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死不瞑目

天雄軍覆滅、五省總督盧象升戰死,如此事情在朝廷之中造成的影響,比之當年曹文詔陣亡要大很多倍的,要知道盧象升是朝廷的三品文官,流寇造反這麼多年以來,這是朝廷大軍損失的品階最高的文官,何況還是統領剿滅流寇事宜的文官。》,

八千八百軍士,最終撤離的不足五百人,其餘人全部陣亡,消息傳到沁源縣城,駐守沁陽縣城的一千軍士,迅速撤離,就連盧象升大帥都陣亡了,他們繼續固守沁陽縣城,無疑是找死,其實這一千軍士大可不必撤離,可惜他們的內心已經被恐懼所佔據,根本就不會繼續堅守沁陽縣城了。

這一戰流寇的損失也是慘重的,特別是前軍的損失,更是巨大,擔任引誘的任務,加之對於戰鬥的安排和部署不是特別的熟悉,前軍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伏擊戰的殘酷廝殺,流寇的損失同樣很大,整個算下來,損失的兵力接近兩萬人了,如此的情況之下,流寇根本就沒有心思去進攻沁陽縣城了。

盧象升率領的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時候,高起潛率領的中軍,距離沁陽縣城還有一天多的路程,可見其行軍速度是極慢的。

得知前方戰鬥的消息,高起潛率領大軍迅速撤退,回到了碗山,在碗山停留一天時間之後,又趕赴汝寧府城,避免和流寇遭遇。

大軍駐紮在汝寧府城之外,高起潛首先給山西、湖廣和四川巡撫下達命令,要求參與剿滅流寇的衛所軍隊,迅速趕赴汝寧府城集結,等待命令。

如何給朝廷寫奏摺,是高起潛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高起潛是監軍。主帥陣亡,作爲監軍,一般情況之下,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的,不出意外肯定是遭受朝廷的責罰,不過高起潛可不是任人擺佈的。很短的時間之內,他就想到了應對的辦法,保證自身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

一份份的奏摺從汝寧府城送往京城,隨着奏摺送出去,高起潛慢慢變得平靜和自信了。

盧象升陣亡、天雄軍覆滅的消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傳遍了大明各地,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這樣的消息是無法隱瞞的。

李巖等人抓住了這個機會,最大限度的宣揚闖王李自成,同時誇大了戰鬥廝殺的殘酷,讓河南諸多的官軍產生恐懼的心理,趁此機會,義軍順利佔據了汝州,開始朝着汝寧府滲透,爭取進一步擴大根據地。短短十多天的時間,義軍佔據了汝寧府所屬的信陽州和碗山等大部分的地域。駐守在汝寧府的高起潛居然不敢應戰。

闖塌天劉國能、爭世王藺養成、蠍子塊拓養坤、掃地王張一川等等,悉數都來投靠李自成,這讓義軍的迅速壯大,軍士的人數很快超過十萬人。

活動在山西和河南交界地方的張獻忠,也不甘示弱,公開打出了義軍的旗號。擴大自身的規模,投奔的人居然也不少。

一時間,河南各地風聲鶴唳,開封府城、洛陽府城等地都開始高度緊張起來,就連山西、湖廣和四川等地。也感覺到了緊張。

北方五省唯一平穩的就是陝西了,因爲這裡有鄭家軍駐守,也因爲巡撫文震亨不懼怕流寇,不過形勢對陝西還是不利,畢竟緊鄰的河南、山西以及湖廣和四川等地,流寇的名聲大震,一些遭遇到盤剝的百姓要麼主動去投靠流寇,要麼推崇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

沒有誰想到,不久之前還是龜縮在大山之中的流寇,這麼快的時間就崛起了,其影響已經超過當年的滎陽大會時候的規模,而且流寇得到了諸多老百姓的支持,甚至有一部分的士紳富戶,也對流寇表現出來不同的態度。

箇中的原因,其實不難分析,可惜沒有誰會追根索源。

京城,紫禁城。

盧象升陣亡,朝廷總是需要有說法的,而且流寇的力量壯大起來,朝廷也需要花費氣力剿滅流寇,不能夠任由流寇囂張。

早朝開始的時候,皇上的神色很不好,日子本來過的挺舒心的,想不到突然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要是河南等地被流寇佔據,那就直接威脅到北直隸了。

按照慣例,五省總督盧象升陣亡,朝廷是要予以撫慰的,至少要表示悼念,同時給與一定的名號,這是對死者的尊重,也是肯定盧象升在剿滅流寇戰鬥之中所做的貢獻。

可是朝會的討論,幾乎朝着一邊倒的方式展開。

都察院的彈劾奏摺如雨片一樣,都是彈劾盧象升的,這都是因爲前方傳來的戰報,這些戰報有監軍高起潛寫來的,也有部分的軍官寫來的,奏摺的大致意思,都是控訴盧象升獨斷專行,不聽從監軍高起潛的建議,一意孤行,率領天雄軍及其他部分的將士,孤軍深入,導致瞭如此重大的慘敗,奏摺寫的很是詳細,言之鑿鑿。

如此情況之下,盧象升的形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僅自身的陣亡是活該,還連累了近一萬的軍士。

錢士升和侯恂等人,是支持都察院彈劾奏摺的。

內閣首輔溫體仁沒有過多的表態,但在早朝上很不自在,畢竟盧象升是他全力推薦和保舉之人,遭受如此重大的失敗,他這個內閣首輔也不好說話了。

內閣次輔張鳳翼的態度很是模糊,對於都察院的彈劾,不支持也不反對。

因爲都察院的彈劾,更應爲錢士升等人的態度,盛怒之下的皇上,沒有想到其他的,甚至沒有想到派人到河南去調查,隨即做出了決定,斥責陣亡的五省總督盧象升,沒有給與任何的冊封。

如此情況之下,所有的責任都是盧象升一人承擔了,爲什麼流寇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崛起,爲什麼身爲監軍的高起潛沒有及時的增援,這一切的事情都不用追究了,死人不能夠辯駁,無法爲自身說話,活着的人安安穩穩,毫髮無損。

因爲清高孤傲的性格,盧象升在朝中幾乎沒有什麼朋友,沒有什麼支持者,遇到此等的形勢,很多人能夠分析出其中的道理,自然沒有人爲盧象升說話的。

這裡面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太子少保、戶部尚書、右都御史、漕運總督鄭勳睿爲盧象升說話,鄭勳睿的奏摺由內閣大臣楊一鵬宣讀,鄭勳睿認爲盧象升擔任五省總督以來,兢兢業業,一心想着剿滅流寇,此次步行陣亡,乃是朝廷的重大損失,其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的行爲,應該得到朝廷的褒獎。

可惜的是,鄭勳睿的奏摺不可能得到朝廷的重視,包括皇上對鄭勳睿的看法都是有些微妙的,更何況鄭勳睿身在淮安,無法參與早朝,不能夠親口爲盧象升辯解。

調子很快定下來,盧象升沒有得到任何的褒獎,幾乎被朝廷遺忘了。

接下來確定的是五省總督的繼任人選。

提出的建議分爲兩個方面,一方面的意見建議薊遼總督洪承疇兼任五省總督,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山海關以及遼東等地,基本平穩下來,後金已經表示臣服,洪承疇完全可以抽身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另外一方面的意見,是漕運總督鄭勳睿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

這兩個意見,都是內閣直接提出來的。

皇上沒有采納內閣的提議,而是要求兵部尚書楊嗣昌提出人選。

楊嗣昌直接推薦了兵部左侍郎熊文燦。

皇上支持了楊嗣昌的建議。

聖旨很快下達,熊文燦以兵部左侍郎的身份,出任右副都御使、五省總督。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聖旨也在這個時候下達,那就是河南暫停徵收歷年拖欠的農業賦稅。

皇上否定了內閣的提議,居然讓兵部尚書楊嗣昌提出建議人選,而且在楊嗣昌提出了人選之後,馬上就表態同意了,這讓很多人對楊嗣昌側目,這表示皇上已經非常信任楊嗣昌了,而且大家幾乎可以肯定,在確定五省總督人選方面,皇上早就和楊嗣昌有過商議,這樣的商議是直接繞開內閣的,這意味着什麼。

盧象升遭受的境遇,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其實很多人都明白,盧象升是有着不俗的本領的,文武雙全,而且在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立下了很多的功勞,可惜因爲朝廷之中的原因,陣亡之後都得不到朝廷的封賜。

消息傳開之後,私下裡的議論很快出現,絕大部分都是爲盧象升鳴不平的,可沒有誰敢站出來說話,畢竟朝廷之中的東林黨人以及宦官,都是要極力打壓盧象升的,如此情況之下,誰敢爲盧象升說話,就等於是得罪了東林黨人以及宦官,那就無法在朝廷之中立足了。

河南流寇的壯大,同樣引發了不少的議論,也有人認爲流寇再一次的壯大,與朝廷徵收歷年拖欠的農業賦稅是有着很大關係的,何況皇上已經下旨,暫時停止徵收河南一地歷年拖欠的農業賦稅。

盧象升的陣亡,表面上看在朝廷之中沒有引發什麼風波,可實際上的影響已經形成,這種影響因爲一些特殊的原因暫時被壓制了,但很快就會顯露出來了。

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8章 縣學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96章 揣摩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66章 發榜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872章 歸宿(2)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91章 京城路上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483章 誓言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第322章 黑幕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237章 反間計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359章 血戰(3)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3章 黑子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357章 血戰(1)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17章 縣試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574章 女兵營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106章 授官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472章 凝聚力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392章 報復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99章 神秘來信第776章 閃電戰(6)第10章 東林黨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469章 本性第307章 果斷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66章 發榜第193章 車廂峽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467章 乾脆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
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8章 縣學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96章 揣摩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66章 發榜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872章 歸宿(2)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91章 京城路上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483章 誓言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第322章 黑幕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237章 反間計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359章 血戰(3)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3章 黑子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357章 血戰(1)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17章 縣試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574章 女兵營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106章 授官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472章 凝聚力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392章 報復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99章 神秘來信第776章 閃電戰(6)第10章 東林黨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469章 本性第307章 果斷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66章 發榜第193章 車廂峽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467章 乾脆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