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

bookmark

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

去年在曹操親率十萬大軍到達樊城後,面對着關羽依照漢水組建的防禦體系,他遲遲不能破防。

後來曹操大將張遼想出一個辦法,可以讓曹魏大軍渡過漢水。

那個辦法便是利用騎軍的高機動性,在冬季漢水下游水量稀少之時,四處尋找河道乾枯之處渡過漢水。

雖然當時因爲趙雲率領的白毦兵的阻擋,讓張遼的謀劃沒有成功。

但是當時明眼人都知道,隨着時間的推移,張遼的謀劃完全是可行的。

因爲漢水太過綿長,沒有任何一支軍團可以在漢水每處都派下重兵把守。

而綿長又水量瀕臨枯竭的漢水下游,對於高機動性的騎兵來說,卻是天生適合發揮他們長處的場所。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當天時轉變時,本來被關羽大軍視爲生命防線的漢水,亦有可能成爲奪去漢軍性命的幫兇。

當初張遼的那場突擊戰,關羽亦是親身經歷者。

所以他在知道萬餘魏軍騎軍前往下游時,他第一時間就猜測出那萬餘騎軍的目的。

現在已經十月,還有最多兩個月,漢水的流量就會大幅度減少。

而在這兩個月中,縱使關羽手中有着數萬大軍,但是要想拿下樊城還是很有困難的。

關羽在猜出那萬餘騎軍的目的之後,還順便推斷出他們下一步想要做什麼。

現在的局勢與當初不同,現在在那萬餘騎軍的背後,並沒有數萬魏軍步軍。

所以那萬餘魏軍騎軍想要渡過漢水,肯定不是爲了幫身後的魏軍步軍開路,更不是爲了攻打襄陽城。

騎軍最大的效用,永遠是在野外。

在連續排除這兩個可能之後,萬餘騎軍真正的目的不言而喻。

那便是要利用騎軍的野戰能力,來斷絕漢軍的糧道。

襄陽雖然就在漢水南岸,但是襄陽離漢水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那段距離,便是襄陽城中將糧草押運往港口的糧道。

甚至因爲剛剛結束秋收就馬上發動北伐,所以荊州各縣的糧草,還在不斷運往襄陽的路上。

漢水之後,便是大量廣闊的平原。

一旦被這萬餘騎軍渡過漢水進入漢軍的背後,押運糧草的大多是沒有多少戰力的輔兵或者民夫。

他們是無法阻擋魏軍鐵騎的衝鋒的,那漢軍的糧道就很危險了。

糧道不穩,先別說糧草是否安全,對軍心士氣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但是在意識到這點後,關羽卻並沒有慌亂。

不得不說自他起兵之日起,魏軍的一切佈置都很是妥當。

避而不戰,分兵據守,這讓關羽的大軍無法如當年一般將樊城包圍起來後,直接朝着南陽腹地進發。

而提早預判出漢軍的行動,從而及時派出萬餘騎軍到達樊城支援。

當這萬餘騎軍到達樊城後,也並沒有因爲漢軍所營建的壁壘而感到束手無策,反而想着故技重施從下游尋找突破口。

魏軍的種種佈置,可謂是條理分明,層層相扣。

這纔是大魏應該有的表現。

曹魏視大漢爲頭號大敵,同樣的大漢亦視曹魏爲生死大敵。

曹魏能被大漢視作大敵,那麼他們所倚靠的當然不僅僅是強大的國力,還有着傲視當世的人才儲備。

如今曹魏的這番表現,纔算符合他們的真實水準。

或許之前曹魏因爲自身強大的國力,對於劉備與孫權有着輕視之心。

這很正常在唐宋以前,任何勢力能夠完全佔據北方,都有着傲世天下的底氣。

但這種輕視之心,看來因爲曹仁的死,已經開始漸漸消失。

西城一戰,打醒了曹魏上下的人。

能被冠以“漢”稱號的勢力,永遠都值得他們正視。

當曹魏開始正視敵手的時候,那麼纔是他們這個勢力慢慢體現恐怖的時候。

人才、糧草、兵力,曹魏從來都不缺。

但是關羽又豈是易於之輩?

既然曹魏方面的人才會根據時勢,不斷做出恰當的應對,那麼關羽既然也會相對的做出反制。

他所吩咐馬良做的事便是他的反制措施。

關羽讓馬良釋放出漢軍要修堰的消息,便是爲了迷惑在下游的萬餘魏軍騎軍。

堰是指修築在內河上的,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水利工程。

當初水淹七軍之時,關於關羽如何做到這點有着多種猜測。

有不少人都認爲當時關羽是很早就通過謀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堰壩特意蓄水,然後進行了決堤水攻。

但是真實的情況是,那年正好遇上了難得一見的大雨導致了“漢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水災。

在那種情況下善於利用天時的關羽,趁機開始修築堰壩,將本就要四處蔓延的洪水,引導到于禁等人的駐地。

這才使得於禁等人被洪水困住,他再趁機乘船而攻,最後才導致于禁等人無奈投降。

在當初關羽的確有命人修築堰壩,但是在天災面前,關羽修建的堰壩只是起到引導攻敵的作用。

本來是一位名將善於利用天時地利取得的一場優秀戰例,卻被許多人謠傳爲一開始就是關羽刻意爲之。

這其實是北方的一些人抹黑關羽的手段。

因爲當年那場大水亦傷害了許多民人,所以不忿關羽取得這場大勝的北方官員,便將這場自然災害全都栽贓到關羽的頭上。

這種謠言在北方流傳甚廣,幾乎已經被當成真相。

但也幸虧是那些人的謠傳,令關羽今日有了反制萬餘魏軍騎軍的手段。

因爲在謠傳中,那些誹謗關羽的人,無疑誇大了堰壩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就別怪關羽將計就計了。

現在可不是張遼那時候,現在漢水北岸可是有着漢軍在!

馬良在聽完關羽的吩咐後,他也明白了關羽的深意,所以他便要退下將關羽的命令傳達。

在馬良退下之前,他無意間瞥到了關羽桌案上的那張圖畫。

他看到那張圖畫上,畫着的東西很是奇怪,像是一種陣法,但仔細看,卻又不太像。

這讓馬良的腦海中浮現疑惑。

大將軍這幾日一直在研究的,便是這個東西嗎?

怎麼飽讀兵書的他,從來都沒有見過。

但是雖然馬良的腦海中有着疑問,但他的身體卻一點都不遲疑,已經走到了大帳門口。

但就在馬良即將走出大帳的那刻,他的身邊又響起了關羽似在刻意壓制的咳嗽聲。

這咳嗽聲讓馬良腦中的疑惑之色頓時消散不見,剩下的只有擔憂之情,及對未來的一絲不安。

所以在回到自己的主帳後,馬良先召來荊州的一衆僚屬吩咐完關羽下達的任務,然後他便又召來一位族人。

馬良快速的在桌案上寫好一封密信,讓這位心腹趕快乘船往上前往武當。

在這位心腹離去之後,馬良用擔憂的神色看着心腹離去的背影,他心中暗暗想道:

希望一切都是他杞人憂天吧!

而等馬良離去後,方纔止住咳嗽的關羽繼續開始研究起桌案上的那張圖畫。

看着上面不斷被他改造的大陣,關羽的臉上漸漸浮現喜色。

在關羽的腦海中,已經出現了一幕兩軍大戰的場景。

隨後關羽將目光,放在漢水港口與漢軍大營的那段距離上。

他的眼神慢慢變冷。

見招拆招,從而引導敵人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進展,這是專屬於他的作戰藝術。

對騎軍的作戰方式的熟悉程度,關羽不下於當世任何一位大將。

但是爲了儘量做到萬無一失,關羽又馬上沉浸在思緒中開始推演起來日的大戰起來。

身負國命,豈敢一刻鬆懈乎?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隨着他心神的不斷耗費,他臉上的神色愈發蒼白。

關羽給馬良下達的命令是:“放出消息,再度修堰。”

放出消息給誰?當然是給在下游正準備摩拳擦掌渡河的那萬餘魏軍騎軍。

從這個命令可知,關羽的真正目的肯定不是爲了修堰,而是爲了迷惑魏軍。

但是要想迷惑到那萬餘魏軍騎軍,那麼一些必備的舉動還是要做的。

畢竟馬良不可能直接派人告訴那萬餘魏軍騎軍,他們接下來要開始修堰壩了。

身爲荊州刺史的馬良的命令很快傳遞到漢水南岸的襄陽城中,很快的在漢水南岸,大量的民夫開始集結。

甚至於在漢水北岸,衆多輔兵亦在荊州刺史衆屬吏的召集下,開始朝着漢水的某處上游而去。

而當大量的人、物資開始朝着漢水上游某處聚集之時,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萬餘魏軍騎軍的探子所探得。

雖然魏軍騎軍很快就到達漢水下游,但因爲現在漢水下游的水量還頗爲湍急,所以他們只能等待着時機到來。

在這段時間中,曹泰派出不少探子打探漢軍的舉動。

結果不打探還好,一打探之下漢軍的最新舉動嚇了曹泰一跳。

漢軍竟然要在上游修建堰壩!

在這時候漢軍修建堰壩的目的不言而喻,乃是爲了蓄水。

那麼漢軍蓄水是爲什麼呢?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曹泰馬上又召來司馬懿與蔣濟二位智囊。

而司馬懿與蔣濟在知道漢軍的最新舉措後,臉上都浮現出沉重之色。

因爲在北地盛傳的謠言,目前在所有曹魏大臣的心中,關羽意欲修建堰壩的舉動讓人很難不與水攻聯繫起來。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司馬懿與蔣濟的猜測之下,關羽目前修建堰壩並不是爲了樊城,而是爲了在下游想要渡過漢水的他們。

現在已經十月,雨季已然過去。

再加上修建堰壩雖然是南方人的拿手好戲,但畢竟是一件耗時日久的事。

等漢軍的堰壩修好之後,漢水的水量早就已經縮減,對樊城已經造不成威脅了。

所以關羽現在修建堰壩,爲的肯定是下游的他們。

在漢水的枯水季節,或許上萬騎軍要想趁機渡過漢水不難。

但是他們渡過漢水是深入敵境,同時是很冒險的一件事。

一旦在他們正在渡過漢水河道的時候,上游的漢軍突然毀壞堰壩,放出積蓄許久的漢水。

那麼縱使這上萬騎軍不在渡過漢水的時候全部葬身水底,上萬騎軍在看到後路斷絕的情況下,軍心肯定也會潰散。

軍心潰散的沒有後路的上萬騎軍,就算勉強渡過河,又有何用?

萬一那時候關羽抽出部分大軍渡河反攻這上萬騎軍,到時候他們這上萬騎軍就危險了。

濰水之戰時,兵仙韓信不就是用過類似的招數嗎?

因爲水淹七軍的慘痛教訓就在不久前,所以當司馬懿與蔣濟意識到這點後,他們都將心中的猜測告知給曹泰。

而當曹泰知道關羽的真正目的後,他的神色就不如司馬懿與蔣濟那般淡定了。

水淹七軍時,跟隨在曹仁身邊的他,可是親眼見識過那遍地的大水。

相比於火,對於身爲北方人士的曹泰來說,水纔是讓他更爲畏懼的東西。

所以曹泰在關羽水攻的威脅下,馬上打消了要來日渡過漢水的打算。

畢竟今時不同往日,那時候張遼敢率領數千虎豹騎往對岸衝去,乃是因爲在北岸有着十萬魏軍守護他的後背。

但現在曹泰卻沒有那麼強力的後盾,再加上關羽修建堰壩的威脅之下,他當然不敢輕舉妄動了。

現在天下間的人誰不知道,糜暘善火,關羽善水?

這對翁婿可謂是把水火這兩種自然核彈,玩的明明白白的。

可以說關羽的這個舉措,完全打在了缺少戰船的魏軍的七寸上。

只是雖然打消了尋機渡河襲擾漢水南岸的打算,但是曹泰還是覺得有些不甘心。

上萬騎軍來到樊城外,總不能如當初在武當城外一般,最後只是遊蕩的命吧。

看見曹泰臉上的不甘心,蔣濟爲他出了一計:

“既不能渡河襲擾賊軍糧道,何不沿河襲擾呢?”

聽到蔣濟此計,曹泰眼睛一亮。

是呀,樊城雖然靠近漢水,但不是直接如武當一般直接建在漢水邊。

漢水上最近的港口,距離漢軍大營足有十數裡之遙。

而這十數裡的距離,便是漢軍在北岸的運糧通道。

他完全可以利用騎兵的高機動性,派軍在漢水沿岸不斷巡視,一旦看到岸上漢軍的糧隊,就可以襲擾甚至燒燬之。

這種辦法或許不如直接渡過漢水來得見效快,但長此以往下去,漢軍肯定也是會受不了的。

曹泰覺得此計甚好,於是便聽從了蔣濟的計策。

哦咧咧,恢復精神真舒服~

大家支持下。

(本章完)

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23章 誅心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52章 魂斷鬱陵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4章 屠殺?第41章 第三條路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
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23章 誅心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52章 魂斷鬱陵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4章 屠殺?第41章 第三條路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