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大戶跌倒 劉鈞吃飽

如黃宗羲一樣拿到皇家銀行貸款的有很多,許多地主們剛繳過欠稅,現在又要繳這筆不低的契稅,都感覺手頭有些緊。

正在他們心裡罵孃的時候,皇家銀行各地的分行支行遵照上面的指示,主動的向這些地主縉紳們提供貸款。

事實上,除了他們,普通的百姓也不需要貸款,因爲他們雖然也要換契,但基本上是免稅的。

越有錢的地主,這次出的血越多。

左都御史倪元路上次剛繳了兩萬欠稅,又補了一萬虧空,皇帝給了他一年一萬塊養廉銀,一年還得交個人所得稅一千塊。

還沒消停幾天,家裡又來信了。

得益於如今郵政系統的網絡鋪開,這封信是通過郵船送進京的,很快送到他手上。看過信後,倪元路直嘆氣。

按家中寫來的信,他哪怕做爲堂堂的左都御史,大九卿之一,一樣免不了這筆契稅。倪家的田產不少,光地就有兩萬多畝,加上其它的產業種種。

這次他們要換契,需要繳納的契稅達到了十萬塊這個驚人的數字。

雖然知道這是一筆一次性的稅收,也是新朝廷對於天下富戶的一筆強徵稅,可倪元路還是心疼。十萬塊啊,可以買一兩千畝地了。

可這稅不交還不行。

各地的士子不交這稅,就取消科舉資格,而官員們若不交這稅,那就是罷職免官。倪元路覺得現在這官當的還不錯,起碼比崇禎時輕鬆多了。工資翻翻,然後做爲京官還拿着雙俸,等於漲了四倍。每年還有一萬塊的養廉銀,連兼職都有一份薪水。別提他還有一個爵位,也一樣有一份俸祿。

他還想着過幾年,有望進內閣。官居一品呢,哪願意被罷官。

可十萬塊。也確實不少,尤其是不久前還先後拿了三萬多出來。

好在有銀行貸款,低息抵押貸款,確實解了眼前之急。倪元路這個時候,也不心疼那些利息了,直接向銀行貸了十萬,萬把塊利息忍了。

天下各地,如黃宗羲和倪元路這樣的士紳官員地主們很多。

皇帝就是要徵這筆財產稅。就是要向富戶地主們開刀,但皇帝這刀子又捏的很準。徵的這個稅不多不少,偏偏就卡在大家勉強能接受的範圍之內。

再多徵一點,大家拿不出錢來交稅,且也不會肯交這稅。而現在朝廷徵的這個數字,大家咬咬牙還是能拿出來的,尤其是皇帝還提供了一個貸款的路子。

從銀行貸款再轉過來交這筆契稅,利息也不算高。

不少頭腦錄活的人,甚至自己有錢也要貸款,就爲了拿銀行的低息商業貸款。來做自己的經營資本,拿去投資或者直接拿去放貸。

畢竟如皇家銀行這樣規模的銀行,纔會這麼低利息。除了皇家銀行外。現在還有許多銀號、銀莊、錢莊、錢鋪,甚至是典當鋪,錢米鋪等等,都做着存貸匯兌業務。

甚至許多錢莊當鋪的本錢,都是來自於銀行的貸款,他們經營時的利率當然不可能如銀行這麼低。朝廷只規定年利不得超過百分之十八,但皇家銀行的利率五年的也不過百分之十。

因此越是短期的拆借,越是小額的借貸,其實利息越高。只不過皇家銀行都是辦的商業借貸。不做小額借貸,這個空白區正好讓那些錢莊當鋪等佔據了。

錢莊向銀行借貸。比個人借貸利息是要高些的。依然有利可圖,商人們哪有嫌錢多的。

現在皇家銀行主動提供這個低息貸款。不受限制,那些人當然心動了。

於是許多地主商賈們,都從皇家銀行大筆貸款,然後再用來投入錢莊當鋪等,或者直接放貸,賺取利息差價。

皇家銀行也是早發生了這個問題,不過稟報了皇帝后,劉鈞對這種行爲卻是持支持態度的。反正都是抵押貸款,還全是田產這樣的優質抵押資產,皇家銀行怕什麼呢。

事實上,如皇家銀行這樣的大型銀行,本身也依然還是有部份中央銀行的性質。他憑藉着寵大的規模和資金諸備,也是那些錢莊銀號的貸款銀行。

這些規模較小的銀號錢莊,他們都受帝國銀行的管理監督,必須把規定比例的存款數量存進帝國銀行,以做擔保。而他們吸儲的能力並不能皇家銀行,因此放貸的資金越發的不足,這個時候就需要從皇家銀行借貸。

而對於皇家銀行來說,這也是一種投資,借給這些銀號錢莊,利率高,利潤自然也高。另一方面,皇家銀行只做商業貸款,這些小額貸款交給這些銀號錢莊去做,也省了事情,又能從中得到利潤,何樂不爲。

不過這也是劉鈞最後一支憑藉國家強權,從這些富人手中收取重稅了。以後,一切都是平等的,依法收稅。

不過這次的契稅,也將讓朝廷得到一筆龐大的資金。

審計署做了一個預算,這次的田宅契稅將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

天下十二億畝田地,如果除去官田,那麼私人的田地也將達到至少七億的數量。雖然田價有高有低,南方蘇鬆等地,一畝水田可能達到百塊,而北方尤其是邊疆等地,可能一畝地也就五六塊。但就算平均每畝十塊,七億畝也就高達七十億,百分之八的契稅,那也是五億六千萬。

不過對於百畝田產以下的百姓免稅,因此這七億畝民田,可能最將只有半數左右徵稅。

若加上房屋商鋪的契約,相當可觀了。

保守估計,可能最終達到三億塊銀元左右的樣子。

歷史上所謂康乾盛世,最鼎盛的乾坤中期,國庫也不過積攢了八千萬兩銀子,折算銀元一億多點。

而劉鈞換一個契約,就收入三億塊。

這是真正巧壤奪。

當年的漢武帝,正是憑藉着一招算緡令。才支撐了他對匈奴的持續用兵。

不過改朝換代,這種財富再分配也是十分正常的。只要把握住了這個度,就不怕出亂子。從另一方面。劉鈞也是要用這個告誡所有的縉紳士人商賈地主們,如今是新朝了。誰要敢繼續亂來,那他做的了初一,就更做的了十五。

這麼大筆的收入,劉鈞也沒打算放到庫房裡發黴。

取之用民,還得用之於民。

而朝廷現在很需要錢,不僅是現在的戰爭不斷,國家建立了常備軍隊,這筆開支將會是每年近億銀元的支出。

此外。晚明以來,明朝吏治,各地的江河治理水利維修等都停了許多年,這也導致十年九災。

朝廷要拿出銀子來修黃河,修淮河,修各地的大河小江,這都是大量的錢糧支出。

而現在劉鈞還有一個需要更多銀錢的計劃,那就是移民實邊。

朝廷設立了海南省、臺灣省、燕北省、漠南省、綏遠省,這些地方都還沒有幾個人,需要遷移大量的人口過去充實。就連遼東遼西,現在也都還是空的,一樣需要很多百姓。

大民人口兩億。但田地卻只有十二億畝,平均一人才六畝地,還有不少省耕地極少,中原已經是相當的飽和了。

如果不移民,一次大災荒,就可能造成天啓崇禎那樣的,進而無數的流民逃難,再然後就必然是流民叛亂了。

現在軍隊打下了大片的疆土,朝廷移民實邊。既拓了邊,也能減少中原的人口餉和情況。但移民。是需要錢的,需要很多很多的錢。尤其是劉鈞野心勃勃。他不打算移十萬二十萬,也不滿足移一百萬兩百萬,劉鈞打算向邊疆諸省持續性的不斷移民,使得每省起碼有一千萬人口。

在他的計劃中,朝廷以後每年起碼要移民五百萬以上。

而要完成這個計劃,需要的錢財是海量的。

不能只是一道遷移令,就把人趕去邊疆。

得做好各種準備,爲他們準備好房屋、生產工具、生活物資,還得爲他們一路遷移做準備,提供車馬糧食等等。

這樣的遷移,將是項大工程。

也將需要無數錢糧,劉鈞堅持要徵的這筆契稅,其實就是在爲這場移民做準備。

過去幾年,臺灣移民已經達到了近五百萬人口。但這是因爲當時中原戰亂饑荒等原因,大家無法在中原生活,只要有口飯吃,有點希望,哪怕漂洋過海也願意。

加之從福建到臺灣,其實也挺近。

另外臺灣氣候好,移民過去一邊開墾一邊就會有收穫。但去遼東遼西、燕北、漠南、綏遠這些地方,一來遙遠,二來那天墾荒艱難,沒個兩三年,只怕移民都無法自己養活自己,這需要朝廷一直運輸糧食工具等物資供給。

不過不管有多少困難,劉鈞還是堅定這個計劃。

人太多了,而地太少,中原承受不了這麼多人口。

歷史上,明末戰亂,人口減少到幾千萬,這才讓入關的清人發展起來。而現在戰亂漸平息,地方慢慢恢復安穩,人口只會增長,不會突然大量的減少。

劉鈞不但打算向北方移民,還打算向西南移民。

雲貴地區,其實就是在明朝才真正成爲中原王朝的疆土。在此之前,一直是羈黱州,土著實際控制。唐時的南詔國、吐蕃,宋時的西夏、大理,莫不如此。

但是中原王朝一代一代的擴充開拓,不斷的向西南擠壓,也使得對這些地區的實際控制不斷加強。

雖然明朝後來又丟了交趾,丟了遼東,但云貴還是一直牢牢控制着。

但這些地方依然有很強大的土著,在大明二百餘年裡,西南的土司也爆發過數次大的叛亂,雖然最終平息,可這些地方土著力量依然強大。

要如何更有效的控制這些地方?

在劉鈞看來,只有一個最好的辦法,那就是移民。不斷的移民過去,當漢人的數量達到一定比例,甚至超過土著後,那麼就如千百年來一樣,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漢人同化這些土著。

爲了這些,劉鈞堅定不移的推行着這次的契稅收取,誰敢抗稅,誰就將被殺一儆百,絕不客氣。(

ps:感謝山青盈、套娃、大貓貓眼諸位的支持,謝謝大家!

第440章 晉位次輔第252章 銃炮換戰艦第339章 鳥盡弓藏第346章 心腹第513章 火耗歸公 攤丁入畝第77章 牀尾和第150章 獨眼第56章 莽夫、慫貨和一窩蜂第31章 助餉第190章 狗屁楊閣部第1章 崇禎十二年第186章 譁變第736章 棄卒保車第254章 出海第175章 兵不厭詐第7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722章 海軍的宿命第266章 軍團炮第175章 兵不厭詐第778章 再等等第79章 排場第336章 致命一擊第302章 楚國公第434章 清君側殺劉鈞第325章 遼東總督第477章 絞肉機第153章 迅速膨脹第779章 大宛、碎葉第465章 劍鋒所指,心之所向第304章 忠孝無雙吳三桂第765章 自 由第168章 崇禎這時纔想起來第148章 太快了第756章第100章 流火第396章 造反了第339章 鳥盡弓藏第20章 水漲船高第80章 好大一筆嫁妝第367章 擁兵自重第581章 天家第578章 三宣六慰第43章 鴛鴦戰陣第681章 秘不發喪第341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第479章 階下之囚第246章 換了半邊天第320章 關寧銃騎兵第137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164章 螳螂捕蟬第206章 鎮標第88章 一路通過第58章 顯威第708章 春天來了第472章 開刀第439章 落空第315章 加冕第371章 留一手第691章 同歸於盡第687章 蓋房子第467章 不許開第一槍第527章 日本銀多爲罪第404章 識時務者第170章 輕敵的代價第260章 九頭鳥的外籍僱傭兵第19章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246章 換了半邊天第650章 噩耗連連第477章 絞肉機第60章 賺筆外塊第37章 九頭鳥旗幟第96章 私鹽第186章 譁變第442章 廉頗未老第128章 悄悄的進城,打槍的不要第465章 劍鋒所指,心之所向第289章 一路向北, 勢如破竹!第136章 拼爹第296章 四大漢奸第249章 下馬威第675章 挖牆腳第722章 海軍的宿命第361章 鰲拜,你想幹什麼?第216章 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第295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169章 再來一次第124章 烽火連城第132章 超擢守備第9章 牛刀初試第701章 良辰吉時第403章 反將一軍第40章 鳥銃手第759章 渾水好摸魚第701章 良辰吉時第724章 遠交近攻第53章 小巡撫第553章 翻身農奴第774章 飲馬伏爾加河第374章 反詩泄露第718章 流放
第440章 晉位次輔第252章 銃炮換戰艦第339章 鳥盡弓藏第346章 心腹第513章 火耗歸公 攤丁入畝第77章 牀尾和第150章 獨眼第56章 莽夫、慫貨和一窩蜂第31章 助餉第190章 狗屁楊閣部第1章 崇禎十二年第186章 譁變第736章 棄卒保車第254章 出海第175章 兵不厭詐第7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722章 海軍的宿命第266章 軍團炮第175章 兵不厭詐第778章 再等等第79章 排場第336章 致命一擊第302章 楚國公第434章 清君側殺劉鈞第325章 遼東總督第477章 絞肉機第153章 迅速膨脹第779章 大宛、碎葉第465章 劍鋒所指,心之所向第304章 忠孝無雙吳三桂第765章 自 由第168章 崇禎這時纔想起來第148章 太快了第756章第100章 流火第396章 造反了第339章 鳥盡弓藏第20章 水漲船高第80章 好大一筆嫁妝第367章 擁兵自重第581章 天家第578章 三宣六慰第43章 鴛鴦戰陣第681章 秘不發喪第341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第479章 階下之囚第246章 換了半邊天第320章 關寧銃騎兵第137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164章 螳螂捕蟬第206章 鎮標第88章 一路通過第58章 顯威第708章 春天來了第472章 開刀第439章 落空第315章 加冕第371章 留一手第691章 同歸於盡第687章 蓋房子第467章 不許開第一槍第527章 日本銀多爲罪第404章 識時務者第170章 輕敵的代價第260章 九頭鳥的外籍僱傭兵第19章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246章 換了半邊天第650章 噩耗連連第477章 絞肉機第60章 賺筆外塊第37章 九頭鳥旗幟第96章 私鹽第186章 譁變第442章 廉頗未老第128章 悄悄的進城,打槍的不要第465章 劍鋒所指,心之所向第289章 一路向北, 勢如破竹!第136章 拼爹第296章 四大漢奸第249章 下馬威第675章 挖牆腳第722章 海軍的宿命第361章 鰲拜,你想幹什麼?第216章 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第295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169章 再來一次第124章 烽火連城第132章 超擢守備第9章 牛刀初試第701章 良辰吉時第403章 反將一軍第40章 鳥銃手第759章 渾水好摸魚第701章 良辰吉時第724章 遠交近攻第53章 小巡撫第553章 翻身農奴第774章 飲馬伏爾加河第374章 反詩泄露第718章 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