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可茵神色如常,向太后行禮道:“兒媳給母后請安。”
太后盯着她看了幾息,道:“起來吧。今兒喚你來,是想問問杜氏的事你如何安排。她進宮雖只是一個美人的位份,到底是官宦之家,也是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不能委屈了她。”
並不問周恆對這件事的看法。
崔可茵道:“母后說得是,若是皇上納她爲美人,自然不能委屈了她。”轉頭對做嬌羞狀的杜果兒道:“令尊已隨聖駕回朝,杜小姐不妨先回府與令尊敘敘天倫。”
杜果兒愕然不知如何應答。納她爲妃這樣有關家族興衰的大事,母親早在太后明示時便寫信告訴了父親,信是夾在軍報中送去的,也是夾在軍報中送回來的。父親在回信中說,皇上是聖明之君,若能得伴他左右,是她一生的福氣。母親正是接到這封家書,才送她進宮。
太后道:“杜卿回京之後並不急着出京辦差,先讓他們圓了房,待三朝回門之後再敘天倫即可。”
崔可茵笑了,故意道:“母后的意思,是不是還得三媒六聘,明媒正娶?”
娶與納有着本質上的區別,俗話說娶妻納妾,只有正妻纔是“娶”,要有三媒六證,大紅花轎從正門擡入,跨火盆,過馬鞍,拜天地入洞房,第二天祭拜宗廟祖宗、認親,三天回門兒。而妾是“納”,什麼儀式都沒有,一乘小轎從側門擡進來,扶進房裡,晚上男人回房,大被一蓋,便這麼睡了。
大佳朝實行一夫一妻制,理論上夫妻平等。而妾是私產,可以贈送,可以買賣。就跟一頭羊、一隻豬沒有區別。
太后竟然說到“回門”,那便是拿杜果兒當正妻看待了。因而崔可茵故意揶揄她。
杜果兒的父親杜侍郎有十幾房妾侍,通房丫頭更是無數,這些事她見得多了。並不是不清楚其中的區別。可她要嫁的那個男人是當今皇帝,她即將成爲皇妃。皇妃啊,那是多麼尊榮的身份,自然與尋常人家的小妾不同。她卻沒去想,妃也是妾。不過是嫁的男人身份足夠高,叫法不同罷了。
她小臉兒紅紅的,眼睛發光,含羞帶怯看着崔可茵。還真沒想到崔可茵不僅真心願意接納她,還要給她正妻的待遇。就算沒有正妻的名份,日後說起來也足以在諸妃中露臉了。何況她又是皇上納的第一個嬪妃,這第一跟隨者的身份,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杜果兒對崔可茵的好感瞬間飆升到新高度。可惜一切都是她一廂情願。
太后怎麼會聽不出崔可茵語帶譏諷?如果崔可茵出身平民百姓之家,她早以死相逼,逼周恆廢后了。可惜崔家是名門世家。前朝便是貴族,自大佳朝開國以來,才人輩出,本朝更上層樓。崔可茵的伯父崔振翊名列內閣,位列吏部尚書。崔振翊的同襟唐天正還是首輔、兵部尚書。這樣的身份,豈是她輕易能夠撼動的?
這也怪她自己,開了先例,把一個名門閨閣娶進皇室,造成今天這樣被動的局面。太后一邊自責,一邊道:“這是說的哪裡話。杜氏進宮,位份只是才人。你可是皇后!”
不知情的人聽了,還以爲她在維護崔可茵正宮皇后的地位呢。
崔可茵道:“原來母后還記得我纔是皇后?既然我是皇后,那便有用印之權了。昨兒晚上。我問過皇上了,皇上言明並沒有納妃之意,已與杜卿分說清楚,想必這兩天杜卿便會接女兒出宮了。這納妃的事,母后不必操心。”
太后愕然。
杜果兒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張着小嘴怔了怔。突然跳了起來,以袖捂面跑了出去。太丟人了,送上門人家還不要,可讓她怎麼活。
崔可茵不待太后回過神,起身告辭,道:“眼看臨近過年,事兒那叫一個多,我纔回京便忙得焦頭爛額,母后要是沒什麼事,別再喚我過來了。”又吩咐趙嬤嬤:“西苑御林軍少得可憐,母后的居所也不能讓那些男人們進來護衛。你帶人在這兒保護太后娘娘。”
趙嬤嬤心領神會,恭恭敬敬應道:“是,奴才遵旨。”
崔可茵走到簾子邊,宮人都已經打起簾子候着了,太后纔回過神,跳着腳兒道:“站住,你好歹也出身名門世家,爲何說話如此不着調?現在也不自稱‘兒媳’了,像什麼樣子!怪不得都說失母長女娶不得呢,你幼時剋死生母,哪有資格位居中宮?來呀,傳哀家旨意,即日廢了崔氏的皇后之位。”
楊氏沒有過來,她身邊服侍的都是新近才進宮的遠房親戚,這些人連規矩都沒學全,哪裡懂得什麼宮規?更不可能勸着她些兒。
崔可茵轉身,淡淡道:“如果太后能廢后,想必當初太皇太后在世時便廢了母后吧?文宗皇帝當年沒有廢了您,是爲了江山社稷着想,還請母后體會文宗皇帝一片心,在西苑頤養天年吧。”
能廢后的只有皇帝本人,而皇帝爲不引起江山動盪,也不會輕易廢后,除非皇后失德。
當年文宗寵愛衛貴妃,曾經有過廢后的念頭,首輔揣測他的想法,勸他以江山社稷爲重,又舉了歷朝歷代廢長立幼後的種種動盪。
而後,文宗要廢太子(至安帝)立晉王(周恆)的傳言便傳揚開來。太后當時還是皇后,感到危機重重,纔不顧一切暗中指使宮人趁衛貴妃歇午覺時勒死了她,又殺了宮人滅口。如果衛貴妃不死,文宗會傳位於誰還是未知數呢。
這段往事內中的兇險,沒有人比太后更清楚了。文宗駕崩後,她午夜夢迴,還時時驚醒,如果當時她不立即讓心腹把勒死衛貴妃的宮人推入井中,文宗一定會以失德爲由廢了她。
崔可茵提起這段往事,字字句句如重捶擂在太后心上,她的神志開始混亂,恍惚中把門口的崔可茵當成了衛貴妃,驚叫道:“你這個賤人,我要勒死你!”張開雙臂和身撲上。
趙嬤嬤張臂攔住,道:“太后娘娘病情發作了,你們還不快扶太后娘娘去歇息?”
太后宮中頓時亂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