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

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

雖然曹丕答應曹真召集大臣共同商議此事,只是兵爭之事,機密爲上。

南征之事肯定是不能大張旗鼓拿出來討論的,所以第二日清晨,曹丕只召來了幾位在大魏舉重輕重的大臣。

這幾位大臣分別是華歆、王朗、賈詡、陳羣、陳矯、劉曄等人。

他們要麼是大魏的三公九卿,要麼是在曹魏儼有聲名的智臣。

可以說他們加上曹丕、曹真君臣二人,便共同構成了大魏的最高決策層。

諸位大臣在被內侍召入宮前,就已經通過各自的人脈關係得知了曹真於昨日歸來的消息。

所以當他們在大殿中看到早已入座的曹真時,他們的臉上並沒有浮現詫異之色。

可是他們在看到一人也在大殿中後,他們卻都感到有些意外。

那人便是曹叡。

今日能被召來大殿中的大臣,對政治的敏感度都遠超常人。

之前曹叡被曹丕冊封爲齊王,就已經讓他們在心中隱隱有着一個猜測。

而當今日他們看到曹叡能陪同曹丕坐在諸臣上首時,他們心中的那個猜測就已然變成一種推斷。

想到此剛剛到達大殿中的諸臣,更對今日的議事變得慎重起來。

帝王與儲君並在,想來今日商討的絕對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不出諸位大臣所料的是,在諸臣剛剛入座之後,曹真便主動出班對着在場的所有人,講了一遍他南征的方略。

當然在曹丕的授意之下,曹真在談及南征方略時,特地言明這是涼州刺史楊阜首獻的方略。

而當聽聞到曹真此番歸來,是想率領大軍南征漢中之後,在座的大臣臉上無一不流露出震驚的神色。

就連曹叡也是如此。

南征一事,在魏軍對漢軍連戰連敗的當世,無疑會讓大多數魏臣內心都有着抗拒。

於是幾乎就在曹真話音剛落的那一刻,立刻就有大臣出來否決曹真的提議。

這位大臣便是時任大魏司空的王朗。

王朗乃是當世有名的經學大家,他在天下間的門生故吏不知凡幾。

再加上他性格剛直,身份尊崇,所以他膽敢率先對曹真的南征之議提出異議。

王朗反對曹真南征的理由,無非就是之前曹丕所擔心的那些。

所以在王朗講完他的理由之後,曹真便不客氣的一一對王朗的言語進行駁斥。

以曹真當今在大魏的地位及他立下的戰功,他除去要對曹丕客氣之外,其他人實在沒有讓他客氣的資本。

在曹真不客氣的駁斥之下,王朗整張老臉已經漲的通紅。

他環顧大殿中的諸位同僚,希望他們能出來幫腔。

可就在華歆、陳羣等人要出列的時候,一道威嚴的聲音將華歆與陳羣等人的身軀給死死的壓制在坐席上。

“南征,可行。”

當曹丕的這句話說出來後,意味着他作爲大魏天子,已經當衆同意了曹真的南征之情。

而既然曹丕是這種態度,那麼華歆、陳羣等人當然不敢再有所異議。

縱使曹丕在回到洛陽後不像以往勤於政事,但擅長帝王之術的他,依然將整座曹魏朝堂牢牢掌控在手中。

這是曹丕最大的長處,也是當年曹操最爲看重他的一點。

曹真代表着軍權,曹丕代表着皇權,當這二人的意見得到統一時,他們所做的決定,在大魏中沒有人可以扭轉。

曹丕在用自己的權威定下南征的基調之後,接下來他才問出他今日最關心的問題:

“南征勢在必行,諸卿有何良策獻上?”

曹丕今日之所以會召集重臣,不是詢問他們是否應該南征,而是詢問他們應當怎麼南征。

在曹丕的這聲詢問發出後,在座的諸位魏臣皆面露沉思之色。

南征之事茲事體大,他們又是剛剛得到這個消息,縱算再如何智慧的人,也要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良策。

在諸臣思索的時候,曹丕側身對着一旁的曹叡言道:

“多看,多想,多學。”

面對曹丕的囑咐,臉龐尚有些稚嫩的曹叡微微點了點頭。

在曹操在世每逢宴飲或者討論公務時,他都喜歡將曹叡帶在身邊調教。

所以或許對一般的少年來說,曹丕的要求很難辦到,但對曹叡來說,做到這件事並不難。

曹叡的天資自不必說。

很多人以爲歷史上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最大對手,但司馬懿本質上只是曹叡手中的一把刀。

他只配做諸葛亮戰術層面的對手。

真正在戰略層面與諸葛亮對抗,並且不惜一切代價,生生用曹魏龐大的國力耗死諸葛亮的,是曹叡。

照臨四方者,思慮果遠者,諡明。

而曹丕在見到曹叡聽完他的話後,臉上浮現出若有所思的樣子,他眉宇之中有着喜意涌現。

他這輩子是幸運的,有個英明的父親及優秀的兒子。

時間慢慢的過去,大約過去幾刻鐘之後,諸位大臣中的劉曄率先起身對着曹丕拜道:

“若想要南征有所成效,我軍可相機而動,兵出數路。”

劉曄的才智縱算是在諸多曹魏元勳尚在的當年,也是翹楚之一。

以他的才智想要想出一個具體的南征戰術並不難。

再加上劉曄本來就是頗爲看重功名的人,所以諸位魏臣中會由他率先出言。

而劉曄所獻的這個南征戰術,在他的進一步解釋下,也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同。

劉曄所說的相機而動,指的便是魏軍要在南中叛亂掀起,並且死死拖住益州主力的情況下,再發起進攻。

這樣一來,至少梁州會得不到來自益州的援軍。

並且這一戰術也可以與楊阜的南征方略相呼應。

甚至從保險的方面來說,萬一要是南中不能拖住益州的主力,那麼那時候魏軍也就可以及時取消南征的計劃。

這樣一來,魏軍在一開始就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劉曄之所以會提出兵出數路這個戰術,則是針對於漢中那嚴密的防禦網的。

魏軍較於樑軍的優勢在於兵力多,糧草充足。

樑軍的優勢則在於佔據着地利。

漢中地勢險峻,魏軍的大軍沒辦法一次性在某個要塞外展開大規模作戰,因此還不如兵分數路對漢中發起進攻。

漢中防禦網的特點在於,每個要塞之間可以相互呼應支援。

那麼只要魏軍能憑藉強大的軍力,將漢中的主要要塞之間的聯絡給切斷,到時候魏軍便可以將漢中的要塞各個擊破。

兵分數路還有着一個好處,那便是敵人會摸不清己方的主攻方向,保證己方永遠是掌握着主動權的一方。

而糜暘要想守住漢中,那就勢必不能忽略任何一種可能。

這種情況下,糜暘能做的也唯有分兵據守一途。

漢中雖地勢險峻,只是由於漢中防禦網的特點,這就導致了糜暘要守備的地方有很多。

糜暘手中兵力本就遠遜於魏軍,又要分兵據守,那麼相對應的每個要塞中的漢軍兵力肯定不多。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很多時候只是個誇張的形容詞。

真正的情況是,再險峻的要塞也需要一定兵力據守,否則要拿下都不是什麼難事。

就如季漢末期的陽平關失守一般。

劉曄在講完他想出的具體戰術之後,曹丕便將目光轉向了曹真,他想聽聽曹真的看法。

畢竟來日南征的主帥是曹真,任何戰術都需要他的首肯才能施行。

而曹真在聽完劉曄獻上的戰術之後,他思索一番後,他的臉上便流露出笑意:

“侍中大才,真拜服。”

曹真的這番話,無疑是肯定了劉曄的戰術。

儘管劉曄一直沒得到曹氏宗親的完全認可,只是曹真是通曉兵略的人。

劉曄所獻的兩個戰術,既不與楊阜的南征方略衝突,又可大大提高他南征的成功率,他爲何要反對?

至於劉曄的戰術中,需要他等一段時間,這在曹真看來算不得什麼大事。

曹真之所以想南征,完全就是爲了大魏,不是爲了自己建功立業。

那麼只要劉曄所言有理,那麼他並不介意多等上一段時間。

只是曹真心中還有個疑問,曹真對着劉曄問道:“侍中以爲,我軍來日南征之時,當動用多少兵力才足夠?”

兵出數路有着許多好處,只是相應的耗費的總兵力肯定是不低的。

面對曹真的詢問,劉曄心中早有答案。

“當在十萬左右。”

當劉曄的這句話說出來後,在場的諸臣無不對他側目。

怪不得劉曄會建議曹真等上一段時間。

就算不是爲了等最佳的時機,單單要籌備十萬大軍的相應軍械糧草,恐怕都需要不短的時間。

只是雖然內心中有着驚詫,但在座的人都知道,對於大魏來說要拿出十萬大軍,並不算什麼難事。

近幾年以來,儘管大魏在前線屢戰屢敗,但後方的經濟發展一直都沒停過,何況大魏的國力本來就十分雄厚。

歷史上的同一時期曹丕攻打數次孫權時,動用的大軍總兵力也都在十萬左右。

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被史書明確記載的“廣陵觀兵”。

“戎卒十餘萬,旌旗百餘里”。

單單正兵就有十餘萬,還不算相應的輔兵民夫,這便是大魏國力的一個縮影。

而目前整個季漢的正兵加起來,還不足十萬。

大臣都知道這一點,身爲當家人的曹丕自然也知道。

所以儘管衆臣臉上都有着驚詫,但曹丕卻很爽快。

“那就起十萬大軍,橫掃漢中。”

在曹丕看來,大魏又不是拿不出這般家底。

況且要攻打的可是糜暘,對於這樣一個快成爲他夢魘的敵人來說,若是兵力派的少了,那他反而會不放心。

在曹丕說出這句話以後,哪怕陳羣與陳矯二人心中有着極大的不情願,他們二人在這時候也不敢違逆曹丕的決定。

十萬大軍所需要的軍械糧草是海量的,到時候這些還不都是他們去籌備。

一想到即將要面對的海量公務,陳羣與陳矯二人心中就充滿着苦澀。

可是相比於陳羣與陳矯二人的苦澀,曹真臉上卻流露出感動之色。

他在感謝曹丕如此信任他。

曹真對着曹丕深深一拜,口中說出了告退的話語。

既然相應的軍務都已經談妥,那麼他是該回關中的時候了。

回關中備戰。

面對曹真的告退,曹丕心中有着不捨,但他也知道軍情緊急,所以他便允准了曹真所請。

在曹丕的允准之下,曹真馬上就離開了大殿之中。

他一向如此雷厲風行。

等曹真離去後,曹丕便開始安排起其他事務。

曹丕看向司徒華歆言道:“派往南中與江東的使者人選,就有勞卿費心了。”

楊阜所獻的南征方略中有個很重要的內容,便是要派出使者分別前往南中與江東。

這一點的必要性,華歆從剛纔曹真的敘說中已然知曉。

只是派去南中的使者好選,派去江東的人選卻不好選。

原因無他,儘管南中多是異族,但孫權在世間的名聲比南中異族還差。

猶豫一會之後,華歆將心中的顧慮說了出來。

“孫權唯利是圖,若無大利,恐他不會襄助我朝。”

聽到華歆的顧慮後,在場的諸臣盡皆沉默不語,就連一向智計百出的劉曄也是如此。

孫權實爲一地諸侯,能讓他心動的利益,不是他們這些人臣應該提的。

諸臣的表現被曹丕看在眼中,對於華歆的這層顧慮他也早有想過。

相應的,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決斷。

“讓使者告訴孫權,朕願與他結秦晉之好。”

曹丕此言一出,在場大臣皆面面相覷起來。

以聯姻爲合作的籌碼?

若以這個爲條件的話,孫權倒的確很有可能答應。

曹氏與孫氏聯姻,早已有之。

曹氏與孫氏的每一次聯姻,都代表着一次短暫的政治聯盟。

只是諸臣沒記錯的話,曹丕對孫權可是十分厭惡的呀。

沒想到爲了南征,一向對孫權厭惡的曹丕,竟然會主動提出這種條件。

想到此,在場諸臣的內心開始浮現出一種期待。

在熱血澎湃的當世,誰想做畏縮避敵的人?

縱算是將委曲求全當做飯吃的江東,也不乏許多熱血男兒。

之前他們畏縮避敵,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曹丕的影響。

現在他們看到曹丕好似重新恢復鬥志,那麼身爲人臣的他們,心中自然也不會再有所退縮。

備兵十萬,鏖戰漢中,誰勝誰負,尚未可知。

在商量完所有的事情後,曹丕便下令讓所有大臣都先行退下。

在大臣離去之前,曹丕嚴令諸位大臣不要透露出今日商議的所有事。

他到時候要給糜暘一個驚喜。

面對曹丕的嚴令,諸位大臣皆臉露慎重的一一離去。

只是曹丕雖然想的很美好,但有一點他卻不知道。

梁州現在有個機構叫司聞曹。

(本章完)

訂婚啦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1章 第三條路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2章 魂斷鬱陵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章推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章推
訂婚啦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1章 第三條路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2章 魂斷鬱陵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章推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章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