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

bookmark

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

世上沒有密不透風的牆,何況昨夜糜暘杯酒釋兵權的舉動乃是當衆爲之。

或許在糜暘昨夜的行爲下,梁州中的統兵將校都交出了手中的兵權,但是讓親信掌兵,一直是爲將者的傳統。

所以經過一夜時間的發酵後,至今日清晨時,城外漢軍大營中的身爲各方主將親信的一應中層將校,都得知了這件事。

當這件事在漢軍大營中傳播開來後,瞬間在漢軍大營中引起不小的波瀾。

若糜暘單單是收繳各位大將兵權的話,以他的威望再加上他佔據着大勢,這件事並不會造成多大的騷動。

因爲這並未侵害到他們的利益。

但一衆中層將校從他們的主將那裡得知,糜暘之所以要盡收兵權,乃是爲了要精裁諸軍。

當漢軍大營中的一衆中層將校得知這件事後,他們中的部分人立馬就猶如被抓住了七寸的毒蛇一般,心中開始產生懼怕。

衆人都知道糜暘要想精裁諸軍,他要做的第一步是收回兵權,第二步一定是理清各營兵卒的實際情況。

而恰恰是這點,是讓那部分將校最爲感到害怕的。

因爲這部分將校在過往的時日中,有着虛報士卒人數吃空餉的行爲。

虛報士卒吃空餉,是古代的軍隊中一個久除不去的痼疾,這種現象莫說是在大漢中,其他兩家的軍隊中都有着這種現象。

爲人主者,沒有不對這種現象不感到深惡痛絕的。

因爲若不對這種現象加以抑制,那麼除去會嚴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之外,還會大大增加國家的財政負擔。

可是從先秦至今,乃至後世的上千年中,這種現象卻一直無法根治。

其根源在於這種行爲是一部分將領,爲自己謀取利益的一種重要方式。

相比於戰場殺敵,通過虛報士卒人數吃空餉獲取利益的方式顯得更爲快速,亦更爲安全,這怎麼會不讓一部分將領趨之若鶩呢?

但是如此做的將領都知道,他們的這種行爲都是軍令所嚴厲禁止的。

所以在得知糜暘的意圖後,一部分大營中的將領開始緊張起來。

糜暘軍法之嚴,天下皆知。

若是一旦被糜暘得知他們吃空餉的行爲,那他們最好的下場也是被免掉軍職,甚至會被糜暘斬首示衆。

在心中畏懼的驅使下,一部分心中有鬼的將校開始在漢軍大營中散發着一種謠言。

這種謠言講的是糜暘有意要全部裁汰原屬於漢中郡的數萬大軍,然後將節省出來的大量糧草用來供養他的嫡系大軍。

這種謠言無疑是曲解了糜暘的本意,甚至若細細推敲的話,還有着許多漏洞。

不過謠言麼,有哪幾條是經得起推敲的。

但只要散播的好了,那麼謠言所帶來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

數萬漢軍幾乎都是不識字的農民出身,他們中的人很多都沒有自己的主見。

再加上散播這種謠言的乃是他們的上官,所以這種謠言以極快的速度在漢軍大營中散播開來。

當這種謠言慢慢在漢軍大營中發酵後,馬上就引起了許多漢軍的恐慌。

適逢亂世,人人皆朝不保夕,在這種情況下,纔有許多人投身行伍,他們爲的就是有個固定的去處來讓自己生存下去。

現在在謠言的影響下,有許多漢軍都以爲糜暘要將他們盡皆裁汰,讓他們自生自滅,這種下場是他們絕對沒辦法接受的。

得幸虧糜暘現在的威名足以起到強大的震懾作用,再加上漢軍大營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將校並沒有參與到這場陰謀中。

所以漢軍大營並沒有立即發生營嘯這種令任何掌兵者都懼怕的事。

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一旦越來越多的漢軍相信這種謠言,那麼漢軍大營中哪怕不發生營嘯這種事,肯定也會引起兵變。

而這也正是那部分心懷鬼胎的將校所期待的結果。

他們從本心來說並不想反抗糜暘。

他們只是想通過散播謠言來引起漢軍大營中的動亂,然後通過此來倒逼糜暘,讓他放棄清查各營士卒的打算。

所以在看到漢軍大營中情勢,在慢慢朝着他們所預想的發展的時候,他們都在心中暗自偷喜。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漢軍大營外有着一部分精兵正在朝着此處快速逼近。

這部分精兵正是由魏延等將率領而來的。

南鄭外漢軍大營的設立,一開始便是爲拱衛南鄭城之用,所以漢軍大營建的離南鄭城並不遠。

再加上魏延等將領心中急切,所以他們不過半個時辰之後,就來到了漢軍大營外。

等魏延來到漢軍大營外後,他馬上就發現了異常之處。

他眼前這處佔地甚廣的軍營,是他當年擔任漢中都督時主持修建的。

在修建好這處軍營後,爲了保持軍隊的戰鬥力,他曾下過嚴令在每個月的倍五之日,大營中的士卒都要在天明時展開訓練。

今日正是漢軍大營中的數萬漢軍展開訓練的日子。

現在天空中的太陽已經掛的老高,可是在有着數萬漢軍的大營中,卻沒有任何訓練的叫喊聲傳出,這一點是很可疑的。

出現這種情況,無非兩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吳懿後來取消他定下的訓練制度,但吳懿也是知兵之人,他毫無理由會這麼做。

那麼就只剩下一種可能了。

ωwш¸ttκǎ n¸c o

漢軍大營中正醞釀着一場變故,從而導致數萬大軍沒辦法順利展開訓練。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魏延馬上將他心中的這個猜測告知給他身旁的丁奉等人。

而丁奉等人在知道魏延的猜測後,臉上都掛上了沉重的神色。

正如呂乂所說的那般,對漢中的大軍最瞭解的是魏延。

所以當由魏延口中說出這種猜測後,丁奉等人心中對魏延的這個猜測,是相信的態度居多的。

丁奉等人看了看身後帶來的上千精兵,又想到眼前的大營中可能正醞釀着一場變故,當中傅僉率先對魏延建議道:

“若如將軍所言,大營中已有動亂髮生,那麼我等現在以身赴之也是無益。

我可快速返回南鄭向州牧稟報此事,等州牧的決定再有所行動不遲。”

在襄樊大戰結束後,傅肜便厚着臉皮主動拜訪糜暘,爲他的兒子傅僉求取軍職。

知道歷史的糜暘對傅肜、傅僉是很有好感的,他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傅肜的請求。

傅僉現在是直屬於糜暘指揮的別部司馬。

傅僉從小就被傅肜帶在身邊鍛鍊,受到傅肜影響的他,性格有着與同齡人不相符的沉穩。

再加上傅僉是見過軍營發生動亂的,那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事。

所以他會做出這樣的建議。

可是魏延在聽完傅僉的建議後,他卻果斷的搖搖頭。

相比於傅僉,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魏延經驗是十分豐富的。

他用一雙虎眼仔細觀察着漢軍大營的外圍,他見漢軍大營的外圍防禦措施還是很完整的。

再加上大營中並無喧囂的喊殺聲傳來,於是他很快就得出一個結論。

他舉起手中的馬鞭指着前方的漢軍大營言道:

“吾料現在大營中的情勢還不算太差,否則若軍營中有大量亂兵作亂,大營不會如此安靜且大營的大門恐早已被亂兵沖毀。”

“而我雖然也懷疑大營中可能有所動亂髮生,可我相信大營中的大部分士兵是不願叛亂的。

只是他們現在肯定是舉棋不定的時候,應該趁他們猶豫之時,趕快去安撫。

“更何況州牧派遣我等前來,不就是提前設想到大營會有所動亂,所以讓我們來解決的嗎?

若我們到了大營外還要事事請示州牧,耽誤大事不說,州牧還要我們這樣的部下做什麼呢?

我要是不能平定叛亂,就是身受禍難,那也是盡忠職守!”

在說完這番話後,魏延毅然決然的拍馬朝着漢軍大營繼續逼近。

魏延充滿膽氣的話語及他一往無前的行動,大大激勵了身後的丁奉等人。

丁奉等將領本來也是膽大之輩,就連傅僉也只是出於穩妥的考慮纔會對魏延那麼建議,這並不代表他膽小。

所以在魏延的話語與舉動的鼓舞下,丁奉等人立即率領着身後的千餘漢軍,緊緊跟隨在魏延的身後。

不久後魏延已然駕馬來到漢軍大營的外圍鹿角處,當他到達此處時,漢軍大營外的營樓上就有士卒放箭阻止着他繼續前進。

在被箭矢的阻擋下,魏延止住了馬蹄。

魏延停下之後,他身前十數步外的營樓上傳來詢問聲。

當聽到要求證明身份的詢問聲後,魏延一方面取出懷中的糜暘給他的文書。

另一方面他伸手摘下頭上的頭盔,將他的外貌完全展露在營樓上的士卒眼中。

魏延出身寒微,因此他雖然與絕大多數同僚都不合,但他卻對麾下的普通士卒很好。

魏延在漢中擔任都督的時間並不長,可就是在那短短數年中,他憑藉着己身愛護士卒的作風在漢中的大軍中,有着絕對不低的威望。

最重要的是,漢中的數萬大軍,很多人都見過魏延。

於是當營樓上的漢軍看到魏延的相貌時,他們的腦海中立馬浮現起往日中,魏延對他們愛護有加的事。

“是都,是前都督回來了!”

很快這類的欣喜聲,便響徹在漢軍大營的各處營樓上。

在聽到這些聲音後,魏延臉上流露出笑意。

他高舉手中的文書,對着營樓上的士卒大喊道:“奉州牧之命,延來執掌營中大軍,爾等還不速速開門!”

當魏延的這聲高喊傳到營樓上時,丁奉等人率領的士卒也來到了魏延的身後。

在魏延身後那站成一排排的上千漢軍中,有着專屬於糜暘的儀仗被高高束起。

冠軍侯、梁州牧、左將軍,糜暘的每個職務,都有着專屬的儀仗。

而當如此多代表顯赫權力的儀仗出現在營樓上的士卒眼中時,他們看向魏延的目光變得越發敬畏起來。

儀仗在此,猶如糜暘親臨。

這是糜暘擔心營中動亂,爲魏延上的一道保險。

現在這道保險,很快的就起了作用。

在看到這一幕後,儘管營樓上的漢軍亦受到營中謠言的影響,內心正有別樣想法,但他們還是很快用行動回覆着魏延的話。

片刻之後本來對魏延一行人緊閉的營門,在營樓上士卒的合力下,發出一陣陣機關的啓動聲對着魏延等人敞開。

在營門剛剛打開之後,魏延便迫不及待的領着身後的上千人,衝入了營門之內。

隨着時間的推移,作爲大營中心校場處的動亂正變得愈發不可控起來。

越來越多的士卒,在謠言的影響下聚集在校場之中。

本來今日應該訓練的他們,都隨手攜帶着武器。

而在那烏泱泱的士卒之上,還有着不少心懷鬼胎的將校在散播着謠言。

“州牧是英明的,他只是受到小人的矇蔽,纔會下達這種命令。”

“我們從軍多年,若有朝一日解甲歸田,那又有何處所去呢?”

“爲了不讓州牧被矇蔽,亦爲了我們的將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我們不如衝出大營,前往南鄭城外向州牧哭訴,讓州牧爲我們做主。”

聲聲極具蠱惑性的話語在衆多的士卒之中散播着,這又在很快的影響着衆多的士卒內心。

那些將校倒還是聰明的,他們沒有直說讓士卒起兵對抗糜暘,否則以糜暘的威望,恐怕在場的士卒得頃刻間散去一大半。

他們所說的這些話,既可以不讓衆多士卒散去,又可以很大程度上鼓舞起他們的反抗情緒。

在那些將校不懷好意的蠱惑聲下,的確有許多士卒開始躍躍欲試起來。

當然正如魏延所說的那般,在場的士卒短時間大多還未被那些將校蠱惑,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那可就說不準了。

在場的人不但有士卒,還有着許多並沒有參與蠱惑的將校。

那一大部分將校在察覺到這一幕後,臉上滿布着焦急之色。

只是由於雙方品秩相當,且對方的話明顯更具有蠱惑性,所以他們一時之間也沒有辦法。

就在校場中的局勢變得越來越危險的時候,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在校場的周圍。

不久後坐在高大駿馬之上的魏延,便躍馬出現在校場中外圍所有人的眼中。

當看到魏延的出現後,很多士卒臉上都流露出喜色,人羣開始不由自主的騷亂起來。

他們的都督回來了。

而魏延在來到校場處聽到那些可笑的話語後,他以馬鞭怒指那些在高臺上散播蠱惑話語的將校,對他們大聲呵斥道:

“爾等口中的小人,指的是我魏延嗎!”

魏延聲若洪鐘,他用盡全力發出的怒斥聲很快就傳遍了周圍。

同時他粗狂的臉龐上,亦流露出如虎豹般的噬人神色!

魏延的突然出現及他現在憤怒的神態,頓時嚇壞了那些心懷不軌的將校。

(本章完)

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41章 第三條路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7章 懾服徐詳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8章 關羽之憂推兩本書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
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41章 第三條路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7章 懾服徐詳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8章 關羽之憂推兩本書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