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

bookmark

天色一點點的暗淡下來,多日閉門不出的劉封,並未像常人所想的那般在府內借酒澆愁。

就在前一段時間,劉封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向劉禪上了一封奏表。

奏表的內容倒也不復雜,就是奏請劉禪廢西域都護,改立諸侯王鎮守西域。

或許在車師國王看來,這一封奏表可謂是劉封在掘他們的根。

但車師國王不知道的是,當這封奏表從尚書檯內流傳開來後,可謂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一片軒然大波。

西域都護一職,是自孝宣帝時期就設立的,數百年來,可以說西域都護的設立,儼然亦是大漢的諸多祖制之一。

暫且不提「廢護設王」一事能給大漢帶來多少好處,單單「違背祖制」這四個字就足以挑動許多漢室大臣的神經了。

當然自劉備稱帝以來,今漢改動祖制的地方並不少,可那些改動的推動者,要麼是功冠天下的糜暘,要麼於大漢有再造之恩的諸葛亮。

再加上他們二人的背後,往往得到劉備的支持,故而他們二人曾提出的改動祖制的事,許多大臣哪怕心中不願,表面上也起不了一點反對的心思。

可問題是,劉封能與糜暘和諸葛亮相比嗎?

那是萬萬不能的。

還有另一個疑慮就是,劉封身爲先帝的長子,只要他不犯下什麼大錯,劉禪爲了向天下人彰顯皇家內的兄弟情義,終有一日是會封劉封爲諸侯王的。

在這種可以預見的情況下,劉封卻還冒着大不韙提出「廢護設王」一事,實在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用心。

數日來許多朝臣亦正是用以上兩點疑慮,來不斷抨擊劉封的。

在諸多朝臣的不斷抨擊下,劉封只能選擇閉門不出,漸漸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中。

而劉封的退避,也被旁人認爲這是他失意、放棄的信號。

但旁人不知道的是,劉封的近況與他們所想的恰恰相反。

於房內昏暗的燈光下,劉封正聚精會神地看着身前書案上的一面地圖。

這面地圖上繪畫的正是西域的全貌。

西域地廣物博,而地圖太小,是無法清晰的描繪出西域的每處地貌的。

但儘管如此,劉封看向地圖的目光,依舊充滿了熾熱。

他記得之前糜暘曾許諾了他什麼,他也相信以糜暘的手段,「廢護改王」一事是一定會有下文的。

就在劉封心中懷抱無限暢想的時候,門外一道急促的腳步聲,吸引了他的注意。

「將軍,大司馬命人有請。」

來人的是劉封的親衛,他的聲音壓的很低。

可在聽到這句話後,劉封卻騰的一下子站起身來。

他近來忍受那麼多抨擊,甚至作出閉門不出的舉動,一直在等着不就是這句話嗎?

「告訴來人,吾馬上前往。」

劉封低沉的聲音下,卻帶着幾分絲毫不加掩飾的躁動。

...

糜暘並未等的太久。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左右,劉封就在一名下人的帶領下,走入了他所在的大堂內。

面對劉封的參拜,糜暘讓他先坐下。

而等劉封坐下後,蔣濟便會意地將他探查到的情報,告知給了劉封。

剛剛坐下的劉封,就得知了西域諸使正在密謀的事。

與糜暘一樣,初聞西域諸使的心思後,劉封直接笑出聲來。

這一聲是嘲笑。

但隨後劉封又發出了一聲如釋重負的笑聲。

也許西域諸使在劉封看來頗爲愚蠢,但他們的愚蠢正好幫了自己一個大忙。

而在發出兩聲笑聲後,劉封也知道了糜暘今夜會召他前來。

想到這一點,劉封沒有片刻的猶疑,他連忙起身對着上座的糜暘一拜道:

「臣願以大司馬馬首是瞻!」

劉封沒有貿然的請命,要去討平西域諸使正在醞釀的叛亂,他先是明確地向糜暘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因爲劉封知道,在接下來西域諸使的叛亂中,他能獲得什麼樣的好處,完全就在糜暘的一念之間。

劉封的服帖,倒是出乎了蔣濟的預料。

因爲早在蔣濟投效糜暘之前,他就曾聽說過劉封剛猛的名聲。

而劉封當下的這番表現,與他剛猛的名聲並不相符呀!

蔣濟心中有這疑問倒也正常,畢竟他投效的晚,並未見到過一些往事。

當年在街亭時,糜暘不露風聲地來到街亭。

那時候糜暘根本還未拿出劉備的詔書,但僅僅是一個露面,他就輕而易舉地收走了劉封手中的兵權。

而那一日糜暘在高臺上,接受上萬漢軍誠心擁戴的壯觀畫面,更是映在劉封的腦中始終揮之不去。

剛猛是剛猛,但這不代表劉封是傻子。

看到劉封服帖的模樣後,糜暘沒有第一時間表態。

他伸手示意劉封離他再近一些。

在糜暘的示意下,哪怕劉封心中有所疑惑,但他還是聽話地朝着糜暘所在前進了幾步。

這樣一來,糜暘與劉封之間的距離,就不再是那麼遙遠了。

而這種距離,亦能讓糜暘能更清楚看到劉封臉上的神色。

望着臉上有恭敬之色的劉封,糜暘前屈身子,笑着問道:

「你很想在西域,裂土封王嗎?」

糜暘的話宛若一道驚雷在劉封的耳邊炸響。

被看穿心中最深層渴望的劉封,臉上頓時浮現了驚慌之色。

他連忙低下頭,不敢直視糜暘的目光。

可儘管他如此做了,但他還是感覺到,糜暘的目光正變得越來越火熱。

那火熱的目光,就像要把他給烤乾一樣。

「臣,臣不敢。」

良久之下,劉封只能結巴的回答出這句蒼白的話語。

不敢?

身爲皇室宗親者,有哪一個不想裂土封王的。

劉封的回答,一點都不足以讓糜暘採信。

不過相較於無私,糜暘更喜歡用有私的人。

「你應該知道,當年你與陛下之間,有着爭嗣之事。」

當年襄樊之戰時,劉封不顧關羽的檄令,堅決不肯發兵支援,報的就是養兵自重的心思。

而爲何要養兵自重,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更何況一個副軍將軍的稱號,一個劉備繼子的名義,哪怕劉封不曾養兵自重,他也逃脫不了「爭嗣」之嫌。

畢竟在禮法上,劉封纔是劉備的長子,這是公認的事實。

而當年劉禪之所以會成爲太子,乃是以嫡子的身份而已。

糜暘這句語氣稍顯沉重的話,讓劉封心中的慌亂又多上了幾分。

「你也應該知道,朝野上下很多人都對你頗有意見。」

糜暘的這句話,更是無情的吐露出,劉封眼下在大漢那尷尬的境地。

由於七國之亂,漢室自孝武帝以來,一直有打壓宗室的傳統。

除去天子外,其他宗室成員最好都無才無德,好好在封地養老就行。

可劉封恰恰又是一位頗具才幹的人。

重要的是,劉備在世時,得到劉備愛護的劉封,他那剛猛

的性格給他招惹了不少麻煩。

別的不說,襄樊大戰那件往事,劉封就直接得罪了元從系、荊州系的大臣們。

正因爲如此,這次朝臣對劉封的抨擊,纔會如此的猛烈。

要不是糜暘在暗中周旋,劉封就算想閉門不出,又豈是那麼容易的呢?

糜暘的兩句事實話語,直接將劉封心中的慌亂激發到最大,這時候他已然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臣,臣惶恐。」

到了這一刻,劉封哪裡還敢展望一些有的沒的,糜暘身上散發出的威勢壓得他快喘不過氣來了。

現在劉封只希望,能夠平安無事地度過今夜的會面就好。

而就在劉封以爲,糜暘下一句是要繼續威懾他的時候,糜暘突然話鋒一轉,笑着說道:

「不過先帝在世時,曾讓孤好好照顧你。」

糜暘的這句話,猶如春風一樣劃過劉封的臉龐,在漸漸平復劉封內心慌亂的同時,亦讓劉封驚訝地擡起頭看向糜暘。

而當劉封的目光觸及到糜暘深邃的眼眸後,劉封才突然意識到,糜暘爲何要跟他說這些。

糜暘是要告訴他一件事:目前在朝野上下,有心且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只有他一人。

至於劉封在得知這層含義後,心中會怎麼想呢?

原本心中就不敢反抗糜暘的劉封,在心中快速的權衡利弊後,他的整個頭直接在糜暘面前放到了最低。

「封,必誓死不敢違逆大司馬。」

相比於方纔的那句「馬首是瞻」,劉封當下的這句「誓死不敢違逆」,顯得更有分量。

而這也是糜暘真正想要的一句話。

得到這句話的糜暘,立即大笑起來。

他伸出手拍着劉封的肩膀說道:

「因爲你心中常對西域諸使有所懷疑,所以你暗中派人時刻打探着西域諸使的動向。

打探之下,你才能及時發現西域諸使的異動,從而在他們舉事時,率軍將他們順利鎮壓。」

「這會是將來史書上的記錄,孤也希望來日你的奏表上,也是這麼向朝臣及天下人解釋的!」

「如何?」

糜暘好似是在詢問劉封的意見,但劉封知道到了這一步,他的答案有且只有一個:

「臣,領命!」

得到劉封的回覆後,糜暘便擺擺手言道:「回去準備吧。」

「明日會有人協助你的。」

在糜暘的這句話下,劉封懷抱着複雜的心情,離開了大堂之中。

而等劉封的身影消失不見後,蔣濟起身對着糜暘問道:

「西域千里之遙,劉將軍性格剛猛,恐大司馬外無人可制之。」

在蔣濟看來,糜暘今夜要這麼敲打劉封一番,爲的就是來日將劉封放到西域封王。

但蔣濟卻覺得,這一舉動依然存在着風險。

而對於蔣濟的這層擔憂,糜暘又何嘗不知道呢?

只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在糜暘看來,只要出師有名,以目前漢軍的軍力,拿下西域並不是難事。

可拿下西域容易,治理好西域,將西域徹底化爲華夏的一部分,卻並不容易。

要想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借鑑先輩。

當年荊州、揚州,皆可算是化外之地,風土人情,語言,習俗與中原大不相同。

但時至今日,儘管荊州與揚州在一些方面與中原還是有着分別,但兩州的百姓打心底裡都已經將自己視作華夏的一份子。

而造成這番改變的,正是漢初劉邦分封的那些諸侯王了。

那些諸侯王不一定都是賢明的人,但他們爲了自身的利益,在到達封地後,會盡一切力量來慢慢同化當地的人。

這樣的主觀能動性,是諸侯王獨有的,任何大臣都不具備。

不要小看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特別是這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會得到強大的軍事實力支持的時候。

好的政策不應該埋沒,而要想讓這個好政策發揮應有的效用,派去西域的諸侯王的首個人選,就一定要慎重。

當然實際上糜暘也沒得選。

劉禪的子嗣尚未出生,他的兩個弟弟又太小,挑來挑去,糜暘的目光只能放在劉封上。

拋開劉封的性格不談的話,他個人的軍事能力,反而能大大裨益糜暘「化域爲州」的理想。

至於蔣濟的擔憂,糜暘也不會坐視不理。

「無妨。

有孤在一日,他就不敢有二心。

況且孤從未答應過他,可以在西域世襲罔替。」

糜暘要的是化域爲州,並不是化域爲國,化域爲國,只是一個過渡而已。

聽到糜暘的最後一句話後,蔣濟這才放下了心。

只要不世襲罔替,讓劉封在西域形成牢不可破的勢力根基,那麼劉封能對中央政府造成的風險,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大司馬英明。」

...

時間很快來到了第二日的晚上。

當夜幕降臨的那一刻,居住在四方館內的張溫與周魴,卻突然地感覺到有些心悸。

好像在漆黑的夜幕下,正有着某股力量在蓄勢待發,意欲對他們不利。

當然張溫與周魴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倒不是他們會未卜先知,純粹是因爲他們在四方館內缺少安全感。

本來在從江東出發時,他們身旁是帶着百餘侍衛的,可那些侍衛在之前柳隱的迎接舉動中不得已被拋下,現在張溫與周魴身邊不過三五隨從而已。

身處敵國都城內,身旁的守衛力量又可謂是薄弱至極,任何人面對這一情況,都會感覺到不安。

濃郁的夜色,無形中加深了他們心中的不安。

張溫與周魴不知道的是,他們的直覺是對的。

因爲就在離他們不遠的一處院落內,百餘衛士正在有模有樣的誓師着。

「今夜必取吳狗首級!」

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23章 誅心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24章 屠殺?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3章 先斬後奏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
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23章 誅心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24章 屠殺?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3章 先斬後奏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