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

bookmark

在寬闊的軍帳內,與曹魏君臣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大漢君臣臉上都洋溢着喜悅的笑容。

這不能怪大漢君臣的養氣功夫差,實在是近來可謂是好消息不斷。

之前在正式出征前,衆人倒是有料到在出其不意下,隴右地區面對大量漢軍的到來,會陷入震盪的態勢中。

但無論再怎麼預料,他們也斷然預料不到,他們在率領大軍走出祁山後,尚未與敵軍交戰,隴右三郡就直接奉使乞降。

要知道,隴右一共就五郡而已。

在五郡中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投降的情況下,隴右地區唯有廣魏與隴西郡據城以抗,尚未納入大漢的版圖中。

兵不血刃而得三郡之地,這樣的大勝又豈會讓大漢君臣不感到喜悅呢?

特別是劉備。

當年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向他闡述《隆中對》時曾提到一句:“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當時劉備雖對諸葛亮的戰略構想很是欣賞,心中也十分期待那一幕的發生,但劉備心裡也知道,要想做到這一點是一件極難的事。

人心鬼祟,若無大勢在身,何談有這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幕?

而十數年來,大勢卻一直在曹氏身上。

但沒想到十數年後的今日,他竟然真的做到了這一點。

沒有一位漢皇會對這樣的事不感到歡喜,因爲這代表着大漢的天命尚在。

歷史上的劉備,便一生中都未等到“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的機會。

更別談得到“簞食壺漿相迎”的歡喜了。

想來歷史上劉備在臨死之前,一定很遺憾這件事吧。

但今世的劉備,卻全然沒有這種遺憾與憤恨。

看着帳內的諸位臣子,劉備朗聲開口言道:“今我軍已經初據天水郡,爲以防賊軍率衆來援,朕欲讓一大將前往街亭鎮守。

不知哪位愛卿願往?”

歡喜歸歡喜,但劉備浮浮沉沉數十年,心性早就成熟無比。

不會因爲歡喜,而耽誤或者說輕視了正事。

聽到劉備的詢問後,軍帳內諸漢臣臉上都浮現出躍躍欲試的神色。

軍帳內諸漢臣,大多是通曉軍略的人。

就算他們不通曉軍略,還有糜暘呢。

早在糜暘尚在陽平關時,他就曾當衆囑咐過街亭一地對隴右戰場的重要性。

不止一次囑咐過。

作爲當今天下間的第一名將,連他都要重視的地方,又有哪人會不重視呢?

況且從地圖上來看,街亭一地的確對當下的隴右戰場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地勢上來說,街亭大致位於天水郡與安定的交界處,那是關中進入隴右的一個重要樞紐。

當然若僅僅如此,還不至於讓諸位漢臣躍躍欲試。

街亭就算地理位置再重要,可若三郡時局安穩的話,位於天水郡與安定郡交界處的街亭,是不需要派大將鎮守的。

因爲魏軍不可能冒着糧道有危險的情況下,穿越大半個安定郡前來爭奪街亭。

但當下的三郡時局實際上並不安穩。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之所以會投降,主要原因在於三郡的太守及重要長吏在聽聞漢軍到來的消息後,直接逃離了治所不知所蹤。

這樣一來,三郡中的各縣就陷入了無所適從的狀態中。

於是三郡中大部分縣城的長老,爲了保境安民只能主動派出代表前來尋找劉備,表達願意臣服之意。

但只是一部分縣城而已,三郡內還是有一部分縣城是不願投降漢軍的。

例如漢軍中有一小將姜維,不久前曾想去冀縣接回老母,但他剛到城下,卻被城上的魏軍亂箭射走。

而三郡中,皆有不少縣城如冀縣這般。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三郡的投降並不可靠,這種投降至多保證了,一段時間內三郡不會主動有魏軍出來攻打漢軍。

但這種保證是會根據情勢的變化,隨時有反覆的可能的。

這也是劉備寧願率軍在城外紮營,也不願意率軍進入縣城的原因。

所以在這種時局下,前去守備街亭的任務就香的很了。

因爲在三郡未完全真心歸順的時候,街亭由於它的重要性勢必會引來大量的魏軍前來爭奪。

魏軍一多,戰功不就多了嗎?

更何況當下漢軍可是牢牢掌握着主動權,這意味着他們是一定是會比魏軍先行到達街亭安營紮寨的。

這對守備一方來說,更是不小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哪位漢臣會對守備街亭一事不感到心動呢?

唯有坐在一角的馬超,臉上並未浮現波瀾。

反正他知道這種事,無論怎麼輪都不會輪到他。

甚至他這次能隨軍出征,能在帳內參與議事,就已經是一種難得的幸運了。

在馬超默然不語的情況下,帳內地位最高的武將便只有趙雲了。

不久前由於南中之戰漢軍取得勝利,劉備就順勢封賞了一部分參與南中之戰的將領。

而作爲南中之戰中的副將,趙雲的官職得到了一次躍遷。

從徵南將軍,直接晉升爲後將軍。

正式邁入了重號將軍之列。

一身銀甲的趙雲當先從諸臣中出列,對着劉備一拜道:

“臣願往!”

趙雲說話還是如此簡練。

但他的這三個字,卻給人一種莫名的安全感。

看到趙雲率先請命,劉備臉上的笑意更甚。

趙雲性格沉穩持重,的確很適合領軍駐守街亭。

但可惜的是,他對趙雲有另外的安排。

劉備笑着對趙雲言道:“子龍莫要心急,朕對你另有大用。”

聽到劉備這麼說,趙雲有些詫異。

看到趙雲流露出詫異的神色後,劉備便接着說道:“隴西,廣魏二郡據城相抗,朕不日就要領兵討伐彼等。

等朕的大軍離開天水之後,天水郡需有一員大將爲朕坐鎮後方。”

在劉備解釋之後,趙雲方纔反應過來。

當下對漢軍來說最重要的便是,要儘快奪下隴西與廣魏二郡,這樣劉備才能進一步無後顧之憂的北進收復整個涼州。

但是一旦漢軍主力前去攻打隴西、廣魏二郡,兩件重要的事就會出現在漢軍的面前。

一個是派兵守住街亭,不讓魏軍援軍從街亭進入。

另一個便是,漢軍在天水郡的後路,也需要有大將率軍守衛。

因爲漢軍在天水郡的後路,是漢軍的糧道所在,且天水郡一望無際皆是平原,非常利於魏軍騎軍馳騁。

對於任何大軍來說,糧道都是至關重要的生命線,劉備不可能不提前派兵防備。

在某種方面來說,天水郡的防線的重要程度,還隱隱在街亭防線之上。

並且天水無險可守,比街亭難守多了。

正因爲如此,劉備對於守衛天水的大將人選,心中早就有決斷,不像街亭這般要討論一番。

那個人選一開始便是趙雲。

畢竟王牌大將,自然應該用在更重要,更難守的地方。

而劉備讓趙雲承擔這個任務,除去趙雲持重沉穩的風格適合這個任務之外,還因爲趙雲是當下他能信任的大將中,最擅長騎兵作戰的將領。

當下漢軍中有一支精銳的羌氐騎軍,劉備正是需要趙雲統率這支騎軍,來抵擋着來日魏軍騎兵對糧道的騷擾。

在對趙雲做出安排後,劉備又看向了馬超。

“孟起,你就留下來協助子龍,爲我軍守好糧道吧!”

突然聽到劉備的安排,馬超一時之間還頗爲詫異。

沒想到劉備竟然還會想着起用他。

激動之餘,馬超連忙起身對着劉備拜道:“臣領命。”

馬超領命之後,趙雲也自然的接下了這個任務。

劉備之所以讓馬超留下協助趙雲,一則是想給馬超立功的機會。

二來馬超非常熟悉天水的地形,他本身又在羌氐騎軍中有着巨大的威望,有他協助趙雲,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漢軍糧道的安全。

至於爲何不讓馬超單獨承擔這個重任呢?

除去馬超性格不夠沉穩及信任問題之外,還因爲馬超重傷並未完全痊癒,目前沒辦法單獨進行高強度的騎軍奔襲作戰的。

故而將他安排在輔佐的位子上,是一個能夠兼顧到各方面的安排。

定下守衛糧道的人選後,劉備又將目光巡視了一遍在場的諸將。

在劉備的目光巡視之下,又一員大將很快出列對劉備拜道:

“臣願前往守備街亭!”

當下出來的這名大將,正是徵北將軍劉封。

劉封方纔本就想出列毛遂自薦,但卻被趙雲搶先一步。

幸虧劉備對趙雲別有安排。

在趙雲被劉備安排留下守衛糧道後,劉封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他一開始最該爭取的應該是這個重任纔是。

因爲很明顯在劉備的心中,守備天水的任務,比守備街亭的任務更重要。

說實話一開始劉封都忘記了還有着這項重任在。

不僅劉封如此,就連其他漢臣大多也是如此。

沒辦法,糜暘一直給衆人灌輸街亭的重要性,在糜暘威望的影響下,很多人都下意識地將注意力放在了街亭上。

不過劉備既然聖心獨裁決定了守備天水的大將人選,那麼他接下來就一定要爭到守備街亭的人選。

見劉封迫不及待地從諸臣行列中站出來,劉備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他知道劉封自被他放出來後,就一直想着建立功勳洗刷往日的過錯。

最重要的是,他能將劉封放出來,那自然是願意給劉封這個機會的。

諸臣見劉封主動站了出來,有許多人的臉上便漸漸息了請命之心。

包括魏延也是如此。

魏延現任鎮北將軍,在大漢名號將軍的排位是根據實際局勢而變化的。

在戰時,劉封的徵北將軍,位次在魏延的鎮北將軍之上。

於公於私,他這時候都不適合出來與劉封爭搶。

而若是魏延都會顧忌這一點,又何況其他人呢?

劉備看着站在他身前的劉封,私下裡他是劉封的父親,但在公事上,他便是劉封的君主。

“卿有把握爲朕守住街亭嗎?”

劉備如是問道。

在聽完劉備的詢問後,劉封迫不及待地昂頭答道:

“陛下不見劍閣乎?”

劉封的回答,完全展露了他的信心。

而他的話,也引得帳內諸人頻頻點頭。

畢竟劉封不是馬謖,身上從未有戰功。

就算不提被幽禁前立下的戰功,就說之前守備劍閣時,劉封也是將劍閣守得固若金湯的。

有着這樣不俗的戰績在,劉封的這句話,顯得頗有說服力。

就連劉備倒也沒什麼好猶豫的。

街亭與劍閣一般,皆有險可守,加上劉封又是知兵之人,派劉封去守備街亭,本就是正常之事。

劉備很快就將這件事給定了下來。

“好,既然卿主動請命,那麼朕就讓卿領兵一萬,前去守備街亭。”

在下達完這個命令後,劉備又想到街亭或許是個刷戰功的好地方,他便又接着點明道:

“鄧艾、丁奉、張嶷!”

劉備一連點了三位將率的名字。

這三名將率,皆爲糜暘的心腹愛將。

聽到劉備的召喚後,鄧艾三人連忙從諸臣行列中走出對着劉備齊齊一拜:

“臣在!”

在鄧艾三人應召出來後,劉備對着他三人言道:

“朕命你三人爲徵北將軍副將,與徵北將軍共同守備街亭。”

劉備的話讓鄧艾三人大喜。

這是憑空掉下的大好機會呀!

劉備真是一碗水端平的好父親,不僅想到了劉封,還想到了“義子”的部下。

鄧艾三人並未猜測錯,劉備之所以要將他三人加入劉封的軍中,不是認爲街亭一戰非他們三人不可。

劉備主要爲的就是讓他們三個藉助街亭一戰,繼續積累將來升遷的資本。

別的不說,論培養部下這一件事,劉備可謂是駕輕就熟了。

在敲定守備街亭的出征名單後,劉備便下達了三日後全軍拔營前往隴西郡的命令。

聽說隴西太守遊楚是塊硬骨頭,他倒是要去好好會上一會。

在議會散去之後,諸將紛紛從軍中離開。

而同爲一個團體的鄧艾三人很快聚集在一起。

他們聚集在一起是在討論着一件事。

既然他們都要隨劉封出征街亭了,那姜維要不要帶上呢?

這樣的機會,不主動帶上大將軍的“男寵”,貌似不太好吧。

歷史上諸葛亮之所以不安排魏延與吳懿守備街亭,除去想培養馬謖以外,還因爲這二員大將有更重要的去處。

街亭之所以出名,全是馬謖造的,不代表漢軍就這一處需要守哦。

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訂婚啦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6章 幼時情誼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1章 江陵城中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章 當爲班超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
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訂婚啦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6章 幼時情誼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1章 江陵城中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章 當爲班超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