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

bookmark

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

鄴城,自曹操建立魏國後,就將其當做魏國的國都。

在將鄴城作爲國都之後,曹操在原來的舊城基礎上將鄴城進行了擴建。

擴建後的鄴城東西七裡,南北五里,北臨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臺、銅雀臺、金虎臺三臺,可謂是雄闊非常。

鄴城西倚太行,南臨黃河,北望千里沃野的河北大平原,地勢十分險要,可守可攻,便於曹操掌控河北地區。

鄴城北部中心爲宮城區,西爲苑囿,東爲戚里。

城東建春門與城西金明門,以一條東西貫通的大道將鄴城分爲南北兩部分。

在鼎盛時,鄴城所轄人口近四十萬,這還不算駐軍,乃是當之無愧的當世北方第一城。

在雄闊的鄴城北部,坐落着一座金碧輝煌,氣勢磅礴的魏王宮。

往年中魏王曹操就是在這座王宮中,以他的權柄控制着天下大權。

但可惜隨着時間的推移,魏王揚鞭的時日已經一去不復返。

在魏王宮的大殿之中,現如今躺着的只有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

曹操今年已經六十六歲了,在天下三大諸侯中,他的年紀最大。

面目蒼白的曹操躺在大殿中軟塌之上,在明亮的殿堂下方,正跪着密密麻麻的魏國文武大臣。

當初曹操拖着病體從漢水撤軍,爲了不影響軍心,爲了不讓劉備起疑,在他率軍回鄴城經過譙郡時,特地還在譙郡大宴鄉里,賞賜故舊。

譙沛之地是曹操的故鄉,他當初的起家班底亦大多是譙沛人士。

所以譙沛之地雖然在天下中並不算太重要,但對曹魏政權來說,卻有着特殊的含義。

在譙沛之地宴飲鄉里之後,曹操便馬不蹄停領着大軍回到了鄴城中。

一到鄴城中之後,心中鬆了一口氣的曹操身體每況愈下。

或許今世的曹操因爲心有牽掛,多支撐了一段時日。

但無論如何,他終究還是要離開這個他戀戀不捨的世界的。

感覺身上病痛交加的曹操,看了眼跪在羣臣之首,他榻旁的魏國太子曹丕,他的眼神中有着不捨。

他的不捨並非是完全出於對曹丕的父子之情,更多的是擔憂魏國的未來。

他離去之後,子桓能夠守住魏國嗎?

曹丕今年三十四歲,本該是一個男子最富有鬥勁的年紀,當年黃巾之亂曹操領兵平亂時,亦差不多是這個年紀。

但是可能是由於與曹植的奪嫡之爭,耗盡了曹丕的心力。

令他在三十餘歲這個男子年輕富強的年紀,鬢角之間已經長出了些許白髮。

曹操看着身前的他其實並不是十分滿意的太子,他的眼神前中回憶起了另一位年輕人的身影。

那句“父親,請上馬”猶如一把刮骨單刀一般,以前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但隨着他年紀的增長,這把刮骨刀就刮的他越疼。

曹操知道自己已經起不來了,於是他口中發出一陣悲傷的感慨道:

“今我將不起,我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

假令死而有靈,子修若問‘我母所在’,我將何辭以答!”

曹操的話語中充滿了悲傷,他話語似在自語,又像是在說給衆人聽。

而他的這句話,讓他身前曹丕的身子俯的更低了些。

他知道他從來就不是他父王心中,最滿意的太子。

在感慨完這句話後,曹操轉眼看向曹丕身後的羣臣,開口下令道:“卿等全部退下,孤有話要與太子說。”

雖然曹操這時的語氣很是虛弱,但因爲大殿之中的寂靜與特殊構造,他的王令最後還是清晰無比的傳入每一位大臣耳中。

在曹操的王令之下,殿中所有臣子開始向殿外退去,就連曹操的貼身護衛許褚亦退出了殿外。

不久之後,在空蕩的大殿之中,只剩下曹操與曹丕。

曹操擡起虛弱的手,口中發出呼喚讓曹丕上前來。

在曹丕來到他咫尺之旁後,曹操用期待的眼神看向曹丕道:“今劉備與孫權已升壇盟誓,你繼位後面對這個時局該如何決策?”

“若欲伐不從命以一天下,你會先劉備?還是先孫權?”

就在孫權與鄧芝盟誓後的第二日,與夏口盡在咫尺的江夏太守文聘便知道了這個消息。

在知道這個消息後,他馬上命信使快馬加鞭將這個消息報給曹操。

那時曹操正在返回鄴城的途中,他在半路上收到這個消息後,當即口中發出一聲感慨:

“南方二賊,欲著火爐耶!”

而就在曹操到達鄴城後沒多久,曹操就收到了孫權送來的一封信,那信中盡是辱罵之語。

在天下三大諸侯中,雖然孫權年紀最輕,但要是論刻薄尖酸,他乃是三大諸侯之冠。

歷史上他就曾將與他同牀共枕數十年的王夫人,給活生生罵死過。

所以當孫權親自寫的辱罵之語傳到鄴城中時,立即在鄴城中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諸臣皆憤憤不平,請求曹操出兵討伐孫權。

當時曹丕的情緒亦相當憤慨,不管是出於演戲還是真情流露,面對着君父被辱罵,他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只是面對着羣臣的羣情激奮,曹操卻將這件事壓下來,他知道現在絕對不是發兵的時候。

他是個成熟的政治家,不會輕易被個人情感所左右。

現今曹操問曹丕他死之後,面對孫劉聯盟該如何做,便是想看看他內心中真實的想法。

雖然說曹丕的太子之位已經穩固,就算曹丕的回答令他不滿意,他爲了魏國社稷的穩固也不會換太子,但他還是能在死前提點曹丕一二的。

曹丕跪伏在曹操的身前,他知道曹操突然問他這個問題,爲的便是考教他的戰略眼光。

類似的考教,從曹操拿下河北後,就從來沒停息過。

在過去的時間中,曹操時不時的考教耗盡了曹丕的心力,令他有時亦感到厭煩,但爲了太子之位,曹丕終於還是撐到了今日。

只是讓曹丕沒想到的是,到了這一刻,他敬愛的父王還在想着考教他,難道說到現在父王還不相信他的能力嗎?

曹丕的心中有着傷心與不解,但爲了不在最後一刻前功盡棄,曹丕想起了賈詡的教誨,他恭敬地對着曹操回答道:

“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若將來兒子撫臨率土,將綏之以文德而待其變,則平之不難矣。”

“劉備、孫權雖南方陋國,然依阻山水,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彼等據險守要,泛舟江湖,皆難卒謀也。

用兵之道,先勝後戰,量敵論將,故舉無遺策。若貿然出兵,雖以天威臨之,未見萬全之勢也。

昔舜舞干鏚而有苗服,兒子以爲當今宜先文後武”

曹丕跪伏在地,他在說出這番回答時自信滿滿。

因爲這番回答乃是賈詡提前教導他的,以賈詡的智慧,他所教導的定然是符合曹操心意的。

果然曹操在聽完曹丕的回答後,臉上並沒有浮現不滿之色,但他的臉上卻浮現了一絲自嘲之色。

他伸出手想撫摸身前兒子的頭,但他臨死前想表達慈愛的一個舉動,卻令曹丕的身體有着一絲抖動,似在畏懼。

看到這一幕,躺在榻上的曹操臉上的自嘲之色愈發濃厚。

難道父子之間的感情,都已經被往日的權謀給衝散了嗎?

知子莫若父,更何況曹操乃是當世雄主,他知道曹丕剛纔所言的那番言論不是他想出來的。

曹操也知道曹丕之所以藉助別人的言論,乃是擔心引起他的不滿,而導致失去太子之位。

但剛剛他只是想聽聽曹丕的真心話而已,沒想到一輩子叱吒風雲的他,在臨死前的最後一刻,連這個簡簡單單的願望都無法實現了。

只不過這能怪曹丕嗎?

還記得曹丕在小時候,對他很崇敬,知無不言。

但自從他官渡之戰獲勝之後,當立儲的問題被擺在檯面時,崇尚權謀霸道的他,便鼓勵能者居之。

這本來便是大爭之世。

當年的倉舒,再到後來的子建,他希望他的兒子們能努力上進,最後爲他爭出一個合格的太子。

但爭到最後,在他的權謀霸道之術的渲染之下,也將那真摯的父子之情給磨損殆盡。

時至今日,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曹操的臉上收起了最後一絲柔情,哪怕他現在身體的病痛感愈來愈強,但他的臉上已經恢復了往日之中的那副莫測的神色。

雖然剛剛曹丕所回答的不是他的想法,但他只要能聽進去賢臣的諫言,那麼那便也算的上一個合格的繼任之君。

曹操對着曹丕最後囑咐了一句:“重用宗親,防備世家。”

在說完這句話後,曹操便讓曹丕去召喚殿外的衆大臣進來。

在曹丕的召喚之下,殿外的諸大臣紛紛魚貫而入,又重新跪倒在曹操身前。

曹操的思緒已經有些紊亂,他扭頭看向跪在他下方隨他征戰數十年的大臣,他的眼中有着安定。

這些人便是他爲魏國留下的最大的財富。

曹操在自己還保持清醒的時候,開始下達了他一生中最後的幾道王令。

“在孤薨後,由諫議大夫賈逵主持喪葬事宜,中庶子司馬懿從旁輔助賈逵。”

在曹操這道王令發出之後,大殿之中瞬間發出了一陣陣稀碎的哭泣聲。

而賈逵與司馬懿聽到曹操的王令,齊齊從羣臣中伏地領命而出,他二人的臉上都帶着悲切之色。

在下達完這個王令之後,曹操開始說起他最後的遺言:

“吾昨夜醒來,感覺身體有所不適。至天明,飲粥出汗,服用當歸湯。

吾在軍中,常常依法辦事,這是對的。

但是吾以往處事之中亦有小憤怒,大過失,希望後世之君及諸卿不要學。”

當曹操說到這時,賈逵立即來到榻旁的書案上,開始將曹操的一言一語記錄在帛書上。

“天下尚未安定,不能遵守古時候複雜的諸侯下葬制度。

吾有頭風病,一直帶着頭巾。吾死之後,給吾穿的禮服要像生前穿着的一樣,不要太過奢侈,勿忘。

文武百官當臨殿中哭喪者,只要哭十五聲就好;

等將吾下葬以後,文武大臣就要脫掉喪服;駐防各地的將士,都不允許離開駐地;

官吏們都要各守職責,入殮時穿當時所穿的衣服,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

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將她們安置在銅雀臺,善待之。在銅雀臺的正堂上安放一個六尺長的牀,掛上靈幔。

每逢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要她們向着靈帳作伎樂。汝等要是想念吾了,可以時時登上銅雀臺,看望我的西陵墓田。

吾留下的薰香可分與諸夫人,不要用香燭來祭祀。

諸房中無所爲的妻妾子女,可學作履販賣也。

吾入仕以來所得組綬,皆著於府庫中。吾遺留的衣裘,可另外放在他處。

若做不到的話,太子兄弟可共分之。”

曹操的這番遺言是說給大臣聽得,更是說給曹丕等這時在殿中的家人聽得,他通篇都是自稱吾,並沒有用王侯的尊稱。

說明在這一刻,他不是將自己當成了威冠天下的魏王,而是即將死去的一個大家長。

曹操每說一句遺言,他的氣息就弱一分,幸虧類似的遺言他心中早有腹稿,否則憑他現在的心力,他是沒辦法短時間想出這篇遺言的。

當曹操說完遺言後,大殿中的哭聲已經漸漸大了起來。

特別是那些曹操的妻妾子女,他們的臉上早已經佈滿了淚花。

出乎衆人意料的是,身爲一代雄主的曹操的遺言沒有什麼雄心壯志,更多的是對家人未來的細碎安排及對諸位大臣的殷殷囑咐。

也許這番遺言不符合魏王的身份,但卻符合那個情感豐富的曹孟德。

曹操這時感覺他的思緒已經越來越無法集中,他感覺他的眼皮很重,似乎下一刻就會完全閉上。

到了這一刻,他已經感覺不到他身體中的病痛,一種巨大的無力感與虛弱感徹底包裹了他。

曹操強撐着最後一口氣看向曹丕,他還有好多話想與曹丕說,但這時他的身體已經不允許。

到了最後,曹操口中僅僅只發出了一聲微不可聞的囑託:“善待!善待!”

在發出這聲囑託之後,曹操的目光被大殿中一副巨大的輿圖所吸引,那副輿圖上畫着的是天下。

看着他眼前的天下,他想擡起手撫摸那好似盡在眼前的大好山河,但是他再也做不到了。

在片刻後,曹操微微擡起的手,徹底的落在了牀榻上。

他的眼睛亦徹底閉上了。

這天下,誰也帶不走。

曹操身前的曹丕率先察覺到曹操的離去,隨後他的悲哭聲響徹在大殿之中。

在曹丕的哭聲響起之後,整個寬廣的大殿瞬間被震天的哭聲所掩蓋。

魏王薨了!

魏國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本章完)

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3章 先斬後奏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5章 糜暘獻策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7章 懾服徐詳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6章 幼時情誼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推兩本書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
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3章 先斬後奏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5章 糜暘獻策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7章 懾服徐詳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6章 幼時情誼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推兩本書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