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

bookmark

在糜暘出發朝着宴廳走去的時候,吳懿與吳班亦分別乘坐車輦來到了州牧府外。

當吳懿到達州牧府外時,他發現州牧府的道路上已然停着許多車輦。

那些早就停靠好的車輦上,則各自綁着證明自家主人身份的旗幟。

看着那數十面迎風飄揚的旗幟,吳懿的眼神不禁眯了起來。

南鄭作爲梁州的州治,這裡的官員當然是很多的。

但是官員之間亦有高低之分,能在城內乘坐車輦的州官,肯定都是身份不低的。

通過觀察那數十面旗幟,吳懿眼尖的發現有幾位聲望不比他低的官員,已然先他一步到達州牧府。

發現這一幕的吳懿,眼神中不斷流轉着異色。

儘管心中對糜暘有着不滿,但是善於做表面功夫的吳懿,爲了體現他對糜暘的尊重,已經是提早來到這州牧府外。

本來吳懿覺得他可能會是最早到達州牧的那一批州官,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在他之前還有許多人比他還早到達州牧府中。

這一點足可體現,糜暘在一衆州官當中的威望。

儘管糜暘臨州未久,但他成爲梁州牧是衆望所歸的。

想到這一點的吳懿,心中本就不安的心緒愈加濃厚了些。

只是現在他都已經到達州牧府之外了,也沒有了退縮的餘地。

於是吳懿在車輦停靠好後,便在下人的攙扶下緩緩下了車輦。

而當吳懿一下車輦之後,不久前剛剛成爲主簿的鄧艾便從府門口快速迎了上來。

主簿之所以被公認爲州牧的第一近臣,乃是因爲主簿除去要負責處理公務之外,有時還要承擔起州牧的一應私事。

負責迎接客人,當然算是那一應私事中極爲重要的一件事。

鄧艾在來到吳懿身前後,恭敬的對着吳懿施禮歡迎他的到來。

鄧艾的這個舉動從禮節上無可挑剔,只是他結巴的歡迎語卻讓吳懿下意識的眉頭一皺。

吳懿本來就十分鄙視鄧艾的出身,現在他又聽到鄧艾結巴的歡迎他,能感到高興纔怪了。

不過吳懿知道現在鄧艾代表着糜暘的顏面,因此哪怕他心中再怎麼對鄧艾不屑,也不能直接表現出來。

所以吳懿便拉着到身邊的吳班,略微敷衍的對鄧艾迴了一禮。

雖然吳氏兄弟亦對鄧艾迴禮,但是他們那敷衍的姿態是瞞不住鄧艾的。

鄧艾從小就經歷過許多白眼,他的感官是十分敏銳的。

就連鄧艾身後的石苞,亦看出了吳氏兄弟的敷衍。

在察覺到這一點後,與鄧艾有着相同出身石苞的眼神中浮現怒色。

士族的傲慢,還真是不分天南地北,哪裡都有呀!

鄧艾在察覺到吳氏兄弟的敷衍後,雖然心中也充滿着不喜,但他想着糜暘昨日對他說的話,他便漸漸將心中的不喜壓制下來。

時刻牢記他現在代表着糜暘的鄧艾,並沒有當衆與吳氏兄弟發生衝突,他反而是繼續保持禮數地將吳氏兄弟迎入州牧府中。

在吳氏兄弟進入州牧府後,見四下無旁人的石苞馬上就對着鄧艾言道:

“方纔二人實在無禮,難道他們不知道士載現在代表着州牧嗎?”

聽着石苞爲他的抱不平,鄧艾對着石苞答道:“他們自然是知道的,若不知道的話,他們或許已經用言語羞辱我了。”

鄧艾的回答引來了石苞的沉默。

同爲庶民出身的他,當然知道鄧艾所說的是真的。

石苞的沉默並沒有影響到鄧艾的情緒,他明白糜暘今日特意讓他出來迎客的目的。

人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是很難能移得開的。

大丈夫當能屈能伸。

別人的成見對他來說是一座大山,但是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對別人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座難以企及的高山呢?

無須妄自菲薄。

況且今日之後,徵北將軍,還能算是個將軍嗎?

鄧艾的嘴角露出一絲輕笑。

吳懿與吳班在州牧府中下人的帶領下繼續朝內走去。

只是越往裡走,吳懿與吳班就越發感覺不對勁。

這種不對勁的感覺來自於各處迴廊那裡值守、巡邏的一衆漢軍。

相比於府門外充當門面的精甲衛士,府內他們這一路上碰上的漢軍,渾身都帶着一股若有若無的煞氣。

府內的漢軍無論是裝備還是身材,都不能說比門外的甲士好,但就是他們身上的這股煞氣,讓吳懿與吳班心中流露着一種危機感。

吳懿與吳班皆是帶兵的人,他們當然知道士卒渾身帶着煞氣,這證明着他們剛剛經歷過一場生死大戰。

近來大漢只發生過一場大戰,那便是襄樊會戰。

所以這些士卒都是襄樊會戰中得勝歸來的精銳!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吳懿與吳班心中齊齊一緊。

對於帶兵的將領來說,什麼樣的士卒最可怕呢?

並非是甲冑精良與身材高大的士卒,而正是經歷過血與火考驗的士卒。

或許他們眼前的這些士卒人數並不算很多,人數肯定無法與他們城外的數萬大軍相比。

但若是論戰鬥力的話,多年未曾交戰的數萬漢中軍,未必能在有限的空間中擊敗這不足數千的浴血精卒。

兵貴精不在多,這是每個知兵法的大將都知道的道理,吳懿與吳班當然也不例外。

而吳氏兄弟在之前在送糜暘入州牧府的時候,府中並未有這些浴血精卒的存在。

這就說明這些浴血精卒,是糜暘剛剛從別處調來的。

現在梁州並無戰事發生,糜暘又身處在州牧府中,他突然調來這麼多的精銳是何意?

又是在防備誰?

一層又一層的疑慮不斷縈繞在吳氏兄弟的心頭,而由於心中有着一些猜測,那些疑慮讓吳氏兄弟的心頭都浮上了陰霾。

他們可是記得,糜暘對他們參加宴會是志在必得的。

若無特殊目的,又何須如此志在必得?

糜暘的這種想法,讓吳氏兄弟的內心浮現忐忑的情緒。

就在吳氏兄弟心中不安的情緒漸漸到達頂峰時,他們被下人帶到了宴廳外。

看着身前近在咫尺的臺階,吳懿與吳班兩兄弟不禁面面相覷,誰都不敢貿然先踏上這代表着未知的臺階。

可是已經到了這裡,他們兩兄弟還能有什麼退路呢?

所以良久之後,身爲兄長的吳懿率先踏上了臺階之上。

隨着吳懿擡步,吳班也只能無奈的跟在吳懿的身後朝着宴會廳走去。

層層階梯在吳氏兄弟沉重的腳步之下被越過,幾個呼吸之後,吳氏兄弟已然來到臺階之上。

這時他們的身影,出現在了宴會廳中的一衆人眼中。

幾乎就在吳氏兄弟身影出現的剎那,一直在關注廳外局勢的糜暘,就發現了這兩人的到來。

當糜暘的目光朝着吳懿與吳班望去時,宴會廳中數十人的目光,亦追隨着糜暘的目光傾注在吳氏兄弟的身上。

數十人關注的眼神,不足以讓吳氏兄弟慌亂。

但若是那數十道目光中的主人有一人是威震天下的糜暘的話,那自然又另當別論了。

特別是在吳氏兄弟隱隱猜測糜暘不懷好意的情況下。

不過吳懿與吳班亦算一時俊傑,他們並沒有因此手腳大亂。

他們在脫下腳下的鞋履後,便快速來到宴會廳當中對着糜暘一拜,而後吳氏兩兄弟口中齊齊說道:“臣等來遲,還望方伯莫怪。”

聽到吳懿與吳班齊齊稱呼自己爲方伯,糜暘感到有些意外。

在當世對高官的尊稱有許多,相比於使君這一通用的尊稱,方伯是特指地方刺史、州牧的尊稱。

只是由於方伯有時亦被當做對當世大儒的尊稱,而現在的糜暘很明顯夠不上這個層次。

所以自他成爲梁州牧以來,還尚未有人以此稱呼他。

沒想到他第一次得到這尊稱,竟是會是由吳懿與吳班口中發出。

見吳懿與吳班將姿態放的如此低,再加上糜暘也不在意他們是否晚到,所以糜暘便笑着迴應吳懿與吳班道:

“宴席尚未開席,二卿不算晚到,快些入座吧。”

糜暘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臉上帶着溫和的笑意,一點都不像懷有惡意的樣子。

吳懿與吳班見到糜暘這樣子,心中的不安有所減少。

或許是他們太敏感了吧。

心中稍安的吳懿與吳班在對着糜暘一拜後,就在廳中下人的引領下,來到靠近糜暘的兩個坐席上坐下。

待吳懿與吳班坐下後,因爲他們離的與糜暘很近,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注意到糜暘身後站立的兩位將領。

其中一位將領乃是糜暘的門下督丁封,吳懿與吳班是認識的。

而至於另一位虎背熊腰,臉上帶有傷疤的大將吳懿與吳班則是覺得有些陌生。

只是隨着不斷的觀察,看着那位虎將臉上橫貫眼角的傷疤,再看着他與丁封有幾分相似的樣貌,吳懿與吳班的心中頃刻間想起一個人:

他是被讚譽爲糜暘“功狗”的木人校尉丁奉!

距離襄樊大戰結束已有數月,很多那場大戰中的事蹟都已經流傳出來。

而在那衆多的事蹟當中,丁奉猶如木人一般,生啖精血死戰不退的事蹟更是令人佩服不已。

劉備爲激勵軍心,更是將丁奉的這個事蹟當做典型大肆宣傳。

在有意的宣傳之下,丁奉在那一場大戰中的表現更是被誇大了不少。

所以在一衆漢將的眼中,丁奉現在儼然是當世猛將的代表人物之一。

對於這樣的人物,常人心中都會有着敬畏的。

有着光輝事蹟的加持,丁奉那眼角處的傷疤這時就猶如一把利器一般,鋒利的光芒讓吳懿與吳班的目光有些躲閃。

丁奉不是在西城養傷嗎?

他又怎麼會突然出現在今日的宴席上?

不好的猜測又浮現在吳懿與吳班的心中。

吳懿與吳班不知道的是,在他們觀察丁奉的時候,坐在他們對面的法邈與呂乂亦在觀察着他們。

吳懿或許隱藏的較好,但是性格更爲粗直的吳班,可就沒有什麼喜怒不形於色的本領了。

在意識到吳氏兄弟心中已然產生不安後,法邈率先對着糜暘使了一個眼色。

糜暘在看到法邈發出的信號後,他見這時在外迎客的鄧艾也已歸來,便示意讓府中的下人開始上酒菜。

在州牧府中的下人開始上酒菜之時,宴廳外早已等候的一衆歌姬舞姬,亦在領班的帶領下進入宴廳中。

隨着一聲古箏突然在宴廳中響起,整個宴廳中瞬間被動聽的歌聲及美妙的舞蹈所包圍。

在歌姬舞姬在宴廳當中表演才藝的時候,酒菜的誘人香氣亦瀰漫在整座宴廳中。

美人在側,美酒佳餚在手,這樣的氣氛一瞬間就將宴廳中的氣氛拉到高潮。

男人麼,千年後好的也是這一口。

這樣的氣氛就連來自後世的糜暘亦感覺到陶醉,更何況本就娛樂活動匱乏的當世呢?

在曼妙舞姬手中條條絲幔的飛舞之下,酒香似乎化作一道道雲紋飄入席間衆人的鼻間。

看着宴廳中不斷舞動着誘人身體的美貌舞姬,在細細品嚐上口中的一口美酒,許多人的思緒都已經被迷亂。

吳懿與吳班雖然一開始心中懷抱着警惕之心,但是隨着宴廳中的氣氛越來越旖旎,特別是看到糜暘亦陶醉在場中的氣氛中時,他們心中的戒心亦漸漸放低。

想要掌握權力,除去完成心中的志向外,還爲的不就是個人的享受嗎?

在放低警惕之下,吳懿與吳班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場中衆人觥籌交錯的舉動中。

歡笑聲、敘舊聲、祝賀聲,種種代表着人類放鬆的言語逐漸將整個宴廳覆蓋住。

宴會發展到這一步,看起來就像一場正常的宴會一般。

只是待一舞終了之後,坐於主座上的糜暘卻不顧衆人想着再來一舞的目光,他先揮手讓一衆歌姬舞姬退到一旁。

糜暘的這個舉動,毫無意外的將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他的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糜暘舉起手中的酒杯臉上適時流露出沉重的擔憂之色。

歡樂的宴會中糜暘突然浮現這種神色自然會引得人不解。

在衆人的不解之下,身爲梁州治中的呂乂率先出身對着糜暘問道:“今日歡樂之時,君侯因何煩憂?” wωω☢тtκan☢C○

呂乂的這句話問出了在場所有人的想法。

見呂乂出身問他,糜暘對着在場的所有人講出了他這段時日來的煩憂:“自來到南鄭城以來,我數日不曾安睡過。”

糜暘的回答更引起衆人的好奇,身爲梁州牧的糜暘,有什麼事能讓他如此煩惱呢?

在衆人心中的疑惑情緒被糜暘的言語拉到最高時,糜暘將他心中的擔憂給說了出來:

“章武以來,梁州軍制屢變,更相用兵,班序混雜,時至今日以梁州的國力已經供養不起數萬大軍。

我受陛下厚恩治政一州,時刻擔憂辜負陛下的恩德。

現在梁州面臨這種困局,怎能讓我不感到憂慮而無法入睡呢?”

當糜暘的回答說出來後,吳班還未反應過來,吳懿的臉上卻浮現驚色。

震驚之下,他握住酒杯的手都有些抖動。

原來這纔是糜暘真正的目的!

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4章 父子對質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請假一日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章推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
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4章 父子對質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請假一日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章推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