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

孫權心中濃濃的進取之心,在陸遜的規勸之下,正在快速地消散着。

誠然公安之戰已經過去數年的時間,可公安一戰給江東及孫權本人帶來的陰影,卻不是那麼容易消退的。

就算孫權本人可以枉顧糜暘的威脅,趁張飛離開荊州之際對荊州發動襲擊,但江東的將率及士卒呢?

“有糜旗,不向西”。

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有滅己方威風的意味,但這句話就是江東上下臣民心中的真實寫照。

身爲江東的主人,孫權不可能忽視這一點。

況且陸遜說的是有道理的。

糜暘一向善用誘敵之計,誰能知道張飛離荊不是他爲江東設下的一個圈套?

理智上的判斷,很快壓制了孫權感性上的踊躍。

悻悻不喜的情緒,漸漸出現在孫權的心中。

近來他一直在籌備稱帝之事,難道當他成爲帝王之後,還要一輩子活在糜暘的陰影之下嗎?

不,他絕不想接受這樣的生活。

萬般惆悵之下,孫權嘆着氣問陸遜道:

“孤今生還有再度踏上荊州的那一日嗎?”

能讓孫權問出這樣的話,可見眼下孫權的情緒有多低落。

君憂臣辱,君辱臣死。

身爲人臣的陸遜,自然不會讓孫權的失落情緒繼續蔓延。

“華公離開之前,他曾對至尊言過:“糜暘有韓白之奇,焉知不會有韓白之禍乎?”

“臣以爲,華公的話不無道理。

自古以來,功高震主就是爲人臣之大忌。

劉備重情重義,或不會對糜暘心生忌憚。

劉備世之英雄,糜暘或也不會對他心懷二心。

可再厲害的英雄,終也會有離去的一天。

至尊不見曹操逝世後之曹魏乎!”

陸遜言辭真誠,盡力開導着孫權。

而在聽到陸遜的開導後,孫權眼中的亮光又重新浮現起來。

他就是人君,自然知道陸遜與華歆的這一點判斷,是否有着道理。

而他亦是親眼見證曹魏衰落的人,別看當下大漢聲勢日漸昌隆,但比之昔日曹魏還是有所不足的。

那麼強大的曹魏,都在曹丕的引領下日漸頹喪,誰能知道大漢不會有這一日呢。

在想通了這個關節後,孫權重新振奮起情緒對着陸遜笑言道:

“稱帝臺修建的如何了。”

聽到孫權問起這件事,陸遜連忙答道:

“一切按計劃進行中,在元旦那日,至尊稱帝之盛況,勢必會流芳史冊。”

陸遜的回答讓孫權臉上的笑意更甚。

明年的元旦之日,是個特殊的日子。

孫權並非沒收到來自長安的文書,讓他派出使者前去參加在長安的盛典。

可明知道劉備要在元旦那日舉辦告祭祖陵的盛典,孫權卻還是將稱帝的日子定在那日。

孫權爲的就是告訴天下人,他不懼大漢的威勢!

想到稱帝之事不容有失,孫權讓陸遜退下繼續籌備稱帝事宜去了。

在孫權的吩咐下,陸遜緩緩朝着堂外退去。

可看着陸遜離開的背影,突然一個想法出現在孫權的心中。

對於陸遜的才能,孫權是十分看重的。

但若說糜暘功高蓋主的話,那麼陸遜將來會不會也有這一日呢?

這個想法來的快,去的也快,可還是不可避免得讓孫權的目光變得幽深起來。

他不想他的朝堂之中,再出現第二個周瑜。

漢章武五年十二月,安排好荊州防務的張飛正式從荊州啓程回長安。

或許是出於對劉備的思念,張飛從襄陽出發,晝夜兼程,並未花費多久時間就來到了長安城外。

而提前得到消息的劉備,在張飛歸來的這一日,正帶領着諸葛亮於長安城外親自迎接着張飛的歸來。

在一片蒼黃的關渭大地上,一匹通體黝黑的烏騅馬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斜倚在車欄上的劉備,很快就注視到了那抹正在朝他疾馳而來的黑色。

看到那抹快速移動的黑色後,劉備的臉上不自覺的流露出喜色。

他認得這匹黑馬,而他想着這匹黑馬上的人。

於濃郁的思念之下,劉備站起身來走下車輦,然後一步步朝着心中的思念走去。

烏騅馬上的張飛,也看到了劉備正朝着他的方向前進。

看到這一幕後,張飛又狠狠地鞭笞了幾下胯下的戰馬。

吃痛之下,烏騅馬的速度陡然又提升幾分,很快就將張飛帶到了劉備的身前。

張飛於劉備身前的十步之外勒住馬匹,在馬匹停穩後,張飛雄壯的身軀從馬上直接躍下,然後大步朝着劉備的方向跑去。

劉備是大漢的天子。

自古以來,天子的五步之內都是人臣的禁區。

可哪怕周圍衛士林立,哪怕一衆熟知典儀的名士都在,當下卻沒有一人出言阻止張飛。

對他們來說,劉備是他們的君王。

對張飛來說,劉備卻是他的兄長。

雙向奔赴之下,兩隻許久未握的手最終緊緊握在一起。

感受着彼此手心上傳來的溫度,張飛與劉備兩人的眼眶都已經溼潤。

“兄長,飛回來了。”

聽着張飛的這句話,劉備不知是哭還是笑,他只能不斷重複着一句話: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沒有過多的寒暄,不久後劉備就拉着張飛的手往着他的御輦上走去。

待劉備與張飛的身形都進入御輦中後,全程注視着君臣重逢這一幕的諸葛亮,笑着下達了回程的命令。

就是在諸葛亮的笑容之間,能隱隱察覺到幾分遺憾的意味。

諸葛亮是在遺憾什麼呢?

十數年前的新野星空之下,一羣懷抱理想的人喝着酒圍坐在篝火旁,大笑着許下了一個諾言——來日同賞長安風華。

可這份充斥着真誠與溫暖的誓言,在多年世事的變遷之下,卻有很多人無法遵守。

關雲長、糜子仲、孫公祐,簡憲和

恍惚之間,那一夜的許多人都已經不在了。

這一變故,又如何能讓人不嘆呢?

相似的遺憾情緒,也出現在了劉備與張飛的心間。

看着坐在對面的劉備,張飛長長嘆了一口氣道:

“若他們還在,那該有多好呀!”

聽到張飛的這句感嘆後,劉備雙手一顫。

不知不覺間,眼眶中的淚水竟再也剋制不住,從劉備的臉龐徐徐落下。

劉備流淚惋惜的模樣讓張飛變得急切起來。他知道他又說錯話了。

考慮到劉備的身體情況,張飛急的想伸手爲劉備擦拭去臉上的淚水,可張飛的舉動,卻被劉備溫和地伸手阻止。

“無妨。

想來用不了多久,朕就可以與他們相會了。”

在張飛面前,劉備絲毫不防備地說出了他當下的身體狀況。

而聽到劉備的話後,張飛臉色大變。

在數萬敵軍面前,張飛也能神色自若,但劉備的這句話,卻讓張飛徹底慌了神。

“兄長,你可不能”

後面半句話,張飛沒有說出來。

只是劉備知道,張飛想說的是什麼。

面對驚慌失措的張飛,劉備笑着握住他的手。

“益德!

爲兄總有離開的那一日的。

這是天命,非人力可以阻擋。”

說完這番話後,劉備握住張飛的手突然用力。

注視着眼前這位跟隨他數十年至死不渝的兄弟,劉備繼續說道:

“爲兄不懼死。

爲兄擔心的是,在我死後,阿斗會鎮不住。

你這次歸朝,就不要再走了。

長安需要你,阿斗更需要伱。”

宛若託孤一般的言語,讓張飛也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淚。

而面對着劉備的請求,張飛又豈會有拒絕的道理呢。

“兄長放心,有飛在一日,宵小之輩就斷難危害到大漢的社稷。”

聽到張飛的承諾之後,劉備漸漸鬆開了他握住張飛的手。

對張飛回朝一事,近來長安城內有着許多推測。

但不管對別人來說,張飛回朝有着怎樣的意義。

對劉備來說,張飛的回朝無疑是讓他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兄長信你。”

在張飛回到長安的當日,劉備並未對張飛進行大的封賞。

這讓長安城內的許多人感到不解。

雖說張飛並未參與北伐關中一役,但在荊州張飛也是發動了北伐的。

而且由張飛主導的北伐之戰,儘管未攻克下宛城,但也是收復了不少失地。

最重要的是,張飛的北伐舉動在戰略意義上來說,起到了牽制中原魏軍的效果。

若沒有張飛圍攻宛城,糜暘北伐關中時面對的壓力肯定會大大增高。

無論從哪方面講,張飛的這次都應該得到封賞。

可一切都很平靜。

只是就在衆人以爲張飛歸朝一事,會這麼平穩地過去之時,一道徹底引爆長安輿論的奏疏被送到了劉備的御案之上。

這道奏疏是由糜暘親筆寫就的,奏疏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奏請劉備追封故大將軍關羽爲王。

儘管在之前的日子裡,追封關羽爲王一事早已經在長安城內鬧得沸沸揚揚。

可那時候並未有朝廷重臣出來,發表過對這件事的看法。

沒想到的是,就在張飛回朝的第二日,身爲大將軍的糜暘會公開上書支持這件事。

而當糜暘公開表態後,當即就有許多朝臣跟隨糜暘一起上書。

那些朝臣主要是以東州派與關西世家背景的爲主。

一語出,而羣臣追隨,糜暘第一次正式在天下人面前展現了他在政治方面的號召力。

劉備在收到糜暘及衆臣的上書後,並未着急下決定,他選擇召開一次大朝會,來公開討論這件事。

儘管糜暘的支持者很多,儘管之前相關的輿論工作鋪墊的很到位,可在這次大朝會上,還是有不少大臣公開反對這件事。

反對的主要理由,無非就是劉邦的那句白馬之誓。

但單憑這一句誓言,可無法阻止能言善辯的關西大臣們。

白馬之誓的全部內容是:“非劉氏上所不置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擊誅之。”

很多人都只記住了誓言的前半句,卻忘記了後半句,這其實是有失偏頗的。

因爲這句不是劉邦的詔令,而是他對天下人做出的誓言。

政治誓言的本質是——各得利益。

沒有功的人,不可以稱侯。不是劉氏宗親,不可以稱王。

這兩句話相輔相成,而合起來纔是真正的白馬之誓。

許多關西大臣就舉出了各種各樣的例子——漢室四百年以來,多的是無功而侯的故事。

而從那些故事中,那些大臣得出了一個結論:

破壞白馬之誓的第一位天子,絕不是劉備。

除去這一點外,更是有關西大臣隱晦地指出,漢室四百年來,破壞祖制的天子大有人在。

別的帝王就不提了,就說孝武帝吧。

劉邦定下的祖制是“無爲而治”,劉徹搞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若說這一點還不算過分的話,那麼劉徹直接將大漢的五德屬性更改了呢?

在劉徹以前,其實劉邦定下的是大漢是水德.

然後大漢的五德在劉秀稱帝后,又被改了一次.

五德在當世可以看做一個朝代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政治法統之一。

朝代的五德都能這麼改,那麼根據時勢做出其他變化,又有何不可呢?

關西大臣不斷舉出各式各樣的例子,主要的目的就在於淡化“違背祖制”這一名頭的影響力。

面對那些例子,其他大臣也不可能睜眼說瞎話,妄自否定呀。

而就在糜暘的支持者,在與那些大臣激烈爭辯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車騎將軍張飛起身表態,支持糜暘的提議。

當下大漢的政治派系主要分爲三類:荊州系,元從系,東州系。

本來若只有東州系大臣及還不成氣候的關西大臣支持糜暘,這件事還不至於到一面倒的狀態。

可當元從系的領袖張飛也明確表態支持此事後,朝會上的風向可就產生了壓倒性的變化。

一時之間,追封關羽爲王一事,好像成爲了大部分臣子的共識。

當然這種共識的出現,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在於荊州系領袖諸葛亮全程一言不發。

諸葛亮不主動表態,荊州系大臣自然也就不會參與這件事。

在東州系與元從系大臣大力支持,荊州系大臣坐觀結果的情況下,追封關羽爲王一事最後在朝會上順利通過。

最後劉備正式下詔:“追封關羽爲襄陽王,贈諡號忠武!”

當劉備的這道詔書下達後,許多聽聞這件事的人沸騰了。

原來想獲得王的封號,不一定要如曹操那般謀逆,只要爲大漢立下大功也可以呀!

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章 江陵城中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5章 于禁跪伏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22章 出獄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請假一日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0章 夜襲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番外:亡國之恨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
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章 江陵城中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5章 于禁跪伏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22章 出獄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請假一日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0章 夜襲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番外:亡國之恨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