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

bookmark

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

漢軍全軍出擊,不留一支奇軍的舉動馬上被張遼所察覺到。

在察覺到這一幕後,張遼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這一幕他早有預料。

當一場大戰打成持久戰時,那麼奇兵的盡頭永遠都是正兵。

只是哪怕知道關羽已經有了進行最後一擊的打算,但是張遼臉上還是浮現着自信的內容。

因爲目前戰場中的局勢,整體優勢在魏軍。

沒有鐵騎參戰又如何,一衆北地名將尚未到達又如何?

也許在同樣的實力下,曹休不是張飛的對手,孫禮更不是糜暘的對手。

但只要己方有着強大的實力在,那麼強大的實力就能很大程度上彌補能力的差距。

而論天下精兵,曹魏中軍最強,這是爲天下人所公論的。

之前無論是曹休還是孫禮所率領的兩萬魏軍,都只是曹魏的外軍而已。

那最精銳的三萬曹魏中軍,張遼一直當做他壓箱底的手段,未曾動用。

現在看來是要動用這最精銳的大軍的時候了。

張遼用眼神望向一旁的親衛,他的親衛會意將一直揹着的長戟交到張遼的手中。

張遼提起親衛遞過來的長戟,然後令人揮舞令旗敲響了最後的戰鼓。

當魏軍獨有的激昂鼓聲響起之時,代表着在這一刻,魏衛將軍張遼已經如關羽一般,選擇全軍壓上進行最後的決戰。

三萬曹魏中軍在鼓聲及張遼的帶領下,士氣高昂的手舉利刃朝着前方的戰場大步邁進。

能入選曹魏中軍的士卒,無一不是精銳老兵。

身爲老兵的他們,自然是知道剛纔的某些局部戰場中,同袍在吃着漢軍的虧。

只是這種現象,並沒有讓這三萬曹魏中軍的士氣受到影響。

他們的創建者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帝曹操,他們很多當初都是曹操的親軍。

曹操曾經與他們一同舉劍應敵,共破敵人。

有着這種經歷的他們,心中一直有着一種莫大的榮耀。

莫大的榮耀帶給了他們莫大的自信。

在他們的觀念中,不管前方的同袍將戰打成什麼樣子。

只要他們一入場,那麼魏軍一定會獲得最後的勝利。

當三萬雄壯威武的魏軍中軍,帶着必勝信念朝着前方的漢軍前進時,整個戰場中突然起了一陣陣大風。

陣陣大風由地而起,帶着一陣陣風沙彌漫在三萬魏軍中軍的身前。

而被漫天風沙掩蓋的三萬魏軍中軍,並沒有因此被阻擋步伐。

他們目不斜視地緊盯着前方百步之外的敵人,然後在鼓聲的指引下,由漫天的風沙中顯現出一件件散發着寒意的鐵甲,就如那如黃泉河中上岸的三萬勾魂使者一般。

風沙蔽空令三萬魏軍中軍所處的空間,都變成了灰黃色的天地。

但就是代表着蒼茫與蕭瑟的顏色,卻讓這三萬魏軍中軍感覺到十分舒適。

曹魏爲土德,正色爲黃。

身爲曹魏中軍的他們,當然會對這漫天的灰黃色感覺到舒心。

在整個曹魏中,若論當前對曹魏這個朝代歸屬心最高的,絕不是那背棄祖宗的各家士族。

亦不是曹丕稱帝后人人加官進爵的各級武將,而是拱衛着曹魏皇權的曹魏中軍。

因爲他們的軍心,早就在數十年就被那個男人所折服,並甘願爲他的大業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十數萬忠於曹家的曹魏中軍,是曹丕敢於篡漢的最大依仗。

對於這三萬魏軍中軍來說,縱使他們沒有處於“突進”的狀態,但憑着他們的精銳狀態,前進的速度也是不慢的。

三萬魏軍中軍快速的越過漫天風沙,不久後就已經來到了曹休與張飛交戰的,這片如絞肉機一般的戰場中。

交戰到現在,時間不知道已經過去了多久。

在長時間高強度的肉搏廝殺之下,哪怕是張飛這種猛將,都已經感覺到疲累,更何況那些兩方士卒。

此刻在這處戰場中,兩方的大軍早已經沒有四萬那麼多,雙方的兵員都銳減了許多。

一座座屍山在戰場中的各處壘起,一條條血河在衆人的腳下氾濫。

整片大地已經完全呈現一股暗紅色,濃郁到令人作嘔的血腥味瀰漫在數萬人的鼻間,只讓每個人都感覺意欲作嘔。

只是在此刻,哪怕下意識的生理反應有多麼強烈,但是每個人都生生忍住了這衝動。

因爲雙方的士卒前方,都有着殺之不盡的敵人。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敢有一絲放鬆。

當雙方的廝殺進行到這一步時,拼的已經不是雙方的精銳程度了,而是雙方的意志力。

雙方的數萬大軍,已經疲累到無法再從口中發出一絲一毫的喊殺與哀嚎聲。

現在在這處戰場中,人的聲音已然消失不見。

剩下的只有數萬聲刀劍的揮砍聲,及身體不斷倒下的撞地聲。

這數萬聲不帶着任何活人氣息的聲響,已經將這處血腥的戰場演變爲修羅場。

而就在這時,雙方的士卒都聽到了背後傳來的數萬聲踏地聲。

這數萬聲踏地聲就像一縷縷陽光一般照射進這修羅場中,將兩方大軍都從死氣沉沉的狀態中喚醒。

因爲這數萬聲由背後傳來的踏地聲,代表着身後的援軍正在朝他們趕來。

如今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事嗎?

縱算是張飛在聽到這聲音後,他的臉上都不由得浮現喜色。

張飛在砍死一位魏軍後,轉頭看向後方已經在不遠處的關羽,他從口中吐出一口血沫,然後不由得讓自己放鬆一會。

在方纔長時間的交戰中,死在他手中的敵軍不知有所少。

雖然他憑藉着自身的武藝,自身並沒有受到什麼創傷。

但是不受傷與不受累是兩碼事。

張飛再如何勇猛,他今年也五十有餘,再不是當初精力好像用不完一般的年輕小夥了。

在短暫的休息之後,張飛便又提起手中的長槍朝着前方殺去。

雖然看到關羽率領着援軍到來,讓他的內心有着一股強烈的安定感。

但是殺敵還是要殺的。

在之前張飛本來手中拿的武器是大刀,但大刀雖然威力更強更能殺傷敵人,只是張飛最擅長的還是用長槍。

所以當用手中的長刀擊殺敵人騎軍提振起己方的士氣後,張飛便換上了他最拿手的武器。

長槍在手的張飛,更增添幾分勇武。

即使現在的他,腳下已然沒有戰馬,但是憑着他自身的矯健身姿,一點也不影響他左衝右突擊殺敵人。

要不是有如此勇猛的張飛一直在提振着士氣,武器不如魏軍的漢軍,恐怕早已敗下陣來。

在張飛重新朝着魏軍殺去之後不久,雙方的三萬援軍都已經到達戰場之中。

相比於張遼率領着三萬曹魏中軍加入戰場,漢軍對於關羽的三萬援軍的趕來,更爲趕到如釋重負。

他們本來武器就不如身前的魏軍。

在剛纔的高強度交戰之中,哪怕魏軍不是全員披着鐵甲,但整體的鐵甲披戴率也是不低的。

所以在不斷擊殺敵軍之下,很多漢軍士卒手中的環首刀的刀刃早已經開裂。

若關羽的援軍再不到來,那麼縱算張飛再如何勇猛,恐怕不出一個時辰,這萬餘漢軍就得敗退。

只是讓漢軍高興太早的是,他們低估了張遼所帶來的三萬魏軍中軍的精銳程度。

漢軍本來以爲這來援的三萬魏軍的精銳程度,最多與方纔和他們交戰的魏軍一般。

只是單單是披甲率這一點,眼前這隻剩萬餘的敵人就不能與那三萬魏軍中軍相比。

魏軍中軍能被曹操依仗爲守護曹魏社稷的定海神針,曹操對他們的付出可謂是不遺餘力的。

眼前的這三萬魏軍中軍,披戴鐵甲的比率不僅大大提高不說,他們手中的環首刀更是經過曹魏集合全國之力精心鍛造的。

曹操完全是按西漢的中央軍的標準,在打造他的中軍。

而當年西漢的中央軍之所以能橫掃霸主匈奴,與他們的裝備精良有着分不開的聯繫。

當這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三萬魏軍中軍剛剛進入戰場時,很快就體現出他們的強大戰力。

本就已經開裂的漢軍環首刀,早就處在不堪重負的狀態。

當他們揮舞着手中的環首刀,朝着魏軍砍去與魏軍手中的環首刀相碰撞時,不少聲兵器斷裂的聲音響徹在這片戰場之中。

漢軍手中環首刀還處在鐵器的範圍中,而魏軍中軍手中的環首刀已經朝着鋼刀轉變。

若說以往的兩軍尚不會體現出這個差別的話,但今日的雙方交戰到現在已經持續良久。

加上漢軍的武器一直處在高強度的使用下,所以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這令人心怖的一幕終於發生在戰場之中。

沒有武器,這仗還怎麼打。

雖然這一幕並不是普遍發生,但是當這一幕發生後,還是極大程度的影響了漢軍的軍心。

失去武器的那些漢軍自不必說,他們已經成爲羔羊死於敵軍的刀下。

而對於絕大部分手中環首刀未斷裂的漢軍來說,雖然他們手中的環首刀還能用。

但是他們都知道同袍手中的環首刀既然會斷裂,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手中的自然也會。

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對於戰場中的絕大部分漢軍來說,他們心中已然如手中的環首刀一般出現了裂口。

而這一幕亦很快被魏軍的衆多將領所察覺。

在察覺這一幕後,衆多魏軍將領不禁喜笑顏開。

勝機已現!勝機已現!

戰到現在,他們也很累了。

但是戰到現在看到這一幕後,他們卻覺得一切的累都值得。

在大笑完後,衆多魏軍將領將不屑戲謔的目光看向剛剛加入戰場的關羽。

對於曹魏的頭號敵人,關羽的樣貌早已經是人盡皆知。

縱使你威震華夏又如何?縱使你的部下驍勇善戰又如何?

在天下間,敢於向曹魏中軍發起挑戰的,都一定不會有好下場的。

這是三國蓋世梟雄曹操數十年來,嘔心瀝血爲曹魏中軍奠定的威名,爲曹魏打下的冠絕天下的國力。

兵力數量、精銳程度、武器精良程度等等漢軍皆處於劣勢,這一仗你們還怎麼打?

無非是送死而已。

哪怕是目前戰場中有着關羽、張飛、糜暘這三名威震天下的名將,但是在強大的硬實力面前,一切都只是蚍蜉撼樹。

蚍蜉撼樹,豈可爲之?

這個天下,終歸是屬於大魏的。

衆多曹魏將領都知道爲了打這場仗,劉備手下有名的大將大多都在此處。

若是這一仗漢軍失敗,致使關張糜三員名將都戰死在這裡。

那麼那個在南方建立的國力弱小的僞漢中,還有誰能抵禦他們的進攻?

是垂垂老矣的劉備,還是隻會內政的諸葛亮?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場中的所有曹魏將領都加快催促了部下士卒,加緊對前方漢軍的攻擊。

他們要儘快畢其功於一役,他們要利用強大的實力擊潰眼前的漢軍,他們要借用這一戰揚名天下。

而既然所有曹魏將領都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張遼自然不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

相反身爲主將的他,此刻心神最亢奮的。

只是儘管心神再如何亢奮,但是張遼還保持着非常敏銳的對戰局的判斷。

他知道現在漢軍的軍心士氣出現震盪,他知道現在是難得的時機,他亦知道關羽還有着三萬生力軍。

正因爲知道,所以他不再遲疑。

在方纔讓三萬曹魏中軍殺入戰場時,張遼並沒有一起進入戰場,他單獨率領着八百虎賁留在戰場之外。

何爲虎賁?

天下步軍至強者方可稱爲虎賁。

虎賁之前更是大漢禁軍的統稱。

而目前他身後的八百虎賁,正是當初在合肥城下大破孫權十萬大軍的那一支。

因爲這莫大的戰功,所以曹丕之前親下詔令賜虎賁封號給這數百勇士。

現在張遼要重新率領着這八百虎賁之士,在漢軍士氣出現震盪的時候,前去再次撕開敵人的陣線。

張遼是很果斷的人,他馬上率領着周圍的八百全身重甲的虎賁,朝着漢軍陣型最薄弱的那處側翼快速攻去。

張遼駕馬揮舞着手中的長戟不斷髮出長嘯聲,激勵着身後的士卒,猶如當年在合肥城外一般。

就在張遼率領着八百虎賁朝着漢軍的側翼攻來時,一直在防備着張遼的關羽發現了這一幕。

而幾名隱藏在山坡之後的羌族騎士,亦在發現這一幕後,立刻撥馬朝着後方的漢軍大營快速奔去。

因爲一位蓋世名將的名聲之差,很多人都有意忽略了他的存在。

只是現在他是真的在呀。

凌晨還有1章。

(本章完)

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22章 出獄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24章 屠殺?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1章 江陵城中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
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22章 出獄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24章 屠殺?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1章 江陵城中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