理智”的國家。

但事實上,作爲財政大臣的管明棠卻非常清楚,不是中國願意讓步,而是現實迫使中國不得不做出讓步,依靠貧弱的國力,建立一支現代化且強大的軍隊,是保證國家安全的根本,但是如果在貧弱的國力上保有一與可以同強國對抗的軍隊卻是不智的,很容易拖垮本國經濟,尤其是對於處於從農業國到工業國變革中的中國而言,建立一隻龐大的軍隊,尤其是需耗盡國弩的海軍,將會嚴重影響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中國纔會主動示弱,甚至不惜放棄一些野心,以換取美國的理解,在避免引起美國警惕的同時,最大限度的利用美國剩餘資本發展本國工業,只有工業上的強大,方纔能成爲一個真正強國。

“因爲沒有足夠的資金!”

“沒錯!”

點下頭,陳默然的表情顯得頗爲無奈,兩年前,自己還擁有鉅額現金,而現在,自己賣油田的那筆錢,早就花完了,要麼是變成了債券,要麼就變成了工廠,唯一還能指往能帶來鉅額財富的只有姬麗名下的“英波石油公司”,可問題是,那裡直到現在還是沒能開採出那怕一滴石油。

當年的“富可敵國”的皇帝,現在家裡也沒有餘糧啊!

“可哲勤,我們的財政收入可是超過了英國!”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陳默然微微覺得有些臉紅,因爲中國對老百姓的課稅遠重於美國的,與前清的“明增”不同,新政府的增稅,卻是在環節增稅,老百姓的感覺,無非就是“物價稍高”,而且增稅是在戰爭期間實施的,從根本上避免了直接於老百姓身上增稅產生的民衆惡感。

“可爲什麼我們卻不能像英國一樣,拿出2億元充做海軍軍費呢?”

“因爲帝國財政支出的半數,都被用於實業投資,且這些耗費巨大的實業投資很難在短期內收到成效,所以,纔會有現在帝國的窮困莫名,無法投入鉅款用於海軍建設!”

管明棠直截了當的回答道,這就是後進國家的短腳,爲了發展耗資巨大、回報週期長的重工業項目,只能依靠政府投資,而這又佔用了本就不多的資金,使得政府不能將全部的力量投入到其它更需要地方。

軍備!

提到這兩個字眼,陳默然無奈的嘆口氣,從去年開始,英國、德國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海軍軍備競賽,兩國的船臺上擠滿了一艘艘“致遠艦”,致遠艦開啓了海軍的歷史,但同樣引發了這場海上競賽。

英國人、德國人、美國人、法國人、意大利人都在建造着自己的致遠艦,但是在致遠艦的起源地——中國,中國海軍卻沉寂了下來,專心的製造各種輕重巡洋艦,不過這卻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歐洲強國的船臺被致遠艦擠滿後,各國航運公司爲了滿足自身的需要,不得不向其它國家發出商船定單,而在過去兩年中中國造船業從中得到了總噸位超過百萬噸的商船訂單。

來自異國的商船定單,多少總算是讓自己得到一些安慰,至少,犧牲還是有一些回報的,尤其是英國人,出於擔心中國捲入競賽的原因,英國政府不惜鼓勵英國公司向中國定船,甚至還主動向中國船廠介紹客戶,他們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爲了佔用中國的造船能力,從而把中國排擠出英德海軍競賽的行列。

“陛下,聽說德國人對我們不願配合他們進行軍備競賽非常不滿!”

管明棠適時的試探道,因爲中德同盟的關係,德國一直希望中國能夠繼續建造致遠艦,從而通過兩國聯合在海軍力量上勝過英國,但是外交部卻一直以《中美海軍協定》作盾牌。

“德國人不滿就不滿吧,至少現在咱們不能主動違背同美國人的協議,更何況……”

提及德國人的不滿,陳默然到是笑了笑。

“更何況,現在大家造的不過都是致遠艦,無非就是13.5英寸艦炮而已,相信我,13.5寸艦炮的時代早已經結束了,以後會是15英寸、18英寸艦炮的時代,咱們現在沒必要浪費資金在這種沒有意義的競賽上!”

藉口,這不是藉口,而是事實,只不過除了自己之外,根本就沒有任何人可以理解,這同樣還是自己說服海軍的理由,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事實,在歷史上不也有無畏和超無畏之分嗎?開創了無畏時代的無畏艦,在一戰中根本就沒什麼出眼的表現,唯一引人注意的恐怕還是他所開創的那個無畏艦的時代。

更何況,現在中國更需要的是完整的工業體系,致遠艦雖說成功了,可那是各國產品的“搬裝艦”,在真正的世界大戰中,這種“搬裝”對中國海軍而言無疑是致命的,現在建造輕重巡洋艦的目的,一方面固定是海軍的需要,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爲了實現各種設備的國產化,當然還有提高自身造艦水平的需要。

“陛下聖明!”

面對這個回答,管明棠吐出一個萬金油式的回答,無論陛下出於什麼原因,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陛下不會違背同美國達成的協定,只要得到這個保證就行了,在美國呆了十幾年,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美國這個年青的國家所貯藏的力量。

“好了,哲勤,別拍朕的馬屁!”

話時陳默然盯視着管明棠,自己之所以欣賞他,一方面固然是因爲他的才學,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欣賞他是的敢言,他從來不會隱瞞自己什麼。

“哲勤,你……最近若是沒什麼的事話,多看看報紙吧!”

“陛下?”

“似乎,現在有很多人對朕非常不滿!”

雖說陛下沒有明指是什麼人,但管明棠多少還是猜出來陛下話裡透露的意思,能讓陛下顯出不快的,恐怕也就是那些鼓吹立憲的人,那些人像是蒼蠅一樣,儘管明知不能影響大局,但還是不妨礙他們每天嗡嗡在人們的眼前飛舞着。

“陛下,他們無非也就是在口頭上說說罷了!不妨大局,再者,陛下當年所希望締造的不正是國民可暢所欲言的國家嗎?”

面對管明棠的勸慰,陳默然只是無奈的嘆口氣。

“哲勤,你不明白!你知道我平素最恨什麼樣的人?”

“朕平素最恨的就是那些在嘴皮上說說煽動別人的人,他們把別人煽動起來了,達到目的的他們便朝幕後一退,似乎沒他們什麼事了!”

“陛下……”

“如果他們敢走上大街,高喊着讓朕立憲,甚至讓朕退位,朕反而欣賞他們,至少他們明白一點……”

語氣微微一揚。

“權力是爭取的,而非他人賜予的!”

“陛下,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您又會怎麼選擇呢?是接受他們的請願,還是……”

我會怎麼選擇?管明棠的反問倒是讓陳默然一愣,是啊,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自己又會怎麼選擇呢?

第273章 十年期第216章 盟友間第171章 湘潭會第101章 大隈的抉擇第36章 上大菜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16章 北難南安第56章 初見上將第79章 可以做第80章 未來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147章 輪迴第167章 誰是贏家第99章 複雜化第169章 致敬第198章 中與德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170章 亂局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6章 情報會議第86章 奸第154章 風雲亂第100章 教導隊第134章 憂慮第189章 兩個人第40章 鏖戰第107章 傳統的……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57章 邀請第125章 選擇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233章 算我一個第63章 再畫藍圖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205章 前夜第119章 驚恐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237章 大林子第32章 告別第69章 爾虞我詐第64章 疾風掠草第31章 自縛於前第38章 臣與君第133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下)第252章 解決第142章 輿論第57章 白宮貴賓第176章 首義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23章 進攻第28章 新董事113章 交易上求定閱第11章 俄羅斯第171章 利益第235章 覆沒第23章 進攻第24章 真正誘人之處第154章 夢魘第203章 權賊第15章 特使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56章 初見上將第149章 繼承者第34章 老閘巡長第176章 首義第203章 權賊第44章 兇狗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1章 人性貪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88章 軍法事第33章 肖炘韌的敬酒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267章 達賴第98章 不擇手段第86章 奸第22章 奪橋第93章 暴行第115章 對話第55章 要下決心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第195章 爭執第46章 怒欲!第117章 石油第232章 流放第25章 爭論第13章 有骨頭第108章 回家第274章 路政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1章 幕第189章 調停人第10章 這是逼我啊第147章 退位第131章 悲涼第69章 爾虞我詐
第273章 十年期第216章 盟友間第171章 湘潭會第101章 大隈的抉擇第36章 上大菜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16章 北難南安第56章 初見上將第79章 可以做第80章 未來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147章 輪迴第167章 誰是贏家第99章 複雜化第169章 致敬第198章 中與德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170章 亂局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6章 情報會議第86章 奸第154章 風雲亂第100章 教導隊第134章 憂慮第189章 兩個人第40章 鏖戰第107章 傳統的……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57章 邀請第125章 選擇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233章 算我一個第63章 再畫藍圖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205章 前夜第119章 驚恐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237章 大林子第32章 告別第69章 爾虞我詐第64章 疾風掠草第31章 自縛於前第38章 臣與君第133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下)第252章 解決第142章 輿論第57章 白宮貴賓第176章 首義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23章 進攻第28章 新董事113章 交易上求定閱第11章 俄羅斯第171章 利益第235章 覆沒第23章 進攻第24章 真正誘人之處第154章 夢魘第203章 權賊第15章 特使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56章 初見上將第149章 繼承者第34章 老閘巡長第176章 首義第203章 權賊第44章 兇狗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1章 人性貪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88章 軍法事第33章 肖炘韌的敬酒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267章 達賴第98章 不擇手段第86章 奸第22章 奪橋第93章 暴行第115章 對話第55章 要下決心第153章 波羅美拉尼亞灣的炮聲第195章 爭執第46章 怒欲!第117章 石油第232章 流放第25章 爭論第13章 有骨頭第108章 回家第274章 路政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1章 幕第189章 調停人第10章 這是逼我啊第147章 退位第131章 悲涼第69章 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