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

bookmark

兩萬大軍的行軍速度,讓熊文燦感覺到崩潰,流寇準備進攻襄陽府城的消息,湖廣巡撫方孔炤準備奏報朝廷,被熊文燦壓下來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這樣做,這應該是一種賭徒心態了,熊文燦認爲,一旦大軍進攻洛陽府城,李自成必定回師救援,這樣襄陽府城就應該沒有什麼事情了,不過兩萬大軍的行軍速度,讓熊文燦所有的信心一點點被磨滅。※%,

熊文燦很清楚,按照兩萬大軍如此蝸牛般的行軍速度,恐怕還沒有趕到洛陽府城,襄陽府城已經被李自成拿下,到了那個時候,李自成可以派遣大軍輕鬆救援洛陽府城,洛陽距離襄陽不足千里,騎兵救援最快兩天之內就可以抵達。

如此慢的行軍速度,讓熊文燦覺得是在絞殺他的生命。

熊文燦終於忍不住了,當着監軍高起潛的面,發了一通脾氣,他明確的指出來,兩萬大軍若是不能夠加快行軍的速度,儘快展開對洛陽府城的進攻,那麼到時候大家全部都完蛋,誰也不要想着能夠有好的結局。

一向溫和的熊文燦,居然發了如此之大的脾氣,這讓高起潛緊張了,聽了熊文燦的分析之後,經過了近半夜的思考,高起潛也察覺到了危險,認爲熊文燦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他不再耽誤大軍的行程,要求加快行軍的速度。

其實高起潛的想法也不錯,兩萬大軍進攻洛陽府城,頗有些找死的味道,不過熊文燦說的還是有道理的,表面看大軍進攻洛陽府城是找死的做法,可大軍拖延行程。等到李自成真正佔領了襄陽府城,這邊尚未開始進攻洛陽府城,那更是找死的做法,到時候皇上和朝廷怪罪下來,沒有絲毫解釋的機會,進攻洛陽是賭博。萬一成功了,那就能夠擺脫找死的命運。

左思右想之下,高起潛覺得熊文燦說的很有道理,就算是他在京城有着不一般的關係,可畢竟是監軍,若是流寇過於的囂張,佔領了太多的地方,他這個監軍同樣無法自保。

高起潛和熊文燦的認識,少有的統一了。

大軍加快了行軍的速度。很快進入到河南境內。

李自成異常的糾結,他率領的八萬義軍,四月底就從洛陽府城出發了,按照計劃是五月十日左右展開對襄陽府城的進攻,最多十天之內拿下襄陽。

大軍從洛陽府城出發之後,僅僅三天左右的時間,李自成就得到了線報,駐守在武昌府的五省總督熊文燦。居然率領大軍離開了湖廣,朝着南直隸而去了。剛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李自成是很高興的,認爲這是熊文燦害怕了,離開了湖廣,進入到南直隸躲避。

不過李自成很快改變了想法,覺得用躲避來解釋熊文燦的舉措。怎麼都是說不通的,就算是熊文燦害怕,大可不必離開武昌府,義軍沒有進攻武昌府的打算。

於是李自成召集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分析熊文燦的舉措。

牛金星的分析,讓李自成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牛金星認爲。熊文燦此舉可能不是躲避,而是選擇繞道進入河南府,畢竟汝寧府已經被義軍佔領,官軍無法從汝寧府通過,故而選擇繞道南直隸。

熊文燦此舉的目標,很有可能是想着聯合河南巡撫吳甡,展開對洛陽府城的進攻。

關鍵時刻,牛金星還是不敢藏私的,若是不能夠做出準確的分析,一旦熊文燦率領大軍真正開始進攻洛陽府城了,那麼他這個謀士,必定被闖王冷淡,甚至是怪罪。

牛金星分析之後,還是提出了建議,認爲義軍大可加快速度,進攻襄陽府城,同時告知駐守洛陽的李巖和紅娘子,加強警戒,等到義軍拿下了襄陽府城之後,回師救援洛陽,這樣既能夠拿下襄陽府城,又可以圍剿官軍。

可惜這一次李自成沒有聽從牛金星等人的建議,他要求宋獻策卜卦,誰知道宋獻策的卜卦也沒有任何的結局。

李自成反問牛金星,若是官軍加強了對襄陽府城的守衛,義軍短時間之內無法拿下襄陽府城,而洛陽府城又被官軍攻打下來,該怎麼處理。

李自成還分析,既然熊文燦採取了此等的計策,那肯定是做好了一切準備的,義軍攻打襄陽府城,一定會遭遇到拼死的抵抗。

對於李自成的反問,牛金星無法保證,既然是作戰,什麼樣的情況都可能出現,何況牛金星只是一名舉人,基本沒有參與過什麼戰鬥廝殺,也沒有充足的經驗,不可能說服李自成。

李自成猶豫了,下達了暫緩進軍的命令,帶着大軍繞道南陽府城。

抵達南陽府城之後,李自成也經過了認真的思索,他放棄了馬上進攻襄陽府城的決定,準備率領大軍圍剿官軍,熊文燦麾下的官軍只有兩萬餘人,就算是聯合河南衛所軍士,兵力的總人數也不可能超過四萬人,以十一萬義軍對陣四萬官軍,勝負可想而知,而且若是能夠取得此等大型戰役的勝利,義軍在河南、湖廣、山西以及四川等地,將暢行無阻,力量壯大之後,還可以趁機對陝西展開進攻。

當然李自成不會馬上率領大軍回師洛陽,若是讓熊文燦知道了消息,停止了對洛陽府城的進攻,那所有的計劃都會打亂,相比較剿滅官軍和攻打襄陽府城,李自成更願意選擇前者,義軍最爲主要的目的,還是剿滅更多的官軍。

當然李自成也特別注意南直隸的情況,畢竟那裡駐紮着義軍最爲恐懼的鄭家軍,不過淮北傳來的消息一直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無非是一些漕船從淮安等地出發了,有的前往京城,有的前往河南開封等地,這都是慣例,不值得關注。

做出決定之後,李自成命令大軍駐紮在南陽一帶,派遣小股的部隊,虛張聲勢的朝着襄陽府城的方向而去,造成義軍依舊準備進攻襄陽府城的決定。

李自成派遣更多的斥候,時刻偵查熊文燦麾下大軍的蹤跡。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鏖戰,李自成早就明白了斥候的重要,準確的情報往往能夠決定戰鬥的勝負,熊文燦大軍的行進速度很慢,這讓李自成很是困惑,有些不明白,難道說牛金星對官軍行蹤的分析出現了誤差。

隨着官軍行軍的速度加快,李自成的疑慮慢慢的消除,熊文燦率領官軍進入到河南境內之後,李自成完全相信了牛金星的判斷,這讓他對讀書人的感受更加的不同,李巖和牛金星畢竟是舉人,學識不一樣,做出的判斷就是不一樣,很是準確。

官軍進入河南境內的時候,義軍也做好了一切的準備。

李自成派遣身邊的親兵,通知駐守洛陽府城的李巖和紅娘子,告知官軍已經準備進攻洛陽府城了,李自成還特意告知李巖,官軍進攻的路線,很有可能是鞏縣的方向,畢竟義軍尚未完全控制鞏縣。

李自成過度的關注了熊文燦,對於漕運船隻,倒是不在意了,其實也有情報表明,正有大量的漕運船隻,朝着開封府的方向而去。

漕運船隻的出現,讓李自成更加相信熊文燦準備對洛陽府城的進攻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熊文燦肯定需要大量的糧食,利用漕運船隻運送糧食,倒是很好的主意。

李自成的決心更大了,既然熊文燦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甚至動用了漕運船隻,那麼這次的戰鬥,規模一定不小,義軍若是能夠打敗官軍,得到漕運的糧食,那麼將是義軍一次重大的勝利,不僅得到了大量的補給,也更加鞏固了義軍在河南的地位。

想到了這些,李自成再次給李巖和紅娘子下達了命令,暫時不要驚動漕運的船隻,免得引起了熊文燦的注意,義軍的重點是即將進攻的官軍,只要打敗甚至是剿滅了官軍,漕運的糧食就屬於義軍了。

李自成下達了命令之後,很是興奮,他已經要求劉宗敏等人做好一切的準備,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重大戰鬥。

鄭勳睿的判斷,出奇的準確,這倒不是說鄭勳睿是神仙,而是他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做出了準確的判斷,當然有一點非常的關鍵,那就是鄭家軍必須在最短的時間打敗駐守洛陽城的流寇,佔領洛陽府城,這樣李自成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該分析的全部分析到位了,該做的準備也全部做好了。

漕運船隻進入到河南境內的時候,一切都很是安靜,沒有任何的異常。

鄭錦宏和劉澤清等人都是提心吊膽的,不過他們很快發現,到了最爲關鍵的時刻,鄭勳睿再次恢復了從容,顯得很有信心,看到了自信的鄭勳睿,鄭錦宏等人也放心了。

漕運船隻加快了速度,按照原來的計劃,應該是五月十五抵達洛陽府城碼頭,到了五月十二日的時候,漕運船隻已經抵達鞏縣,最多兩日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洛陽府城的碼頭了。

大戰即將來臨,李自成依舊在南陽府城,沒有其他的動靜,而熊文燦尚未抵達開封府城。

鄭家軍再一次搶佔了先機。

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183章 徐望華第27章 亦師亦友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527章 羣英會(2)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97章 吉榜第56章 古今融合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56章 古今融合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51章 壯士(2)第234章 誘惑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684章 誤判?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86章 必須改變第305章 撤兵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979章 戰遼河(1)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555章 覈查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174章 老軍戶第308章 談判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733章 亂象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640章 留一手第512章 慘敗(1)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49章 徐州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39章 小私心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8章 縣學第689章 焦灼(1)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645章 悄悄去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52章 決定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852章 山傾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979章 戰遼河(1)第58章 府學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96章 揣摩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144章 拜服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
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183章 徐望華第27章 亦師亦友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527章 羣英會(2)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97章 吉榜第56章 古今融合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56章 古今融合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51章 壯士(2)第234章 誘惑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684章 誤判?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86章 必須改變第305章 撤兵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979章 戰遼河(1)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555章 覈查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174章 老軍戶第308章 談判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733章 亂象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640章 留一手第512章 慘敗(1)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49章 徐州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39章 小私心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8章 縣學第689章 焦灼(1)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645章 悄悄去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52章 決定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852章 山傾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979章 戰遼河(1)第58章 府學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96章 揣摩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144章 拜服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