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

bookmark

領軍駐紮在沔陽的馬超,是在三月初收到來自南鄭的傳信的。

當他收到法邈帶着急切催促的來信後,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就朝南鄭出發。

他找來了他當下唯一的心腹馬岱。

在馬岱到來後,馬超便將法邈的來信交予他觀看。

由於馬超的位份在糜暘之上,所以法邈代糜暘所擬的書信,並不是一道傳召的命令。

準確的來說,這是一封尋求馬超幫助的書信。

等馬岱看完手中的書信內容後,他的眉頭不禁緊鎖起來。

曹真發佈的《伐蜀文》不久前早已經傳遍漢中,這封檄文的內容他也是看過了的。

而這封檄文的出現,無疑宣告着以曹真爲首的曹魏關中軍團,將正式對糜暘所在的梁州宣戰。

馬岱出身將門世家,他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軍事訓練,在這種情況下,他的軍略算不上當世翹楚,可一些基本的局勢分析還是難不倒他的。

可就是在分析出當今漢軍面臨的局勢之後,再加上知曉糜暘寫這封信給馬超的目的,馬岱的眉頭纔會緊鎖。

當今的局勢,對漢軍來說,何止是一個差字可以形容的?

正因知道當今的局勢對漢軍不利,那麼早已經將馬超當做自身倚靠的馬岱,自然不願意馬超前去南鄭。

反正在馬岱看來,縱使馬超協助糜暘取得了漢中保衛戰的勝利,恐怕他不但得不到劉備的獎賞,還會引起劉備對他的進一步猜忌。

既然如此,馬超又何必去趟這汪渾水呢?

劉備可以接受一個無能的,棄城而逃的馬超,卻肯定不願意看到一個雄姿英發,豪氣未泯的神威天將軍。

可就在馬岱出言勸阻馬超之後,馬超這一次卻並未贊同馬岱的建議。

由於族人早年盡皆爲曹操所屠戮,所以馬超將馬岱當做他的繼承者,以往馬岱的建議,他很少有不贊成的情況。

但現在,馬超的態度卻很決絕。

“吾,一定要去。”

見馬超要做出不明智的選擇,馬岱大急,他正要在勸,可馬超接下來的話卻讓馬岱陷入了沉默之中。

“魏軍的關中軍團,吾當年早已領教過,他們是很強。

而梁州牧手中的兵力,是不夠。

當今敵我懸殊巨大,這是事實。

可只要他們姓曹,那麼吾打的就是他們。

最後無非一死而已。”

馬超的話頗有悲涼的色彩,但他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語調卻不顯得低沉。

相反的是,他眼神中還隱隱閃爍着期待的光芒。

錦馬超,會怕死呢?

馬超並未忘記當初他與糜暘的約定,在過往的時日中,他爲那個約定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可之前馬超之所以會與糜暘達成那般約定,原因在於一開始他以爲糜暘是要主動進攻武都郡。

現在當馬超知道曹真將發動數十萬魏軍攻打梁州後,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當初糜暘來找他的真實目的。

糜暘哪裡是想主動進攻,分明是他早就收到示警的情報,所以是在做未雨綢繆的準備。

從這一點來說,糜暘對他沒有做到言無不盡。

只是對於朋友來說要以誠懇爲第一要務,而對於一個上位者來說,見微知著,未雨綢繆不才是最正確的嗎?

這樣的上位者,纔有指揮他馬超作戰的資格。

馬超從馬岱的手中取回書信,而後對着馬岱言道:“取吾的戰鎧來。”

糜暘並沒有讓馬超率他的本部兵馬前往,所以馬超打算只帶着馬岱一人一併前往南鄭。

馬超知道這是糜暘防備他的手段,只要沒有本部兵馬在側,那麼自己對他就不會有威脅。

對於糜暘的防備,馬超並沒有感到意外。

在馬超的命令之下,馬岱很快就取來一身銀白鎧甲來到馬超身前,而後他在馬超的眼神示意下,爲馬超穿戴起這身甲冑。

當沉重的鐵甲一件件落在馬超的身軀上時,他很快就感受到了那常人難以承受的重量。

可就是在感受在這種重量後,他略微彎曲的背,這一刻卻陡然挺直。

英雄配寶甲,方能起征程。

馬岱的動作很嫺熟,不久後他就幫馬超穿戴好這身英氣勃勃的銀甲。

當穿戴好銀甲後,馬超從劍架上取下佩劍,而後對着馬岱言道:

“卿願與我一同逆行否?”

聽到馬超的詢問後,馬岱沒有絲毫猶豫。

“岱,生死相隨。”

馬岱的回答讓馬超不由得開懷大笑起來。

當年跟隨在他身邊馳騁疆場的數萬西涼鐵騎,現在只剩下馬岱一人。

不過嘛,倒也足夠。

這一日,沔陽驃騎將軍大營大開營門,片刻後,兩騎驍將疾馳而出,逆行北上。

《伐蜀文》的最大目的在於動盪梁州軍心,可曹真不知道的是,總有一些人是不論軍心,只講初心的。

日夜兼程之下,馬超與馬岱二人很快就來到南鄭城外。

當得知馬超與馬岱二人到來之後,糜暘第一時間接見了他們。

馬超是在議事廳見到糜暘的。

他到達議事廳的時候,廳內並無其他梁州屬臣,只有糜暘的親衛在內外把守着。

而作爲梁州牧的糜暘,這一刻他在廳內也並未端坐在主座上,反而是不顧儀容的直接坐在地上。

不過此刻在他屁股下方的,不是冷冰冰的地板,而是一整塊面積巨大,標記詳細的梁州地形圖。

這塊地形圖是糜暘到任梁州之初,便令人開始製作的。

在當世製作一份詳細的地形圖,是十分不容易的。

可再不容易,只要上位者的支持到位了,那麼總能製作出來。

糜暘已經不是軍事新手,隨着他領軍的時日越久,他越體會到地形對於戰爭的重要性。

所以對於製作一份詳細的梁州地形圖這件事,他一直上心的很,哪怕耗費再多的人力物力,他也不介意。

在糜暘的大力支持之下,這份被糜暘視作軍事機密的大型梁州地形圖,終於在去年製作完成。

坐於梁州廣袤山河之上的年輕州牧,在看到馬超到來後,他的臉上浮現幾分笑意。

大敵在前,糜暘顧不上什麼禮數。

他招手讓馬超上前來。

面對糜暘的呼喚,馬超在輕聲告誡身後的馬岱一句後,便快步來到了地形圖的邊緣。

可就是在到達地形圖的邊緣後,他的腳步陡然停住,甚至他的眼神都有些躲閃起來。

在任何地方,當地的地形圖都是最重要的軍事機密之一。

更何況糜暘下方的梁州地形圖與當世的絕大多數地圖相比,顯得更加詳細,亦標註着更多的軍事信息。

這樣的地形圖,是他這樣的人,可以隨意觀看的嗎?

馬超的猶疑爲糜暘所察覺到,他轉念一想便明白了馬超的顧慮所在。

糜暘這個人,最擅長幫人排解顧慮了。

糜暘於梁州山河圖上站起,一步步走到地圖的邊緣,然後一把拉住馬超的手,將他拉進了腳下的這片梁州廣袤山河之內。

當馬超潔白的鞋襪踩踏在柔軟的地形圖上後,迎着糜暘那不帶絲毫懷疑的目光,他的內心漸漸變得安定起來。

每走一步,馬超就愈腳踏實地一分。

隨後他與信任他的年輕州牧,一步步走到了梁州山河圖的中心點所在——南鄭城。

當二人齊站在南鄭上方之後,糜暘便拉着馬超一同坐下。

站在廳外的馬岱看到這一幕,不知爲何,他的心中對糜暘有些感激之情浮現。

有種叫做信任的東西,以往被馬超棄如敝履。

可當因失去這種寶貴的東西從而引發一連串的惡果之後,馬超卻又變得對信任二字極爲珍重起來。

只是由於馬超以往的惡行,常人哪裡還會再給予馬超信任?

但現在糜暘給了,或許糜暘對馬超的信任是有限的,可這足以讓馬岱覺得彌足珍貴。

想來將軍現在的心中也是與他一樣的感想吧。

當糜暘與馬超齊齊坐下後,糜暘看着身前的馬超,他竟覺得今日的馬超,與他不久前見到的馬超不是同一人。

相貌是一致的,可兩次見面,馬超展現出的精氣神的差異,完全可以用改頭換面來形容。

見馬超如此,糜暘的心中輕鬆了不少。

“一段時間不見,將軍神采愈發飛揚,可喜可賀呀。”

這是糜暘發自內心的讚賞,畢竟若還是那個萎靡不振的馬超,糜暘還真不敢用他。

面對糜暘的讚揚,馬超微微一笑,並未在這點上回應糜暘。

他對糜暘問道:“還望州牧告知超,更多關於敵軍的情報。”

在馬超問起這一點後,糜暘點了點頭,然後就將他目前收到的軍情都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馬超。

因爲司聞曹的存在,所以糜暘在關中收集軍情會更便利些。

可畢竟當世缺少着先進的通訊手段,所以縱使糜暘前世看過衆多諜戰大片,他也沒辦法生搬硬套地將那些知識運用到當世。

而在這一點的缺失下,司聞曹發揮的作用並未是無限的。

例如糜暘很早之前就知道魏軍要攻打漢中,可是直到不久之前,他才大致得到此番魏軍出征的總兵力。

不得不說,曹真在這件事上的前期保密工作,做的的確可以。

不過曹真再如何千方百計保密,他的大軍在召集的時候,他可以控制一些關鍵軍情的外流。

可只要他的大軍一開拔,那麼很多情報自然就會浮現出水面。

例如魏軍的大致實際總兵力,例如魏軍的分兵路線,例如魏軍各路的主將是誰等等。

糜暘當下告訴馬超的,就是這些關鍵情報。

在聽完糜暘告知的所有軍情後,馬超無疑對當下的敵我雙方態勢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知。

不過就是這種認知,讓馬超的臉上浮現凝重之色。

以目前的雙方實力對比,這場仗是真的不好打。

在認真思索一番後,馬超根據當今的敵我局勢,對着糜暘提出了一個建議:

“敵軍三路大軍,以東路軍兵力最衆,而以曹真親自統帥東路軍可知,這必是賊軍的主力。

斜谷位於陳倉之外,駱谷位於長安之外,按時間推算,這時賊軍很可能已經在朝着兩谷進軍。

我軍兵力遠弱於敵方,而敵軍三路分兵,表面上看雖是想將我漢中一分爲三,令我各軍無法呼應,但以曹真之武略,他的目的不會如此簡單。

吾料定他的三路分兵,亦是一種誘敵之計。

若我軍想要不被賊軍各個擊破,那麼就勢必要主動出擊,不讓賊軍的奸計得逞。

可這樣一來,我軍失去城池依託,或許正中賊軍下懷。

常言道,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

既然東路軍是賊軍主力兵力最強,他的目標又是我漢中心腹所在,那我軍不如收縮兵力,放棄陽平關外諸城。

甚至在必要的時候放棄陽平關,固守於南鄭城一帶,以我軍之軍力,守住南鄭城一段時間不難。

只要我軍能守到益州的援軍到來,那麼賊軍勢必會撤退。

縱使益州的援軍不能及時到來,長久對耗之下,賊軍士氣定會頹喪,到那時我軍再趁勢出擊,或可收奇效。”

當馬超說出他心中的想法之後,他便用眼神打量着糜暘。

他在判斷糜暘是否會同意他的建議。

戰國時期,由於一大批名將的涌現,戰術變得愈發靈活多變起來。

可戰術再如何多變,有些情況下的戰爭,卻有着一些固定的套路。

例如當敵人遠征己方時,己方當如何應對。

很簡單,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八字是最佳秘訣。

馬超現在對糜暘提出的戰術,便是依託這八個字而產生。

堅壁清野,代表着敵軍在當地得不到任何補給。

誘敵深入,代表着敵軍的補給線會被不斷拉長,這無疑會給擁有着地利的己方大軍,創造出一些良好的戰機。

而在這兩點的基礎上,只要時間耗的夠久,那麼敵軍的士氣當然會不可避免的降低。

這樣從常理上來說,的確有機會做到馬超最後所說的那一點。

而且這個策略對己方來說,也能集中全郡的國力拱衛一城,這樣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漢中當下糧草不足的致命傷。

這個策略在馬超看來,是當下最適合漢軍的應對策略了。

可本以爲糜暘會同意的馬超,卻見他堅定地搖了搖頭。

以梁州山河爲榻的年輕州牧,在狀若熊虎的馬超面前,用力敲擊着臀下的大好江山,他口中慨慷激昂地說道:

“國門不可淪喪,孤要禦敵於國門之外!”

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22章 出獄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章推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章推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
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22章 出獄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章推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章推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