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

bookmark

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

漢章武二年四月初,從荊州啓程返回的糜暘大軍終於到達南鄭城外。

早在糜暘率軍返回之前,劉備拜糜暘爲梁州牧的詔令已經傳達到漢中郡中。

當糜暘率領大軍來到南鄭城外後,他便見到在南鄭城的城外已然等候着一衆文武百官。

這一衆文武百官在見到糜暘歸來後,他們分別在吳懿及法邈的帶領下,恭敬的朝着糜暘深深一拜。

當他們收到劉備詔令的那刻起,他們的身份就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從大義上來說,他們皆是大漢的臣子。

但從某方面來說,他們從此之後亦是糜暘的臣子。

在三國時期,每郡之間的風俗差異就猶如國與國之間一般大。

而這種情況在州與州之間更爲嚴重。

由於這種客觀情況的存在,在當世州或者郡往往會以古代諸侯國的國號爲別稱。

例如揚州的吳,荊州的楚。

梁州儘管剛剛設立,但它畢竟在名義上畢竟已經是一州。

州即國,而身爲梁州牧的糜暘,無疑便是這個國度實際上的“君主”。

郡有郡朝之稱,州自然亦有州朝。

目前站在糜暘身前的,便是他州朝中的一衆中流砥柱。

在一衆梁州屬吏對着糜暘下拜後,糜暘亦及時下馬來到他們面前。

他先主動將吳懿及法邈這兩位帶頭的部下扶起,然後他便示意吳懿與法邈身後的數十位官員紛紛起身。

糜暘這番謙遜的作態,一下子令在場的許多梁州官員都心報好感。

雖然名義上糜暘現在是他們的州君,但糜暘成爲梁州牧的時日尚短,他的恩威還未深深植入在場的所有人心中。

在這種情況下,糜暘保持着謙遜的作態,肯定是沒有錯的。

在令一衆官員起身後,糜暘擡頭望向他身前不遠處的那處高大的城門,他心中浮現許多的感慨。

在原本的歷史上,南鄭這座城池寄託了季漢太多的理想。

在這座城池中,無數季漢英傑爲了心中復興漢室的理想,前仆後繼的一次次發起北伐。

他們最後是都失敗了,但這絲毫不能抹殺這座城池在整個季漢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現在當他主導這座城池後,他又會在這座城池中,書寫怎樣的篇章呢?

糜暘這時的心中既有嚮往感慨,亦有意氣豪情。

就在糜暘仰望南鄭城頭的時候,在糜暘不在的時候代行太守事的法邈不禁上前一步,對着糜暘言道:

“大軍勞頓,州牧當先令大軍解甲休息。”

聽到法邈的這聲提醒後,糜暘看了一眼身後臉帶疲憊的數千將士。

當初糜暘從武當出征時,帶走的大軍足有一萬。

但在襄樊會戰中,糜暘所部由於處於人數劣勢,所以受到的戰損最爲嚴重。

而自那之後,糜暘所部雖一直未曾再度征戰,但由於義陽局勢不穩,他們亦一直處在精神緊繃時刻備戰的狀態中。

仔細想想,這樣的情況持續已經很久了。

現在這數千將士已然回到漢中,是時候該讓他們好好休息了。

在法邈的提醒之下,糜暘馬上當衆下令他身後載譽而歸的數千將士,從今日起各自輪休十日。

漢代士卒是有公共假期的,只是每個地方不同,休假的時日也不同。

或許在曹魏,十日的休假時間太短。

但那是因爲曹魏的士卒都是異地士卒的緣故,他們單單回鄉就要耗費許久時日。

在大漢中由於漢軍大多都是就近招募的,所以十日的假期已經算是很長。

至少在大漢中,目前是獨一份。

這算是新上任的梁州牧,對他部下士卒的一種獎勵。

當糜暘的命令傳遍全軍後,那數千漢軍盡皆興奮的提槍歡呼起來。

這數千刀口舔血的勇士,願意跟着糜暘出生入死。

但如果能在出生入死之後,還能各自安然回到家中與一衆家人團聚,這樣無疑是他們最爲開心的一件事。

見數千漢軍興高采烈的提槍歡呼起來,糜暘的臉上也流露出笑意。

隨後糜暘將將士輪休的具體事務交給孟達與鄧艾二人處理,他自己則帶領着一衆親衛家眷,在吳懿與法邈的恭迎下邁入了南鄭城中。

南鄭城原本作爲張魯的大本營,在張魯這個漢末大富豪的擴建下,城池並不比襄陽、江陵等一衆大城小。

而城中原本是張魯居所的州牧府,更是遠遠超出一般府邸的規格。

當糜暘進入州牧府中後,也不禁暗暗感慨一句,他所身處的這座州牧府,無論從各方面來說都不輸於成都中的那座皇宮。

只是想起關嫣所言的糜暘,這時心中已然動了要拆分州牧府的心思。

在進入州牧府中的一路上,糜暘以剛剛歸來需要歇息爲由,讓吳懿等所有人都先行退下。

他單單隻留下法邈一人在他身前帶路。

而在吳懿等人都退下後,糜暘又下令讓他身後的一衆親衛家眷退避。

於是乎不一會兒後,在一處寬闊的迴廊之中,只剩下糜暘與法邈二人。

當週圍都無旁人後,糜暘讓前方的法邈止步。

在法邈止步之後,他便當即轉身對着糜暘一拜。

見法邈這副執禮甚恭的樣子,糜暘的臉上浮現一些笑意。

自小一起玩到大的,在外人面前拘謹也就罷了,現在就只剩他們兄弟二人,還如此拘謹作甚。

糜暘在扶起法邈後,便拉着他的手來到一旁的迴廊邊上坐下。

只是在糜暘坐下後,謹記上下之禮的法邈,卻始終不肯在糜暘的身旁入座。

糜暘見法邈十分執拗,他也便放棄了讓法邈坐在他旁邊的想法。

糜暘看着他身前站立的法邈,口中直接言道:“我剛受天子詔令成爲州牧,心有誠惶誠恐之念,只怕施政不當引得梁州上下不安,辜負天子的期望。”

“天子曾常常對我教導道:“欲成大事,必先用人”。論才能,天子曾盛讚你有理政之才。論親疏,你我同門而出,實爲兄弟。

故而我想召你爲梁州別駕,不知你意下如何。”

法邈之父法正是糜暘的授業恩師,糜暘當初在法正府中學藝的時候,與法邈可是一同學習一同起居的,所以法邈與糜暘的關係自不必說。

甚至單單論關係之親密的話,在尊師重道的當世,法邈比起張苞等人來說,與糜暘的關係更爲親近。

糜暘知道接下來他要實行一系列的改革,凡有改革,必有阻力。

而想要消除那些阻力,除去他本身要有巨大的威望之外,還必須找一些得力助力來協助他。

法邈便是糜暘想找的第一個助手。

因爲關係太過親密,糜暘也不想與法邈拐彎抹角的,他直接將自己的心意與法邈說明。

可是法邈在聽完糜暘的話後,他卻對着糜暘一拜後言道:“邈才德薄淺,當不得別駕之職。”

別駕,全稱爲別駕從事,乃是東漢以來州刺史或州牧的屬官。

別駕是一衆州屬吏中地位是最高的,在州牧出巡時可別乘一車,故被世人尊稱爲別駕。

而隨着桓靈以來,地方州牧的權力不斷增加,別駕的權力亦隨之不斷增長。

及至今日,別駕已經是一州中爲州牧總理政務的屬官。

若將州牧比作是一州的“君主”,別駕就是權力僅在州牧之下的一州“丞相”。

而法邈婉拒糜暘的理由,除去別駕的權力十分深重外,還因爲由於別駕的地位,所以往往一州別駕會是由當世名士擔任。

法邈自認爲,以自己目前的名望,不足以擔任梁州別駕一職。

法邈心中的顧慮,糜暘倒不是不知道。

只是既有州牧,必有別駕,而目前他麾下的人才中,唯有法邈才適合擔任這一職。

於是糜暘笑着對法邈言道:“有才不在年高,自桓靈以來,天下年輕身居高位者不知凡幾。”

糜暘這句話說的是事實。

每逢亂世,就會有許多英才迸發,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亂世中年輕人更容易出頭。

當年羣雄割據的時候,許多名震天下的英才身居高位時,亦不過二十多歲而已。

在說完這點後,糜暘接着言道:“況你出身關中名門,以你家族之名望,你任別駕在世人眼中亦不會太過於遭受人非議。”

糜暘說的這點也是事實。

扶風法氏可是史書明確記載的名士家族。

能得惜字如金的史家特地記載這一點,可見扶風法氏在天下間亦是有名望的。

在連續說完這兩點後,糜暘最後說道:“文殊,你無須妄自菲薄,我今年亦不過二十餘歲而已。”

“既有二十餘歲之州牧,不能有二十餘歲之別駕乎?

當年恩師仙逝之時,曾囑咐我們兄弟要齊心協力,今恩師仙逝不久,難道他的囑咐你就要忘記了嗎?”

什麼叫動之以理,曉之以情,這便是。

當糜暘將他的話都說完後,法邈的內心已然發生動搖。

身爲法正之子的他,自然不是清心寡慾之人。

方纔之所以婉拒糜暘的徵召,無非是擔心天下人非議。

現在在糜暘的言語之下,他心中的這層擔憂漸漸消散,他自然就不會再有拒絕的心思。

只是在接受糜暘的徵召前,法邈微微擡起頭看向糜暘言道:“在君爲君。

雖然邈與州牧有兄弟私誼,然一旦邈成爲州牧的別駕,那邈就一定會爲州牧盡心籌劃。

不知州牧可否答應邈的五條勸言?”

見法邈還未上任,便有五條勸言獻上,糜暘自是高興至極。

他笑着對法邈言道:“文殊,你且言之。”

迎着糜暘期待的目光,法邈對着糜暘進言道:

“桓靈以來,法治鬆弛,遂有地方之亂,臣願政先嚴法,可乎?

州牧連番征戰,以致梁州民生不穩,臣願州牧暫息兵戈,不幸邊功,可乎?

張魯爲政時好禮受貢,漢中遂盛行貢獻媚上之風,臣願州牧清心寡慾,不受賦稅之外財物,可乎?

章武以來,漢中、漢興軍制屢變,更相用事,班序荒雜,臣請州牧精裁諸軍,可乎?

漢中毗鄰敵國之境,然敵國之中或有賢才心懷大漢,臣請州牧招賢納士,可乎?”

在聽完法邈所獻上的五條勸言後,糜暘對其他四條進言都有意採納,只是法邈的第二條進言卻讓糜暘有些猶疑。

天下未定,兵戈多起,這是這個大世的主旋律。

但是想到劉備在臨走前對他的囑咐,又想到這幾年來大漢連年征戰,荊益兩州的國力的確損耗嚴重,更何況目前還只是初創的梁州。

所以爲了長久的打算,亦爲了不涸澤而漁,糜暘便對着法邈許諾道:“卿所言,我皆納之。”

在聽到糜暘這麼說之後,法邈的臉上方纔浮現笑意。

他連忙對着糜暘一拜,口中言道:“既如此,邈願受別駕之職。”

見法邈願意擔任別駕,糜暘的臉上又重新浮現笑容。

他立即起身握住法邈的手言道:“今日起你我兄弟同心,勢要將梁州一同打造爲一片樂土。”

在說完這個期望後,糜暘又提前給法邈打個預防針道:“我心中有多條更化之策,若一應推行之,恐阻力甚大,還望文殊早做防備。”

聽完糜暘心中的這點擔憂後,法邈臉上卻未浮現沉重之色,他堅定的言道:

“邈既爲州牧別駕,州牧所難邈必蹈力除之。

若有人膽敢反對州牧利國利民之策,邈必嚴法誅之。”

法邈的回答令糜暘一愣,隨即他便大笑起來。

如此風采,纔是法正之子嘛。

在糜暘與法邈於州牧府的迴廊中共商國事之時,在鄧艾的大營中,他亦正接待着一位來自遠方的好友。

鄧艾看着坐在他對面,正在狼吞虎嚥吃着東西的石苞,臉上帶着笑意的同時,不免帶着一些詫異之色。

據鄧艾所知,雖然石苞與他一般家境不好,但由於石苞人緣很好,所以他往日之中的穿着是頗爲得體的。

怎的今日石苞落到此番境地?

看着石苞頭上的那些雜草,及他臉上被荊棘劃出的道道傷痕,鄧艾眼中的詫異之色愈發濃厚。

“仲,仲”

聽到鄧艾叫了好一會,還未將他的字叫全,正在勉力填飽肚子的石苞不禁翻了個白眼。

在古漢語中,仲一字的發音與豬類似。

這士載,是不是在故意氣他?

今日一章。

(本章完)

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22章 出獄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2章 當爲班超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
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22章 出獄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2章 當爲班超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