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

bookmark

中秋節過後,關中大地的天氣依然保持着炎熱。

可相比於炎熱的天氣,曹真的心中卻猶如被無數冰塊填滿一般,有冰冷徹骨的感覺。

曹真望着下方被他急召來的諸位魏將,再看着擺在案前堆砌得猶如小山高的奏報,良久的時間內,曹真都無法發出一句言語。

他案上那密集的奏表,都是分別從關中各地郡縣中發來的。

每一道奏報,都代表着有一座城池,背叛了大魏投入了大漢的懷抱之中。

而看着那些奏報的密集數量,帳內衆人都知道了一個無情殘酷的事實——關中大部分郡縣,都反了!

這個消息對一衆魏將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

關中大部分縣城都反叛,那麼他們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是退兵,還是繼續與漢軍在五丈原對峙?

要是退兵的話,漢軍一定會在後追擊。

要是不退兵的話,想來不用多久的時間,他們的糧道一定會受到襲擾。

還有可能會陷入被兩面夾擊的境地中。

兩難,惶恐、驚懼的情緒,不斷縈繞在諸位魏將的心頭。

整座大帳的氣氛都顯得十分凝重,甚至可以稱得上死氣沉沉。

諸位魏將感覺到,好似他們無論做出哪個選擇,都會有可能讓自己處於危險至極的境地中。

這種局勢,想來沒有人可以保持冷靜。

但這一刻的整座軍帳卻顯得十分安靜,沒有一位魏將主動對曹真有着建言。

不是他們在忌憚什麼,是這一刻的他們早已六神無主,心亂如麻。

心態都完全崩亂了,還怎麼可能會有建言獻上?

在座的諸位魏將只能眼巴巴的,用求生的目光望向曹真。

他們希望他們的大將軍曹真,能爲自己想出一條生路。

可面對如此危險的局面,曹真倉促之下又豈能想出好的辦法呢?

曹真是在數日前才得知楊彪被斬殺的消息的,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曹真立即就意識到大事不妙。

當年夏侯淵奉命征討馬超時,曹真是在夏侯淵軍中的。

親身經歷過當年涼州之戰的曹真,是很清楚知道關西世家的秉性的。

關西世家與天下間其他地域上世家不同的是,他們的血脈中流淌着一股軍人特有的狠厲。

要知道關西世家的祖宗們,大多是百年前追隨衛霍二位天驕征討匈奴的將率。

當年涼州之戰時,就連夏侯淵的大軍也不敢直對馬超鋒芒,但關西世家卻敢。

對於有着如此秉性的關西世家,是絕對不能逼之太甚的。

不然的話,很容易引發大變。

正因爲心中的這層擔憂,曹真在得知楊彪身死的消息後,連忙命人上書給曹叡,讓曹叡要及時派精兵進駐關中諸郡。

唯有這樣,纔能有效避免最壞的情況發生。

可還未等曹真的奏表送出多久,他就收到了槐裡被蘇則攻陷的消息。

而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更多的壞消息就像春天破土而出的嫩芽一般,連綿不斷的出現在曹真的眼中。

這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了,快到讓曹真沒有反應的機會。

明明曹真已經成功的將漢軍堵截在五丈原外,明明再過兩個月,關中的冬天就可以來臨。

但就在突然之間,關中漢魏兩軍的局勢,就直接發生了逆轉。

這讓曹真在心急如焚的同時,又不免地感受到一股徹骨的寒意。

因爲這樣的戰局,曹真覺得似曾相識。

宛如去年的南鄭之戰——漢軍不出手就罷,一出手就是絕殺!

這樣的手筆,曹真知道只有糜暘做得出來。

可哪怕猜出眼下的關中大亂與糜暘有着脫不開的關係又有什麼用呢?

對當下的魏軍來說,何至於此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事已至此,他們該如何應對。

在沉默之時,曹真手中正緊緊攥着一封情報。

這封情報記錄着槐裡失陷的消息。

但曹真直到今日還會一直攥着這封情報不放手,是因爲這封情報中還記載着一件事——扶風王曹袞,爲賊軍所弒,並被曝屍城頭。

相比於失去槐裡城,曹袞的慘死才更讓曹真深受打擊。

於公,曹袞是大魏的諸侯王,他的慘死對大魏的威信,是一種巨大的傷害。

於私,曹袞是曹真的弟弟,身爲兄長手中掌握重兵,卻不能保護弟弟的安全,他曹真對得起已經去世的曹操嗎?

曹真此刻通紅腫脹的眼睛,向諸位魏將宣示着一個事實——在過去的幾日內,曹真每日都是以淚洗面度過的。

面對着諸位魏將期待的目光,曹真很想開口安撫下他們的軍心。

但思來想去,曹真這一刻的心中只有五內俱焚之感,又哪有什麼妙策可以化解當下魏軍的險境。

曹真的遲遲不語,讓諸位魏將心中愈發惶恐。

若曹真都沒辦法,那他們不是死定了嗎?

在內心的惶恐之下,很快有一位魏將主動開口打破沉默。

這位魏將正是孫禮。

孫禮起身來到曹真的身前一拜跪下,在對着曹真叩首後,孫禮再次擡起頭的臉上,已經掛滿了悲愴之色。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大將軍,我軍是守,是退,必須得儘快拿出一個章程!

要是長久拖延下去,我軍軍心只會愈發動盪,若在我軍士氣喪盡之時,糜賊突然發兵對五丈原發起猛攻,那我軍就再無東歸之日也。”

孫禮的話瞬間引起了在座其他魏將的共鳴。

在孫禮的話音落下之後,其他魏將都起身來到曹真身前,如孫禮方纔一般對着曹真大禮參拜起來。

儘管諸將參拜後說的話並不一致,但他們表達的意思都是請曹真儘早做決斷。

在所有魏將都叩首曹真之後,整座軍帳很快被此起彼伏的求請聲所淹沒。

不能怪諸位魏將如此急切,實在是今日曹真的反應太過反常了。

以往聽到噩耗時,曹真雖會暴怒,可暴怒之後曹真往往也會想出對策。

但今日的曹真卻一反常態的沒有任何暴怒的跡象。

在曹真的身上,他們只察覺到一種哀莫大於心死的沉默。

這種沉默好似在象徵着,曹真已經放棄了掙扎。

相較於流於表面的爆炸,這種從內心深處開始的炸裂,纔是一衆魏將更加無法接受的。

望着下方一衆惴惴不安的魏將,曹真不由得捂住了胸口。

這一副亡國之象是怎麼回事?

他感覺到有口腥甜的血液,正從他的胸腹處快速上涌,一直來到他的喉嚨處。

但爲了不讓軍心進一步崩裂,曹真將這口腥甜的血液,又硬生生地吞了下去。

在吞下血液之後,曹真想起身攙扶起下跪的諸位魏將。

就在曹真起身的那一剎那,大帳的門簾被突然掀開,隨後劉曄就從帳外大步走了進來。

劉曄的到來,第一時間就被起身的曹真注視到。見劉曄歸來,曹真一下子就轉換目標,他快步朝着劉曄走去。

在來到劉曄身前後,曹真一把抓住了劉曄的雙手:

“子揚可有計教我?”

曹真的語氣不像是詢問,反而像是一種懇求。

被抓住雙手的劉曄,看着身前一臉期待的曹真,再看着跪地的一衆臉色惶恐的魏將,須臾之間他就知道方纔帳內發生了什麼事。

而面對着曹真期待的目光,劉曄並未有躲閃之意,這代表着他心中的確是有一個建言要獻上。

“我軍絕不能退!”

劉曄直接斬釘截鐵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在聽到劉曄的話後,曹真握住劉曄的雙手不禁愈加用力。

“快請教我!”

在曹真的催促下,劉曄並未拖延,他隨即開口言道:

“從當下的情勢來看,好似我軍即將會被兩面夾擊,但實則不然。”

劉曄的話不僅讓曹真眼前一亮,也讓跪地的諸位魏將紛紛擡頭看向了劉曄。

“關中大多縣城反叛,對我軍是很不利,可曄這幾日一直在分析各地傳來的軍報,甚至還駕馬前往臨近的幾縣探查過。

在多番分析與探查之下,曄發現那些反賊之所以能那麼快攻佔縣城,一方面靠的是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靠的是他們手中的族兵。”

“也就是說,那些反賊手中並無野戰精銳。

大將軍及諸位將軍也知曉,世家族兵的戰鬥力算不上強,且每一家手中的族兵都不會太多。

誠然在攻佔縣城之時,那些世家會抱團起來。

可一旦攻佔下縣城之後,那些世家率先想的只會是保土安民,靜待賊軍。

非有特殊情況,他們是不會領兵離開自己的老巢的。

敵人兵馬非精非多,勢力又分散在各地,無一統一的指揮,在這兩點弱點之下,我軍又何懼他們襲擊腹背呢?”

“依曄預料,他們就算想襲擊我軍糧道,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從實際的情勢來說,我軍真正的敵人,一直就只是糜暘的大軍。

糜暘這幾日來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動,他等的就是我軍撤軍。

五丈原周圍皆是平地,一旦我軍慌忙撤軍,就會給糜暘可乘之機,到那時候我軍纔會真正陷入絕境之中。

因此我軍絕不能貿然撤軍,唯有繼續死守五丈原!”

當劉曄說完他的見解後,曹真及諸位魏將的臉上,皆流露出一些驚喜之色。

只是還是很快有魏將提出異議。

“侍中所言雖然有理,可只要糜暘大軍一日不退,我軍就一直有可能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中。”

當這位魏將提出這點異議後,不等其他魏將附和,劉曄便立即正色言道:

“兩害相權取其輕!

我軍一直死守五丈原,雖看似有風險,但對賊軍來說同樣如此。

之前賊軍曾數次偷渡渭水上游,想要襲取渭水北岸的營地,可那數次的進攻都被郭雍州擊退。

從這一點來說,郭雍州之前的分兵之議,便是正確的。

郭雍州領兵在北,我軍屯駐在南,這儼然形成一種夾擊之勢,令賊軍無法安心越過五丈原。

而賊軍是無法與我們相持太久的,距離冬季不過兩個月的時間了!

只要冬季一來,賊軍的糧道一定會受到大量異族襲擾,到那時賊軍怎可能不退?

相比於糜賊統率的賊軍,關中諸縣的叛亂只是疥癬之疾。

等賊軍退卻後,我軍主力便可回撤一一討平之!”

劉曄說完以上的話後,便又慎重對着曹真一拜道:

“大將軍難道忘記了當年的兗州之亂了嗎?

當年的兗州情勢與今日的關中何其相似,但武帝當年並未着急收復諸縣,反而是優先選擇擊退呂布大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當下我軍就是要與賊軍比拼韌性呀!”

爲了進一步說服曹真,劉曄不由得搬出曹操的事例。

而在劉曄提起曹操後,曹真及諸位魏將心中的驚惶正在一點點退去。

這倒不是說他們都認爲劉曄說的一定對的,可相比於自己的驚惶,劉曄至少提出了一個看起來行之有效的策略。

正如劉曄所說,當下他們還有的選擇嗎?

在百般思索之後,曹真最後選擇相信劉曄。

曹真放開劉曄的手,轉身回到主座上,他用眼神掃視了下方的諸位魏將一圈,然後一句命令從他的口中發出:

“侍中所言有理,孤決意一切按侍中所言行事。

爾等迴歸本部後,務必要盡力安撫好各部兵士的軍心。

即日起,若有人敢再妄言撤軍者,孤定斬不饒!”

曹真威嚴的語氣頃刻間傳遍整座軍帳。

而在曹真威嚴的語氣之下,諸位魏將紛紛起身對着曹真一拜領命道:

“唯!”

領命之後,諸位魏將就陸續離開軍帳前去安撫軍心去了。

等諸位魏將離開之後,曹真再也彈壓不住內心的悲痛,踉蹌着跌坐在了座位上。

曹真的跌坐嚇了劉曄一跳。

劉曄連忙上前來到曹真身旁,語帶關心地問道:

“大將軍萬要保重身體!”

面對劉曄的關心,曹真的臉上卻浮現一抹慘笑。

他舉起手中那封一直緊緊攥着的情報,對着劉曄抽泣地說道:

“我無能,我無能呀!

將來九泉之下,先帝問我袞弟何以無頭,我該如何作答?”

說着說着,因爲心中的悲憤,曹真不禁握拳朝着身前的書案上不斷重重敲擊。

隨着曹真的重力敲擊,原本擺放在書案上的許多奏報,都漸漸散落在了地上。

散落一地的奏表,象徵着眼下分崩離析的關中,看在曹真的眼中更令他氣血翻涌。

由於身爲人臣的本分,讓曹真不會去怪罪曹叡,他也知道他若處於曹叡的位置上,恐怕也會與曹叡做出一樣的決定。

見到曹真都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劉曄的眼神浮現悲切。

突然一旁的曹真再次握住劉曄的手,他問道:

“糜暘,是否還會有後招?”

曹真的突然詢問讓劉曄措手不及。

可在細細思量之後,饒是一向智計百出的劉曄,一時之間也無法給出這個疑問的答案。

以糜暘的手段,他會只佈下關西世家這步暗棋嗎?

若不止如此的話,他的後招會是什麼呢?

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16章 幼時情誼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6章 麋鹿破槽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37章 魏王吐血章推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訂婚啦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
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16章 幼時情誼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6章 麋鹿破槽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37章 魏王吐血章推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訂婚啦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