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

可哪怕腦海中的想法再如何強烈,曹真也不得不接受,略陽丟失後,他當下要面對的棘手的局面。

那就是他的大軍,該不該退?

他的大軍一旦退卻,代表着什麼曹真很清楚。

所以就算心中傾向於退兵,但在今日他還是特地召開一場議會,讓衆將一起商討是否退兵的問題。

既是爲集思廣益,也是爲分擔責任。

曹真看着下方吵成一團的諸將,他在沉默之餘,頭也感覺到非常的痛。

諸將之所以會爭吵,主要是由於意見不統一。

有的人贊成退兵,有的人不贊成。

不贊成退兵的人,並非不清楚略陽丟失後,他們將面臨着怎麼樣的境地。

但他們心中卻懼怕承擔,丟失整個涼州的罪責。

見帳內的爭吵氣氛有愈演愈烈的氣氛,曹真氣的忍不住直接一巴掌拍在了身前的桌案上。

曹真身形碩大,他的巴掌也是肥厚無比。

當肥厚的巴掌與木案重重接觸之後,發出了一聲巨響。

這聲醞釀着曹真怒意的巨響,頃刻間讓嘈雜的大帳安靜了下來。

等諸將畏懼曹真的威嚴停止爭吵後,曹真冷眼掃視全場說道:

“敵軍尚未退卻,難道我軍就要被不攻自破嗎?”

曹真的這句話,讓在場的諸位魏將皆羞愧的低下了頭。

在彈壓住帳內的諸將後,曹真將目光看向一旁方纔默默無語的劉曄,對着他問道:

“子揚以爲,我軍是否該退?”

梁州大敗後,劉曄跟隨在曹真的身邊,一路逃回了長安。

而梁州大敗的結果,並未影響曹真對劉曄的信任。

相反的是,曹真對劉曄的才能越發信服起來。

因爲早就在兵圍南鄭的時候,劉曄就曾建議過曹真,要儘早拿下漢城,免得出現什麼意外。

但那時曹真卻因爲糜暘羞辱曹操的做法,讓他沒有接受劉曄的這個建議。

若當時他能採納劉曄的建議的話,就算糜暘能招引來大水,魏軍也不至於一點提防都沒,以至於有最後的全軍覆沒之局。

儘管事後曹真沒有就此事爲劉曄公開請功,但也讓曹真愈發信任劉曄起來。

見曹真當衆詢問起自己這個棘手的問題,劉曄眉頭不被察覺地皺了一皺。

聰慧的劉曄又怎麼會不知道,當下公開對此事表態,會爲他招惹不少麻煩呢?

所以方纔他才一直閉口不談。

可現在曹真當衆詢問,卻由不得劉曄不發表看法了。

“我軍當退!”

劉曄在對曹真一拜後,先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曹真見劉曄的看法,與自己內心中的想法不謀而合,他的臉色變好了許多。

只是不支持退兵的魏將,在聽到劉曄的話後,忍不住對他怒目相視。

不支持退兵的魏將,大多是曹氏宗親,他們本來就對劉曄這個漢室宗親沒什麼好感。

面對一些魏將的怒目而視,劉曄當做沒看到一般,他接下來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適才部分諸將所言,我軍可分兵北上,助任成王收復略陽。

如此一來,街亭局勢可得到穩定,我軍就不用退兵。

可事情若真如此簡單,糜暘又豈會有陰奪略陽之意呢?

我軍可以分兵,但我軍多是步軍,即使我軍今日發兵,非五日以上無法到達略陽。

而據逃回的騎軍所言,略陽丟失已經是數日前的事。

任成王軍營中的存糧,可以堅持到我軍收復略陽嗎?”

聽到劉曄這麼說後,那些對他怒目而視的魏將,再不敢直視劉曄。

誠然軍營中爲了保險起見,都會存放一部分軍糧。

可那一部分軍糧數量不會太多。

曹彰經過一敗後,兵力尚有兩萬以上,更別說他的軍中還有着數千騎軍。

騎軍向來是吃糧大戶。

這導致曹彰大軍中一日的糧食消耗定然不低,而以正常存放在軍營中的糧草數量,是根本沒辦法支撐曹彰大軍堅持多長時間的。

哪怕是短短十日,也不可能。

在說完這番推斷後,劉曄又緊接着說道:

“退一步講,我軍就算可以在任城王大軍崩潰前收復略陽,可任城王大軍在略陽的糧草基地已經落入賊軍的手中。

若賊軍見略陽不可守,可直接一把火燒掉我軍在略陽的糧草基地,到那時任城王大軍,還是難以逃脫敗亡的下場。”

若說劉曄的上一個推斷,還讓有些魏將心中抱有希望之外,他的這個論斷,就直接掐斷了那些魏將心中的最後一絲念想。

糧草,是大軍最重要的戰略物資。

梁州一戰後,關中數年的存糧,早就盡皆覆沒於大水中。

當下曹真與曹彰兩支大軍的糧草供應,大多是由中原河北等地轉運來的。

中原河北一向是富庶之地不錯,可千里轉運軍糧,也讓魏軍的軍糧供應,一直沒辦法很順暢充足。

這就讓曹真沒辦法分出己方大軍的軍糧,前去補給曹彰的大軍。

可若沒有足夠的軍糧補給,即使曹真派出的兵馬可以打開略陽與街亭的通道,但曹彰的大軍別說繼續防守街亭了,恐怕安然退回長安也是一種妄想。

因爲一旦曹彰率大軍撤退,糜暘是一定會率軍在後追擊的。

外有追軍,內則軍糧匱乏,這樣的仗結果是一開始就註定的了。

劉曄的眼光的確很精準。

可他說出的話,對帳內的一衆魏將來說,卻是冷冰冰的,令他們心生悲痛。

一股濃厚的無力感,深深的縈繞在諸位魏將的心頭。

這種知道友軍有難,己方卻無法施救的無力感,是很讓人難受的。

就是曹真聽完劉曄的話後,也不由得發出陣陣嘆息。

他怎麼從曹彰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初在梁州時的影子?

等劉曄說完後,這一刻大帳內,沒有一名魏將對退兵之議再有異議。

街亭若實在守不住,曹彰若實在無法援救,那麼他們爲了確保後路的安全,是一定要退兵的。

劉曄見他的話引起了帳內諸位魏將的情緒低迷,爲了提振一下軍心,劉曄起身對曹真一拜道:“我軍當下退兵,只是一時的。待將來時機成熟,我軍尚有收復涼州的機會。”

聽到劉曄這麼說,不止曹真,帳內的其他魏將也被劉曄的話吸引了注意力。

在諸將的注視下,劉曄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看法。

“賊軍北伐,主要目的不在於侵吞涼州,他們的主要目的在於全盤佔據關中。

侵吞涼州,只是他們爲佔據關中做的準備。我軍失去涼州,從表面上看是一種巨大的損失,實則不然。

涼州自百年前以來,異族就時常作亂,以致涼州生計荒廢,百姓流喪。

賊軍拿下涼州後,至少數年內,不會讓賊軍的國力有大的躍升,相反賊軍爲保證涼州的安穩,還需要耗費國力來安撫涼州。

再而我朝地括南北,對於賊軍來說夢寐以求的牧場,我軍在河北就有數處。

失去涼州,不會讓我軍失去騎軍之利。

而縱使賊軍能佔據河西走廊,得到優良牧場,可要想組建一支精銳的騎軍,除去要有優良的牧場外,還需要有強大的國力爲支撐。

益州距離涼州千里之遙,又重山相隔,賊軍無法一直將益州的國力供輸至涼州。

既如此,我軍又何憂之有呢?

以當下的戰局而言,涼州對我軍來說,只是一塊雞肋而已。”

劉曄的話讓帳內諸將的臉色好了不少。

曹真看向劉曄的眼神中,充滿了欣賞。

曹真示意劉曄繼續說下去。

得到曹真的鼓勵後,劉曄繼續說道:

“當下對我軍,對我朝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關中。

只要關中一直在我朝的版圖之中,待我朝休養生息數年之後,我朝在關中的國力就會恢復大半。

到那時候,我朝依然可藉助強大的國力,徐徐謀圖收復涼州。

而關中之要在於長安,賊軍的主要目的也在於長安。

既然當下涼州失去已成事實,那麼我軍當務之急是應該徐徐後撤,回到扶風郡佈防,拱衛長安城!

大將軍當知,長安對我朝來說意味着什麼,對僞朝來說又意味着什麼。

涼州可失,但長安是絕對不能被賊軍奪走的!”

劉曄的話就猶如清涼的一盆水般,澆灌在曹真隱隱作痛的頭上,讓他的思緒一下子清楚起來。

對,當下不應該將注意力放在街亭一地的得失上。

而要將注意力主要放在,如何守住長安,如何守住關中這一件事上。

當思路的主要方向被確定後,曹真的心情頓時大好。

Wшw▪тTk án▪¢ 〇

曹真看向劉曄問道:“子揚以爲,賊軍若想繼續奪取長安,下一步會先攻打何處呢?”

對於曹真的這個詢問,劉曄不假思索的答道:“定然是陳倉!”

劉曄很是篤定,而他的篤定也是有理由的。

“我軍無須擔憂賊軍攻破街亭後,會從安定郡一路南下,跨越千里攻打長安。

一則賊軍的主力大多在上邽,賊軍無須捨近求遠。

二則賊軍的主要糧道在天水郡內,賊軍不可能置糧道安危不顧,更不可能會讓自身的糧道那麼綿長!”

當聽完劉曄的推斷後,曹真的臉上浮現了笑容,只是他心中還有着一層顧慮。

“以糜暘那多變的用兵風格,他是否會建議劉備分兵包圍陳倉,然後另派大軍直接繞過陳倉一路東下呢?”

正常來說,曹真是不該有這層擔憂的。

古往今來,幾乎沒有名將會運用這樣的戰術。

因爲這樣的戰術太過冒險,隨時有讓己方大軍的糧道斷絕的風險。

不然若是那麼容易可以選擇繞開城池的話,世上又怎麼還會有兵家必爭之地這一說呢?

可曹真之所以會有這層顧慮,又是很正常的。

縱觀糜暘數年來的用兵風格,你不能說他會輕兵冒進,但他的確太善於出奇兵了。

在沒有準確的情報前,任何人都沒辦法預料他下一步會怎麼走。

所以哪怕這種可能性很低,曹真卻不得不福至心靈地問了這麼一句。

而當曹真問出這句話後,帳內許多魏將的臉上也浮現了擔憂。

及至今日,無人再敢輕視糜暘。

只是劉曄聽到曹真的擔憂後,他的臉上卻浮現笑意。

這一點他自然也考慮到了,可在他看來,這一點不可能。

原因很簡單。

劉曄轉身對着帳內的諸位魏將言道:

“此事有可能,但無須太過憂慮。

諸位莫要忘記一點,天下只有一位糜暘。”

聽到劉曄的這番話後,很多魏將一開始都不明白劉曄話中的意思。

但很快的,有着多年征戰經驗的他們就反應過來了。

從常理上來說,漢軍直接繞開陳倉攻打長安的舉動由於太過冒險,可能性是很低的。

但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有一種情況下,是有可能的。

這種情況就是糜暘親自率軍駐防陳倉城外。

戰爭是由人構成的,這就導致了只要那人足夠優秀,那麼可能性再小的事,也有可能成功。

而以糜暘的兵略,諸位魏將都相信,只要他率軍親自防備漢軍的後路,那麼漢軍的後路是有所保障的。

這是數年來,糜暘用一場場驚豔的戰績,讓世人對他產生的信任。

可正如劉曄所說,天下中的糜暘只有一個。

糜暘要是去防守漢軍後路了,那麼誰來負責對付魏軍的主力呢?

很多人下意識地想到了劉備。

一想到這點,許多魏將的臉上流露出笑容。

不是說他們對劉備有所輕視,劉備是一位有經驗的宿將,這是不可否認的事。

可魏軍中,難道會缺少宿將嗎?

經過這段時間的對峙,他們發現劉備並不像糜暘那般難對付。

至少只要己方不出差錯,劉備是無法擊敗他們的。

諸位魏將並不懼與劉備這樣的主將對陣,更別說到時候他們還有着地利。

也許劉備不一定會親自率軍攻打長安,會選擇讓糜暘掛帥。

但那樣一來,漢軍就不可能率軍繞過陳倉。

而縱使糜暘再如何善戰,要連續啃下兩座堅城,對他來說也是不容易的。

陳倉的城防堅固程度,讓一衆魏將覺得很安心。

況且佔據地利的他們,在守城戰中有着天然的優勢。

這樣想想,局勢的確也不是那麼差嘛。

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2章 魂斷鬱陵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3章 誅心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7章 魏王吐血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1章 第三條路
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2章 魂斷鬱陵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3章 誅心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7章 魏王吐血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1章 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