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爭議

“素聞赤鳳軍統帥不僅僅仁德聖明,更是勤儉節約,人送外號女中諸葛,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李庭芝不禁歎服,又是想起朝中之人,不免有些不屑,所以話語之中也帶着一些怨氣:“只可惜我朝官員莫不是貪財好利,所穿所行莫不是力求奢靡。唉!若是想要指望他們趕走蒙古,那當真是癡人說夢。”

彼時宋朝物產豐盛、商業發達,民間多有經營貨殖之術進而發達之人,受到這些商人影響,朝中官員莫不是以奢靡、繁華爲重,進出之處皆是繁華酒樓,行走時候亦是歌舞成羣,縱使當初南遷時候取名臨安以示日後北征之意,但其首府已然是充斥着靡靡之音,教人毫無絲毫憂患之心。

而李庭芝常年於江淮一帶和蒙古激戰,自然知曉蒙古強大,以至於兩相比較時候,產生了這般想法。

鄭元龍聽聞此話,亦是露出幾分悲傷,目光一臺便指了指中樞府之前的石碑,訴道:“正是因此,所以我家主公又令人在中樞府之前立了這塊豐功碑,好叫我等每日進入時候,都能銘記當初南亡北逃的日子,也好日後能夠驅逐韃靼,北復中原!”

豐功碑共分三塊,皆是四丈七尺高,中間橫着一塊,兩側各有一塊,其中左側約有二十丈三尺有餘,中間的則有九丈五尺,長約右側的則是十一丈四尺長,而上面皆是嵌着大理石塊,大理石塊之上亦是雕有各種圖像,自第一次起事攻陷潞州的場景,再到忽睹都等人制造的潞州屠殺,再到抗擊赫和尚拔都,太原抵禦史天澤的攻防戰,乃至於潞州防禦戰諸多場景,還有之後離開潞州之後所發生的衆多事情,尤其是整頓軍紀的會議召開,再到之後石珪等人反派,還有蕭鳳犧牲的靜海一戰……,全都被一一雕在上面,浮雕外圍則是雕着一個個密密麻麻的文字,乃是犧牲的士兵的性命。

整個石碑全長四十一丈一尺長,象徵着赤鳳軍自起事到來到此地所經歷的四十一個月零一天。

石碑高兩丈四尺高,則是代表着一路上犧牲的四萬七千多位烈士。

看見這石碑,李庭芝更感嘆服,便道:“若是我等也能做到爾等這種程度,又何懼蒙古欺辱?”

位於身側,賈似道不免皺眉,便趕緊走上前碰了一下,接着又瞪了一眼,訴道:“我等目前尚有要緊事情,估計關於這些事情還要以後在向你討教一番。只是不知你家主公現在正在何處,可否和我們見上一面?”

“當然可以!”鄭元龍欠身回道:“我家主公早就在議事堂等着兩位,還請兩位這邊過來。”隨後便邁開腳步,帶着兩人朝着中樞府深處走去。

“那就有勞您了。”賈似道俯身一拜,趕緊跟在後面。

李庭芝有些貪戀的從那豐功碑之前掠過,那一個個簡單比劃勾勒出來的線條,將昔日赤鳳軍戰火紛飛的時候全都彰顯出來,以至於將他的目光完全吸引過來,無奈賈似道老是在前面催着,只好讓他滿懷懊惱的從這裡離開,前往蕭鳳所在的會議廳。

待到兩人來到會議廳時候,蕭鳳早已經在這會議廳等待多時。

和江南水閣不太一樣,這議事堂甚是高大,約有三丈之高,林立的柱子將整個房舍撐起,四面八方皆是鏤空的窗戶,陽光自窗外照射進來,令整個議事堂顯得甚是亮堂,毫無一點晦暗。

走入這議事堂之中,賈似道不免有些訝然,低聲訴道:“這裡便是議事堂?”

自進入議事堂之前,他曾經在腦海之中臆想過其中場景,於一派莊重肅靜的裝飾之中,蕭鳳高高坐在前方上首位置,而其餘人則是站在底下,靜靜的等着她發號施令,然而眼前議事堂卻是以中間分成兩側,兩側皆是如同階梯一般,劃分爲三層上下,上面皆是擺放着一個個座椅,可供人休憩,而在中央之處則是一列主席臺,座位也並不很多,只有六七張。

因爲人影嘈雜,遮住視線,所以他也看不清楚那主席臺之上,究竟坐着那些人。

“自然!”鄭元龍頜首回道。

賈似道又問:“那你家主公在什麼地方?”

“就在中間位置。”鄭元龍指了指遠處主席臺。

賈似道這才凝目望去,方纔見到正在一臉莊重的蕭鳳,而在旁邊那些人也甚是嘈雜,似是在爭論着什麼事情來。

“看來你們的主公還真的有夠忙碌的。居然在這個時候還在爭論?”李庭芝微微一笑,分外好奇看了周遭景象,心中暗歎:“這赤鳳軍當真與衆不同,就連用來朝會的地方,都是如此佈置。倒是有上古時代坐而論道的風範。”

自宋朝之後,每次大臣上朝皆需站着,並且只能靜等官家允諾,放纔有發言的機會,而且一次就是好幾個時辰。

對於年輕人來說倒也罷了,但對於那些老臣來說,那每一次上朝都可以說是一場折磨。

但這赤鳳軍卻不僅僅佈設如此之多的座位,更將自己置於衆人目光集中之處,當真是大膽無比,教人弄不清楚她究竟是如何想的,居然弄出了這種東西來。

賈似道卻是有些困頓,側目看了鄭元龍一樣,問道:“若是這樣,那能不能請你家主公出來一趟,如此我纔好和她商議賞賜一事!”

“嗯!這個我去問問主公,看她的意見如何。”鄭元龍神色一愣,卻是透着幾分疏遠,隨後便擠過人羣,走到了蕭鳳身前,將賈似道的要求說了出來。

聽聞此話,蕭鳳立時便站了起來,聲音微微一擡,便訴道:“現在宋朝使者已經來此,還請列位稍安勿躁。”之後便從座位之上走出來,來到兩人面前對着兩人躬身一輯,道:“未曾知曉兩位使者到來,小女子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賈似道不由皺眉,斜眼撇過旁邊圍觀衆人,便道:“素聞蕭統領身負賢明,有勤政愛民之能,如今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復有有些遲疑,便俯下身子請求道:“只是此地甚是吵鬧,實在是不宜討論兩軍交流之事。不知可否移步,也要商量一下事情?”

蕭鳳卻是遲疑下來,在心中稍微思考了一下,便道:“我曾經允諾,凡涉及軍中之事,皆會對衆人宣佈,絕無絲毫隱藏心思。你若是有什麼想要說的,儘可以在此訴說,不必在意他們的想法。”

“嗯!當真如此?”賈似道頓時一愣,更是感覺有些難堪。

蕭鳳頜首回道:“沒錯。自然如此。”

“唉!”旁邊李庭芝卻是忍不住,直接就插嘴說道:“實不相瞞。此番我兩人來此,乃是奉了官家之令,前來宣告聖旨,特意封賜你爲京兆府府尹、並兩京置知使。若是你願意接受,那便可以現在出發隨我等一起入京述職。”

他這話兒一說出,立時便讓在場衆人鬨然大笑起來。

“哈哈。僅僅憑着幾個官印,便想將我軍統治納入南朝麾下。你們宋朝也未免想的太天真了吧!”

“而且還專門加了幾個官職。也不想想南遷都多少年了,什麼時候這裡重新歸於宋朝了?”

“看樣子還要我家主公前往臨安述職?難不成想要玩什麼請君入甕的把戲嗎?”

“最關鍵的是,莫不是爾等以爲若是我等接受,那到時候咱們就任人宰割了嗎?”

“……”

一時間羣情洶涌,倒是讓賈似道臉色通紅,顯得異常難堪。

至於李庭芝則是坦然自若,渾無將周圍人的訴說當作一回事,只是死死盯着蕭鳳,想要一探對方的真實想法。

“入京述職?”

沉思片刻,蕭鳳眉目一擡,訴道:“那我這全軍上下,又該如何?總不能將他們丟在這裡不管吧!而且到時候爾等若是隨便一個理由將我調往他處,然後更將他人遣來作爲我軍統領。到時候這赤鳳軍是該奉我爲主,還是應該奉別人爲主?這一點,卻不知爾等如何想法?”

聽着蕭鳳質疑,衆人之中立時便傳出一陣喧鬧聲來。

“別人?咱們只相信主公,其餘人敢來,全都殺了!看誰還敢過來。”

“這裡乃是咱們辛苦打下來的,何時輪到別人置喙?你們還是滾吧!”

“僅僅派遣兩人,便要奪取我軍指揮權。這些南人,當真是奸猾無比。”

“……”

一揮手,衆人齊齊停住怨氣,皆是死死盯着兩人。

被這麼多人盯着,賈似道更覺芒背在刺,幾有被長槍逼迫感覺,但那李庭芝卻依舊佇立,靜靜等着蕭鳳回答。

“嗯!”

自口中吐出一口濁氣,蕭鳳緩緩訴道:“若是讓我接受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爾等必須封我爲王,並且准許我在這裡開府,更不許派遣任何官員踏入此地!非如此,我絕不接受。”

且聽這詞兒,賈似道目瞪口呆,立時回道:“封王?祖宗有令,非異性者不得封王。”

“嗯?”

蕭鳳不由皺眉,眉目之中隱隱之間透着煞氣。

李庭芝連忙勸道:“若以歷史而論,昔日童貫曾以平定幽州之功而至郡王。若是蕭統領願意以八百里秦川爲本,我想當今聖上應該會答應的。”

“唉!”

蕭鳳不免嘆氣,又道:“若以個人打算,區區王爵於我,也不過一介浮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倒也不會放在心上。”藉着掃過了議事堂諸位,又道:“只是他們皆是跟隨我多年的兄弟,所求者不過是能夠一個立足之地。若是隻有我一人得道,便將這些兄弟棄之不顧,那若教天下人知曉,豈不會認爲我不過是一介貪名忘本之徒。到時候便是到了九泉之下,又叫那些犧牲的兄弟如何看我?”

說實在的,她倒是有和宋朝聯盟的打算,但是且見眼前兩人,還有那近乎玩笑的聖旨,便感覺甚是荒謬,僅憑區區幾個官印便想要將其誘入臨安朝中進而困住,並且更是企圖拆散整個赤鳳軍,不得不說這宋朝官僚人員的水平也是愚蠢的可以。

莫非對方以爲自己乃是烏合之衆,只需稍微用計便可以將其拆分解體嗎?

只可惜自建立中華教、設立三院制度之後,整個赤鳳軍便脫胎換骨,從先前的單純起義軍徹底蛻變,變成了一個有組織、有思想、有實力的新式政權組織,其組織形態雖是迥異於任何王朝,但是毫無疑問純粹就組織力度來說,要遠超蒙古以及南朝。

李庭芝聽了,也是一臉無奈,說道:“我等也是奉了聖上之令,不得不爲。若是有得罪的地方,還請蕭統領見諒。”

只是看着長安城內狀況,他便知曉赤鳳軍在這三年之內,已經在這裡站穩了腳跟,而且更是佔據了整個秦川,若是教這赤鳳軍繼續發展,日後便是成長到能夠和宋朝一戰的程度,也是大有可能。

既然如此,那赤鳳軍又何必屈居宋朝之下?

只能說朝中主公對赤鳳軍估量錯謬,方纔導致了這種事情。

“無妨。”

蕭鳳微微頜首,又是訴道:“我知曉爾等行事匆忙,定然是未曾多有考量,不如先回去歇息歇息,等到過一段時間再說此事也不遲。”

李庭芝聽聞此話,便有些尷尬應了下來,訴道:“許是天氣炎熱,方纔導致我等頭腦有些發暈,若是有得罪的地方還請抱歉。只是眼看爾等似乎有要事正在商議,我等即爲外人,只怕也不便置身此地。那不知蕭統領可否准許我等就此告退了!”

“當然!”

蕭鳳點點頭,又是叫來鄭元龍,囑託道:“你且帶他們兩人到瓦舍之中歇息一下。記住了,切莫怠慢了他們。這兩人終究乃是宋朝來客,自然不能叫他們恥笑我等。知道了嗎?”

鄭元龍立時頜首,旋即便帶着李庭芝、賈似道兩人各自退下,尋了一間條件還算不錯的房舍各自住下。

至於他們兩人所攜帶的那些禮物之類的東西,也尋了一個倉庫封了起來,以免因爲意外而蒙受損失,至少不能因爲此事而招惹宋朝,爲赤鳳軍徒惹麻煩。

第一百八十六章臨終囑託第一百八十二章初戰方歇第四十六章家賊難防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十五章白骨連綿煉獄谷,生死掙扎存亡路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九章佛寺之內食人僧,深山之處有人家第六十五章太子臨衆人慌亂,入中都王著斬敵第四十四章安全事宜第一百五十八章暗中的協議第九十二章通遠縣第八十章主力出目標榆社,對未來歷史無常第二百五十六章快喝吧第一百四十章崩潰的前兆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三百一十六章弊端第三十八章遇奸臣王著復仇,暗籌劃計劃已成第兩百零四章蒙漢之爭第四百一十五章總算結束了第一百四十六章莫須有?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二十三章勢若流星須臾來,火炮神威震天下第一百零二章滾!第四章三教衆人展神通,薪傳火繼華夏存第五十章敵軍頃刻來,赤鳳軍出戰第二百零四章和平的均州第二十七章何爲污衊?第四十一章穢語辱人格,偶像幻滅中第一百八十章沸騰第四十七章軍器監第二百七十七章遷都第二百零四章和平的均州第六十八章麾下添兩人,仲威欲求勝第一百三十七章酒席下的真面具第三章劣頑童,終困昇仙臺第一百九十四章再度展開的戰鬥第二十五章學生暴亂第一百五十八章暗中的協議第一百八十九章分裂的全真教第一百二十八章靜思中誤入魔怔,晚飯中爭執難消第一百零八章變策略謀求合兵,四傑內矛盾驟升第三百二十六章既生瑜、何生亮第四十九章怒意、妒火第兩百一十一章房地產稅第七十七章青衣巷追根究底,深夜中初識禍首第三十九章身陷軍陣中,戰意漸高漲第一百零三章亟神獄力VS玄武真力第一百零五章最後的騎兵(一)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六十三章敵人有異動,高爐終建成第六十章探地形參謀出動,遇敵人山崖被阻第三百九十五章時代已經變了第三十三章行路中偶遇李蓮,雖和離又起波瀾第二百二十章項莊舞劍第五十一章舊時恩怨第七十七章兵進襄陽城,雙雄正當世第四百三十三章木箱第八十一章對峙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二百三十章權力以及一切!第一百三十一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二百二十六章媾和第十七章話鋒藏矛盾,風雨漸成型第一百三十四章歸鄉第六十二章練兵持續中,蕭鳳意後援第一百八十三章臨危受命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一百四十一章共同利益體第三十七章萬劍化雷龍,首惡已現身第兩百零五章內遷第七十七章夜難寐巡邏問對,深夜中偷襲展開第一百二十一章鬥劍術輸贏難論,論辯術技高一籌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四十三章受欺凌君子難行,恃勇武史權施虐第三十四章窺探玄機設中書,引爆暗線開生路第三十五章衆人萬般像,各自皆有緣第三百四十四章三個缺點第八十九章不知情黎盛入彀,目標所指陳家島第四百二十四章各人的目的第二百二十七章制天子以令諸侯第八章大軍出兵臨平陽,深夜中兄弟爭鋒第二十一章滅水匪繳獲甚多,議未來開拓新路第三百二十一章結束了就好第八十九章入川第一百三十五章滅黑龍底牌盡顯,入地宮再添一寶第二十四章大殿上羣臣斥責,露鋒芒蒙哥掌軍第三十九章火靈陣第八十九章入川第四十九章傷勢重潤甫潛修,見舊人隱患重重第一百五十章心思各異第二百一十七章容後再議第三十八章狂雷滅萬物,神焰護根本第一百六十四章人神合一,破碎蒼穹第三十九章火靈陣第一百四十九章親情之難第二十四章奪武鄉糧草再添,心生怨王子逐人第七十二章火槍囚八相,天罡鎮法王第九十四章亂離人黎民泣血,梟雄末萬事皆空第五十五章差距如天地,血戰損失慘
第一百八十六章臨終囑託第一百八十二章初戰方歇第四十六章家賊難防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十五章白骨連綿煉獄谷,生死掙扎存亡路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九章佛寺之內食人僧,深山之處有人家第六十五章太子臨衆人慌亂,入中都王著斬敵第四十四章安全事宜第一百五十八章暗中的協議第九十二章通遠縣第八十章主力出目標榆社,對未來歷史無常第二百五十六章快喝吧第一百四十章崩潰的前兆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三百一十六章弊端第三十八章遇奸臣王著復仇,暗籌劃計劃已成第兩百零四章蒙漢之爭第四百一十五章總算結束了第一百四十六章莫須有?第一百零三章得證據罪名洗清,波瀾起硝煙未散第二十三章勢若流星須臾來,火炮神威震天下第一百零二章滾!第四章三教衆人展神通,薪傳火繼華夏存第五十章敵軍頃刻來,赤鳳軍出戰第二百零四章和平的均州第二十七章何爲污衊?第四十一章穢語辱人格,偶像幻滅中第一百八十章沸騰第四十七章軍器監第二百七十七章遷都第二百零四章和平的均州第六十八章麾下添兩人,仲威欲求勝第一百三十七章酒席下的真面具第三章劣頑童,終困昇仙臺第一百九十四章再度展開的戰鬥第二十五章學生暴亂第一百五十八章暗中的協議第一百八十九章分裂的全真教第一百二十八章靜思中誤入魔怔,晚飯中爭執難消第一百零八章變策略謀求合兵,四傑內矛盾驟升第三百二十六章既生瑜、何生亮第四十九章怒意、妒火第兩百一十一章房地產稅第七十七章青衣巷追根究底,深夜中初識禍首第三十九章身陷軍陣中,戰意漸高漲第一百零三章亟神獄力VS玄武真力第一百零五章最後的騎兵(一)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六十三章敵人有異動,高爐終建成第六十章探地形參謀出動,遇敵人山崖被阻第三百九十五章時代已經變了第三十三章行路中偶遇李蓮,雖和離又起波瀾第二百二十章項莊舞劍第五十一章舊時恩怨第七十七章兵進襄陽城,雙雄正當世第四百三十三章木箱第八十一章對峙第九十九章結束了第二百三十章權力以及一切!第一百三十一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二百二十六章媾和第十七章話鋒藏矛盾,風雨漸成型第一百三十四章歸鄉第六十二章練兵持續中,蕭鳳意後援第一百八十三章臨危受命第一百零七章縣衙內設計反擊,缺糧食時間緊迫第一百四十一章共同利益體第三十七章萬劍化雷龍,首惡已現身第兩百零五章內遷第七十七章夜難寐巡邏問對,深夜中偷襲展開第一百二十一章鬥劍術輸贏難論,論辯術技高一籌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四十三章受欺凌君子難行,恃勇武史權施虐第三十四章窺探玄機設中書,引爆暗線開生路第三十五章衆人萬般像,各自皆有緣第三百四十四章三個缺點第八十九章不知情黎盛入彀,目標所指陳家島第四百二十四章各人的目的第二百二十七章制天子以令諸侯第八章大軍出兵臨平陽,深夜中兄弟爭鋒第二十一章滅水匪繳獲甚多,議未來開拓新路第三百二十一章結束了就好第八十九章入川第一百三十五章滅黑龍底牌盡顯,入地宮再添一寶第二十四章大殿上羣臣斥責,露鋒芒蒙哥掌軍第三十九章火靈陣第八十九章入川第四十九章傷勢重潤甫潛修,見舊人隱患重重第一百五十章心思各異第二百一十七章容後再議第三十八章狂雷滅萬物,神焰護根本第一百六十四章人神合一,破碎蒼穹第三十九章火靈陣第一百四十九章親情之難第二十四章奪武鄉糧草再添,心生怨王子逐人第七十二章火槍囚八相,天罡鎮法王第九十四章亂離人黎民泣血,梟雄末萬事皆空第五十五章差距如天地,血戰損失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